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特根斯坦关于梦的观点建立在他对梦的语法分析上。一方面,梦境报道不是对梦经验的描述,对梦经验的回忆不能作为梦境报道的成真判据。另一方面,造梦者清醒后的反思判断是梦境报道的成真判据,梦境报道的意义在于对它的使用。关于梦的实在性问题,维特根斯坦既是实在论者又是反实在论者:他对梦经验的存在问题持实在论立场,但对梦境报道的实在问题则持反实在论立场。  相似文献   

2.
《梦境》体现了陈钧德的艺术理想,真实、善良、可触、可感、可卧游,可谓逸品。陈钧德于《梦境》中将油画的笔触塑造性能和与色彩的结合效果发挥到了很高的水平,又与中国书画传统的笔力融会贯通。《梦境》实为陈钧德艺术生涯的一次总结和拔高,称得上陈钧德艺术生涯的一座丰碑。《梦境》遵循中华传统美学审美需求,是中国油画的一次突破,它所融合的书画美学富有开创性,将中国油画推向了能够强烈抒写内心情感的极高境界。陈钧德很好地传承了海派衣钵,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中丰富了中国油画的表现技法,创造了中国油画的新形象。《梦境》有一股中国传统中出世的情怀,体现了陈钧德与世的思考和生命价值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爱输给爱     
真正握着梦境里无数次幻想的那一纸通知书时,她却迷茫了。她知道,如今一贫如洗的家要养一个大学生是何等的艰难,何况,她还有一个刚上高中的弟弟。  相似文献   

4.
李香莲 《现代哲学》2022,(3):108-114
梦和做梦不仅是传统本体论、知识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也是新近心灵哲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议题。那么,当我们说“s梦到p”时,到底是在说什么?无论是正统的梦境幻觉模型,还是新近的三种想象模型,都没有揭示出梦或做梦的本质。梦境幻觉模型主张,某人梦到p意味着某人相信p,但这是对“s梦到p”的错误刻画;已有的三种想象模型虽然坚持“s梦到p”蕴含“s想象p”,却无法合理地得出这一结论。本文认为,在理论上,通过合取“想象”的梦经验观与“假装相信”的梦信念观,可以得到一种“综合梦境想象模型”,由此合理解释“s梦到p”蕴含“s想象p”。  相似文献   

5.
我自小就常一个人孤独的静思,不爱说话,或许是因为父亲管教严厉的缘故。但一定是我有这个因,所以才能得这个果罢。小时候,我常梦见自己在满目黑暗的荆棘坎坷中踌行,梦境每次都是这样,心中不觉有点儿恐惧,不知世上是否真有一条这样的路让我遇上。每次醒来,我都呆呆地尘在小椅子上,看着那大门缝里漏进来的一束束下午的阳光,很久很久,忽地觉得地上那几条光亮的长条一下子很远很远,一下子又很近很近。唉!那可怕的梦境令我终生难忘,解释不通,那虚无飘渺的阳光使我有了人生无常的思想萌芽。渐渐长大,那样的梦很少做了,以至于无梦…  相似文献   

6.
人类向往和谐。在遥远的古代,人们面对严峻的生存环境,只能在梦境与神话中寻找和谐。科学丰富了人类的知识,增长了人类的能力。建立在科学发现基础之上的现代发明,为人类的多种愿望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使人类能够实现更高境界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梦境谈     
中国有“痴人说梦”的成语,似乎告戒人们,梦是不可问津的事情。然而当今时代心理科学探究人的一切行为,对于梦境过程也不例外。反省自己做过的梦,您可能同意,梦境永远存在于半醒半睡的状态。人们在熟睡的时候是没有梦的,而在深沉的睡眠逐渐浮起时,才会进入到梦境之中。做梦  相似文献   

8.
<正>"画梦疗心"团体辅导是把梦境治疗与绘画治疗相结合,在大学生中开展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在带领老师引导下,团体成员在安全、信任的氛围里对梦境进行呈现、绘制、分析,通过探索梦境潜抑的情结,释放情绪,调整认知,松动不适切行为模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一、梦境:一种自我疗愈的指向梦是一种人在睡眠状态下的漫无目的、不由自主的无意想象的心理活动形式。梦具有值得重视的临床意义,梦可以表达白天体验的相关情绪,梦有释放补偿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中期,人类学家Stewart 研究马来西亚丛林中的土著Senoi 部族时发现,这些土人对待做梦十分认真,他们相信梦境和现实生活同样真实。每天早晨,家人和邻居都要讨论夜间的梦,针对各人梦中出现的情况,决定该采取些什么措施。儿童从一懂事就学会汇报自己的梦境并接受成人的指导。每个人在一生之中,每天都要检讨梦境。譬如,在梦中对某个朋友不礼貌,或吵了架,就得找到这位朋友道歉,送点礼物,  相似文献   

10.
"梦"是一个让人朦胧的字眼,是我们的心灵世界,而梦幻是指如梦的境界,即梦境。每个人都希望通过不同方式把其追求的梦境强烈地展现出来,艺术家也是如此。现代绘画史上的伟人夏加尔和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达利更是将梦幻、象征性的个人经验意象和梦境的主观世界通过绘画的形式把他们内心深处的追求描绘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中"一僧一道"的出现体现了作者"万境都如梦境看"的哲学思想,是全书的真谛所在。"万境都如梦境"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万物的"假作真时真亦假"、二是人生的"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相似文献   

12.
何琪 《美与时代》2016,(9):70-71
超现实主义绘画营造了一个个深刻玄妙的"梦境",在战乱年代超现实主义画家以此梦境逃离残酷现实,而在数字时代,超现实主义绘画深受媒介创造的集体记忆影响,本文以达米安·洛布为例,具体分析其四个创作阶段的画面叙事手法和历史脉络,探寻其创作过程中与媒介景观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3.
想知道自己目前处于哪种情绪状态吗?想知道自己的潜意识中正在担心些什么、忧虑些什么,兴奋些什么吗? 科学的梦境解析,可以从梦境中检索出反映人现时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信号,从而揭示人在清  相似文献   

14.
美国当代著名玻璃艺术家戴尔·奇胡利创作的玻璃花园为人们欣赏自然与人文景观带来了全新而又独特的的艺术视角。玻璃花园设计过程中所遵循的自然精神,在美学上的不断创新,艺术表达的开放性,以及玻璃艺术的"进化"理念都充分体现在其作品中。芝加哥加菲尔德植物园和西雅图奇胡利玻璃花园不但折射出戴尔·奇胡利颠覆了将艺术品本身作为终极审美的传统观念,而且还将艺术品视为丰富景观欣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窦娥在临刑前,曾发下三桩誓愿,一是血溅白练,二是六月飞雪,三是亢旱三年。关汉卿大笔一挥,这三桩誓愿都让窦娥实现了,为的是凸显窦娥感天动地的冤情。但,现实是不会这么浪漫的。浪漫倘没有得以实现的土壤,那对我们来说,只能是一厢情愿的梦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物理学的发展 ,特别是热力学、混沌学和宇宙论的发展 ,客观世界的时间之箭逐渐凸显 ,尽管还有这样那样的争论 ,时间的形象逐渐清晰。然而当作为纯意识主体存在的我们在迷离的梦境或绚丽的虚拟世界里历险时 ,我们是否察觉到了这个虚幻空间里的时间 ?这就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课题 :在梦境和虚拟世界等虚幻空间里有没有区别于现实时间的虚幻时间存在 ?它有什么特征 ?一 虚幻空间要探讨虚幻空间中的时间属性 ,我们当然有必要搞清什么是虚幻空间 ?梦境和虚拟是虚幻空间两个最典型也是最主要的代表。虚拟世界是由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的一个虚拟…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智慧,不只表现在可以自主控制的显意识之中,还大量表现在不能自主控制或目前尚不明确如何控制的潜意识领域。灵感、直觉、梦境等潜意识活动过程中不时显现的一些非逻辑之思想火花,经过显意识的逻辑加工,就成了人类思维成果或思想理念的珍贵组成部分。人类的潜意...  相似文献   

18.
仰望星空     
有一天晚上,我竟然做了这样一个梦;夜色里,我仰望星空,黛蓝的天幕上缀满晶莹闪烁的星星,突然,那些星星都开始旋转起来.像是都变成了流星,但不像流星那样一闪即逝,而是在天幕上来回旋转游动,像是节日的礼花,像足一条条火龙……我蓦然醒来,睡意顿消,一时间怔在床上,那梦境中来回旋转的星星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  相似文献   

19.
在《路边野餐》《八月》这两部影片里,导演们都用时间意象去阐释梦的意识,两部影片都在某种"真实的"环境中营造了一个梦境,在这个梦境里,幻想与现实随时切换。导演毕赣和张大磊正是用这种时间处理的方式形成了他们电影的独特风格,他们用电影告诉观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上代人的梦终究会被时代的洪流吞没,而这些梦将永远留在那灿烂的岁月里。  相似文献   

20.
综合以往的释梦理论,结合具体案例,对焦虑梦的运作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一种结构化的释梦方法.研究结论:焦虑梦的梦境是由多个相似焦虑事件的记忆元素建构而成,并由梦者睡前所体验的"半成功"地压抑了的焦虑感受所触发.通过对构成梦境的记忆元素进行分析整理,能发现做梦者在做梦前一段时期内比较重要的、重复出现的焦虑主题,从而为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