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功学的创始人拿破仑·希尔曾说:“自信,是我们人类运用和驾驭宇宙无穷大智的唯一管道;是所有‘奇迹’的根基,也是所有科学法则分析不来的玄妙神迹的发源地。”因此,自信就像是我们心灵之海中的碧波,只要它还荡漾在我们的心中,我们的理想之轮就能在岁月里破浪前进,铸起生命之中的一个个辉煌!被称之为石油巨子的保罗·盖蒂,就是凭着这样的自信,不断地把自己一次次地推到事业成功的巅峰。保罗·盖蒂由于经营石油的成功,成为世界名人。然而,在1942年初,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战不久,在爱国热情的促使下,40多岁的盖蒂提出加…  相似文献   

2.
罗杰·罗尔斯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在这儿出生的孩子,长大后很少有人获得较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在他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不提,他仅说了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皮尔·保罗。后来人们才知道,皮尔·保罗是他小学的一位校长。 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当时正值美国嘻皮士流行的时代。他走进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时候,  相似文献   

3.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是让-保罗·萨特尔最著名的短论。但是,他的人道主义不同于美国的人道主义运。他摈弃奥古斯特·孔德的实证主义这一类型,认为它是“人  相似文献   

4.
战胜自己美国石油大亨保罗·盖蒂嗜烟成性,烟瘾一来,就抵挡不住,没有烟叼在嘴里就感觉很难受。一次,他在一个小城的旅馆过夜,很快进入梦乡,凌晨两点钟,盖蒂醒来,想抽根烟,不料烟盒是空的,而此时旅馆的餐厅和酒吧早已关门,唯一得到香烟的办法是到一公里之外的火车站去买。外面又下着雨,盖蒂穿上衣服,又拿上雨衣,准备出门。在走到门口时,他问自己:“我这是在干什么?”他站在门口寻思,  相似文献   

5.
利科访谈录     
引言 :自P .利科的《时间与叙述》和《自我与他人》相继问世以后 ,这位当代哲学大师的生平就显现出来了。 1995年他的著作《批判与信念》出版之后 ,他的思想便更为广泛地扩展到了公众之中。最近 ,记述他的传记出版了 :这就是由弗朗索瓦·弗斯撰写的书 :《保罗·利科 :生命的意义》。《建设》杂志记者在沙特奈 -马拉布里白墙公寓里 ,对利科进行采访 ,他们谈了十几个论题 ,下面就是此次访谈的主要内容。1.童年与成长时期记 :保罗·利科 ,死亡很早就出现在您的生活中了。当您只有几个月大时 ,您就失去了母亲 ,而您的父亲也在 1914年的战争中惨…  相似文献   

6.
近来,卡尔·波佩尔、托马斯·库恩、保罗·费拉本德和汉斯·赖辛巴赫为认识论作出了某些比较重要的贡献。这些作者似乎都在某些方面根本背寓了传统的认识理论。他们的认识论的共同特点是,他们试图解决知识的增长问题:说各种关于科学的理论因为越来越精确而日益接近真理是什么意思,早期的理论和更精确、更新的现代理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日本代表团基调演说日韩佛教交流协议会副会长江连俊则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副理事长尊敬的代表韩·中·日佛教界的各位学德兼备的高僧大德及各位笃信的居士,今天在此“韩·中·日佛教交流会议汉城大会”的席上,看到各位身体健康,非常高兴。去年五月在中国的首都北...  相似文献   

8.
瑞典的《商业周刊》曾说瑞典家具制造商坎普拉德已经取代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可到了下午,英瓦尔·坎普拉德就通过英国的一家媒体发表声明“世界首富不是我”。坎普拉德到底是不是今天的“世界首富”,不是本文争议的焦点。但这位老人身上某些与众不同的色彩,是绝对值得我们去“津津乐道”的。5岁懂得向伙伴们推销火柴1926年,英瓦尔·坎普拉德生于瑞典南部的斯莫兰省,祖父是德国移民,经营着一个农场;外公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富商,经营房地产和农场。也许是坎普拉德从小在家庭经营的农场里长大的缘故。5岁时,他就懂得在小伙伴中间推…  相似文献   

9.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道友:在这生机昂然的时节,我们来到美丽的天府之国———成都,参加在天然图画的青城山,隆重举办的“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在此,我谨代表文化节组委会,向莅临文化节的各位领导、向来自海内外的各位嘉宾、道教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支持这次道教文化节举办的各位领导、向成都市政府、都江堰市政府和承办单位、协办单位及资助者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是我们举办的首届道教文化节,这是一次展示道教文化的盛典。这次道教文化节的主题是“自然·生命·和谐·发展”,这既体现了道教所…  相似文献   

10.
陈德群 《天风》2008,(14):29-31
一.保罗从以弗所到马其顿然后来到希腊(亚该亚为希腊国的一个省,首都为哥林多)(20:1-16)20章1-6节以弗所“乱定之后,保罗请门徒来,劝勉了他们,就辞别起行,往马其顿去。他走遍那一带地方,用许多话劝勉众人,然后来到希腊。住了三个月。正要坐船往叙利亚去的时候犹太人设计要害他,他就定意从马其顿回去。  相似文献   

11.
不做无用的事情前苏联物理学家朗道(1908-1968)从小学起,就养成了他独具特色的性格,绝不愿花时间去做他以为无用的事情。有一次,有人问他:“莱蒙托夫在《当代英雄》的长诗里,要表达什么意思?”朗道回答说:“请你去问莱蒙托夫。”在读中学时,老师要学生们写一篇作文,评论普希金《叶甫根尼·奥涅金》一书中的主人公吉亚娜。朗道只写了一句话:“总的来说,她是一个讨厌的女人。”都有道理爱因斯坦没有成名时,生活很艰苦,在衣着上十分随便。有人提醒他,应该有一件像样的大衣,才能进入社交界。他说:“默默无闻,即使穿得再漂亮…  相似文献   

12.
白理明  刘若民 《天风》2005,(12):38-39
今天我们所读的经文选自《使徒行传》。这段经文告诉我们,使徒保罗在雅典遇到知识界人士,使徒保罗在向那些最富有怀疑精神的人解释自己的信仰。在雅典,保罗和以彼古罗、斯多亚派,以及城市里其他人辩论(徒17:18)。后来,他们就把他带到亚略巴古,又称“众星之山”的地方,此地是雅典人聆听和评论各种宗教与哲学观点之处。由于这一段经文的缘故,“雅典”已经变成“学术”或“大学”的象征——即哲学与科学知识的中心。雅典和象征信仰的“耶路撒冷”常常是相对立的。雅典和耶路撒冷都是象征。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  相似文献   

13.
“卢卡奇—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家和哲学家”(G·H·R·帕金森)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研究,而在他的理论生涯中最引起争议的就是他的《历史和阶级意识》(1923)。有人把它称为“西方共产主义的圣经“(梅洛·庞  相似文献   

14.
陈辉江 《天风》2006,(4):32-33
使徒行传20章35节说:“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这是圣保罗最后一次离开以弗所教会,与以弗所教会的长老们道别时,所讲的非常感人的一段话。他在他们中间服事主,凡事谦卑,眼中流泪,又因犹太人的谋害,经历试炼。凡与他们有益的,没有一样避讳不说的。或在各人家里,或在众人面前的, 保罗都教导他们。现在我往耶路撒冷去,心甚迫切,知道圣灵在各城里向他指证,说有捆锁与患难等待保罗。他强调周济穷苦人是神旨意的一个组成部分,并用这样的话作结束:“我凡事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知道应当这样劳苦,扶助软弱的人,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他所引用的话,并没有记载在福音书中,这是保存下来的主说的唯一传统俗语,今天  相似文献   

15.
雪峰 《天风》2012,(10):52-53
得知哥林多教会存在的问题时,使徒保罗心急如焚、寝食难安,很想立即前往处理,但因事务繁多,无法脱身。于是,他采用书信的方式解决那些棘手的问题。几封书信过后,教会的情况有了好转,不少当事人已经悔改,但也有一些人依然我行我素,他们不但漠视保罗的书信,而且怀疑保罗的人品,有人甚至质疑他的使徒职分。针对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6.
鲍勃·摩尔在美国动机激励教育领域享有崇高的威望,被公认为是与拿破伦·希尔齐名的,美国当代最杰出的励志大师。他的代表作《你也能当总统》一书,曾经鼓舞和激励了成千上万的奋斗者,使他们奇迹般地由一贫如洗的穷人,最终变成了百万富翁。使他们由一个个平凡甚至平庸的无名之辈,最  相似文献   

17.
陈德群 《天风》2008,(10):34-36
一、保罗到哥林多传道遇见了亚居拉和百基拉 18章1—4节:“这事以后,保罗离了雅典,来到哥林多。遇见一个犹太人,名叫亚居拉,他生在本都。因为革老丢命犹太人都离开罗马,新近带着妻百基拉从义大利来。保罗就投奔了他们。他们本是制造帐棚为业。保罗因与他们同业,就和他们同住作工。每逢安息日,保罗在会堂里辩论,劝化犹太人和希利尼人。”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内华达州沙漠的中央,有个叫麦尔宾·达玛的年轻人正在公路上驾驶着他新买的法拉利汽车兜风。这时候,他看到公路边上有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可能是长途的跋涉使得这位老人显得疲惫不堪。因此他走起路来非常地艰难。麦尔宾·达玛将车停在了路边,走到老人身边问道:“先生,您要到哪里去呀,我想我可以载您一程。”老人说:“我要到拉斯维加斯去,年轻人。”到达目的地后,这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看着老人一身破旧的打扮,把他当成了流浪汉,于是在老人下车的时候,给了他二十五美分让他坐公交车。老人很有礼貌地接过麦尔宾·达玛递过来的二十五美分的…  相似文献   

19.
2003年2月23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刘光鼎教授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刘教授从自己长期从事的地球物理研究工作,谈了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和实践。 一、科学精神要“开拓创新” 石油天然气资源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为此,各国在自己经济发展中注重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20世纪30年代,全世界都认为“海相生油”,也就是说只有在海相地层中才可能有“油田”。这一思想禁锢了多数地质科学家,没有人想到“陆相”也可以生油,也可以去寻找油田,石油天然气只能在具有“海相”生油的国家中去寻找、去开掘。  相似文献   

20.
雪峰 《天风》2012,(9):56-57
上帝吩咐保罗“作外邦人的光”(参徒13:47),其主要使命是“劝勉他们应当悔改归向上帝,行事与悔改的心相称”(参徒26:20),所以他被称为“外邦人的使徒”(参罗11:13)。然而,这并不是说保罗的工作就与犹太人没有任何关系。作为土生土长的犹太人,保罗对同胞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他在不断向外邦人传福音的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