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字是一种极其有趣的“表意文字”,既可以“一音多字”,还可以“一字多意”“一字多解”,这就为人们的交际提供了更宽广且更有趣的“自由度”。只要你会巧妙利用“一音多字”或“一字多意”,就准能在交际中大显身手,大获成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为窘境圆场     
交际中常常会由于自己的失误,由于意外事情的出现,或者由于对方的故意刁难,发生许多尴尬的事情。对待这些尴尬的窘境,如果笨嘴笨舌处理不当,就会使窘境更窘,影响交际效果,留下许多遗憾。德国学者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人们钦佩机智,因为它不仅能对意外的质问作出恰当的回答,而且能对突然的危险迅速想出救急的办法。”要解除尴尬,就要有机智救急的办法。较好的救急办法,就是能给尴尬寻找一个适合的解释,让这种机智的解释,为尴尬体面收场。下面试举几种机智圆场的办法:  1幽默化解。在一个小摊上,五六个人正围着…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交际是外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外语教学中,针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已取得共识。而外语教学不仅是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互动中实现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完善和知识的意义构建,而且文化教学应始终贯穿在语言教学当中,使得跨文化外语教学成为必然。跨文化交际本身就包含着双向沟通,学习外语“引进来”的同时更应该“走出去”。本文作者以学生的身份,结合自身的感受探讨外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探究如何在教学中采取更加具体有效的策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得顺畅交流成为以语言或非语言为途经、以文化为环境的一种信息传播,从而更有效、更全面地实现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机智的对答     
品尝炒鸡蛋的滋味  一个画家对评论家说:“要想评论一幅绘画,评论家必须会画画才行。”  “我亲爱的画家”。评论家说:“我有生以来就没有下过一个蛋。可是,我比任何一只母鸡更能品尝出炒鸡蛋是什么滋味!”   与戈尔巴乔夫握手  戈尔巴乔夫偕夫人赖莎访问美国,在  相似文献   

5.
你想在人际交往中独树一帜吗?你想在社会交际中左右逢源吗?那么,请掌握———一、主动向对方打招呼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对于陌生人来说,你先开口向对方打招呼,就等于你将其置于一个较高的位置。以谦恭热情的态度去对待对方,一定能叩开交际的大门。如果你能用自信诚实的目光正视对方的眼睛,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报姓名时略加说明记忆术中有一种被称作“记忆联合”的方法,这是一种把一件事与其他事连在一起的记忆方法,初次见面的人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加深他人对你的印象。比如你姓张,便可说:“我姓张,张飞的张,不…  相似文献   

6.
言语交际是一种双边的或多边的言语行为,是社会能够成立和维持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能够起到调节人际关系的作用,为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语言应用者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这就是语用原则。包括美国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于1967年提出的“合作原则”以及利奇(G.N.Leech)等人提出的“礼貌原则”。因此,实践语用原则,得体地运用语言,有利于提高语言交际的效度和创造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7.
医患交际的“复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十年来,医患交际日益受到社会学家和语言学家的关注,成为医患关系研究的热点。医患交际是人类对话的一种形式,充满了与疾病有关的各种声音。拟运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对医患交际中的各种“声音”进行研究,揭示医患交际中,医生的医生声音、教育者声音、同伴声音和患者的叙述病情声音、能力声音、社会交际者声音、发话者声音等在对位对话中并存共生,既各自独立又彼此相关。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新课程中的口语交际课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有限的课堂中能最大程度地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更好地达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翻译和语境     
人们在日常都要进行交际,而交际都是在特定语境下进行的,翻译也离不开语境。所谓语境就是指人们交际时的社会背景、知识背景,使用语言的人的种种情况以及交际的时间、地点等等。当然也指上下文。翻译时如果不照顾到语境就会不“信”、不“达”,更谈不到“雅”了。特别是对那些歧义(二义)句、省略句、索引句(含“他”“我”“这”“今天”“曾”等词)等更要认真对待。关于歧义句:有时是由一词多义构成歧义句。例如:I would rather have his room than his company.有人译为:“我宁肯要他的房间,不要他的公司。”英文中的com-  相似文献   

10.
斯蒂芬·格罗弗·克利夫兰先后两次出任美国总统。他在任职期间,和参议院矛盾重重,但和众议院(House)关系很好。一天晚上他在睡梦中被妻子叫醒了:“快醒醒,好像屋里(house)有贼在走动。” “不可能,”总统说,“参议院里才会有贼,众议院里绝对没有贼。” 妻子叫醒总统,说屋里有贼,总统却把“屋子”的语义转移到发音相同的“众议院”上来,使双方的对话一下子偏离了轨道。不管这是总统先生在半睡半醒状态下的“胡言乱语”,还是故作荒唐的借题发挥,这种偏离轨迹的词不达意都是打岔儿。 根据交际情境的需要,有意扭转话题,有意答…  相似文献   

11.
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非语言交际有自身的界定和特点,它包括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空间的利用和组织、时间观念、服饰、目视行为和触摸,探讨服饰文化在非语言交际的含义和作用,能有效避免跨文化交际障碍,能更好地诠释服饰文化在非语言交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网络人际交往及其心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技术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社会”,从而使网络人际交往得以展开并流行起来。网络交际具有全球性、虚拟性、弱强制性、交互性、超时空性及符号性等特点。网络交际从社会心理层面来说其原因有压抑心理释放的需要、从众心理的影响、“本我”的驱使、自我表现的需要、依恋心理的作怪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我一向赞成“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说法和做法,可我也非常注重采用多种方法,来培养、维系和发展朋友之间的难得感情。给新结识的朋友送上一份虽不贵重、却能体现真情实意的礼物,让对方接纳你、记住你,这是我平时常用的一种交际手段。我还觉得,这种手段不但迥异于交际中的铜臭味,还能使友情更加超乎于物质之上,获得更多扯不断的纯洁友情。前不久,几位爱好写作的朋友小聚在某位老友家中,喝茶聊文学。老友事先告诉我,有好几位还是第一次见面的新朋友。于是出发之前,我特意带上了几册刚从书店买来的世界文学精萃集子,到了老友家里后,…  相似文献   

14.
在交际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别人有意或无意、善意或恶意的刁难式诘问,对此,该如何正确应答?是反唇相讥,还是默不作声?是在尴尬与难堪中落荒而逃,还是用机智与巧辩力挽狂澜,反败为胜?一个普通的中国留学生(原职记者)以他与一位法国对话课教授的精彩对话,恰到好处地给了我们一个圆满的答案。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场“刁难”与反“刁难”舌战的精彩之处吧。 “刁难者”先发制人 出口不凡反“刁难者”划地为牢 答非所问这位中国留学生是赴法国巴黎十二大学就读的插班生。他早已闻知这位教授爱提刁钻古怪的问题,并且已经让所有的学生领教了…  相似文献   

15.
宝钗是《红楼梦》中第一个生活技术家,虽然她寄人篱下(寄居姨母家,而姨母上有公婆,又有兄嫂),但她能够得到上上下下的拥戴,连自己的情敌林黛玉在四十二回以后,也奉宝钗为知己。宝钗人际交往成功的原因显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她深谙交际艺术,应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宝钗与人交往,经常揣摩别人的需要,做别人希望做的事.第三十七回,史湘云起诗社“作东”,请“诗友”吃饭,而湘云又没有钱,宝钗便替她设计,并从自己的店里要了些螃蟹和酒菜,给湘云解困,湘云十分感激。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决定把大观园花…  相似文献   

16.
从《周易》的原点看人文精神与新世纪跨文化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钧 《周易研究》2002,(3):28-34
中国的“人文”精神源远流长 ,从《周易》我们可以找到它的源头。在新世纪全球化的语境中 ,研究东西方文化与文学中人文精神的发展趋势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旨在分析源于《周易》的中国人文精神的特点与传统 ,在与西方的比较中探讨跨文化交际的发展趋势及其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处处事事与人打交道,与人共谋事业,与人一起为社会、教会发展共谋思路,与人一起为祖国的建设献策献计、奋勇贡献。但是在认知识人用人方面,世俗与圣教会的看法绝然不同,我们应当怀着属神的心去对待。教会不看他长像的漂亮与否,也不看文凭的高低,更不是看他的社会交际,重要的是看他的“心”也就是“良心”和素质。所谓“良心”就是灵修属神的心、信仰的爱人的心,向往天主的皈依心。因为心里充满什么,口里就说什么。善人从善库里,取出善来;恶人从恶库里,取出恶来。(玛12:34—35)  相似文献   

18.
点击恭维     
恭维是客套,是一种交际方式,但过度的恭维却不然。一、本质虚伪古时候,有个人宴请宾朋,对每个客人都恭维几句。第一位客人来了,他问:“先生怎么来的?”客人应道:“骑马。”这人恭维道:“啊!威武得很!”第二位客人是坐轿来的,这人现出尊敬的模样:“啊!堂皇得很!”第三位客人是坐船来的,这人换成一副风雅的面孔:“啊!潇洒得很!”后面的人知道这个人的脾性,故意拿他开心,“我是爬来的。”不想这人摇头晃脑的赞道:“啊!稳当得很!”接着一个客人干脆说道:“我是滚来的。”这人眯着眼叹道:“啊!悠闲得很!”——过度恭…  相似文献   

19.
姚兵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105-105
一、引言 “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由两位德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Hans.J Vermeer)和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于20世纪80年代共同创立的。“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目的来决定。由此,目的论对翻译过程提出的三项基本规则中,将“目的规则”作为翻译的首要规则。“目的规则”强调翻译应能在译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翻译目的进一步分为三类:译者的基本目的;译文文本的交际目的和特定翻译策略或手段要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社会交往中,如果没有精妙恰当的交际方法,就不能为自己创造成功发展的良好环境。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固然要靠自身的努力,但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为重要。因此,学习运用交际策略和交际艺术是人生走向成功的重要课题。这就需要学习一下模糊学。 这里所说的模糊,不是是非不分的糊涂,也不是故弄玄虚的神秘,更不是“不说好,不说坏,谁也不见怪”的圆滑。它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精明与高明的融合,是做人与处世的艺术和方法。 学会模糊,可使自己在交际中摆脱困境,变被动为主动。例如,毛泽东的家乡韶山有个“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