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三某女孩黄玉苗(笔名)的家长来到咨询室,跟我谈了一些关于孩子的问题:这女孩两个月前开始变得爱打扮,迫切要求父母为其添置时髦衣物:喜欢一人躲在房间走神发愣:喜欢看言情小说和影视剧中的爱情境头;情绪起伏大,成绩也出现了波动;  相似文献   

2.
灵魂十问     
喜欢一个人或快或慢地自由步向目标;喜欢在簇拥的人群中支离出自己,与班得瑞同行,身心沉浸在清新的寂静山林;喜欢忙里偷闲,寄形于轻缓的湖畔,倾听流波低语婉转,目随斜日从容落坠。更喜偎依床头,承着微光,点着生活的踪迹于纸上,之后合本而卧,进入甜美梦乡……每以独行的我亲近无限的真,内心总会添一份纯粹的幸福和宁静的清纯。  相似文献   

3.
古人说:“与有肝胆人共事,于无字处读书。”如果上天给我机会,跨越时空,广交古今中外名士为友,我会不遗余力“高攀”这样九位朋友,以他们为师,为他们自豪,以能与其交往为荣。  相似文献   

4.
喜欢是人们对外界所产生的一种乐意于亲近和迷恋的感觉,能够有喜欢的事情和喜欢的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喜欢是一种情绪,对于自己喜欢的课程,我们会有使不会的劲儿,而对于不喜欢而又需要去做的事情,我们会变得颓废无聊。对于我们喜欢的人,我  相似文献   

5.
梦醒的时候     
在澳大利亚学习时,我住的公寓离一个著名的海滩很近,我常常会一个人在清晨时去海边散步,感受一下尚处于平静状态的大海。我喜欢那种赤脚踩在沙子上的感觉,喜欢让海风轻拂我的面颊,喜欢听海鸟清脆婉转的鸣叫,更喜欢那时海的宁静与柔情……这时的我仿佛沉浸在一个七彩斑斓的梦里,而且久久不愿意醒来。  相似文献   

6.
晚清名臣曾国藩颇有用人之明,曾提拔了左宗堂、李鸿章等名臣。他有着精明独到的判断力,常常能慧眼识英雄,为朝廷发掘了不少的人才。某次,李鸿章带了3个人请曾国藩任命差遣,当时曾国藩刚吃饱饭正在散步。他有饭后缓行3000步的习惯,所以那3人就在一旁恭候。散步之后,李鸿章请他接见那3人,曾国藩却说不必了。李鸿章很惊讶,曾国藩说道:“在散步时,那3个人我都看过了,第1个低头不敢仰视,是一个忠厚的人,可以给他保守的工作;第2个喜欢作假,在人面前很恭敬,等我一转身,便左顾右盼,将来必定阳奉阴违,不能任用;第3个人双目注视…  相似文献   

7.
智者乐水     
平日里,我喜欢沿河边散步,钟情于白日里粼粼的波光,迷恋于月照下梦幻般荡漾的倒影。游山览水之际;我为江河奔腾、飞瀑倾泻的磅礴气势而惊叹,也为汩汩清泉、淙淙溪流所陶醉。我还喜欢在书中访山问水,读到各种描写水的妙文佳句,总爱细细品味一番,将自己的情思融入作者创设的意境之中。  相似文献   

8.
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日:水底月为天上月。友无以相对。杨大年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众皆喝彩。  相似文献   

9.
我非常喜欢这样一句歌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常常想,一个人只要能够时刻这样想,赠人玫瑰,自己因而也满手余香,那他在生活中就不会常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慨,他必定是家中常高朋满座的那种人。什么是朋友?朋友就是那种在你快乐的时候可以与你共同享受快乐,在你痛苦的时候可以分担你的痛苦的人。当你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他像你一样沉浸在幸福之中;当你遭遇困境厄运,他同你一样悲痛忧伤。不论你遇到什么事情,你时刻都会感觉到在这个社会上你不是一个人在孤立无助地生活,你时刻都在另一双眼睛的视野里,你时刻都在另一颗心…  相似文献   

10.
美国现任总统小布什,对其前任总统克林顿颇为嫉妒。其中的缘由,除了老百姓更喜欢克林顿之外,还因为小布什的父亲——老布什夫妇也非常喜欢克林顿。弄得小布什只得自我解嘲:“我父母现在最喜欢两个人,一个是我,另一个是克林顿。”  相似文献   

11.
喜悦如莲     
喜与悦,两个字都妙。我喜欢这两个字,喜字就是俗世里的好,是馒头上的那点红,透着欢快,透着喜欢。悦是禅意,是初雪的曼妙,是你与我初相见,刹那问的天崩与地裂。喜悦是这样的好,大雪压住红尘,一个人在屋子里围炉煮雪问禅意,墙角的梅花透着清香,翻看一本老相册,听一段上世纪30年代录制的老唱片,给朋友打一个电话,告诉他,下雪啦。  相似文献   

12.
顺路·绕路     
正在我第十本书上市之际,我欣欣然冲某友报喜:"我的新书出来了!"友迭声恭贺,笑声里虚浮着俗世的客套。我说:"你哪天方便见面吗?我送书给你。"友笑答:"哪天你顺路来荷塘,再顺便带给我吧!"我欣然允诺。友不催,我也不记,这事就搁置下来。有事两人会电话聊几句,无事各自安好。一晃过去两年,第十三本著作都面世了,我都还没逮到机会路过荷塘,更谈不上顺便访友赠书。每每看到躺在我家书柜里,签赠与友的那本崭新的旧书,不由得暗自喟叹:"这个世界,哪有什么顺路啊?"  相似文献   

13.
《思维与智慧》2014,(9):M0002-M0002
我是个喜欢读书看杂志的人,无论到哪儿,都注意看看有没有书或者杂志摆放,比如超市、饭馆、理发店。前几天我去原来我常去的理发店理发。一进门,发现桌上放了一摞新杂志,其中正好有《思维与智慧》。  相似文献   

14.
我是北京市一位在职的青年阿訇,当我知道自已將成为中国代表团的一員参加今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屆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誼联欢节的时候,高兴的啥话也说不出来。曾經有好几个晚上,无论如何也睡不稳觉,我是太兴奋太高兴了。带着全国各族青年的友誼,奔向莫斯科、奔向联欢节中国的代表团陣容非常整壮,包括十六个民族一千二百零二人,代表性非常广泛,有各民主党派和宗教界及其他各阶层的  相似文献   

15.
我对一位文友说:我羡慕那些一天能够写出一篇作品的人。 文友却说:我羡慕那些一年只写出四五篇作品的人。  相似文献   

16.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些价值准则也是伊斯兰教对全体穆斯林的要求。其中,友善是每个社会成员应该大力弘扬的道德规范。"友"本义为朋友,"善"本义为吉祥。"友""善"相联,基本意思就是交好、亲近、和睦。友善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要求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讲求仁德、与人为善、关爱他人,即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墨子所说的"兼爱"。伊斯兰教要求穆斯林与他人友善相处。"众人啊!我确已从一男一女创  相似文献   

17.
今天来信主要想和您探讨一下关于美的问题,坦率地说,我是一个非常爱美的姑娘,但留心一下周围的女大学生中比我美的人比比皆是。她们有的相貌出众,有的身材苗条,有的气度非凡……与她们相比,自己就相形见绌了。小的时候,家里的人也经常夸我长得好看,自己颇为得意,现在想起来他们是因为喜欢我才这样说,其实我并不算出众,进入青年期以后,  相似文献   

18.
回忆潘菽教授沈其益(原农业大学副校长)潘菽教授是心理科学的德高望重的创始人之一。我与潘菽教授的同事龙叔修先生为旧友,曾到过中央大学心理系实验室,看到他们用精心设计的方法研究心理生理学问题,甚感兴趣。但我未学过心理学,不了解其内涵意义。抗日战争时,我从...  相似文献   

19.
罗舒引 《天风》2004,(6):25-25
很多时候,我喜欢一个人待着,按照我的计划去安排生活,所以我知道这样的独处有很多的好处。  相似文献   

20.
过后不思量     
"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京剧《沙家浜》里的阿庆嫂唱的。我喜欢"过后不思量"这五个字,有种断然决绝的明白,实在铿锵。过后不思量,是当断则断。是一把新淬的弯刀横向满坡疯长的荒草,不犹疑,不拖泥带水。不是去去两迟疑,而是一马鞭子啪地甩到半空里,走了,追着前方的山川浮云和白日,不回头。至于身后的一桌残宴,不去想。但是,这样的明白与爽脆,用在小女子对待情感上,又有几人能做到呢?我的一文友就做不到。当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