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久以前,泰国有个叫奈哈松的人,一心想成为大富翁。他觉得成为富翁的捷径便是学会炼金之术,于是他把全部的时间、金钱和精力,都用在炼金术的实验中了。5年后他花光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家中变得一贫如洗,连饭都吃不上了。  相似文献   

2.
很久以前,泰国有个叫奈哈松的人,一心想成为大富翁。他觉得成为富翁的捷径便是学会炼金之术,于是他把全部的时间、金钱和精力,都用在炼金术的实验中了。3年后他  相似文献   

3.
前来咨询的男孩是一位应届高考生,他平时的成绩是中等偏上,最后复习阶段他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复习计划,并且始终在努力复习。结果考得成绩比自己预想的要相差许多,上不了理想的大学,他非常懊悔。父母发现他情绪低落,故而动员他来做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4.
《天风》2017,(6)
正瞿太素,名汝夔,太素是他的字,苏州常熟人,父亲位居礼部尚书。虽然瞿太素出生于名门望族、书香世家,但他却无心仕途,反而热衷于炼金术。1589年,他拜访了身居韶州南华寺的利玛窦,期望学习西方炼金术。利玛窦收下了他,教他西方科学,当然,更主要的是教他基督教神学。1599年,瞿太素替利玛窦《交友论》写序,介绍了自己结识利玛窦的情形:"万历己丑(1589  相似文献   

5.
瞿太素,名汝夔,太素是他的字,苏州常熟人,父亲位居礼部尚书.虽然瞿太素出生于名门望族、书香世家,但他却无心仕途,反而热衷于炼金术.1589年,他拜访了身居韶州南华寺的利玛窦,期望学习西方炼金术.利玛窦收下了他,教他西方科学,当然,更主要的是教他基督教神学.1599年,瞿太素替利玛窦《交友论》写序,介绍了自己结识利玛窦的情形:“万历己丑(1589年),不佞南游罗浮,因访司马节斋刘公,与利公遇于端州,目击之顷,已洒然异之矣.  相似文献   

6.
西方炼金术在传统科学史家的眼里,是现代化学的前身。但在进入了20世纪之后,西方思想界开始重新认识炼金术,除了它的科学性之外,更看到了它的神话性和宗教性,其中的代表就是伊利亚德。伊利亚德在上个世纪50年代出版了著作《锻造和熔炉》,其中明确地区分作为前化学的炼金术和作为一种精神技术的炼金术。伊利亚德认为西方炼金术充满了对神圣的追求,实质上表达的是一种救世的神学。  相似文献   

7.
人生有了幸福还需要什么?还需要留住幸福;人生没有了幸福还需要什么,还需要留住幸福的种子。这种感悟缘于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孤儿,过着贫穷的日子。这年刚刚进入初冬,他的全部口粮只剩下父母生前为他留下的一小袋豆子了。但是,他强忍住饥饿,把那一小袋豆子藏了起来。之后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曾经充满深情地对一个失去了父母的少年说,你是多么幸运的一个孩子,你拥有了不幸。当时这个刚刚失去了父母的孩子,正处在孤苦无依的悲惨境地,孩子充满疑惑地看着这个被人们尊敬的艺术大师。莎士比亚摸着孩子的头说,因为不幸是人生最好的历练,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历程、教育,因为你知道失去了父  相似文献   

9.
宗教史家米亚科·伊里亚德●李建欣伊里亚德1907年出生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的军官之家;当他只有9岁时就亲眼目睹了德国对他的祖国的占领。当他还在公立中学时就开始了对文学、哲学、东方学、炼金术和宗教史的长久迷恋。他的一篇题为《蚕的天敌》的早期论文反映了一...  相似文献   

10.
小杨是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在一次模拟考试考的不理想后,他的父母发现他整天闷闷不乐,一放学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情绪越来越低落,家里人跟他说话他也爱理不理的,更不想继续读书了,现已休学在家。他的父母怀疑他有心理问题,于是小杨的父  相似文献   

11.
人世的全部欢乐不过两大类:一是生理机能的,二是精神的。这两大类欢乐时有交融,比如通过吃美味而获得精神的满足,或因为精神的愉悦而导致生理机能的放松或兴奋。仔细想来,生理机能的欢乐必然指向精神的满足,但精神的愉悦却未必会全部影响到生理机能。例如霍金,这位病人膏盲的大智者,即使坐在轮椅上面对全世界微笑,也难以令人相信他的肉体机能此刻获得了丝毫的解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豆腐心     
大学毕业后,他没有出去找工作,也不打算考研。他回家告诉父母,说自己想创业,要去大城市卖豆腐。他出生在豆腐世家,从曾祖父开始卖豆腐,一直传到他的父母。耳濡目染,他从小对豆腐情有独钟,满怀雄心壮志,要把家族事业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永远99分     
李博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作为国宝级礼品,由国家领导人赠送给尊贵的外宾,他的玛瑙作品《无量寿佛》曾获百花奖的金杯奖,是顶级作品。入行45年了,他说自已的工作是完善玉石,去除玉石的瑕疵,他在雕琢着玉石,玉石也同时在雕琢着他自已。  相似文献   

14.
耶稣治好胎生的瞎子黄志芳福音书中记述:“耶稣前行时,看见一个生来瞎眼的人,他的门徒问他说:‘辣彼,谁犯了罪?是他,还是他的父母,竟使他生来瞎眼呢?’耶稣答复说:‘也不是他犯了罪,也不是他的父母,而是为叫天主的工作,在他身上显扬出来。’”(若9:1-3...  相似文献   

15.
他是一名山区农村的孩子,家境贫寒。父母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他们知道知识的重要。为此节衣缩食把三个孩子都送进了学堂。他学习很用功,成绩也不俗。尤其是朗诵方面,从小学就表现出良好的禀赋,初中语文课上他常常领读,被师生们称为小播音员。其实他心底最大的愿望就是长大能成为一名播音员。初中毕业,他实在不忍再看到父母为供他们姐弟上学所付出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放弃了上高中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失败的原因     
凤凰 《思维与智慧》2004,(11):26-26
有一个年轻人,他从小就喜欢画画。长大以后,他什么事也不做,成天都画画。可是,非常不幸,他画的画没有人愿意出钱购买。而他的父母,在苦口婆心地劝说中见他依然我行我素,便把他赶出了家门。  相似文献   

17.
羽毛 《思维与智慧》2009,(10):50-51
董月霞是农村娃娃,家境贫穷,父母都不识字,但非常支持孩子读书。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位有知识、戴眼镜的工程师,村民们都十分尊敬他,父母谈起来近乎仰视,让她记忆深刻。  相似文献   

18.
土炕一夜     
自从进城工作以后他回家少了。有一年的冬天,他决定回家看望年迈的双亲。为了不让父母因他的回家而手忙脚乱,他提前寄了一封信。那时,电话还不像现在这样普及。  相似文献   

19.
正我认识一位荷兰莱顿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他屡得欧洲科技奖,把奖金全部用于科研,带着一帮讲师做课题。他的长子"各色",别的孩子睡觉前,让父母读童话书,而他却让爸妈读菜谱,一边听一边流口水。他中学毕业后,不想升高中上大学,而要上烹饪中专。教授父亲毫不犹豫地全力支持儿子。刚学了一年烹调,移情别恋又迷上了自行车,想退学  相似文献   

20.
俊俊今年7岁,是个刚进校学习的小学童。可是他的父母发现他喜欢一个人独自叹气,问他什么地方不舒服,他就叫心慌、胸闷,而且他的呼吸和常人也不一样,不仅幅度深.两次呼吸之间还有停顿.像成人经过沉思作出重大决策后的长长吁气一样。起初,他的父母担心他心脏有毛病,可是作了很多检查,都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后来他们见他每次发作时,总是成心忡忡、心神不宁,害怕他会憋出什么毛病来,就带他到儿童心理门诊咨询。没料到心理医生说,俊俊的表现是一种叫儿童精神性叹气性的心理发育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