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自己最好     
一对孪生兄弟因为逃难而失散,多年后重逢,个性活泼的哥哥在饥寒交迫下投身寺院当了和尚,个性安静的弟弟则在机缘巧合下娶了妻子生了儿女。兄弟俩过得都不快乐:哥哥羡慕弟弟娶妻生子,享尽家庭温馨;弟弟羡慕哥哥皈依佛门,远离尘世纷扰。一天,兄弟俩相约在半山腰的小凉亭闲谈。正要离开时,发生了山崩。他们慌乱中躲进一个小山洞,幸免于难。半夜,哥哥怕弟弟着凉,脱下僧衣给弟弟盖上;清晨,弟弟感激哥哥的照顾,脱下上衣给哥哥盖上。几天后,兄弟俩获救了。但哥哥被送回了弟弟家,弟弟被送回了寺院。他们将错就错,体会自己向往的生活。哥哥为了衣食拼…  相似文献   

2.
他们是一对双胞胎,长相酷似,可性格却大相径庭:哥哥从小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弟弟略显内向、言语不多。  相似文献   

3.
灯草与石头     
从前,有一户人家,家里有兄弟俩,哥哥是前娘养的,弟弟是后娘生的。前娘早已去世多年,家里的一切都归后娘掌管。不用说,后娘很偏心。她安排哥哥每天到石场挑一担石头回来,弟弟呢,每天到草场挑一担灯草回来。草场与石场比邻而居,哥哥的辛苦可想而知。刚开始挑担的时候,弟弟挑上灯草健步如飞,很快就回到家里;哥哥呢,一担石头压到肩上,几乎将他压倒,他只能踉踉跄跄地往前走,走上几步,就要放下担子歇一歇。没过多  相似文献   

4.
两根竹子     
正犀牛伯伯家东边有一小片树林,去年春天,冒出两根竹笋,好像一对兄弟,沐浴着阳光,茁壮成长。几年后,两根竹笋长成了修长的竹子。一天,哥俩憧憬着未来。长得高的竹子哥哥说:"弟弟,我们都长大了,不知道能派上啥用场?""是呀!我也每天都在想着这个问题。"长得矮过哥哥的竹子弟弟说。哥俩每天期待被主人派上用场,发挥作用。一天早晨,竹子弟弟被犀牛伯伯一刀砍下。  相似文献   

5.
<正>我曾听过一个发人深省的喻道故事:一对家境贫寒的夫妇,育有两个性格各异的儿子,哥哥外向,弟弟内向。一天,父母给哥俩买了同样款式的衣服。看到漂亮的新衣服,哥哥高兴地跳了起来,激动地说:"父母那么穷,还给我买这么漂亮的衣服。我好开心!"一旁的弟弟却哭了起来,伤心地说:"父母那么穷,还给我买这么漂亮的衣服。我好难过!"多年来,这个故事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6.
弟兄两人同时外出搞废旧木头收购生意,弟弟将收来的废旧木头全部卖给了木炭厂,一年能挣两万会元。哥哥将收来的木头按质量、规格进行了包装,三分之一卖给了木器加工厂,三分之一卖给某陶瓷公司作包装,三分之一卖给木炭厂,年获利达五万元以上。哥哥打电话告诉弟弟经营经验,弟弟不耐烦地说,一堆烂木头有什么可挑拣的。  相似文献   

7.
盛产童话的丹麦有两位科学家,他们是兄弟。一位叫哈洛·波尔,是位数学家;一位叫尼尔·波尔,是位物理学家。有一天,哥哥尼尔对弟弟说:“我们来做个游戏,让我们相互揭短吧。”弟弟哈洛说:“哥哥,这我可做不到。”哥哥说:“难道你不想让我感到快乐吗?”  相似文献   

8.
灯草与石头     
从前,有一户人家,家里有兄弟俩,哥哥是前娘养的,弟弟是后娘生的。前娘早已去世多年,家里的一切都归后娘掌管。  相似文献   

9.
我曾看过一本书,叫做《隐藏的财富》,里面讲了一个故事:有两个从德国移民美国的兄弟,1845年来到纽约谋生。这弟兄俩觉得生活很艰难,就商量怎么样能够活下去。作为外来的移民,哥哥原来还有一技之长,在德国的时候,他做泡菜做得很好。弟弟太年轻,什么都不会。哥哥  相似文献   

10.
哥哥可以说“昨天是我撒谎日”的日子只有星期一、四;弟弟可以说“昨天是我撒谎日”的日子只有星期四、日。所以今天哥俩都可以说出这句话  相似文献   

11.
古典结构主义语言学各流派是以索绪尔的语言理论为基础的。索绪尔划分了语言和言语,古典结构主义据此把与实际话语相区别的结构体系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古典结构主义语言学根据索绪尔的理论,把音素和意义之间关系的网络,看作是语言的体系,语言的结构,就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他们确定语言单位时,考虑意义差别和语音差别是否相符合。例如,“哥哥”“弟弟”在汉语中是不同的语言单位,是两个词,因为它们的意义差别同语音差别相符合。英语词brother,俄语词брат都含有“哥哥”“弟弟”的意义,但它们都用同一个声音表达,意义差别和语音差别不相符合,它们分别只是一个词。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  相似文献   

12.
快乐无价     
古代京城的一对亲兄弟,为了寻找传说中的一种长生果,筹足了银子.信心百倍地向南海出发了。他们转过一道山梁,眼前豁然开朗,满坡满谷的山花烂漫,香气入肌透髓。在城垛中长大且一向迷恋花草的弟弟从未见过如此景象,立刻心花怒放。就乐不思长生果了。挥别了弟弟,哥哥继续前行。这天,一眼幽泉吸引了哥哥的脚步,未及泉眼,便闻酒香袭人,嗜酒的他不由得驻足畅饮。  相似文献   

13.
在国外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亲兄弟,他们生活的农场相毗邻,40年来他俩相处得相当不错。然而有一天却为一件鸡毛蒜皮之事闹起矛盾来,这也是他们之间第一次出现裂痕,而这一切仅源于小小的误解,从而产生重大分歧,进一步发展为恶语相向,之后是几个星期的互不理睬,长期的兄弟合作就这样破裂了。一天早晨,有人敲哥哥家的门,来人是一木匠,他是来这儿找点活干的。哥哥说:“我这儿有些需要你干的活。你瞧河那边的那个农场,那是我的邻居,事实上,是我的弟弟的农场。我俩的农场之间本来有一块草地,上周,我弟弟用推土机在这儿推出了一条河。请帮我筑…  相似文献   

14.
清朝初年,博野有个宋赓休的人,特别善排解乡里民事纠纷。周围数十乡有什么纷难难解之事,只要他到场,三言五语,纠纷便马上被排解开。 一次,乡间有兄弟俩闹纠纷。弟弟打了哥哥的孩子,哥哥气愤地要报复,并准备到官府告状。赓休听说后赶去解劝,对哥哥说:“你是多么痛爱自己的孩子啊!可惜你父亲不在了。要是他在,你弟弟胸前的伤痕能让他老人家看得下去吗?”一席话说得那位兄长满面羞愧,马上打消了报复的念头。 乡里有个年轻的媳妇上吊死了,她母亲非要女婿家大作佛事超度不可。赓休听说后便赶去劝说这  相似文献   

15.
天井     
我们那里管院子叫天井,这名字真好,但我至今不知为什么这么叫。家有茅屋三间,破破烂烂的,这便是兄弟分家后,我所分到的家产。那时什么都没有,只有这三间草房。妻子是远方的一个文友,嫁过来的第一句话,说:“你这门拦不住羊。”是说门太破。破门槛常常被一脚绊掉,只得弯腰拾起重新安上,这常常成了进出门的程序。正面的一间,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老人,临终前把家里的土地和财产“二一添作五”平均分给了两个儿子。老人过世后,小儿子想:“我独自一人日子容易打发,可哥哥拉家带口,日子过得比较艰难,我应该把自己的那一份,再分一半给哥哥才对。”他有这个想法,又怕哥哥不接受,便趁着夜黑风高,把自己分得的苹果和玉米,搬了一半偷偷地送到了哥哥的粮仓里。住在另一边的大儿子心里也想:“老爸不在世了,弟弟孤单一人,日子咋过呢?  相似文献   

17.
平凡短思     
当杜鲁门成功当选美国总统时,许多记者采访他的家人。有记者访问杜鲁门的弟弟,有何感受?他一语惊人:“我为哥哥感到骄傲,他将是美国最优秀的总统之一。但我同时也为自己感到骄傲,我是一名农夫,用自己的手养活了自己,照顾了父母。”听罢此故事,我暗暗为杜鲁门的弟弟竖起大拇指。他不愿借当总统的哥哥扬名,更没有为自己的平凡感到惭愧。他坦然地接受了平凡,而且显示出一种笃定而坦然的精神态度,何尝不值得人尊敬!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老人,临终前把家里的土地和财产“二一添作五”平均分给了两个儿子。老人过世后,小儿子想:“我独自一人日子容易打发,可哥哥拉家带口,日子过得比较艰难,我应该把自己的那一份,再分一半给哥哥才对。”他有这个想法,又怕哥哥不接受,便趁着夜黑风高,把自己分得的苹果和玉米,搬了一半偷偷地送到了哥哥的粮仓里。住在另一边的大儿子心里也想:“老爸不在世了,弟弟孤单一人,日子咋过呢?  相似文献   

19.
我的祖父今年八十岁了,他是一位在旧社会受了一輩子折磨、当了一輩子牛馬的人。在黑暗的旧社会里,他因为生活所迫,沒有机会上学,在幼年时期就担負起家庭生活的重担,流落在街头,白白地度过了他的青春。他一直过着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在漫长的岁月里,甞尽了人世間的痛苦滋味。解放后,我們受苦受难的人家翻了身,站起来了,我們有了政治地位,生活也改善了。在党的培养与关怀下,我和我的哥哥、弟弟都上了大学,我的哥哥去年从苏联学习回国,到生产崗位,直接领导生产。  相似文献   

20.
正"每个人的一生就象一条大河,有的河风平浪静,有的河水流湍急、沿路布满暗礁,但不管怎样,最终河流入海。生命中的每一步都如挥出的一杆鱼线,有收获抑或没有收获,收获是大或小,不用介意,永远都不要预见什么。每个人都是一条河,从各自的生命中流过"。电影《大河恋》犹如一篇抒情散文,叙述了一个家族两兄弟的故事。狂放不羁的弟弟是个天生的艺术家,可他沉湎赌博,终被仇家杀害。稳重的哥哥成了大学教授。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