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职业演说家马克·桑布恩在丹佛的华盛顿公园附近一个小区买了一套房子,搬入几天后,有人敲开了他的房门。来人微笑着向他介绍自己:“我的名字叫弗雷德,是这里的邮差。我顺道来看看,向您表示欢迎,同时也希望对您有所了解,比如你所从事的行业。”马克·桑布恩感到很惊  相似文献   

2.
吃鱼与吃鲸有个很想出名但又怕下苦功的青年,写给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这样一封信:“听说鱼骨含有大量的磷,而磷是补脑子的,看来要成为一个大作家,一定要吃很多的鱼。请问您吃了多少鱼?吃的哪种鱼?”马克·吐温回信说:“看来,您得吃一对鲸才行!”  相似文献   

3.
木匠和绅士     
英国诗人乔治·莫瑞是一位木匠的儿子。他从不隐讳自己的出身,这在当时的英国社会是很少见的。一个纨绔子弟与乔治·莫瑞在一沙龙相遇。这人对乔治非常嫉妒,想要中伤他,于是,就高声问道:“对不起,请问阁下的父亲是不是木匠?”诗人回答:“是的。”“那他为什么没有把你培养成木匠?”乔治微笑着很礼貌地回答:“对不起,那阁下的父亲想必是绅士了?”“是的。”这位贵族子弟傲气十足地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内华达州沙漠的中央,有个叫麦尔宾·达玛的年轻人正在公路上驾驶着他新买的法拉利汽车兜风。这时候,他看到公路边上有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可能是长途的跋涉使得这位老人显得疲惫不堪。因此他走起路来非常地艰难。麦尔宾·达玛将车停在了路边,走到老人身边问道:“先生,您要到哪里去呀,我想我可以载您一程。”老人说:“我要到拉斯维加斯去,年轻人。”到达目的地后,这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看着老人一身破旧的打扮,把他当成了流浪汉,于是在老人下车的时候,给了他二十五美分让他坐公交车。老人很有礼貌地接过麦尔宾·达玛递过来的二十五美分的…  相似文献   

5.
路易斯·帕罗是美国著名的基督教领袖。在这位曾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过大型布道会的世界著名布道家面前,赵启正坦率而幽默地说:“我不是信徒,为什么?因为我不能理解上帝。“”我不知道上帝说英文、法文还是西班牙文,我也不知道他的形态如何。”帕罗的回应是:“我不能对您布道。”帕罗如是说,是因为,他是带着崇敬的心情,来会见赵启正这位很受许多外国人欢迎、很使诸多记者折服的“大人物”的。帕罗见面就说:“赵先生,最近各大媒体都在报道您,您正在主办《财富》全球论坛,您成了报纸新闻的头条人物,所以我在报纸上和电视上多次看到您。”这…  相似文献   

6.
看轻你自己     
一位年轻作家初到纽约,马克·吐温请他吃饭,陪客有30多人,都是本地的达官显贵。临入席的时候,那位作家越想越害怕,浑身都发起抖来。“你哪里不舒服吗?”马克·吐温问。“我怕得要死,”那位年轻作家说,“我知道,他们一定会请我发言,可是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一想起可能要在他们面前丢丑,我就心神不宁。”“呵呵,你不用害怕,我只想告诉你———他们可能要请你讲话,但任何人都不指望你有什么惊人的言论。”马克·吐温的话对很多年轻人来说都是适用的。对于年轻人来说,由于一直渴望充分展示才情,当机会突然降临在他们面前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一下…  相似文献   

7.
尼古拉·别尔嘉耶夫和他的《历史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古拉·别尔嘉耶夫(N.1874~1948)是本世纪上半叶俄罗斯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被许多现代哲学史著作称为“20世纪俄国的黑格尔”,“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预言家之一”。 别尔嘉耶夫出身于一个俄国贵族一军官家庭,从小受到封建贵族传统的影响和良好的西方文化教育,正如他自己曾回忆:“我一生始终存在着两重性:既有革命性,又保有贵族的天性。”在大学期间,他接受了马克  相似文献   

8.
马克·吐温(1835~1910)是美国杰出的幽默讽刺作家。也许人们读过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却不知他与妻子奥莉维亚那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马克·吐温12岁丧父后便开始独立生活,他当过排字工人、领航员,凭着自身的努力和天赋,成为一名文笔犀利、幽默、小有名气的新闻记者和作家。1867年,32岁的马克·吐温在一艘旅游船上结识了纽约一位富豪的儿子———奥莉维亚的弟弟查理·朗顿,并成为朋友。不久,在圣诞夜,马克·吐温应朗顿的邀请来到纽约上流社会人们经常聚会的最豪华的圣尼古拉斯大饭店,经朗顿…  相似文献   

9.
罗蒂谈当代西方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家和知识分子对解决当代社会的弊病是否有所帮助?理查德·罗蒂向马克·尤赞表示了他的怀疑.  相似文献   

10.
成功人士是怎么思想的?驱动他们的是什么?为了找到答案,迈克尔·杰弗瑞斯采访了一些精于激励他人的人士:顶级的演说家和著书教人成功之道的著名作家。以下便是他从这些人身上总结出的成功六要素:一、承担全部责任在这个社会里,许多人一旦遭到挫败便怨天尤人,从父母到政府、没人不挨诅咒。励志大师却绝不会有这种受害者心态,他们的信条是:“如果注定如此,我只好一力承当。”他们明白,要是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某人或某事,则无异于缴械投降。莱斯·布朗一出生就遭父母抛弃,稍长又被列为“尚可接受教育的智障儿童”,实在大有理由自暴自弃。幸而他…  相似文献   

11.
美国老人哈里·莱伯曼74岁退休后,6年里经常去一所老人俱乐部下棋,消磨晚年时光。一天他又去下棋时,女办事员告诉他,往常那位棋友因身体不适,不能前来陪他下棋了。看到老人一副失望万分的样子,热情的办事员建议他到画室去转一圈,还可以试画几下。老人听了哈哈大笑:“你说什么,让我作画?我从来没有摸过画笔。”“那不要紧,试试看嘛!说不定您会觉得很有意思呢!”在女办事员的坚持下,莱伯曼来到了画室……那一年,莱伯曼80岁,第一次摆弄起画笔和颜料。回忆起这件事时,老人感慨地说:“这位女办事员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从那以后,我每天去画室。她又…  相似文献   

12.
寻找     
那时,我挺年轻。有一回我停车在佛蒙特州南部的森林里,附近的一位农夫倒车时不小心将我的汽车撞瘪了一块,而我并不在场。我取车时,发现车窗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一行字:“我们等着您。”下面是一个电话号码。后来我是如何在农夫家的饭厅里同他相见并交换各自汽车投保情况的细节我已想不起来了,但我清楚地记得,当我就农夫主动承担责任的精神表示感谢时,他平淡地回答说:“这是我们做事的习惯。”他的妻子则微笑着在旁用围裙擦干手,附和着丈夫的话。  相似文献   

13.
十八是个木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接到一封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的信。信中说,我是一名大学毕业生,想到美国西部当一名新闻记者,无奈人地生疏,请马克·吐温先生帮忙,替我推荐一份工作。马克·吐温回信为这个年轻人提出了求职设计“三步骤”:第一步,向报社提出,我不需要薪水,只是想找到一份工作;第二步,到任后努力去干,默默地做出成绩,然后提出自己的要求,如果报社能给相应的薪水,我愿意留在这里;第三步,一旦成为有经验的业内人士,自然会有更好的职位等着你。  相似文献   

14.
答:兔肉是可以吃的。根据:艾奈斯·伊本·馬立克說:“我們在麦尔·宰海兰的时候,激起了一只兔子,大家就急起直追,他們跑乏了,我終于抓住了它,我把它拿列艾卜·太勒哈面前,他宰了它,他使人把两个腰部或者说两只后腿送給先知,他接受了这份礼物。”(布哈里圣訓实录) 这章圣訓可以証明,兔子是可以吃的,这是全体学者的主张,圣门弟子中只有阿卜杜拉·伊本·歐默尔,再传弟子中只有仪克里麦,教律学家中只有穆罕默德·伊本·艾此·萊以拉等三人认为兔子是可嫌的(麦克鲁海)。  相似文献   

15.
在一座豪华的别墅里,住着一位富人。“我是世界上的首富吗?”他问他的仆人。“主人,您还不是。世界首富是比尔·盖茨,您还没排进前500名呢——但是快了。”仆人查完有关资料告诉他。富人祈祷说:“上帝啊,您让我成为世界首富吧,到那时,我愿用纯金给您重铸天堂。”上帝感动了:“好吧,我可以给你一个机会。这是一个魔箱,你拿去吧。”上帝说:“这个魔箱里,有一块金子,是永远取不完的。但是,你要注意,当你觉得够了时,你需把魔箱扔掉,你取出的金子才是你的财富。”上帝说完不见了,富人的身边真的有了一个魔箱,箱里也真的装着一…  相似文献   

16.
皮尔·卡丹从时装、餐饮到化妆品,构筑起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商业王国。目前,他在全球98个地区拥有分公司,雇员超过20万人。他曾风趣地说:“我能够喝我自己生产的酒,到我自己的剧院看演出,在我自己的餐馆里就餐,在我自己的旅店里睡觉,穿我自己生产的服装,用我自己品牌的香水……”曾有人向皮尔·卡丹请教过成功的秘诀,他很坦率地说:“创新!先有设想,而后付诸实现,又不断进行自我怀疑。这就是我的成功秘诀。”的确,从1959年的成衣革命,到率先给自己制作的服装印上自己名字的缩写字母,都无不体现着“创新”二字。时装是心灵的外…  相似文献   

17.
原谅别人     
乔治·罗拉在维也纳当了多年律师,但在二战期间,他逃到瑞典,无所事事,很需要找份工作。他精通好几国语言,希望能够在一家进出口公司里谋一份秘书工作。绝大多数公司都回信告诉他,因为正在打仗,不需要这一类人才,不过他们会把他的名字存在档案里。唯有一家公司在给乔治·罗拉的回信中写道:“你对我生意的了解完全错误。你既错又笨,我根本不需要任何替我写信的秘书。即使我需要,也不会请你,因为你甚至连瑞典文也写不好,信里全是错误。”当乔治·罗拉看到这封信时,气得简直要发疯。于是乔治·罗拉也写了一封信,目的是想使那个人大发脾气。但接…  相似文献   

18.
当西班牙人抵达墨西哥时,他们在一个混杂着美丽与恐怖的陌生世界前惊奇得目瞪口呆。埃尔南·科尔特斯因苦于找不到词来形容“这片土地的辽阔、事物美妙绝伦”,只好尽他所能予以描述:“尽管对事物的描写很蹩脚,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它们使人惊奇得不能置信,因为我们在这里亲眼所见到的一切都不能以我们的理解来领会”。贝尔纳·迪亚斯·德尔卡斯蒂略走遍了全国,他象《阿马迪斯》一书中的人们那样欣赏这个“迷人”的世界:“我们中的一些人寻思,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是不是梦。”一切都是陌生的,“从未见过”。他们两人都赞扬大城市,如形容特拉斯卡拉“如此之大,如此奇妙,以致于即使我遗漏了许多我能描述的一切,但我相信,我所描  相似文献   

19.
周航 《思维与智慧》2001,(2):26-26,31
您或许不知道美国的沃尔特·迪斯尼是何许人,但您肯定知道他创造的动物卡通形象——风靡全球的米老鼠,米老鼠足迹所至之处,所受到的欢迎让许多明星望尘莫及。米老鼠是怎么创造出来的,沃尔特·迪斯尼先生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只说了一句话:“它是冥思苦想的产物。”年轻的沃尔特·迪斯尼是一位画家,除了梦想,他一无所有。为了梦想,他毅然出门远行,来到堪萨斯城谋生。起初他到一家报社应征。但主编看了他的作品后大摇其头,认为作品缺乏新意而不予录用。这使他感到万分失望和颓丧。他初尝了失败的滋味。后来,他终于找到一份工作,替教堂作…  相似文献   

20.
德国作家海·伯尔在《一桩劳动道德下降的趣闻》中,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一个衣着鲜亮的游客来到西海岸一个港口旅游,在一条小鱼船上,看到一个邋里邋遢的老渔翁,这是一个非常穷困的老渔翁。这么好的天为什么不出海捕鱼呢?游客对老渔翁的偷懒的举动颇不理解。他问老渔翁:“为什么不出海呢?”老渔翁说:“因为我今天一大早出过海了,捕的鱼够我三四天用的。”游客仍是不解,满怀着恨铁不成钢的情绪,给他描绘作为一个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