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晓望 《天风》2011,(10):35-35
尼日利亚各宗教领袖呼吁永久终止暴力 鉴于早前发生在联合国驻尼日利亚机构大楼爆炸事件,各宗教领袖呼吁政府采取行动,终止尼日利亚一再发生的血腥宗教暴力事件。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世基联)总干事特维特牧师(Olav Fykse Tveit)表示:“我们谴责这种毫无意义的暴力行为,伤害了无辜的联合国和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2.
《法音》2008,(4):6-6
近来在西藏拉萨等地发生了骇人听闻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作为佛弟子,我们感到震惊、不安和遗憾。中国佛教协会对这些暴力行径予以谴责。佛教尊重生命,爱惜众生,以慈悲为本怀,以不杀为首戒。一向倡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践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第一世达赖喇嘛的老师——宗喀巴大师曾谆谆告诫:"汝莫杀生  相似文献   

3.
吴谷丰 《法音》2006,(9):37-37
据新华社电(记者吴谷丰)为期4天的第八届世界宗教和平会议29日下午在日本京都闭幕,会议通过的《京都宣言》呼吁世界各宗教团体和宗教领袖为解决地区冲突、消除贫困、维护世界和平而采取积极行动。宣言说,我们生活的世界存在着各种形态的暴力,许多人被卷入暴力冲突并被夺去了性命,弱势群体受到的暴力侵害更为严重。为此,各宗教团体应当通过开展相互合作,在防止和制止暴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宣言指出,作为世界宗教团体的最大联合体,世界宗教和平会议现已成为致力于实现和平的各种宗教的共同代言人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行动者。与会者以开展宗教…  相似文献   

4.
《天风》2004,(6):56-56
美国各宗教派别领袖联合发起中东和平计划 美国32位各宗教派别领袖联合发起一项各宗教参与的中东和平行动的计划,分列十二个步骤,希望促成以、巴之间的互让、互信,达成中东和平。该计划提出的十二个紧急步骤中,包括终止暴行、积极施行停火,推动"中东和平路线图"等,希望巴勒斯坦方面采取行动解体暴力组织,希望以色列方面取消未核准的西岸迁徙区、冻结扩展的迁徙区,停建分隔以、巴间的围墙。参与这项行动的32位宗教领袖来自美国的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基督教方面包括信义会、长老会、圣公会、卫理公会、联合基督教会、基督会。天主教方面包括全美天主教会主席、华府和巴尔的摩教区的枢机主教。伊斯兰教方面的八位领袖包括美国两大伊斯兰教组织的负责人。犹太教则包括保守的重建拉比协会的领袖。  相似文献   

5.
经有关专家推荐,本刊节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宗教或信仰自由问题特别报告员海纳·比勒费尔特提交人权理事会第28届会议的关于"以宗教为名义的暴力"的报告,供读者参阅。该报告分为三个部分,118个自然段,中文本全文18000余字。限于篇幅,本刊主要节选第二部分。这部分中的以下观点,值得我们在认识宗教极端主义和暴力恐怖活动的关系时加以思考:1."宗教或信仰自由是一项人权,因此保护的是人而不是宗教。"2."不能将暴力行为归因于宗教本身或任何特定宗教,这一点始终属实,因为执行这些行为的人一直是在特定社会、经济、政治和历史背景下寻求特定目标。但同样属实的是,人类行为方动机广泛,包括宗教动机。有些情况下暴力袭击可能由煽动宗教情感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战略家策划,但显然也有宗教狂热分子似乎认为,他们折磨或杀害人类同胞时实际上是在为上帝服务。"3."宗教群体,特别是其代表和精神领袖,不应将宗教名义的暴力仅仅称为‘误解'和外部侵犯。这将导致将问题不负责任地被庸常化。反之,处理这种暴力问题时,神学家和宗教领袖应面对这一令人不安的事实:暴力行为——或至少部分暴力行为——的犯罪者在杀害人类同胞时可能深信自己的行为是在为神服务。"4."除明确谴责宗教名义的暴力行为外,各群体及其领袖还应积极增进同情、宽容和对多样性的提倡。应揭露宗教极端分子的观点中对宗教传统核心的慈善要旨的无知,从而挑战他们所谓正宗性的言论。"  相似文献   

6.
经有关专家推荐,本刊节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宗教或信仰自由问题特别报告员海纳·比勒费尔特提交人权理事会第28届会议的关于"以宗教为名义的暴力"的报告,供读者参阅。该报告分为三个部分,118个自然段,中文本全文18000余字。限于篇幅,本刊主要节选第二部分。这部分中的以下观点,值得我们在认识宗教极端主义和暴力恐怖活动的关系时加以思考:1."宗教或信仰自由是一项人权,因此保护的是人而不是宗教。"2."不能将暴力行为归因于宗教本身或任何特定宗教,这一点始终属实,因为执行这些行为的人一直是在特定社会、经济、政治和历史背景下寻求特定目标。但同样属实的是,人类行为方动机广泛,包括宗教动机。有些情况下暴力袭击可能由煽动宗教情感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战略家策划,但显然也有宗教狂热分子似乎认为,他们折磨或杀害人类同胞时实际上是在为上帝服务。"3."宗教群体,特别是其代表和精神领袖,不应将宗教名义的暴力仅仅称为‘误解'和外部侵犯。这将导致将问题不负责任地被庸常化。反之,处理这种暴力问题时,神学家和宗教领袖应面对这一令人不安的事实:暴力行为——或至少部分暴力行为——的犯罪者在杀害人类同胞时可能深信自己的行为是在为神服务。"4."除明确谴责宗教名义的暴力行为外,各群体及其领袖还应积极增进同情、宽容和对多样性的提倡。应揭露宗教极端分子的观点中对宗教传统核心的慈善要旨的无知,从而挑战他们所谓正宗性的言论。"  相似文献   

7.
海外消息     
晓望 《天风》2012,(12):62-62
世界基督教女青年会(YWCA)与世界基督教青年会(YMCA)近日举办全球性的公祷周联合祷告会活动,德博拉汤玛士与肯科罗顿两位会长共同发表声明,谴责全世界各种形态的暴力,鼓励大众挺身而出,以非暴力的、富创意的方式对抗暴力。祷告是特别祈求圣灵帮助人们带着勇气与怜悯,面对世界上施行暴力或对暴力袖手旁观的人。  相似文献   

8.
2003年下半年,美国为解决巴以问题提出了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沙龙对此计划不以为然,在对“路线图”计划做多处修改后才勉强接受,这一开始就注定了该计划必然破产的命运。由于以色列继续修建隔离墙,巴勒斯坦政府更迭未能如美以所愿,加之以色列继续实行定点清除政策,巴以之间的恶性暴力循环无休无止等因素,“路线图”计划终究未能成为弥合巴以裂痕、解决巴以冲突的良方。在此情况下,沙龙认为,他在巴方已无谈判伙伴,巴以之间不可能再就以撤军问题达成协议,以色列只能采取与巴勒斯坦人“脱离”接触的单方面行动。这便是沙龙“单边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9.
香港地区六宗教领袖座谈会,由佛教、天主教、孔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道教联合组成,成立于1978年,目的是促进不同宗教团体间的交流、团结与合作,以发挥宗教的推动力,切实为香港地区社会作贡献。在过去40多年间,就各项社会民生议题、政府政策等发表过多次联合声明。香港地区六宗教领袖座谈会定期举办思想交流会,大家互相对话、互相尊重、互相礼让,以“和为贵”的理念互相学习,求同存异、同舟共济,携手合作共建和谐共融的社会。香港地区六宗教领袖曾在香港地区公园为纪念互相交流合作25周年的情谊,立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道:“求同存异、和衷共济”,表示不同宗教之间的真诚交往。  相似文献   

10.
正3月1日,云南昆明火车站发生举世震惊的暴力恐怖事件。目前已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伤。暴力事件发生以后,举国上下对暴力分子伤害、杀戮无辜群众的残忍暴行纷纷表示强烈谴责和愤慨,并通过各种形式对受害者给予关心和帮助。佛教一向主张"慈悲利世、戒杀护生",佛教界人士及信众自愿发起祈福、超度等活动,以"劝诫世人、安慰生者、超度亡灵"。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02,(10)
联合国秘书长特使敦促非洲宗教领袖力与艾滋病作斗争前不久,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了一次非洲国家宗教领袖会议,来自非洲各国的120位宗教领袖出席了本次会议。联合国秘书长特使路易斯(Stephen Lewis)在会议中敦促非洲宗教领袖在与艾滋病的战斗中应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国际动态     
伊斯兰教科文组织谴责美英联军虐待伊拉克战俘5月11日,伊斯兰教科文组织发表声明,谴责英美联军虐待伊拉克战俘的行径,并要求由国际法庭负责审判所有在伊拉克犯下侵犯人权罪行的罪犯。伊斯兰教科文组织呼吁联合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各国共同采取措施,立即把伊拉克从外国占领下解放出来,让伊拉克人民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民主地选择自己的政权和管理自己国家的事务。印尼四大宗教领袖参加“5月排华事件”六周年纪念活动5月13日,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举行“5月排华事件”六周年纪念活动。4位代表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佛教的宗教领袖带领参…  相似文献   

13.
<正>前一阵子,网络视频"校园女生暴力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对校园"暴力女生"的关注。当时,不少群众围堵在南湖职校二分校门口,虽是对"暴力女生"的谴责,却增加学校在社会上的压力。类似这样的学生,在不同的学校存在并不奇怪,这些孩子实际上是"问题学生",人们对这些学生不能单  相似文献   

14.
正近期,美国有关方面先后通过编造不实报道,召集"促进宗教自由"第二届部长级会议等方式,炒作中国宗教自由问题,以"宗教自由"为幌子对中国进行抹黑,污蔑中国政府迫害宗教信仰自由,攻击中国民族宗教政策,企图拼凑"谴责中国政府迫害宗教自由"的"大合唱"。对此中国宗教界十分愤慨,予以强烈谴责,据实加以驳斥。7月19日,在京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召开会议,对美国制造宗教话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10,(1):36-36
<正>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无果多位教会领袖谴责富国未承担应有责任2009年12月19日,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沉重落幕。经过两个星期艰苦而紧张的谈判后,193个缔约成员最终只是达成了一份充斥着空洞的愿景和承诺但却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天主教》2006,(2):44-44
[天亚社·罗马讯]教廷谴责讽刺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对世界各地伊斯兰教徒所造成的冒犯,但对于在多国引发的暴力抗议就表示遗憾。教廷2月4日向媒体发表声明说:“《世界人权宣言》认可的思想言论自由的权利,并不意味有冒犯信徒宗教感情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02,(4):55-55
世界宗教领袖集会反对暴力、呼吁和平 1月24日,求自天主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儒教、印度教、锡克教、神道教和非洲传统宗教等不同宗教的约250名宗教领袖在意人利阿西西集会,为和平祈祷,并承诺他们将委身于致力全球和好的事工。各个宗教分圳举行和平祈祷仪式,宣读呼吁世界和平的誓言。集会由罗马教皇保罗二世倡议发起,他呼吁世界“永远消除暴力!永远消除战争!永远消除恐怖主义!在上帝圣名下,各宗教应为世界带来公义、和平、宽恕、生命和爱”!  相似文献   

18.
5月14日至15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办的“伊斯兰教中道思想研讨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成功召开。与会的近百位伊斯兰教界人士和专家学者,围绕“坚守中道,远离极端”的主题,深刻阐释了伊斯兰教的中道思想,有力批驳了宗教极端思想的歪理邪说,强烈谴责了暴力恐怖活动,通过了《坚守中道,远离极端》倡议书,号召广大穆斯林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坚守中道、正信正行,远离极端、反对暴力,为促进我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伊斯兰教的健康发展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3月,以传播和平文化、打击恐怖主义为主题的埃及伊斯兰事务最高理事会第二十七届国际会议在开罗召开。来自30多个国家的部长、宗教领袖和专家学者共100多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中国伊协副会长阿布都西克尔·热合木都大毛拉应邀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于2014年5月14日至15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召开了以“坚守中道,远离极端”为主题的伊斯兰教中道思想研讨会。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伊斯兰教协会负责人、知名阿訇、毛拉等伊斯兰教界人士和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新疆社科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共100余人出席会议。与会人员阐释了伊斯兰教中道思想的深刻内涵,批驳了宗教极端思想的歪理邪说,强烈谴责暴力恐怖活动,并通过了《坚守中道,远离极端》倡议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