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千多年前,有一个诗人写信给自己的朋友: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等待春天来了,约一场春游。一千多年后,数十亿人被困在家中,只能关注被感染人数的数字,盼望望见春山,盼望早日回归人间烟火。这个春节,是我们从未经历过的春节。这个春天,是我们最牵挂的一个春天。  相似文献   

2.
金陵·春天     
春风暖融融,好花自然开。心被恩感触,万物俱和谐。我喜欢春天。在我的散文诗歌里,有关春天的文章已不下二十篇,然而每到春天,我总有新的感触,总有想要写点春天的感动……因为春天有花朵、燕子、雪花般的柳絮和大地上缓缓上升的暖流;因为春天有最隆重的春节、最热闹的元宵节、最浪漫的情人节和最美丽的“三·八”妇女节;作  相似文献   

3.
四月樱花香     
毛毛 《美与时代》2003,(4):32-32
如果说秋冬季的到来意味着思乡,那么春天的回转则令人雀跃.在日本的春节,每人都沉浸在对一夜之间绽放的樱花的赏玩中.但是奇迹总是稍纵即逝,樱花是美丽而脆弱的,丝绒般的花瓣或是剔透的白色或是淡淡的粉色,象征着生命的短暂.  相似文献   

4.
植下一棵树     
印象中只觉春节刚过还没几天,春风却已乍起,吹得人心烦气燥,阳光也一天天强烈起来.让人懒洋洋得像只猫。妻子从市场上带回一棵香椿苗,说:“找个地方栽上吧,明年春天抽芽的时候,就能吃到香椿了。”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各族人民迎来了虎年的新春佳节。春节是中国老百姓最看重的传统节日,在大家充满喜悦、载歌载舞迎接新春时,宗教界与全国人民一起,祈福纳祥,共庆佳节。每年腊月(农历十二月)刚过一半,便开始有了年的气氛。腊月二十三祭灶标志着进入过年阶段(此日称为过小年),于是就有一系列节俗活动与道教信仰  相似文献   

6.
1996年2月21日—28日,春节刚过,春寒料峭,田野覆盖着雪,屋檐悬挂着冰。但是,三灶乡后丰教堂里比春天还温暖,比秋天还宜人。洋溢着的赞美歌声,驱赶了冰雪的严寒。 爱火融化冰雪 三灶乡有十五所教会,信徒五千余人,而后丰教会是全乡教会的中心所在。信徒人数虽多,但素质偏低。面对这种情况,阜宁县三自王加志  相似文献   

7.
春节传统文化视觉符号设计对象以能塑造出浓厚的春节氛围为设计目的,主要包含了字体、标志、插画及其衍生品的视觉符号设计。就设计内容而言,从农历二十三到正月十五之间选择能代表春节传统文化的日子,将其通过手绘结合软件调色的方法创制出主要图形,以此提高民众对春节的关注度,继承与发展春节传统文化,最终能弘扬春节传统文化习俗。  相似文献   

8.
春之声     
王飞 《天风》2004,(3):13-13
经过了冬天的蛰伏和对春天的希冀,我们进入了春天。春之花,春之雨,春之雾,春天的小草,春天涓涓的小溪,潺潺的流水;映入眼帘的是山绿,水绿,田野绿油油的一片,直绿到人的心田。  相似文献   

9.
正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全国的穆斯林在正月里也都忙碌了起来。新疆在春节时依旧热闹,同时还洋溢着暖暖的民族情谊。宁夏的穆斯林则是邻近正月就开始忙碌起来。过春节贴春联,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联这种艺术形式也深受中国穆斯林的喜爱。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国最重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象征团结、兴旺,  相似文献   

10.
辜玉梅 《天风》2009,(3):57-57
2009年新春的钟声已经敲响,我们迎来了地震后第一个春节,这是一个与往年多有不同的春节——板房迎新年。尽管环境多有变迁,心境却别有洞天。在这个春节,我们不孤单,因为世界上一切有爱的人们都与我们在一起,我们所信靠的神更与我们在一起抗灾,一起过春节!  相似文献   

11.
春天的小雨     
刘青常 《天风》1996,(3):8-8
春天的小雨,浙浙沥沥,多么清晰,多么甜蜜,一滴,一滴,一滴……滋润着我们 这干渴的土地;又似一曲春天的旋律, 声声敲击着 我们的心脾,发出召唤 来啊,与春天一同呼吸。啊.小雨,春天的小雨,满腔热情,扑向大地,牺牲自己送来春的信息给寒冷的冬天 披上绿意,使冷漠的大地 充满生机。哦,主的话语哟, 像春天的小雨,滴滴流进 我们等待复苏的心田里!春天的小雨@刘青常  相似文献   

12.
圣诞节一过,转眼春节即将到来。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是全国各地特别是农村最为热闹与喜庆的佳节。 春节期间,民间特别是农村就有喜爱张贴春联的风俗。春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汉以前,民间过节(即春节)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经过几千年的演  相似文献   

13.
雪化了肯定是水,但完全可以说是“雪化了是春天”。春天来了,温度升高,雪自然就化了,反过来,雪化了,春天当然来到了。  相似文献   

14.
漫话春节     
春节,就是农历的新年,是我国各族传统的盛大节日。古代把个一天称为“元日”或“元旦”。所谓“春节”,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在《后汉书·杨震传》中记载:“春节未雨,百僚焦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南北朝时则把春节泛指整个春季。由于阳历通称一月一日为元旦,为了区别,只好将农历的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相似文献   

15.
王从联 《天风》2013,(1):26-27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作为基督徒,我无意探讨基督徒如何看待春节,却想从实际生活的角度谈谈基督徒该如何过好春节。过年,在孩子的心灵里,是简单的。“大人忙种田,小孩爱过年”是家乡的一句俗语,道出了很多中年人对过年的集体记忆——快乐的回忆。  相似文献   

16.
正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最悠久、内涵最丰富、庆贺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的年俗文化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展示了中华民族过春节的传统习俗:贴年画、供门神、财神和灶神,元宵节夜游观灯等,迎祥纳福,雅俗共赏,增添了吉庆祥和的年节气氛。这些民间艺术和绘画作品题材广博,手法多样,地域风格多姿多彩,充分诠释了春节蕴含的祭祖、敬神等精神内涵。在这诸多艺术形式中也融合了许多宗教元素。本期艺苑选取了与春节年俗相关带有宗教元素的艺术作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润物无声,源远流长, 道教文化丰富了春节民俗的内涵, 使得春节不仅意味着团圆与温暖, 更象征着告别与出发,  相似文献   

18.
新春有约     
叶予之 《天风》2008,(5):42-42
她虽有眼睛,却看不见春天,所以我们要格外同情她,先要让她能看见春天,感受春天的温暖.这就要让奶奶和我们一起存有盼望,在春天里得到新生.  相似文献   

19.
正春节民俗活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包容性。各种民俗中的宗教元素,都体现了中国人驱邪祈福、新的一年获得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春节是我国传统中最隆重的节日,以其特有的文化传承方式在中华民族中流传了上千年。春节的民俗中融合了儒释道的许多精华,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春节作为重要的中国文化符号,浸润在每个中国人心里,反映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0.
我爱春天,春天来临万物复苏。山上青枝绿叶,园中花芯一片,小鸟哪哪地歌唱,流水奔向田间。啊!在这美好的春天,蓉城盛会百花妍。我爱春天,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像春天一样,温暖着全体代表们的心田。谈改革,议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要站在最前面。千军万马齐作鞭,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贡献。参加四川省天主教“两会”代表会议感怀@赵云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