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委委 《美与时代》2013,(8):122-124
工业设计作为满足人类生活与消费的综合活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实施生态教育、培养新型人才将成为目前高校工业设计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培养新型工业设计人才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强设计伦理道德观教育,设置生态设计体系课程,进行校企合作,转变学生的设计思维等。  相似文献   

2.
宗教思想中包含丰富的生态保护内容,宗教界也具有珍惜自然的优良传统.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要动员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参加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与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文明是文明的重要理念,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天人合一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命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在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在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时代,对生态文明与天人合一思想的关系进行合理的阐释,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实践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大陆关于这个主题的论说甚多,但存在的偏颇也比较明显,其主要表现:一是对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缺少足够的、具有历史感的把握;二是对于天人合一思想与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4.
新书推荐     
正生态文明研究有三个重要且相互关联的问题必须做出解答:一是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二是要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三是怎样去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六章》正是从六个方面紧紧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的。这六个方面分别是:对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展的评价与反思;如何认识生态危机;关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重在建设——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重在建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重在建设——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该著作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根本遵循,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诸多观点和见解,诸如对绿色发展理念基本内涵及其内在结构的看法,对生态文明历史定位、本质特征和一般特征的看法,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动力整合机制的看法等均具有创新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宗教》2021,(2):44-45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宗教界人士、宗教活动场所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建设者、维护者,是宗教界围绕中心、服务中心,实现宗教中国化的重要实践路径。浙江省安吉县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发源地。近年来,安吉县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经验,通过调查研究、反复论证,积极探索生态寺院建设标准化工作,切实推动宗教中国化在基层实践的新进程。  相似文献   

6.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与现代生态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先秦儒家为开端形成的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无穷宝藏,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基础.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关注的对象是"天人合一",它理应成为现代生态文明的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则应成为现代生态文明的文化渊源;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对现代生态文明实践具有积极启示.  相似文献   

7.
营造生态化大学和谐德育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当从由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引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严重破坏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中吸取教训,并依据我国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要求,适时加强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应科学构建生态化的大学和谐德育环境,切实增强大学和谐德育建设的成效;应大力优化和谐德育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效培育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意识及其道德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生态文明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许多国家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时,除了采取科学的手段以外,还试图从传统文化和宗教中开掘生态思想资源,以寻求某种价值支持。本文探讨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生态文明,指出伊斯兰生态文明总的原则是人与自然相依为命,共存共荣;并深入探索了伊斯兰生态文明的具体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提高生态意识不仅成为面向全社会的价值倡导,在高职学校教育中也与大学生美育相结合,切实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高职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生态美育理念融入课程中,促进学生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一、生态美育的内涵和应用从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再到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概念,我国始终高度重视人与自然共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试论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保护环境 ,教育为本 ;环境教育 ,德育为先。环境道德教育是公民德性、人格养成的教育。在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建设中 ,它培育着一种面向未来做出抉择的能力 ;在保护环境的实践中 ,它担负着培养保护环境的伦理精神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 ,它处于树立公正观念的优先地位 ;在通向生态文明的进程中 ,它承担着启蒙、开发、引导的先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也指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和谐宜居的人居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文章以开放式街区为理论指导,探索开放式街区在城镇空间规划中的应用,以燕郊镇内地块为例,进行住区规划设计探究,旨在为和谐宜居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实践经验,为打造活力、生态的环京城镇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基础指的是引领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观,它是生态文明建设价值观体系的内核和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生态文明建设价值观基础的构建,从理论上说就是要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什么"这个带有全局性的根本问题。它的构建必须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对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基础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幸福和环境正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道德教育审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道德作为一种新型道德,既反映着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也反映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不仅是人类道德进化的必然产物,而且是人类社会进一步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人类作为道德主体应当承担生态道德,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生态道德建设.生态道德建设关键在于生态道德教育,包括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生态道德规范教育、生态道德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代背景下培育新型生态公民,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生态文明建设归根结底在于生态公民自身生态价值的养成与坚守,其价值的高低关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从生态公民的价值主体维度出发,汲取佛教文化的有益成分,为新时代生态公民的价值养成提供可行路径,有助于实现新时代生态公民内外发力的双向提升。  相似文献   

15.
论建设制度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考察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中,我们通常注重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这两个方面加以考察,而对于制度文明则往往被忽视。其实,制度文明也是评价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一把标尺。制度文明与精神文明有密切的联系,今天,我们进行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制度文明的建设,应该把制度文明放在突出的地位。一、制度文明是建设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社会文明是一种文明系统或文明群。这种文明系统呈现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四维并进的过程。在现代文明系统中,第一层面是物质文明,它是人类改造自然界所取得的物质成果的总…  相似文献   

16.
略论生态文明意识及其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漆玲 《道德与文明》2011,(2):125-128
建构生态文明需要有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作为人的活动追求的目标和结果,以人为主体,是人指向自然方式的表征。而把人和自然联结起来的方式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生态文明意识所包含的要素包括生态主体意识、生态对象意识和中介意识。建构生态文明意识,即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建构生态主体意识、生态对象意识和把生态主体与客体联结起来的中介意识。为此,必须解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际环境及生态危机问题日益严峻,人类通过对自身的反省并逐渐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关系的重大意义。高校建设是国家软实力不断提升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生态大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生态文明长足发展离不开生态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的现实指导。在国内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从生态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自然和文化两个维度出发,结合江苏大学的实际发展需求,构建以生态文明为价值指向的和谐校园环境,营造以生态化思维方式为主导的民主平等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切实推进高校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8.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价值满足缺失及伦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农村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但农民却不断逃离乡村的怪象。这使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因主体流失而面临瓶颈。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以自豪感为核心的本体性价值满足和以成就感为核心的社会性价值满足发生了严重缺失,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主体不能为作为农民感到自豪,不能为作为农民而拥有较高社会地位和道德尊严。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是:必须转变"农民落后"的伦理观念,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收入。当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获得较高本体性价值满足和社会性价值满足之后,就不会再逃离家园而热衷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2018年7月2日,对于梵净山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巴林王国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7月7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举行,习近平主席致贺信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双喜临门,这对于梵净山名山建设既有目标界定,更有新精神的导引;既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生态保护的肯定,也是当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起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把“美丽中国”从单纯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提升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高度.将建设生态文明概括为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今天以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为载体,如何学习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充分挖掘梵净山佛教文化人文资源,探索生态文明和佛教文化融合理念,构建全球生态文明和佛教文化研讨对话的高端平台,推进梵净山名山建设,将是探讨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陆航 《中国道教》2015,(2):14-19
<正>如果说在过去,道家自然观的影响只限于中国,那么在人类文明交汇的今天,它便具有了世界性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当前,生态文明这一时代主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反思,而在中国古代,老子最早提出了人在宇宙自然中的位置问题,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态文明进行了深入思考,主张道法自然、物我为一。其生态伦理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