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忏是道教文献的一种类型,其成立与方忏以及佛教忏仪有关。道教经忏产生之后随着特定神真及道法的流行,形成不同的类型。其中,面向特定神真的专门经忏在明清以降蔚为大观,尤其以吕祖鸾坛所出经忏流行既久且广。《太极璇玑金章玉斗宝忏》产生于清初,与杭州吕祖鸾坛有关,为目前所知最早的与吕祖降鸾有关的经忏。  相似文献   

2.
"梁皇忏"的名称开始出现于唐代。日僧圆珍入唐携回日本的经典目录中就有此名。南宋末年,"梁皇忏"被收录于高丽大藏经中。但从其内容和行忏的对象看,我们相信早在梁朝,就已经有此忏法存在了。镰田茂雄在《中国佛教史》第三册中说,后世称为《梁皇忏》的佛教礼仪原型书籍,可能就是梁天监四年(505)所编辑。印顺法师说是元代所编,伪托为梁的作品。学者有认为"梁皇忏"与梁时文宣王萧子良所制"净住子净行法门"相似。至于唐玄宗末年已出现的道教忏法"九幽忏"极有可能是道教方面模仿"梁皇忏"  相似文献   

3.
印度炼丹术的出现与道教炼丹术的传入有重要关系。第一,中印文献与传说资料表明,道教炼丹术通过药物交流、佛道传播等途径传入印度,佛道传播过程中,印度密教起到枢纽作用。第二,唐译印度密教典籍中保存的资料表明,印度早期炼丹术受到道教炼丹术的影响。第三,藏梵文献所见印度早期炼丹术的一些内容源于道教炼丹文献。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高道教徒的经忏业务水平和道教音乐的演奏技能 ,更多地掌握道教文化知识 ,经句容市道协理事会研究决定 ,于 1 999年 7月1 5日至 1 0月 1 5日举办第七期经忏培训班。7月 1 5日 ,培训班开学典礼在茅山元符宫举行。本期学员共有 2 0名 (茅山道院 8名学员将同时参加此次培训班的学习 ,苏州太仓道协1 0名 ,镇江 2名 ) ,文化程度都在高中以上。受太仓道协和镇江三茅宫的委托 ,学习期间 ,学员们将系统地学习茅山道教斋醮科仪、音乐理论和道教文化知识等课程。茅山道院举办第七期经忏培训班@何春生…  相似文献   

5.
正香港道教联合会主席梁德华、澳门道教协会会长吴炳鋕、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教授赵艳霞等15位嘉宾做主题发言。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至安、刘怀元主持了本场分论坛,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院长詹石窗、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教授刘固盛对发言进行了点评。《吕祖无极宝忏》中的慈爱思想香港道教联合会主席梁德华《吕祖无极宝忏》是香港道教坛堂常用的经本,在香港道堂内举行的拜忏仪式,或在外举行的醮会,《吕祖无极宝忏》差不多是必诵的经本。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道协副会长张继禹为团长、苏州道协经忏团为成员的中国道教代表团一行21人,应邀参加了新加坡道教协会第四届道教节。道教节于1999年3月31日(农历二月十四)至4月4日(农历二月十八)在新加坡沈氏大道大草场举行。新加坡道教节是新加坡道教协会联合本地...  相似文献   

7.
为了继承和发扬道教的正当斋醮传统,满足信教群众宗教活动的需要,尽早尽快培养一批能主持道场法事活动的专门人才,经中国道教协会第五届代表会议研究决定,在中国道教学院举办一期经忏科仪高功专修班。经过筹备,于一九九二年六月十日正式开学。六月十月上午九时,中国道教协会负责人及白云观监院前来参加了“经忏科仪高功专修班”的开学典礼。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有关领导莅会祝贺。  相似文献   

8.
9月24日,香港道教蓬瀛仙馆与香港宽频网络有限公司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正式签署合作意向,共同推出一个专门作道教文化宣传的电视频道———《道通天地》,届时在香港宽频有线电视台播出。作为一个独立的、专门的频道在电视媒体上做道教节目,这还是第一次。《道通天地》频道每天于不同的时段以不同的内容与观众见面,目前,该频道共有九个栏目,分别是:“大道纵横”、“洞天福地”、“钧天妙乐”、“仙踪道迹”、“道教养生”、“天天谈道”、“妙手灵丹”、“道教知多少”、“经忏科仪”等,节目以生动的形式,多姿多彩的画面,向大家介绍道教的哲学…  相似文献   

9.
密教对弥勒信仰的影响被学者认为是"有限"的,但语焉未详。二者的相互影响是多方面的,如经典、仪轨、造像等。弥勒信仰与密教的结合,产生了密教化的弥勒形象和密教化的弥勒经典,拓展了弥勒信仰修持方法的新途径。但弥勒信仰与密教的融合根本说来还是修持法门的结合。王雪梅,历史学博士,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后人员。  相似文献   

10.
万钧 《中国道教》2000,(1):34-34
1999年10月30日至11月13日,湖北麻城市第二届道教经韵经忏培训班在五脑山帝主庙顺利举行。在为期15天的学习中,来自全市的54名道教教职人员学习了有关道教的经韵、经忏和道教仪范。麻城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有关领导应邀做了有关宗教法规和当前形势分析的讲座。培训班学习了国务院145号令、省政府38号令,并结合当前形势,学习了人民日报社论《法轮功就是邪教》等文章,分析了法轮功的邪教本质,号召全体道教教职人员要在反对法轮功斗争中站稳立场,并通过学法用法,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身利益。这次培训班还对18名考…  相似文献   

11.
刘方 《宗教学研究》2006,2(2):133-137
本文从文化观念的冲突与融合、宗教信仰的传播与变异等角度,对“延州妇人”这则故事发生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研究。分析了故事产生的密教外来影响与道教房中术这一中国文化的内在接受基础,以及唐代道教盛行背景下大量出现的遇仙文学与女冠文学等特定文学环境。  相似文献   

12.
道教与日本古代的北辰北斗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中国古代的北辰北斗信仰、星辰信仰的神秘化、道佛二教的北辰北斗信仰、日本古代北辰北斗信仰等几个方面 ,对道教与日本古代北辰北斗信仰之间的关系作了探讨。认为 :日本古代的北辰北斗信仰 ,虽不是直接受道教影响而形成的 ,但它是把折衷了道教的密教北辰北斗信仰作为媒介 ,间接而持续地接受了道教影响而独自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道教学院是一所全国性的道教院校,成立于1990年5月,迄今十五周年了。十五年来,学院严格按照宗教院校的办学方针,根据《中国道教学院章程》和中国道教学院制订的有关培养方案实施教学,谨遵“尊道贵德,学修并进”的校训,连续举办了四届专修班,三届进修班(包括上海进修班),一期经忏高功班,两期宫观负责人读书班,三届宫观管理专业班(两届在读),一届研究生班(在读)。共培养500余名青年道教人才。当今各地道教组织的骨干力量大都在这里(包括道教学院的前身)受过较系统的教育和熏陶,他们为道教事业的发展、为弘扬道教优良传统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汉译密教佛经中直接以北斗为题材的经文集中出现在盛唐,其中印度来华僧人金刚智所译<北斗七星念诵仪轨>经中,有"北斗八女"字样,同经文标题"北斗七星"相异,在<大正藏>所选用的几个版本经文中也有所同异.笔者比对相关文献考得此"北斗八女"并非"北斗七星"之讹写,其背后是道教的北辰北斗崇拜对密教的影响.比较僧一行撰写的<北斗七星护摩法>,可从中看出密教经文在北斗崇拜上的进一步汉化:不但形式上更接近道教经文,同时此经中首次出现对"火星入南斗"这一传统天象的攘灾之法,是将中土星占内容融入密教佛经中的一条明证,也是天学家身份的僧一行特殊的综合工作.笔者认为金刚智的译文,保留了唐以前道教对密教在北斗崇拜上的影响,而僧一行的工作,是对密教佛经的二次汉化.对这一过程的分析,有助于辨别北斗经文的成文时间上的前后顺序,也有助于理解史传及笔记故事中北斗所具有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5.
<正>千山寺庙音乐由佛教梵呗音乐和道教经忏音乐构成,不仅佛教、道教音乐在用乐上呈现诸多相似之处,而且佛教、道教音乐在保持传统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不断汲取融合了东北民间音乐的乐曲和唱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因此,千山寺庙音乐也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相似文献   

16.
道教十方丛林里讲究的“钟板常住”,是讲道教丛林以钟板为号令,召集道众以及报时、安排日常生活事务。钟板交接有严格的定制,名曰:“过钳锤”。钳是互相钳接,环环紧扣,混元一气,不紊不乱,雅静肃穆,为常住之仪范,故当慎行其事。钟鼓二楼设大殿前左右两方,古有“左钟右鼓”之称。清晨称“开静”,即打开一夜之沉静,晚上称“止静”,即停止一天之活动复归于宁静。清晨先击钟后击鼓,晚上先击鼓后击钟,故又称之“晨钟暮鼓”。道教宫观里的钟一般分大钟、报钟、忏钟、帝钟四种。忏钟、帝钟用于道场中,而大钟与报钟用于开静止静。古时的钟最初为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密教经典<诸星母陀罗尼经>不间版本的比较研究,解读并分析了<诸星母陀罗尼经>中的密咒即陀罗尼的内容.从全文内容分析得知,该经是原始密教(陀罗尼密教)向早期密教(持明密教)过渡发展的产物,也反映了密教在唐代和吐荞的传播步伐基本一致.同时该经典在天文学、星占学方面也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其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道士的服饰     
道教与其他宗教一样,有许多“威仪”。威仪是为教徒提供规范的礼仪程式和行为准则。《道藏》(分类法)十二类之第七类,便是“威仪类”。道教威仪内容丰富,如:斋仪、醮仪、忏仪、住观威仪、行止威仪、服饰威仪、入食仪、沐浴威仪等等。我们介绍道士的服饰,实际上是在介绍道教的服饰威仪。在道教早期,道士的服饰没有定制。到了南朝刘宋时期,著名道士陆修静(406-477年)对南方道教进行总结和改革,他在整理道教经籍的同时,编著道教斋戒仪范类道经百余卷,并立道服之号:用披、星巾、霓裳、霞袖、十绝灵幡。此后,逐渐增修,至…  相似文献   

19.
正日本兴教大师觉鍐~1 (1095~1143)所著《五轮九字秘释》第二部分"正入秘密真言门"中记载了一幅带有浓厚道教色彩的"五脏神形"图。我国学术界对于《五轮九字秘释》这部密教经典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日本学术界对于该经典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对于这幅五脏神形图出处的研究比较少而且大多没有明确结果。比如日本学者田中文雄~2通过例举《道藏》中有关五脏所藏神像形态的记载,试图找到该五脏神形图的出处,但是最后并没有在道教经典中发现与该图相同或相似的记载。所以目前对于  相似文献   

20.
中国道教学院首届研究生班于2003年9月开学。根据《中国道教学院章程》和《中国道教学院2003年第一届研究生班培养方案》,该研究生班设有道家与道教、道教与养生、道教经义和道教科仪等四个研究方向,分别由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教授和教内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