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肾相交论”是瑶医药理论的脏腑生命观,心主要的功能是主宰其他脏腑的生理机能,对人的心理活动也进行调节;肾是气血化生之根源.如果心功能受损,那么其调节作用减弱,瑶医的整体观内涵得不到体现,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属性就不复存在,人体就会进入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对于肾,瑶医学认为人的出生、生长、发育和成熟直至衰老死亡的过程,是肾“气化”功能由盛到衰的自然过程.“心肾相交论”强调心肾功能的正常是人保存生命最基本的前提.通过探讨“心肾相交论”的学术思想,用以指导临床医疗实践,提高对瑶医药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心肾相交论”是瑶医药理论的脏腑生命观,心主要的功能是主宰其他脏腑的生理机能,对人的心理活动也进行调节;肾是气血化生之根源.如果心功能受损,那么其调节作用减弱,瑶医的整体观内涵得不到体现,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属性就不复存在,人体就会进入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对于肾,瑶医学认为人的出生、生长、发育和成熟直至衰老死亡的过程,是肾“气化”功能由盛到衰的自然过程.“心肾相交论”强调心肾功能的正常是人保存生命最基本的前提.通过探讨“心肾相交论”的学术思想,用以指导临床医疗实践,提高对瑶医药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有些人年轻轻的,身心状况却似老人一般,生理性衰退提早出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早衰。早衰与衰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早衰是影响一个人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造成早衰的因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长期隐匿于年轻人心中的自卑心理。  相似文献   

4.
珍惜今天     
一位智者说:“过去、现在和未来其实一个——它们就是今天。”人的岁月不如说人的生命都是由一个一个的今天组成的。对每一个今天的荒废其实就是荒废生命。佛教常常言及的“活在当下”,就是让人常常活在今天。在修行上,佛教有一句口头禅叫做“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就是说:修行不是等着去上殿,等着到禅堂打坐,等着去念经。修行是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在进行的工作、生活。只有把握了这个方法,真正能够做到时时觉照、念念自知,我们才不会空过。其实不只是修行,做任何事都应从当下,从今天做起的;等待,永远是一种空想,一种妄想。  相似文献   

5.
人至暮年,生理功能减退,适应能力下降,身心出现一系列退行性变化,这就叫衰老。然而有些人并非年老者,身心状况却似老人一般,生理性衰退提早出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早衰。早衰与衰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早衰是与长寿相悖的异常状态。促发早衰的因素很多,其中一种长期隐匿于  相似文献   

6.
90年代初,人们曾讨论过一个在中国似乎从来不是问题的问题:一位年轻的女出纳员为了2300元公款和歹徒搏斗牺牲了生命。有些人问:“难道几千元钱比命还贵?”“我们为什么非要以死来捍卫正义?”“漠视自己的健康、轻视自己的生命难道就是情操高尚?”不能说这些问...  相似文献   

7.
涂智进 《天风》2006,(18):21
耶稣说:“我来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10:10)。这是耶稣所给予我们的一个切实的应许,也是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这个世界的一个显著的目的。耶稣基督的到来就是要更新我们的生命,使我们活出一种有意义的生命,活出一种丰盛的生命,而不是萎缩的或萎靡不振的生命。那么,什么是“丰盛的生命”或“更丰盛的生命”呢?我认为一个丰盛的生命或更丰盛的生命,就是活泼、有能力、能造就人、能给人带来益处,并且是能够分享,并善于分享的生命。耶稣在约翰福音中的另一句话更能体现这一点,他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12:24)  相似文献   

8.
论坛荟萃     
高清海 :“人”的双重生命观 :种生命与类生命人的双重生命观就是认为人具有双重生命 ,即种生命和类生命。种生命为人和动物所共有 ,而类生命则为人所独有。只有从双重生命的观点出发 ,才能把握人的真正本性 ,理解人之为人、人区别于他物 ,尤其是区别于动物的那种特殊的本质的奥秘。“种生命”为人与动物所共有 ,它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生命”。这种生命的根本特点是 :由自然给予、具有自在性质、非人所能自主 ;服从自然的法制 ,与肉身结为一体 ,有生也有死 ,作为种性同等存在于一切个体身上。“类生命”则是由人创生的自为生命 ,仅仅属于人…  相似文献   

9.
本来面目     
我常常觉得在现在社会里,真实的人愈来愈难见了。所谓“真实的人”,就是有风格的人、特立独行的人、卓尔不群的人、不随同流俗的人——也就是对生活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对生命有一个独立的理想目标的人。  相似文献   

10.
人的本身是由许多庞大复杂的系统构成的。构成人的各种系统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便是人体的各个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的最好说明。构成人的系统因素有自然的和社会的,因为人的有机体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是,人不能脱离社会生活,从小脱离社会生活的人,即使有其“人身”,没有“人心”,将要成为野兽,如狼孩等。因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肯定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是社会的人,不是纯粹自然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