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祝圣圣油复活节也称“逾越节”、“巴斯卦”(希伯来文Pesach的音译)奥迹,意思是“越过”或“经过”。复活节是天主教礼仪年的核心,教徒们对复活节的关注和重视是不言而喻的。从基督苦难主日(圣枝主日)开始至下一周星期六被教会称为“圣周”,但主要的庆祝礼仪是在圣周四、五、六日举行。“逾越节三日庆典”(EasterTriduum)的旧名称是“神圣三日庆典”(HolyTriduum),在三天内,要纪念耶稣受难、死亡与复活。复活节的日期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二十四节气的春分后,月圆之后的第一个星期天(主日),2004年是在4月11日。教会从2月25日圣灰礼仪(也称…  相似文献   

2.
经文:路24:1—9"他不在这里,已经复活了。"基督教有三个重要的节日——圣诞节、受难节、复活节。每逢这三个节日教会都要进行庆祝和纪念。有人说,复活节不重要,还是圣诞节重要一些。其实,复活节和圣诞节一样重要,没有复活节,那圣诞节的意义也就失去了一半。如果说只有耶稣的降生、受难,而没有复活,那我们基督徒信仰的福音就不全备。所以,在基督教信仰中,复活节占的地位可以说是高过所有节期的。复活节代表重生和希望,是充满喜乐的时刻,因为基督已复活。神学家奥古斯丁说:"主复活之  相似文献   

3.
《天风》2015,(5)
<正>复活节是普世教会最为看重的节日之一,在这一节期里,基督徒会藉着礼拜、赞美、祷告与洗礼等,来纪念耶稣被钉十字架与复活,中国的基督徒也不例外。近几年来,中国的基督徒尝试把一项新内容融入到复活节庆典中——无偿献血,缓解各地的"血库告急",活出耶稣"爱人如己"的美好诫命。2015年4月12日,江苏省无锡市新区国际礼拜堂组织开展了无偿献血活动,并将首个爱心献血日确定为4月12日,因为这是复活节后的第一个主日。自4月初起,教会就通过讲台宣讲及宣传海报等方式向广大会众宣传无偿献血的重要意义,并  相似文献   

4.
复活节是基督守教的重要节日,是为纪念耶稣基督死而复活设立的。根据教会的传统,每年春分第一次月圆后的第一个主日为“复活节”。各地基督教公在复活节这一天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今年的复活节为3月27日,本版图片反映的是北京天主教教友在复活节关后举行的部分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5.
安然 《天风》2002,(3):18-19
自古以来,复活节就是各个信仰基督的教会每年的重点和中心节日。毫不夸张地说,复活节是基督信仰的源头,没有复活节,就没有真正的基督教。复活节的意义何在?两个字:生命。透过复活节,上帝告诉了世人,基督是真正的生命的主,我们每个生活在地上的人都有朝一日会死去,但生命的主必会让我们如他一般复活。  相似文献   

6.
郑慧 《天风》2005,(3):38-40
近十年来,"敬拜赞美"开始在中国一些教会盛行,最初是在青年聚会或教会一些节庆的联欢活动上出现,而后有些教会在主日崇拜也采用。在教会传统中,崇拜基本上是庄重、肃穆的气氛,而"敬拜赞美"的热闹、喜庆可以说是对崇拜的冲击,这不是今日中国教会崇拜礼仪的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本文无意探讨个人喜好的赞美方式,而是要思考在教堂这个特定的神圣空  相似文献   

7.
秦小林 《天风》2014,(3):10-11
<正>但愿我们本着互相尊重、求同存异、追求合一、呈现多元的原则,一同彰显在基督里的丰富多彩。目前中国基督教会实行联合礼拜,并无统一的礼仪规范。但不少教会,尤其是一些城市教会还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具有某些宗派特点的信仰礼仪。然而,由于现在教会的教牧同工大多都在后宗派时期信主,对"圣袍、圣带的穿戴"问题相对比较陌生。又由于原来各宗派背景的礼仪各有不同,于是在目前教会中,尤其是圣服的穿着方面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在此愿意与各位同工同道谈谈我的看法。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需要解释的是,文中介绍某些教派的礼仪特点,并非希望  相似文献   

8.
复活节是基督教重大节日之一。根据西方教会的传统,在春分当日见到满月或过了春分见到第一个满月之后,遇到的第一个星期日即为复活节。东方教会则规定,如果满月恰好出现在这第一个星期日,则复活节再推迟一周。因此,节期大致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  相似文献   

9.
<正>在三一论的框架下寻求教会合一坚实的基督论基础和圣灵论活力,是中国教会在走向合一进程中需要有的深层教会论探讨。坚实的基督论基础和圣灵论活力既可以保证教会涵括丰富多样的信仰和礼仪传统,同时又能够保证教会是真正的不可分裂的"一",因为一主、一信、一洗是教会的共同信仰。因此,教会的"一"是多样性中的"一",  相似文献   

10.
北国四月,大地回春,我内蒙神长教友们迎来了今年的耶稣复活节。复活节是我天主教最大的节日之一。节日前三天,王学明主教在呼市总堂照教会传统举行了不同的礼仪:四月八日,王主教主持了建定圣体大礼,祝圣了圣油;九日,王主教主持,两位神父唱耶稣受难始末,亲五伤;十日,望复活,祝圣了圣水,还给教友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17,(3):12-13
2017年的复活节已临近,中国信徒如何过好复活节,借此增长灵命,造就教会?这是本期议题的主要内容。许多信徒很重视圣诞节,却淡忘了复活节,但圣经教导我们,“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的信心也是枉然”。  相似文献   

12.
徐晓鸿 《天风》2005,(6):8-10
经文:约20:19—31 每年的复活节,教会的传道人都会传讲“基督复活”的信息,似乎只有在复活节,我们才想到“基督复活了”;只有在复活节,我们才唱有关基督复活的赞美诗,我想这是很不够的。早在使徒时代的教会, 使徒宣道的核心问题就是见证基督的复活。使徒保罗在他致哥林多教  相似文献   

13.
再思复活节     
薛静 《天风》2017,(3):17-17
记忆中,我参加过的复活节,其庆祝形式相对简单,非礼仪式(仪文式)而更带有中国本土特色(表演式)。一般来说,复活节的程序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常规的主日崇拜程序;第二部分为节目表演。在许多农村教会中,东北的传统表演形式“大秧歌”被充分运用在庆祝复活节的节目编排中。  相似文献   

14.
李兰成 《天风》2004,(4):10-11
经文:约12:12—16 4月4日是2004年的棕枝节,4月11日是04年的复活节(教会定规每年春分后的第一次月圆后的主日定为复活节)。棕枝节是当年众人用棕树枝来欢迎耶稣进入耶路撒冷的,此后的一周称为“耶稣的受难周”。  相似文献   

15.
四旬期俗称封斋期或封斋月,是指从圣灰礼仪到复活节前夕,共约七个多星期,约计40天的逾越节准备期,是整个礼仪年中,为时最长和最神圣的时期,圣教会要我们在四旬期内格外热心祈祷。默想耶稣基督苦难救赎的奥迹,多克苦,多做补赎,多行爱德,多听从天主的圣言,准备和迎接基督复活大瞻礼。  相似文献   

16.
《天风》1995,(5):48-48
台湾各教会团体于四月份举行了多种形式的复活节纪念活动。例如:台北士林区的圣公会、路德会等12个教会联合举行了复活节朝阳礼拜。  相似文献   

17.
"教会常常尊敬圣经,如同尊敬主的圣体一样,因为在特别礼仪中,教会不停地从天主的筵席,取用生命之粮,而供给信友们。"(参阅《启示宪章》21)教会之所以如此要求我们重视这双重圣宴,  相似文献   

18.
与主相遇     
对于每一位真诚接受基督为主的人来说,能在圣事中获得丰富的恩典,并在每日的生活点滴中寻到上主的旨意,进而可以时刻与主相遇,是一件可以超越生活中的苦辣酸甜,并使人欢欣鼓舞的美好时刻。为了使人可以完整地通过神圣的礼仪,而能实现与主相遇的愿望,教会的礼仪年安排便起到了桥梁式的作用。从礼仪年的安排我们不难看出,教会是一个不断在生命中更新的团体。礼仪年伊始,我们期待着借基督的降生而彻底改变我们有死的本  相似文献   

19.
基督教会有三个重要的节日: 圣诞节、受难节和复活节。每逢这三个节日教会都要进行隆重的庆祝和纪念活动。基督的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之一,基督教认为,没有基督的复活也就没有基督教今天的“主日礼拜”。有人说复活节和圣诞节一样重要,没有复活节,那圣诞节的意义也就失去了一半,所以有人认为复活节是基督教最重要的节期。根据《圣经》记载,耶稣基督被门徒犹大出卖,继而被带上法庭,并在星期五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日落前,基督的门徒将基督的身体安葬在一个墓穴内。星期日早上,当人们再次去基督的墓穴时,发现耶稣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了。自此,…  相似文献   

20.
韩愈 《天风》2017,(3):16-16
我的家乡教会地处晋北乡村,复活节以洗礼活动和圣餐崇拜为主。在复活节洗礼之前几周,教会会为慕道友布置一些重要的经文作为信德考试内容。复活节的“考信德”程序,气氛紧张而严肃,能否有资格接受洗礼的恩典,就在于是否能够背诵这些包含信仰核心要点的经文。复活节当天先是洗礼,之后就是隆重的圣餐崇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