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提起旧词语,人们很容易想到,它们是语言词汇中的“遗老遗少”,早已随着旧事物的消亡和旧思想、旧观念的被批判而淘汰废止了。其实,旧词语既有逐渐消亡的一面,又有随时可能复活的另一面。例如“强人”、“牵头”、“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这些词语都是古代汉语的,到了现代已被弃置不用,但是,前些年又开始相继出现在书面语或口语中,而且使用频率都还比  相似文献   

2.
说“出台”     
“出台”的意思与“出场”近似,在现代汉语中本不是运用广泛的词语,连《现代汉语词典》也没有收录它。可近来“出台”一词出现的频率却比较高,而是用法也较先前灵活得多了。兹列举几例: 例1、有时干等半天也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词占绝对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三音词也以其日益增多的趋势,在社会交际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试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以“闹”作词头的合成词里,双音词有16个,三音词就有13个,以“半”作词头的合成词里,双音词有16个,三音词却有22个。可见,研究三音词的结构方式及共特点,对于掌握现代汉语词汇的结构规律,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三音词按其内部结构形式可分为单纯词与合成词两大类。单纯三音词大多是音译外来词,如“迪斯科、麦克风、巧克力”,这不在本文分析之列。本文讨论的是由两个或三个语素合成的三音词的构词  相似文献   

4.
0.1所谓“连”字结构,指的是“连”与“也”、“都”、“还”、“也都”等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格式。例如: ①就闹到太爷跟前去,连你老人家也脱不了的。(9) ②难道连这个规矩都不懂了。(67) ③连我们的爷还守规矩呢! (58) ④就连你们素昔的老脸也都丢了。(56) 在《红楼梦》前八十回里,有的“连”字结构中的“也”用“亦”代替,“都”用“皆”、“全”、“俱”、“无不”等代替,“还”用“尚”代替。例如: ⑤近日连香玉亦已见弃。(9) ⑥连地下硒的砖皆是碧绿凿花。(41)  相似文献   

5.
(一) 反义词语,是意义相反的一对或一组词语。在语言词汇里,反义关系可以建立在词和词之间(如“大——小”)、词和固定语之间(如“卸责——引咎自责”)、固定语和固定语之间(如“扬汤止沸——釜底抽薪”),也可以建立在词和词语之间(如“难、困难——易、容易、易如反掌”)、词语和词语之间(如“小户、小门小户——大户、高门大户”)。过去有一种较流行的观点,认为一个词只可能和一个词构成反义关系。这种理解,我们觉得失之狭窄。反义词语是人们对客观世界中矛盾、对立的事物现象认识并加以对举而后形成的。与某词有矛盾、对立的关系并可以对举使用的不见得只能是一个词,也可以是诸个词,甚至可能会包括一些固定语。上面我们已举出一些例子,我们不妨再看两个  相似文献   

6.
谈“一样”——兼谈“似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样”、“似的”是什么词?在句子里出现时如何分析?近年来出版的各种汉语教材,对此所作出的回答是不尽相同的。在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中,“一样”和“似的”都被作为“比况助词”①,但却没作具体分析;在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  相似文献   

7.
以134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姿势-认知”双任务范式,通过2个实验探讨直立、蜷曲姿势对情绪概念加工的影响。实验1采用情绪词效价判断任务(浅加工),结果显示,无论是判断积极词语还是消极词语,直立、蜷曲姿势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实验2采用需要进行更精细加工的情绪词效价评定任务(深加工),发现蜷曲比直立条件下对消极词语的评分更低,两种姿势在积极词语的评分上差异不显著。研究显示,在情绪概念加工中能够出现“蜷曲-消极”具身效应,该效应仅在认知加工程度较深的任务中出现。  相似文献   

8.
正如商品是经济学的基础范畴一样,利益是伦理学的基础范畴。本文拟从伦理学角度对利益范畴作一初步考察。一、利益的含义象许多现代词语一样,利益一词在古汉语中最初也是分别使用的。利,本指工具之合用,所谓“刀和然后利”,后引伸而为“害”的反意词,表示对人有益的事。益,乃溢之本字,初指“盈”、  相似文献   

9.
高考语文试题的词语考试部分,往往是虚词、实词、成语各设一道题,足见词语这个知识点在能力型试卷中所处的重要性。词语的考查形式大多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考查词语(包括成语)的使用。其包括词语辨析与运用,成语包括熟语的运用。词语辨析题其命题点聚焦在“辨析”上,它包括词语及熟语的“判定”与“辨别”,特别是“近义词辨析”、“虚词辨析”和“熟语(成语)的辨析”等,又以近义词的辨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有一种词汇类型——合称。顾名思义,合称就是将几个有共同之处或有联系的词语合起来所给予的一个特定的名称。如把“东北、华北、西北”这三个词语合起来称为“三北”,把“电影、电视”合起来称为“影视”等。合称在语言中经常使用,它的出现是由于其原式过长,使用中过于繁琐,不便于称说,为了提高交际效率,也是为了语言的经济原则.故而采用形式上较短的合称来代替较长的原式。例如: 1.党的十二大提出要解决三种人的问题,这是  相似文献   

11.
“超越”是人类语言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词,它被广泛地使用于涉及到人类精神生活的几乎所有领域,哲学,宗教,文化,艺术,日常生活.其中原因,简单地说,当然就是:超越是人类精神生活中至为重要的问题.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西方还是东方,都是如此.在现代汉语中出现的“超越”一词也具有同样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词语意义的双层性,是指词语除了有字面上(表层)的意义之外,还有一层隐含着的、字面下(深层)的意义,而且这种隐含的深层义才是词语的真实义.词和固定语都可以有双层的意义. 通常说来,大多数词的词义都是单一性的.词义直接反映在字面上,简单明了,像“天、地、桌子、椅子、人民、游泳、唱歌、美丽、善良”等等,词义只有一层。有些复合词,其词义往往不止一个,可以同时具有多个义项.例如“包袱”这个词,它就有以下四个义顶:(一)指包衣服的布.(二)就是包着衣服的包儿.(三)相声、山东快书等曲艺形式中的笑料.(四)比喻思想、行动上的负担.尽管词的义顶  相似文献   

13.
支配式离合动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法学界,对一部分有支配关系的词语属于哪个层级的语言单位的问题有不同见解。如,有人认为“吃饭”这个词语,当“饭”没有特指“米饭”时,“吃饭”应视为一种行为。从内容上,它具有固定的意义;从语音形式上。“吃”与“饭”之间没有语音上的停顿,可以视为语音和意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词。如果这个观点成立的话,“看戏”是不是也应该算作一种行为?因为“吃饭”、“看戏”从结构到语音形式都具有同一性。如果可以认定的话,“去看电影了”的“看电影”算不算词呢?  相似文献   

14.
汉语词语从语义上不仅有词内义,即词汇义和语法义,还有词外义,即修辞义、深层义、含蓄义、言外义。词典上对词语的释义一般是词汇义,又称概念义,词典义。词语在句子中都具有特定的结构义,即语法义,如“人”是名词,可作句中的主语、宾语、定语等,这些都属于语法学研究的对象。而词外义的语义不在字面上,必须通过词内义的引申或语境的联想,才能全面领会和理解。所以  相似文献   

15.
禅籍中有大量俗语词意义隐晦,有待诠释。本文结合文献和现今活的方言例证,对“高茅”、“骨底骨董”、“哄哄恫恫”、“轰轰磕磕”、“胶胶缀缀”、“狤狤獠獠”等数则词语作了考释。  相似文献   

16.
许秀 《天风》1996,(7):37-37
圣经中没有出现过“机遇”这个词,但现在却是一个很重要而为人所共知的词语。 “机遇”就是“机会”,抓住机遇,实际上就是要抓住机会。全部圣经中“机会”一词出现约20次。 当年亚伯拉罕要为独子以撒在本地本族中找一个合适的对象。  相似文献   

17.
“诠释”考     
“诠释”一语 ,随着西方诠释学 (hermeneutics)在国内的译介和传播 ,而大为流行。由之而起的对于中国古代经典注释传统的历史反思和现代性观照 ,以及中国诠释学体系的探索与建构 ,亦方兴未艾 ,有燎原之势。目前 ,不论是西方学术观念的翻译 ,还是中国传统资源的现代转化 ,“诠释”一词都具有了某种核心概念的意义 ,成了一个所谓的“关键词”(keyword)。要恰当地理解和运用“诠释”概念 ,就离不开对这一词语的语源追溯、语用脉络分析 ,以及思想史意义上的语义描述。本人不揣浅陋 ,遍翻群籍 ,将“诠释”一词的源与流 ,细加勘寻 ,罗列胪示 ,并做…  相似文献   

18.
蔡锦图 《天风》2023,(3):47-48
<正>早期中文圣经都是文言体,但19世纪的新教传教士意识到文言语体复杂,未必被所有中国人掌握,遂逐渐产生使用通用语体翻译圣经的倾向。传教士称以文言翻译的圣经为“深文理译本”(High Wenli Version),而为了让受众更广泛,他们翻译了较浅白的文言圣经,即“浅文理译本”(Easy Wenli Version),以及按官话翻译的“官话译本”(Mandarin Version)圣经,这三类圣经成为19世纪下半叶中文通用语言圣经的三种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9.
合法的“偏见”——当代哲学解释学研究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欧洲文艺复兴以降,还没有一位哲学家公开声言,他的哲学是要为“偏见”辩护。由“理性”高踞之上,审视批判传统的偏见,申张理性的权威,已成为近现代哲学的一个传统。不仅“偏见”一词被赋予明显的贬义,人人唯恐不能尽除之,即使在认识论中,“偏见”也被列为阻碍主体意识接近并把握真理的元凶。各种哲学几乎都众口一诃地讨伐“偏见”,同时也毫不踌躇地将“偏见”一词,许与敌对的思想派别。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使新事物层出不穷,语言中表示新事物的词语也接连不断地出现。这些词语往往采用基本词汇附加词缀的形式,一些词语因此而虚化为新词语的词缀。“热”就是其中之一。本文试就这一半虚化语素谈点粗浅的看法。一、“热”的构词形式“热”作为词缀,既可充当前缀,又可充当后缀。作为前缀,“热”只能附在单音节词之前,构成偏正式双音节合成词。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