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兰经》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莫斯科举行本刊讯第五次《古兰经》和圣训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俄罗斯伊斯兰文化中心、俄罗斯医学院和伊斯兰世界联盟的关怀下,在沙特阿拉伯王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于1993年9月3日至6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出席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正现在被称为俄罗斯的这个国家,有过许多名字:沙俄帝国、苏联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和当下的俄罗斯联邦。尽管人口以东正教徒为主,但俄国一直与伊斯兰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就是为什么伊斯兰研究在俄国和苏联的学术中,以及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在普遍而言的俄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一开始,俄国就受到了伊斯兰的影响。古代俄国(或者说,用它当时的名字来说,罗斯)的最重要的邻国之一,  相似文献   

3.
现在被称为俄罗斯的这个国家,有过许多名字:沙俄帝国、苏联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和当下的俄罗斯联邦。尽管人口以东正教徒为主,但俄国一直与伊斯兰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就是为什么伊斯兰研究在俄国和苏联的学术中,以及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在普遍而言的俄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苏菲主义是伊斯兰教研究中的核心领域之一,虽然富蕴较高的学术价值,但在研究中存在很大的难度,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一些领域甚至是不敢逾越的禁地,因此,使其研究处于一种"尴尬"的学术境地.长期以来,苏菲主义在伊斯兰学科和思想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产生和所发生的事件是伊斯兰教史上的重要方面.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吉布所说:"如果对苏菲主义的运动及其因果关系不能耐心地并以学者的公正态度进行研究,便不能写出一部令人满意的伊斯兰教历史."因此,作为一部完整的伊斯兰教历史著作,定不能离开苏菲主义.其次,对伊斯兰哲学而言,苏菲主义是其主要方面之一,甚至可以说伊斯兰哲学史的核心部分即是苏菲主义.再之,除关涉哲学和宗教外,由于苏菲主义遍及伊斯兰世界,所以其社会影响和作用也极为广泛.从上述意义上说,对苏菲主义的研究就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5.
天主教在俄国传播的历史几乎和东正教在俄国的历史一样长。基辅罗斯时期就有西方天主教徒来到俄国,主要是商人,其数量极少。蒙古人入侵和统治时期,一些天主教修会的修士来到位于俄国领土上的金帐汗国传教,但收效不大。莫斯科时期,有外国商人和技术专家在俄国工作,其中有天主教徒。但俄国人禁止他们在莫斯科建造天主教堂,更禁止他们在俄罗斯人中间传教。这个“禁教”时期一直持续到彼得大帝时代。由于彼得大帝的开放政策,西方天主教徒开始涌入俄国,其中有耶稣会士,他们在这里建造教堂,甚至开始传教。不过,彼得大帝对天主教徒在俄国的活动还是…  相似文献   

6.
国际动态     
印度一天主教区开办“文化遗产旅馆”3月11日,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一个天主教区开设了一间旅馆,以筹募慈善经费。该教区主教说:“我们需要资金为穷人开展社会福利计划,我们当时面对财政危机,因而才有这一构想。这不是纯粹赚钱的商业投资,而是为了协助教区财政自足。”该教区是葡萄牙方济会士于1500年在印度建立的首个传教站,是印度历史最悠久的教区之一。喀拉拉邦政府对教会等“受尊重的机构”加入旅游业感到骄傲。国际伊斯兰大会在莫斯科召开3月12日,主题为“重整俄罗斯伊斯兰:历史与现状”的国际伊斯兰大会,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召开,来自独…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2016年3月25至28日,应俄罗斯穆夫提委员会邀请,中国伊协选派马卫伟作为中国青年阿拉伯文书法家前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参加了该委员会举办的"伊斯兰文化节"系列活动。文化节在莫斯科大清真寺隆重开幕,来自俄境内外伊斯兰教组织的代表和穆斯林约1000人参加了开幕式。此次文化节系列活动包括《古兰经》比赛、俄罗斯伊斯兰艺术品和艺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教是俄罗斯的第二大宗教,也是许多地区历史上的传统宗教。苏联解体后,过去信仰其他宗教的许多人转而信仰伊斯兰教,如一些斯拉夫人、犹太人、西伯利亚地区的居民和一些偏北地区的居民,使得俄罗斯穆斯林的民族属性和教派呈现出多元性和复  相似文献   

9.
正穆罕默德·阿尔昆(1928-2010)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现代伊斯兰研究学者。他一生致力于在当代语境下重新思考伊斯兰,并进行理性的思辨,将历史学、语言学、哲学、宗教学等众多科学研究方法整合到伊斯兰研究中,以反思伊斯兰历史、传统,并提出一种全新的方法论科学——"应用伊斯兰学"(the applied Islamics),其学术思想引发世界伊斯兰研究界巨大反响。  相似文献   

10.
俄国民族学中的萨满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国民族学中的萨满教研究北辰萨满教在俄国的西伯利亚的各少数民族中曾有过广泛的传播,尽管后来受到喇嘛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的深刻同化,但仍保留着许多痕迹,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至今民族学界高度重视萨满教研究,他们人材济济,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哲学界关于俄国现代化问题的研讨安启念苏联解体以后,“俄国向何处去?”成为俄罗斯思想界关注的热点,引起一场关于俄国现代化问题的大讨论。参加者以哲学界为主,也有不少历史学家和其他方面的学者。俄罗斯科学院的主要刊物之一《社会科学与现时代》,为此专门开...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2014年12月10日至12日,俄罗斯联邦穆斯林宗教事务管理委员会和俄罗斯穆夫提委员会主办的俄罗斯第十届世界伊斯兰论坛在该国首都莫斯科召开。来自亚洲和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宗教领袖、知名学者和宗教人士应邀参加了论坛。100多名代表围绕"宗教的使命及其信徒在面对当代挑战中的责任"的主题进行了发言和交流。中国伊协副会长刘克杰一行2人参加了论坛。刘克杰副会长在开幕式当天作了题为"中国的宗教团体与政府合作,在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15年2月3-4日,"中国与穆斯林世界:文化相遇"("China and the Muslim World:Cultural Encounters")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本次研讨会是受外交部委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伊斯兰合作组织(OIC)所属伊斯兰历史、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IRCICA)合作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本次会议邀请到来自中国和伊斯兰世界数十位具有影响力的代表参加,内容涉及"丝绸之路上的中国与伊斯兰世界交往"、"现代中国与穆斯林国家之间的国际交往"、"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与穆斯林世界"等中国与穆斯林世界文明交往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是一次具有较高规格和较大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对促进中国  相似文献   

14.
安萨里是伊斯兰教历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他以罕见的思辨头脑,清晰辩证的文笔,对伊斯兰教各学科的宏大综合所达到的学术成就,使他获得了"伊斯兰教权威"(hujjat al-Islam)和"圣教文采"(zain al-din)的美誉,被穆斯林公认为继教法学四大教法学派教长之后最重要的宗教学者。确实,他是伊斯兰教最伟大的教义学家,又是伊斯兰教最有创见的思想家之一。在伊斯兰教的智力史上,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产生过如此强烈和广泛的持久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有关俄罗斯与西方和东方、与欧洲和亚洲的关系问题是俄国社会政治哲学思想内在固有的问题,这个问题曾经和正在滋养着俄罗斯思想,可以从现代科学知识立场出发将它定义为一种末日论性质的学说,它填补了历史的“空白”环节及其“起点”和“终点”、俄罗斯思想绝非仅为宗教哲学拥有的领域。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和米哈伊洛夫斯基都曾触及到它,试图从客观经验事实中“推算出”它来或者确信俄罗斯负有历史使命、具有特殊发展道路和在世界历史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俄罗斯思想不仅是对未来的猜测、发现和预见,而且还是假设和愿望,是业已实现和有待实现的未来方案。这就是我们在现代现实中往往可以找到的俄罗斯思想不同兰本和片断的原因,而许多现代不曾解决的问题和一些巨大的问题则无一不是渊源于其起点和过去。  相似文献   

16.
国际动态     
俄罗斯举办首届《古兰经》诵读比赛 5月8日,俄罗斯穆斯林在南部穆斯林集中的城市喀山举行了自苏联解体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古兰经》诵读比赛,来自俄罗斯各地100多名选手参赛,其中有女子20名。参加诵经大赛的选手大部分都是在校的穆斯林大学生。这次大赛是伊斯兰世界联盟协助发起的,在俄罗斯历史上是第一次。沙特宗教界谴责利雅得自杀炸弹攻击事件 5月15日,沙特阿拉伯宗教学者长老议会就利雅得自杀炸弹攻击事件发表声明,强调“这种恐吓无辜民众的行为是伊斯兰教律法所禁止的”。声明指出“那些发动自杀炸弹攻击的人都是片面解读教义的…  相似文献   

17.
正吴云贵1939年6月出生于辽宁抚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亚文明史》项目国际科学委员会成员等职。吴云贵先生致力于伊斯兰教现状、历史、思想研究,尤为重视当代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法学研究。代表性专著有《伊斯兰教法概略》《当代伊斯兰教法》《伊斯兰教义学》《伊斯兰教法》《近代伊斯兰运动》《近当代伊斯兰宗教思想家评传》等;另有多部合著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法理学是伊斯兰教法学的分支学科,它是研究创制教法律例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的学科,实际上是伊斯兰教法哲学。从伊斯兰学术思想发展史来看,伊斯兰法理学同古兰学、经注学、圣训学、凯拉姆学和苏非学等学科一样,是伊斯兰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19.
犹太人无国度而幸存千年现象成为学者研究的一个"谜".本文以伊斯兰世界崛起时犹太人为研究切入点,梳理伊斯兰世界犹太人的社会组织、经济生活和文化历史,揭示犹太-穆斯林文化的跨文化关系.这两种文化不断交融,互助共生,创造了犹太历史上最发达的物质文明和最伟大的文化遗产,架起了古代和现代之间的一座宏伟的桥梁,从一个侧面解析犹太人幸存之"谜".  相似文献   

20.
经注学、历史学家泰伯里泰伯里(839—923年),亦译作塔百里、托百里或陀拔里;他的全名是艾卜·加法尔·穆罕默德·伊本·加雷尔·泰伯里,公元839年(伊斯兰历224年)生于波斯泰伯里斯坦(今伊朗马赞德兰省)的阿莫勒城。泰伯里所处的时代,正值伊斯兰文化、学术昌盛时期,四大教法学派业已形成,古兰经注学的“经训传统注释派”和“意见注释派”竞相争鸣,圣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