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确立心理学的学科属性是审查该学科发展状况的基础。心理学作为一门人性科学,却没有按照人的本质属性来发展适合自身独特对象的研究方法而直接照搬探究物的自然科学的客观实验方法。因此,人作为心理学的主题和对象逐渐迷失在大量的经验研究中,以至于当人们读完心理学的著作之后,根本不能回答"人是什么"这个促使近代心理学诞生的古老哲学问题,甚至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要使心理学健康发展,就必须认识到本学科旨在探究人性的历史使命,必须意识到心理学作为人性科学这个基本前提。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能建立起符合人性本身的方法论、学科观、价值观,进而发展出具有独特学科价值的心理学。  相似文献   

2.
傅斯年是被忽视的近代中国心理学人, 他与心理学渊源极深, 不仅是近代科学心理学思想的学习者、传播者, 也是科学心理学思想的践行者。傅斯年学习心理学前后共12年, 写有《心理分析导引》专著一部, 最早翻译麦独孤的《群体心理学》, 另有《性命古训辩证》等哲学著作和多篇文章阐述其心理学观点。傅斯年认为中国近代学术包括心理学研究必然走向科学化, 做出“科学化的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的基本判断, 将“有群众无社会的无秩序取向” “心中无主义的心气薄弱性” “万恶之源的家庭教育”作为当时民众心理发展的三大障碍, 并倡导民众确定一个健康的、即物穷理的、积极努力和纪律约束并存的人性观。傅斯年参与了“中研院”心理研究所、中山大学和台湾大学心理系的创建, 与蔡元培、汪敬熙、唐钺、苏芗雨等心理学人关系密切, 共同推动了科学心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和早期中国心理学学科建设, 其一生中存在一条选择心理学, 学习心理学, 离开心理学又助推心理学和运用心理学的心灵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3.
郭晓飞 《心理科学》2007,30(1):244-246
情欲是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研究的重要范畴,是关系密切但又各有所指的两个范畴。庄子指出情欲对人的身心健康具负面影响,提出许多关于情欲本质及其调节的心理思想。本文分析和总结了庄子的情欲本质观和调节观,这些思想对今天人们实施情欲心理调节仍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作为独立科学的存在,应该有一个完整的、统一的科学体系。我们认为心理学科学体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为指导,也就是心理科学体系应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曾经预言:心理学只有同人的本质联系起来才能从现象深入本质,才能使心理学成为内容丰富的真正的科学。这个体系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关于人的心理实质问题。第二部分:实践的心理学本质属性。第三部分:各种心理活动的基本元素是“表象”。第四部分:个性是人的自然实体和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合金。第五部分:研究人的心理的目的,在于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调节控制。  相似文献   

5.
人的心理发生问题是宇宙间最复杂的现象之一,也是有史以来人类就企图认识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将我对个体心理发生问题的初步探索和自己不成熟的看法,呈给心理学界各位同志们,望得指教并对此问题引起讨论。个体心理何时发生、心理发生的时间和标志等问题一直在心理学理论中没有定论。从冯特1879年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创了科学心理学纪元时起直到今天,心理学的发展和基本理论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纵向考察心理学发展史和横向观察近  相似文献   

6.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M·普朗克说过:“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分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科学发展的过程是不断地突破人类认识能力局限性的过程,是用一体化的科学把握统一的物质世界本质的过程。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坚持整体性原则是实现心理学高度整合综合、建立具有整体性的科学体系的必由之路。本文试就心理现象的整体性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化:我国心理学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现代主流心理学的源头主要是西方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近代科学 ,其学科危机亦主要是由于盲目借鉴西方近代科学的人性观以及方法论所致。我国心理学要想摆脱这样的困境 ,就必须加强文化分析的方法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有价值的思想 ,开辟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即心理学的中国化之路。这样 ,我国的心理学便能在东西方两大文化的浇灌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令节   《心理科学进展》1989,7(1):55-59
意识问题是心理学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重要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以至迄今为止一直争论不休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潘菽教授认为,在心理学中之所以形成这么多派别,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对意识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有不同和差距以至完全对立。近几十年来,由于对人的问题,尤其对人的心理、意识、个性感兴趣的科学门类越来越多,对这一老的科学问题的讨论再度热烈起来,并且日益深化。五十至六十年代,曾在科学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对意识问题进行过激烈的论争。1978年在西德召开的第十六届世界哲学会议上,  相似文献   

9.
王志清 《学海》2002,(4):172-176
盛唐山水诗派和山水诗的高潮 ,与盛唐诗人的自然生态观有着互为因果的关联性。盛唐山水文化群落的生成 ,最重要的是取决于诗人自身对自然的认识。什么样的认识决定了诗人与自然结为什么样的关系 ,而什么样的关系则形成诗人在山水自然中处以什么样的生存状态 ,以山水为性情 ,而又以性情为山水 ,没有哪一个朝代和时期的人在处理与山水的关系上有盛唐人那么和谐。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是清末著名的思想启蒙大师之一,文化巨擘。尽管他本人没有系统地进行过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但在其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中却闪烁着心理学思想的火花。本文初步探讨了梁启超的心理学思想,将其心理学思想总结为神具形生、境由心造的心理本质观,“慧观”和“悟”的认知观,意志自由和立志的志意观,重情轻智的情智观,共通和完满的人格观,并讨论了其心理学思想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维果茨基(1896—1934)是苏联建国初期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家,他在心理学的许多领域内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创造性的研究,奠定了苏联心理学后来发展的基础。他所提出的许多心理学思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苏联心理学今天的面貌,因此他“在苏联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苏联心理学六十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在许多方面都是受维果茨基心理学思想的启发与指导而取得的。例如对人的心理的历史观、活动观、内化观、系统观以及今天在我们教  相似文献   

12.
个性的心理结构问题是个性心理学的中心问题之一。弄清这个问题不仅对于正确理解个性的本质,而且对于全面认识人的积极能动性和特殊的创造性,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正是在这个问题上,西方的个性心理学呈现了形形色色错误的观点,形成了混乱的和观点不够明确的状态。比如,在西方的个性心理学中,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到当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都把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或需要、潜能看成是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内容,把这些生物性的驱力看作是个性积极性的  相似文献   

13.
范会勇 《心理科学》2012,35(1):248-252
纯粹应用观和独立观是解释应用心理学学科性质的两个代表性理论。前者认为应用心理学仅是基础心理学知识和方法的直接应用;后者则认为应用心理学有独立的本质特征。钱学森学科结构模型赞同独立观,认为应用心理学有三个本质特征:1)研究旨趣面向心理工程技术中的重大问题,生产应用性理论;2)内容体系由社会需求决定,随着需求的变化而变化;3)研究方法的个人经验成分多于基础心理学,少于心理工程技术。在应用心理学建设中,1)要敏于实际需求;2)要大力发展、创立我国需要的应用心理学分支;3)要统一人才培养规制。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心”、“心”是什么、心与身的关系如何,这一直是医学与心理学的基本问题。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经由语言学的心灵剥离、科学主义的心灵放逐、实证科学的心灵祛魅,古老神秘的灵魂不断地“祛魅”,心理的本质得到了还原与澄清,灵魂问题亦演变为心理问题、心脑问题,而心灵哲学也正朝着自然化的方向重建。  相似文献   

15.
关于人的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的问题,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这一问题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它涉及辩证法的规律如何在人的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体现的问题,对于验证和进一步丰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有重大的意义;它涉及人的心理运动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对普通心理学以及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许多学科的研究和发展也有极大的意义;即以科学的心理学体系的建立来说,也可以从对心理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16.
曾红 《心理科学》2001,24(4):507-507,506
生物本体论是关于心理活动的生物本体的探索,即从生物本体去认识心理的实践,或者说是探索人性的生物学基础。西方心理学中自古希腊开始,就对人的生物基础进行探讨,及至发展到现代的社会生物学,对理解人的心理本质,探索人类心灵的源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如果谈到人的宇宙飞行,那就不限于仅仅解决技术的和生物的问题,派往宇宙空间的不是简单的有生命机体,而是具有意识、意志和情绪,能提出和解决广泛任务并具有“创造性潜力”的人。因此,在人的宇宙飞行训练中,第一位的问题是在共产主义世界观基础上培养高尚的道德-意志品质问题。现在,在宇航员职业训练中,研究人的意识有目的活动的科学,首先是心理学起着最主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劳动、认识和交往主体的人。决定心理学这种地位的主要之点是日益增长的主观因素的作用。在现代生产中,所谓人的因素,对所使用的技术效率和可靠性产生主要影响。但是,宇宙心理学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中的意识问题,是一个需要解决却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由于它对心理学的重要性,迫使我们不能不对它加以研究和探索。一、哲学中的意识问题心理学是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心理学中意识的概念是和哲学中的意识概念相联系的。关于意识的本质与起源,一直是科学与哲学的重大问题之一,正是对意识与物质的关系这一根本问题上,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军对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近代科学  相似文献   

19.
李抗  汪凤炎 《心理科学》2018,(6):1524-1529
随着文化心理学的兴起,如何深化中国文化与心理学的联系,促进其对心理学的贡献成为了重要问题。在这方面,以梁漱溟、熊十力和冯友兰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他们在批判性接纳科学心理观的基础上,主张心理是多层次的存在,强调了心理的自觉性、能动性、生成性、道德性等内涵。新儒家的心理观既能启发本土学者妥善解决中国文化与心理的关系,又能推动建立一种既关注大脑生理机制与心理机制又蕴含本土内涵的综合心理观。  相似文献   

20.
秦晓利 《心理学探新》2003,23(1):9-11,15
主流心理学僵化的科学观日益受到批判,但在其科学观的来源与结构问题上心理学家并未达到一致。本文通过比较经典物理学与主流心理学的科学观后认为,主流心理学的科学观来自于对经典物理学的模仿,且这一科学观有其内的复杂结构。而目前对于主流心理学科学观的批判往往忽视或低估了这一结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