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时至今日,门神文化与道教已经融为一体,很多门神的源流很难具体考证,这生动反映了道教与中国民间世俗生活的融合。一门神是"司门之神",是道教和民间习俗中守卫门户的神明。门神可以卫家宅、保平安,纳福迎祥,是中国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每逢中国农历新年,在门上张贴门神像,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习俗。门神形象的形成年代至今尚未能确证。据史料记载,早在周代就已经出现了"祀门"习俗,并且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典礼。《礼记·祭法》云:"王为群姓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适士立二祀,皆有门。"而关于门神,最早的是关于神荼和郁垒的传说。成书于战国后期的《山海经》  相似文献   

2.
河南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它以饱满的构图、夸张的造型、古朴的色彩、粗犷的线条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堪称"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朱仙镇木版年画门神众多,有将军型门神、武财神型门神、招财型门神、钟馗型门神等。过去的老百姓在过年时常常会在门上张贴年画以祈求家人平安幸福,而不同题材内容的年画有着不同的张贴方式。  相似文献   

3.
切莫死读书     
正明朝末年兵荒马乱。有一天,听说大兵就要过来了,一位老人回头看了门神一眼叹息说:"假如今天有哪个人跟尉迟恭、秦琼一样,那么,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当时,正好有两位书生在门外整顿装束准备出城,听了这话分辩道:"这门神不是尉迟恭、秦琼。"前面的那位老人不服气,翻出丘处机的《西游记》来作为自己的证据;后面的那两位书生说小说之类不能作为  相似文献   

4.
唐代工笔仕女画是中国民族传统绘画的重要一部分,在唐代最著名的工笔人物仕女画家便是张萱和周昉,二人也为后来的仕女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以张萱和周昉为例,分析二人的创作风格特点以及情感表达,从人物形态、设色风格、线描技法等方面对比二人在绘画创作上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5.
动物门神是中国门神文化里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试图通过对门和门神崇拜的传统作简单梳理,找出动物门神的共同特征,从而尝试对某些问题做出回答。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民间美术的绘画类别中,门神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老的绘画形式之一。门神形象较多,种类也很多,其产生和发展都是人们生活需要的结果,其中秦叔宝、敬德门神形象最为人们所熟悉并广泛张贴应用。选取这两个门神形象作为研究对象,从门神画的历史演变入手,浅析以秦叔宝、敬德形象为代表的门神画这一民间美术形式。  相似文献   

7.
道儒二教都植根于传统宗教,汉初的“黄老”就是道教的开端,汉武“独尊儒术”是儒教的开端。黄老治国,吸收了儒家的仁义礼智;儒教言天道,在汉以后也吸收了道教的天道自然。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先是依附道教,后来独立发展了自己的心性理论。隋唐道教率先向佛教学习,发展了自己的心性论;到宋代,理学吸收了佛道二教的方法和理论,使儒教理论臻于成熟,佛道二教此时不仅礼拜儒教天子,而且在理论上也向儒教学习了。  相似文献   

8.
学会分享     
一个少年在家人的帮助下,开了一家鲜花店,生意还不错。 可是后来,他的花店旁边又出现一家花店,他很紧张。正在他想办法挤走对方时,这家花店的旁边又新开一家花店,他急得眼睛都红了,邀来几个热血少年,准备干出格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习得性无力感,简称为无力感,是learned helplessness 一语的意译,指的是一种通过某种学习经验而形成的会给以后学习带来消极影响的特殊心理状态。从六十年代后期开始,国外对此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最初以动物为实验对象,后来扩展到以人为研究对象,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现在这一理论经常被用于说明人类的丧失信心、自甘暴弃等行为的形成和抑郁症的产生。本文拟就对这方面的研究和理论作一简括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任重 《管子学刊》2002,(1):25-28
宁戚是春秋时卫国寒士,后来他以歌声打动了齐桓公而得以居官,但当时他并不显赫,其名不见于经传。战国时的各种文献竞相记述宁戚,记述越来越详、渲染夸张的成份越来越多,于是宁戚声名鹊起,广为人知。其原因在于宁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向统治者自荐成功的人,成了战国士人游说的样板,所以宣扬宁戚乃时代的需要。汉以后人们怀着浓厚的兴趣探究戚见齐桓公时所唱的歌,于是世间便有了多种不同版本的宁戚歌辞流传,其实皆为臆测或假托。本文通过对宁戚其人其事的追踪考查,揭示了“古史越长,传统中的中心人物越被放大”这一有趣的历史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张保珍 《美与时代》2013,(12):101-101
东晋以降,历代书家皆以二王书迹为尊,致力真、行、楷法,唐贞观以后此风愈加强烈;开元一世,书坛又多附玄宗意趣,崇尚隶意,然其时能自出机杼者,莫若江夏李邕。  相似文献   

12.
自第二国际时代以来,关于马克思思想的研究在主导逻辑上经历了两次重要转换:一是上个世纪20年代以卢卡奇等为标志的从传统的经济决定论构架转向以主体-客体为核心的历史辩证法构架,这一研究直接影响到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并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国内马克思思想研究中得到回应;二是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关于人与结构的逻辑论争中,以主体-客体为核心的历史辩证  相似文献   

13.
一 东汉至南北朝时期,是我国佛经汉译的 第一个高潮期,新的佛经译本不断出现。但皇 室典藏部门往往把佛经作为一种特藏,另外 度藏并单独编目。有少量的佛经进入外典书 籍的库藏,也另作一种“佛经书簿”以登记之。 后来,则在子部中设立“释教”一类,但并不全 收内典,只是就编者所接触到的,或认为重要 的,酌量采择一部分收入。这种作法的影响极 为深远,通贯到清代,各种外典书目中,对佛 经都是点缀性的登记那么一些就算了,影响 一直到现在。 从佛教经典(主要是汉译经典)进入图书 典藏和编目领域,就出现二水分流的态势,只 能迫…  相似文献   

14.
一、明贬暗褒日本一家手表厂新生产一种手表,上市以后,一直无人问津,厂家作了许多正面宣传,但效果不佳。后来,该厂打出一则“贬低”新表的广告:此种手表走得不太准确,24小时会慢两秒,请购买时三思!该广告实际上是通过“明贬实褒”的方式来介绍新表的优点,果然达到了预期效果,引起了顾客的注意,随即销路大开。 二、“乱”中取胜商品摆放整齐、美观几乎是所有商场的基本要求,而某商店却做了一次相反的尝试。该商店有一批妇女用品长时间无人购买,老板见状后,叫店员将这些货物散乱地堆放在店前,竖起“任您挑选,价格优惠”的牌…  相似文献   

15.
基督教曾四次传入中国,第一次传入中国是在唐朝初年。当时传入中国的基督教是聂思脱里派,中国称为景教,又称波斯教。聂思脱里派创始人聂思脱里(约380—451),公元428年被东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二世任命为君士坦丁堡大主教。他主张“二性二位说”,一方面同意基督具有神和人两个本性,另一方面又不赞成此二性结合为统一的本体,认为是神性本体附在人性本体上,故玛利亚只是作为人的耶稣之母,而非作为神的基督之母。后来聂思脱里派受到批判,被视为“异端”。435年,聂思脱里被革职流放,信徒因遭镇压向东流亡,在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  相似文献   

16.
唐骅 《美与时代》2005,(1):11-15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以后,由新技术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导致社会结构和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在美术领域,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摄影术的出现,严重地动摇了一向以模仿自然为全部目的的绘画观念.东方艺术和非洲艺术的传入,使西方美术界出现了大的震荡,新的审美观念逐渐崛起.在社会科学领域,康德、尼采、叔本华以及弗洛伊德的出现,使新一代美术家思想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7.
闲人     
出入尘世间,常见门上挂一牌,上面赫然写着“闲人免入”,也有人用粉笔或者泼墨直接写就。原生态的四个大字透着粗野气息,蓬蓬勃勃,像四位敬业的守门神,怒目圆瞪,把闲人拒之门外。  相似文献   

18.
柴文华 《哲学研究》2012,(9):40-46,127,128
墨学为先秦显学,至秦汉以后几近中绝。但是,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却出现了一股研究墨学的热潮,如胡适、冯友兰等人都有大量的墨学研究论著发表。如所周知,胡适是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的代表,冯友兰则是第一代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二人的文化立场可谓"大异而小同",但就他们对墨家学派的态度和看法而言,却是"大同而小异"。那么,为什么中国近现代思想  相似文献   

19.
艺术歌曲作为歌唱的一种音乐形式,最早出现在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所兴起的浪漫主义运动之中,在中国近代史上,自20世纪20年代初期也相继出现了中国的艺术歌曲。黄自和青主,都是这一时期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为我国专业音乐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以自己开拓性的思维写出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优秀的艺术歌曲。本篇论文就综合黄自、青主二人的创作选材以及创作技法中词乐结合方面,浅谈其艺术歌曲之异同。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萨满教是历史上以东北亚通古斯人为核心的原始信仰,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北亚、北欧、北美诸多民族的自发宗教,除此之外,其它原始信仰均不宜称作萨满教。在东北亚我国境内,萨满教伴随着满族的成长与变迁所形成的萨满文化最为完整、最为典型;要研究萨满教,必须首先熟谙以我国满族为代表的东北亚通古斯人的萨满文化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