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凤藻 《心理学报》1963,8(2):20-27
<正> 在我国以前的私塾和蒙館里,往往強迫儿童机械地背誦大量古典詩文。这种教学方法存在着許多問題,已經随着私塾蒙館的废除而取消了。 但长期的实践經驗告訴我們,幼年背誦古典詩文,对一个人的言語思惟的发展不能說沒有一点作用。  相似文献   

2.
沈曄 《心理学报》1959,4(6):22-33
<正> (一)問题的提出 1956年小学語文教学大綱中明确指出小学一、二年級閱讀教学以識字为重点。根据教材編审部門的同志們反映:在編写小学語文課本时为了迁就生字,該用的詞不能用,該有的內容不能有,因此編选課文感到非常困难,往往一篇有血有肉的課文一再削減使得教材內容十分貧乏。因此小学儿童能否及时地掌握必要数量的常用字是提高語文教学水平的关鍵問題之一。按一般需要,常用字約为1500字。1956年教育部曾規定,要求在两年  相似文献   

3.
<正> 儿童年龄特征是很早被注意的一个問題。亚里斯多德在“动物历史”著作中提到在大部分情况下人到“双七岁”是青春期的开始。祖国医学对儿童年龄的分期問題也很早感到兴趣。千金要方引小品文說:“凡人年6岁以上为小,16岁以上为少。”人們早已观察到,儿童在嬰儿期可以說是十分相象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个别差异便愈益显著。儿童年龄特  相似文献   

4.
程迺頤 《心理学报》1959,4(2):14-20
<正> 心理学是一門年青的科学,而且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无产阶級思想和資产阶級思想,发生尖銳斗爭的場地,所以,心理学中許多根本問題常常发生爭論。去年在我国心理学上发生一次大爭論,是兴无灭資两条道路的斗爭。去年的爭論并未取得一致的意見,但有些問題是更明确了,有些問題是尖銳地提出来了。去年的爭論中,許多人指出了在我国心  相似文献   

5.
<正> 一、前言 心理学究竟属于那一种科学范畴,这是一个老問題。百多年以前,心理学是和哲学分不开的,那时的心理学是哲学中的一部分。到了十九世紀初期赫尔巴特把它強調为科学,其所指的,主要是应用数学,还沒有明确意味着这是属于生理学范畴的自然科学。到了十九世紀中期,費希納、翁特輸入了实驗法,这时才开始把它作为自然科学。以后詹姆士才逕直地称之为自然科学。到了本世紀初期,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扩大了,逐渐认識到社  相似文献   

6.
<正> 不同系統之間的类比研究是科学史中早已运用的方法之一。这种研究方法首先被应用在物理-技术科学領域。由于物理技术接触的問題愈来愈复杂,研究逐步向宏观和微观方向发展,具体实物的实驗观察就愈困难,类比方法也就愈获得广泛的应用。与类比方法相应,从牛頓确定系統相似的第一判据以后,作为类此研究的理論基础的相似理論,也逐步发展并臻于完善。把类比法推广到生命和物理技术领域之間的想法,可以上溯到笛卡  相似文献   

7.
叶絢  曹日昌 《心理学报》1964,9(2):21-32
<正> 問題識記时若有两种或多种感觉通道同时活动,可能彼此助长,也可能相互干扰。这对于了解識記时神經中枢各部分的活动与相互影响可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视、听两种感觉通道在学习时最常应用,两种感觉通道可以同时或先后接受同一的刺激物,也可接受不同的刺激物。以往关于比較視、听材料識記效果的研究較多,結果指出,两种感觉材料的識記效果一般难分高低,主要决定于材料的性貭与被試的經驗等条件。  相似文献   

8.
<正> 心理是脑的机能,正象心理是客观現实的主观反映一样,是絕大多数人都接受的。但接受与理解显然不是同义的。事实上“心理是脑的机能”的許多拥护者总觉得心理活动不过是“借助”大脑进行反映而已,心理現象与生理現象間沒有什么規律性的联系,甚而有人断言心理大脑机制的研究可能因导向“生物学化”而对心理学有害无益。我們并不认为研究一切心理現象都必須涉及大脑机制,但我們认为完全离开大脑而企图彻底闡明心理过程的信念是不可思議的。 开展心理的大脑生理机制研究所遇到的第一个疑难便是方法問題。我們当然完全有  相似文献   

9.
徐联倉 《心理学报》1961,6(2):63-65
<正> 1961年1月30日至2月1日苏联心理学会莫斯科分会召开有关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結合中的心理学問題討論会。在会議上作报告的有教育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缺陷学研究所、普通教育与綜合技术教育研究所、生产教育研究所、莫斯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等单位的科学研究人員。此外还有外地的一些科学研究机关或教学单位也派人参加会議并作了报告。  相似文献   

10.
唐自杰 《心理学报》1964,9(2):75-83
<正> 問題儿童在入小学以前,已經掌握了很多口头語言,入小学后在继續发展。但儿童如何才能把他們的口头語言变成书面語言(作文)呢?如何使他們的书面語言表达得更好呢?为了探索此问題,我們曾从小学实驗班和普通班二下級学生說和写的数量、貭量进行了比較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报》1998,30(2):230-230
中国心理学会授予陈立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终生成就奖的决定鉴于陈立教授对中国心理学事业和对中国心理学会的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根据中国心理学会章程第十六条的有关规定和“中国心理学会授予终生成就称号的办法”,经中国心理学会第七届一次常务理事会决定,授予陈立教...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报》1999,31(3):357-357
1999年5月间月,浙江省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杭州隆重召开。国际学校心理学会前任主席、国际心理测量学会现任主席、国际儿童教育基金会会长、佛罗里达大学基础教育系主任ThomasOakland教授作了题为《国际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报告,并表示他代表的各种国际协会愿意支持我省的学校心理学事业,希望我省学校心理学兴旺发达,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在杭州召开国际学校心理学年会。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周红玉副研究员介绍我省学校心理学工作情况;安吉路实验学校心及辅导员张莹老师和杭二中心理辅导员何东涛老师分别作了…  相似文献   

13.
成年熟练读者的汉字读音加工过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舒华  张厚粲 《心理学报》1987,20(3):64-72
本研究对成年熟练读者的汉字读音过程作了初步探讨。被试为大学生,实验材料以形声字为主,研究方法使用命名潜伏期法。实验一研究了不同字形、不同字频的单个汉字的读音,发现被试读汉字有直接提取、声旁及类似推理三种加工方式。高频字的读音以提取为主;中频字读音时,声旁和类似推理的作用增加;低频字读音时提取基本不起作用。实验二中发现,声旁的发音一致性对低频字的读音影响很大。激活熟悉的类似字,以确定刺激字的读音,是低频字读音的一个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报》1994,26(1):90-90
中国心理学会第七届全国心理学会学术会议在京召开中国心理学会第七届全国心理学会学术会议,于10月5日—9日在北京举行。出席此次会议的代表共有280余人,来自全国29个省市。会议除了大会学术报告外,还按学科分支分成七个分组会进行学术报告活动。它们分别是:...  相似文献   

15.
曹日昌 《心理学报》1965,10(4):3-10
<正> 一 在上一世纪中叶以前,心理学研究主要依靠一般观察和个人体验收集资料。这时心理学只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范围不广,发展不快。十九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引进心理学,使心理学获得了收集资料的新手段,研究的內容丰富起来,心理学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有了专业的心理学者,使心理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许多其他科学一样,心理学近百年来的发展,超过了以往许多世纪。  相似文献   

16.
林传鼎 《心理学报》1980,13(2):30-36
冯特不但把统觉看做是认识的全部过程,而且认为在人的性格、气质和才能中都有统觉的参与。他把统觉作为一种重要的系统概念加以阐明,这主要是1892年以后的事。他壮年时期的一元论和唯物的观点,这时已经变成为二元论的和唯心的。这主要见于他在因果关系问题上的主观主义路线和他的意志论。尽管如此,冯特的统觉论在现代心理学中有着很强的渗透力,例如在学习心理、教育心理、发展认识论(皮亚杰)以及信息加工论各方面都留下以统觉论为代表的构造派的痕迹。这可能是因为冯特的统觉心理学在若干主要方面反映出客观现实的辩论法。用实验方法系统地研究统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报》1959,3(2):47-54
<正> 一、問題和研究的經过 在全国生产大跃进、大鬧技术革命的年代,劳动心理学的任务不仅是、或主要不是、研究怎样改变生产者的主观状态,如操作方法,来适应客观条件、如机器設备等了,而应当研究怎样促进生产者改变客观条件,如改革工具、創造工具、来适应飞速发展的生产需要了。劳动心理学工作者应当总結工人創造性思惟活动的規律,在生产条件下应用这些规律,为創造发明准备条件,縮短創造发明的过程,使工人羣众有效地、快速地完成一項項的技术改革——創造性活动。  相似文献   

18.
刘范 《心理学报》1981,14(2):3-9
在这个讲演中简单介绍了我国发展心理学的情况和研究工作的几个主要方面,介绍了我国3—12岁儿童数概念和运算能力发展的研究,并从矛盾运动的观点结合研究结果讨论了儿童认知的发展,还提到了研究的协作方式。  相似文献   

19.
方俐洛  高晶 《心理学报》1989,22(4):44-49
许多监管任务要求操作者记住随机发生的、必须在规定时刻内给予一定反应的许多刺激。这样在刺激—反应之间就出现了复杂的交迭过程。本实验模拟这类刺激—反应情境,将简单的任务信息随机呈现在IBM PC/XT计算机屏幕上,要求被试在指定时间给出适当的反应。实验Ⅰ的结果表明,任务呈现间隔时间影响交迭记忆的业绩,交迭记忆业绩随任务间隔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进而说明时间繁忙是心理负荷的时间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 問題 背诵一定数量的课文是学好语文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几年语文教学改革中一再強调这一问题.究竟怎样正确地根据儿童记忆的特点组织儿童课堂练习,減轻儿童背诵课文的负担,是心理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关于语文背诵问题的心理学研究近年尚不多见。陈光山研究了背诵诗歌和散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