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艳 《中国道教》2005,(2):23-25
奇幻多端的道教法术是戏剧浪漫、诡谲和传奇的重要表现手段,滋养了戏剧创作的想象力。同时,通过戏剧作品又可以了解道教法术的奇幻特色。虽然正式的道教法术仪式是为某一宗教理念而展示的,与戏剧舞台上为增强戏剧性或体现审美而点染的道教法术动作表演不同,但总体上看,道教法术  相似文献   

2.
道教法术在道教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传统兵学的视角来看,道教法术与传统兵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以此立论,首先探究了从兵学视角认识道教法术之可能的诸种缘由,接着从道教法术的构成要素中体现出来的兵学特征、道教法术实施过程所运用的兵学谋略智慧两方面对之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3.
王丽英 《管子学刊》2005,(4):111-113
岭南殊异的地理环境适合道教的生长和发展。一方面,岭南秀异的山川,为道教长生成仙提供了理想乐园;另一方面,岭南瑰奇的物产,满足道教炼服仙药的实践需要。汉晋之际,道教得以传人岭南,其地理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道教法术与民间术数有着紧密的联系。道法渊源于民间术数,是民间术数的精致化、系统化。而在民间法术走向精致化、系统化的过程中,戒律传授与经篆传授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在法术的实践中,民间的法师往往无篆可授,行法而不受篆的情况屡见不鲜。在民众的实际宗教需要中,“法”比“篆”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中的道教法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泽洪 《中国道教》2008,(1):29-32,33,47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有着丰富的神灵信仰与祭祀仪式.在西南地区的瑶、壮、苗、白、土家、纳西、彝、羌、侗、水、布依、仡佬、仫佬、毛南、阿昌等少数民族传统宗教中,至今仍保持着浓厚的道教色彩.西南少数民族祭祀仪式中运用的道教法术,是历史上道教影响西南少数民族的结果.道教史上诸宗师致力于"道化四夷",其弘扬大道济世度人的道家思想,在道教文化的传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道教与旅游──道教旅游文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道教神仙思想的产生与旅游的关系,“游”在道教中独具的宗教精神象征意义及旅游在道教宗教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做了分析,指出道教与旅游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道教旅游文化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内在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7.
道教音乐是在道教的斋科仪和其他活动时所使用的音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受不同地域的语言、风俗、民间音乐的影响,在经曲的曲调、节奏等方面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形成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道韵”。岭南道教音乐就是如此,经过多种音乐元素的交流融会,从而形成了多姿多彩、别具特色的道教音乐形态。本文主要以入选非遗项目的岭南道教音乐为中心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岭南的新会紫云观、广州纯阳宫、黄大仙三个宫庙的社会调查的资料研究,分析了当代道教的生存处境,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道教发展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9.
韩国巫俗的由来可以追溯到神话传说时期,佛教、道教、基督教传入朝鲜半岛以后,趋于韩国化,这是在韩国人“原本”思考基础上的民间信仰和外来宗教的习合.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诸多道派的兴亡,正是因其所依存的道教建筑损毁而淹没于历史。道教古建筑是承载道教灿烂文化的重要场所,其自身也是道教徒进行宗教活动的神圣场域,就其本身而言,其建筑材料、建筑位置等都决定了它容易毁于火灾。  相似文献   

11.
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有一句名言“数与道非二本”,很早就注意到自然界的数量关系与天地自然之道的本质联系。道门人士对天地之道的积极探寻,必然会涉及自然之道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从而在数学领域有所建树。本文从道教术数与传统数学思想这一视角对此作一些尝试性解读与探索,分析探讨了道教重视术数、关注数学的内在原因,并指明研究道教数学思想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唐代是道教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唐代的文人道诗颇多。唐代文人道诗描绘了道教神仙世界、道教信徒生活以及道教胜地景象,反映了当时的道教文化形态和儒释道融合的趋势,其中不乏文学佳作,为后人了解唐代的道教文化拓宽了研究领域。历代文士、诗人创作的反映道教文化的诗作,通常被称为"文人道诗"。  相似文献   

13.
道教旅游文化与道教文化旅游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旅游文化"与"道教文化旅游"是道教文化与旅游经济研究领域里两个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4.
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土生土长的中国传统宗教,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道教以"道"立教,以"道"化人,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强调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共处,道教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所具有的深邃的生态智慧,在推崇可持续发展的当今时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一些西方生态伦理学家认为,道教思想是建构现代生态伦理的重要的思想资源.在道教的各种戒律中,对于保护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作了多方面的规定,其中包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重温这些戒律,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论文包括四个部分:(一)、关于保护动物的思想;(二)、关于保护植物的思想;(三)、关于保护水土资源的思想;(四)、道教戒律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15.
道教文化中的类比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道教神仙观念、金丹学说、医药学等十一方面说明了道教文化中存在的类比思维,并进行了分类,还阐述了其对本身文化的作用及现代启示、影响,最后说明了其实质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在广泛利用和分析相关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较为完整地概括论述了道教仪式在唐代以前的历史演变过程。这一过程基本上是围绕天师道仪式、方士仪式和灵宝科仪这三种仪式传统展开的。在五世纪以前,天师道仪式与南方方士仪式各自发展,到东晋时期有了交涉,互相产生影响。自五世纪以降,融摄南方方士传统、天师道和佛教的灵宝科仪兴起,且因刘宋道士陆修静加工整理而变得更加成熟完善,新、旧各种道教传统大都借鉴或仿效灵宝科仪,道教仪式向灵宝化的方向发展。南方和北方的道教仪式原有较大差异,至北朝后期,北方道教几乎全盘采纳南方灵宝化的道教仪式,南北道教仪式基本上趋于一致。因篇幅较长,本文分四次连续发表。  相似文献   

18.
宋之问是初唐时著名的诗人,他受当时佛教、道教思想及其思维方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本文结合作者的生平事迹,阐述他在不同的阶段张海鹏,1978生,河北保定人,现就读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