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台山显通寺西侧的小山坡上,耸立着一座密檐式墓塔,塔旁古老的坟莹里,安葬着一位三百七十年前的高僧、明代中叶山西杰出的建筑家妙峰和尚。妙峰,姓徐(一说续),名福登,山西平阳府临汾县(今山西省临汾市)人。生于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卒于明万历  相似文献   

2.
论邵雍与《皇极经世》的思想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邵雍与《皇极经世》的思想结构潘雨廷遗作《皇极经世》十二卷,宋邵雍(1011~1077)著。雍字尧夫,其先范阳(今河北琢县)人。曾祖徙衡漳(漳河古址,在今河北河南交界处),父古又徙共城(今河南辉县),渐徙渐南。雍少时自雄其才,治学坚苦刻厉,夜不就席者...  相似文献   

3.
明代五台山名僧镇澄(1547—1617),别号空印,俗姓李,宛平(今属北京市丰台区)人。15岁时出家于北京西郊广应寺。36岁时,应憨山与妙峰之邀至五台山,于此住了35年,于71岁圆寂。镇澄的后半生是在五台山度过的,其一生的作为主要在五台山。在五台山。他曾“三演华严”。  相似文献   

4.
刘一明(1734—1821),清代著名内丹家,号悟元子,别号素朴散人,山西平阳府曲沃县(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人,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  相似文献   

5.
<正>东晋王朝建立以后,大批僧人也随之南迁,佛教中心转移至建康(今南京)。由于京师以庾亮为代表的排佛势力的兴起,竺道潜等几十位高僧也进入剡东岇山(今新昌县境内)避难,支遁和随从徒众100多人也纷纷从苏州来到沃州山(今新昌县境内)。据《高僧传》《世说新语》等记载,  相似文献   

6.
唐宪宗时,郓州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人吕元膺被任命为鄂岳观察使,担任鄂州(今湖北)的军政长官。那时地方叛乱很多,军事战备的任务很重。有一天,吕元膺在夜间带人视察,想登上城墙看看,可通往城墙的大门已经上锁。手下大呼开门,不料守城的士兵拒绝说:“军法有规定,夜间是不准开门的。”  相似文献   

7.
清代著名长篇小说《镜花缘》作者李汝珍,出生于直隶大兴(今北京大兴),他一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江苏度过的。乾隆四十七年(1782)李汝珍十九岁时,跟随他的哥哥李汝璜移居海州之板浦(今江苏灌云县板浦镇)。李汝璜在海州任板浦盐课司大使十六年,又闲居三年,共十九年,直至嘉庆二年(1801)调任淮南草埝场(今江苏大丰县草埝镇)盐课司大使时才举家离去。李汝璜从草埝场离任后,可能又去扬州定居①,而李汝珍则在板浦娶亲安家,兄长离开后仍然留在海州,并常到草埝场扬州等地探亲暂住。江苏是李汝珍的第二故乡,江苏悠久的人…  相似文献   

8.
(一)司马承祯简介司马承祯(647-735),河南温县人,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年,卒于唐玄宗二十二年,历经太宗、高宗、中宗、武后(周)、睿宗、玄宗六朝,享年八十九岁。晚年,玄宗命于王屋山自选形胜,筑阳台观(今济源市境)以居之。他对道家内丹功的研究早于钟吕,在唐代的社会地位高于钟吕,新旧《唐书》中均有详细的记载。现摘录如下:司马承祯字子微,洛州温(今河南温县)人,事潘师正,传辟谷导引术,无不通,师正异之。……遍游名山,庐天台不出。武后尝召之,未几,去。睿宗复命其兄承讳就起之,既至,引入中掖,廷问其术…  相似文献   

9.
徐霞客(1587一1641),名弘祖,字振之,别号霞客,更号霞逸。明南直隶江阴县(今江苏江阴市)马镇人。他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一生从事科学考察的结晶———《徐霞客游记》(以下简称《游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关于石灰岩地貌的宝贵文献,...  相似文献   

10.
清同治年间,登封中岳庙道士卢本固(1831—1929)云游四方,最后栖居于郑州卢医庙中。卢医庙在郑州商代古城西南,因庙中供奉着神医扁鹊而得名。扁鹊(前407—前310)名秦越人,渤海郡莫(今河北任丘)人,他学医长于桑君,周游列国为民治病,因家在卢国(今山东长清一带),故称卢医。  相似文献   

11.
王一 《佛教文化》2009,(5):55-59
晋&#183;明果大师 四川资阳人,生卒年月不详。幼年剃发,从师竺法护(月支人),云游名山,护法建寺。约在晋武帝太康年间(约290)回蜀,后到峨眉山宝掌峰结茅驻锡。大师博学经论,见多识广,在峨眉山中有很高的名望。驻锡宝掌峰时,往乾明观(今中峰寺)驱逐妖孽,因此被道士礼请为该观(寺)主事。大师随后将道观改为寺院,  相似文献   

12.
前言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昌(精)宫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氏,宋太祖十一世孙,元王朝五代重臣,元英宗追封其为魏国公,谥号文敏。当然,赵孟頫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这些特殊的身份和头衔,  相似文献   

13.
福建比丘尼     
全慧 《法音》2000,(1):59-62
尼众丛林与大德三国吴、晋之际,佛教传入福建。寺院的创立,始于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当时福建有绍因寺、延福寺、林泉院等5座寺院。尼众的寺院始于南朝梁大通元年(527),位于闽县(属今福州)的法林尼寺是福建第一所尼众道场,“闽中尼寺自此始”[1]。南朝陈太建二年(570),怀安(属今福州)又增建一所景星尼院。据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记载,在今福州地区范围内(还包括古田、宁德、霞浦等处)一共有尼院93所。其中建于唐代的4所,它们是位于长乐的金砂尼院与禅林尼院,分别建于唐咸通五年(864)…  相似文献   

14.
永明延寿及其《宗镜录》施东颖释延寿(公元904—975年),俗姓王,字冲元,浙江余杭人,幼读《法华经》。三十岁出家,先投四明(宁波)翠岩禅师,后入德韶门下,为德韶所器重,付法与他,以后至明州雪窦山(在今浙江余姚县南)传法,法席甚盛。建隆元年(960)...  相似文献   

15.
丙子太岁郭嘉大将军徐蔚一古代岁名以岁星所在部分命名并纪年。太岁指太岁之神,即岁神。丙子年当值星宿太岁郭嘉大将军。郭嘉(170-207)三国时曹操谋士,字奉孝,颖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初投袁绍,认为绍好谋无决,难于成事。后荀或推荐,遂归曹操。曹操召见...  相似文献   

16.
普陀山寺院概况 据历代《山志》记载,普陀山寺院始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在张氏宅基建“不肯去观音院”。至宋元丰三年(1080),赐额宝陀观音寺,发展为今普济禅寺。明万历八年(1580),大智禅师创海潮庵,发展为今法雨禅寺。  相似文献   

17.
小西藏:巴尔蒂斯坦的伊斯兰化过程陆水林巴尔蒂斯坦,又称小西藏,地处今巴基斯坦北部地区。面积26205平方公里,人口223296人(1981年),另有10余万人在巴基斯坦其它地方和国外谋生。巴尔蒂斯坦居民全部信奉伊斯兰教。1989-1994年间,笔者曾...  相似文献   

18.
沈括(公元1031年~1095年),字存中,浙江钱塘人(今杭州市)。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同时他博学多才,在科学领域也作出了卓越成就,也是著名的科学家。史书记载:“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沈括在18岁时,其父为江南东路按察使,他随父任住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市),因夜晚灯下攻读、写小字染上眼疾,幸得当地名医王琪诊治而愈,“遂能灯下观细字”,从此与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湛江市今年遭受第三号台风的袭击,造成百年一遇的灾害。海外佛教界闻讯后,本着佛教慈悲救济的精神,纷纷施以援手,向灾区捐款捐物。洪水刚退,台湾佛教慈济慈善基金会马上派人到湛江灾区了解灾情,并于6月份向灾区发放了第一批赈灾来。10月20日,他们又派人来到湛江市的廉江,向重灾区的营仔、河堤、横山、龙湾四镇灾民发放大米529.95吨。两次共发放大米1200多吨。一远在美国钮约的妙峰法师闻讯后筹集资金一万美元及时送交灾区。妙峰法师现任美国纽约法王寺中华佛教会会长,他原籍湛江,从小寄养在湛江市霞山上林寺,长大后出家于…  相似文献   

20.
成玄英论“玄”与“又玄”李刚成玄英,字子实,陕州人(今河南陕县),生卒年不详,曾隐居东海。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召至京师,加号西华法师。高宗永徽(650-655)中,流郁州。在流放期间注疏《老》、《庄》及撰述其他著作。“书成,道王元庆遣文学贾鼎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