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朋友给我打来电话,说要跟我聚一聚喝几杯酒,说几句心里话,并再三强调要我一定按时去。几杯酒下肚后,朋友才将满腹心里话一股脑儿倒出来。原来,他最近的几笔业务都未谈成,而且还有不少老客户。朋友说他“彻底败在了老熟人手里”,他很不理解:为什么让他受伤的都是老客户?  相似文献   

2.
他出身贫苦,在一家俱乐部里打工。每秀,他都要面对许多繁重琐碎的工作。繁重的工作并未使他感到疲倦和畏惧,他最头疼的是:自己每天得步行40多分钟去俱乐部上班。他做梦都想拥有一辆自己的汽车,可他微薄的薪水总是让他的希望一次次地破灭。  相似文献   

3.
一位朋友跟我描述他眼中的幸福生活,他说要在五年内在市区中心买一套复式大房子,享受最繁华便捷的生活。今年要实现买车的计划,然后带着老婆孩子到处旅游。我问他:“那你现在幸福吗?”他愣了一下,想了一会,说:“现在也是幸福的,上有老下有小,家人都健康,有称心的工作,平静快乐地生活。”  相似文献   

4.
春节前夕,一位“掏粪工”出身的书法家、“藏书状元”——魏林海先生,显得有些落寞和失意。他依稀记得,在10多年前,他每年的除夕或春节,都要去北大朗润园季羡林先生家,给他老人家拜年。  相似文献   

5.
她跑来哭诉说,他从前不是这样的,他对我百般忍受,叫他上东哪敢上西,怎么结婚半年,他就变得如此面目全非?臭袜子扔得到处都是,随处扔垃圾,碗要催了又催才洗,胡子要很长了才刮,从前,从前他不是这样的呀……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都注意到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但往往又过多地强调道德说教,就连教材也没完全从这种模式中解放出来。皮亚杰指出:“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学生连获得真理的情绪都没有,又何来发明、重建?  相似文献   

7.
美国《时代》周刊每年都要辟出专版介绍国内的新贵或权要人物。阿诺德·诺斯罗特就是有幸进入新贵阶层的杰出人物之一。诺斯罗特曾是美国农业部的一名植物学家,他1976年退休时,年工资不过3660美元。这在一般人看来,是极不可能致富的角色,但诺斯罗特不这样认为。他33岁时就开始投资股票,当初,他对股票、证券等一无所知,但他从那经营一家旅馆的父母那里学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财技巧和耐心坚忍的品质。诺斯罗特记得在他年少时,每晚母亲都要召集家庭成员将口袋里的零钱放在桌上,然后一个子儿一个子儿积攒下来。母亲的勤俭持家…  相似文献   

8.
父亲木讷,做什么事都要慢一拍。小时候我过生日,等他回来一起吃饭,可是直到我快睡着了,才听到他找钥匙开门的声音。开家长会,他是最后一个来的,赶到时,家长会已接近尾声。  相似文献   

9.
圣母赞主歌     
我的灵魂颂扬上主,我的心神欢跃于天主,我的救主,因为他垂顾了他婢女的卑微,今后万世万代都要称我有福;因为全能者在我身上行了大事,他的名号何其神圣,他的仁慈世世代代于无穷世,赐与敬畏他的人。他伸出手臂施展大能,驱散那些心高气傲的人。他从高座上推下权势者...  相似文献   

10.
回家的路上,不知何时起,多出一个卖报纸的孩子。看上去有10岁左右的年纪,左腿被截肢,拄着拐杖,只凭一条腿站在那里叫卖。我从发现他起,每天都要走过去买他一份报纸。起初几天一手交钱,一手交报,很平常。  相似文献   

11.
找伯乐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凡高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富翁吗?他的画那么值钱!”“不是,凡高是住连妻子都没有娶上的穷人,他的一生都要靠别人来接济,最后也是自杀而死。”父亲摸了摸儿子的头说道。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伦理思想探要蒋兆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视理想、道德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他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精辟论述中,包含...  相似文献   

13.
一、让孩子明白自己能够赚钱,并且什么时候都应自己赚钱今年35岁的马修·德尔是美国芝加哥的不动产大王塞缪尔的儿子。塞缪尔虽然拥有14.6亿美元的资产,但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他一直都认为,“要让孩子明白自己能够赚钱,并且什么时候都应该自己赚钱。”他不想让马修坐享其成,而是鼓励他自己创业。1988年,马修从伊利诺伊大学毕业。塞缪尔并没有把他安排到自己的公司工作,而是让他到社会上去自谋职业。马修在一家计算机公司干了15个月,赚到了4000美元。然后,他用这4000美元做本钱,成立了普罗米修斯科技公司,走上了自己创业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日不落     
他决心已定,要去奔赴死亡,去和死神拥抱。 他觉得生活对自己太不公平。大学毕业都两年了,一直找不到专业对门的工作,谈了3年的女朋友也离他而去。自己没有钱、没有房子、没有后台,生活过得格外晦涩灰暗。  相似文献   

15.
时间已近午夜,开餐馆的杰夫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准备打烊休息了。突然,一辆汽车停在了店门口,从车上跳下三个蒙面大汉,他们挥舞着手里的枪,将杰夫逼进里屋,要他打开保险柜。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一时让杰夫手足无措,他输入了三次密码都是错误的。做贼心虚又气急败坏的劫匪朝他开了两枪,就爬上车逃之夭夭。  相似文献   

16.
文化传教说     
本期的特约稿件,讨论了“文化传教”问题。许多过去距离遥远的词汇:宗教和市场,上帝和商品,都在这个概念下联结了起来。不久前流行一句俗话说,要想抓住他的心,首先要抓住他的胃。当代的某些传教家们可说是深谙此道,他们也企图用抓胃的方式来抓中国人的心。至于这样做是对他们上帝的赞美还是亵渎,似乎无暇顾及了。  相似文献   

17.
十二岁的泰迪是一个勤劳懂事的孩子,每天都给邻居送报纸,这样便不必向父母伸手要零用钱。而在他的客户中,有一位善良的老夫人,给泰迪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金圣叹是一个狂生。 金圣叹生于1608年,明朝灭亡时他亦不过56岁,以区区而立之年,要圣人都赞叹一番,其狂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9.
慈善的真谛     
约翰·斯密斯是一个慈善家,他每年捐赠的慈善款高达数十亿美元。一次,有位记者问他:“斯密斯先生,请问是什么原因促使您每年都要做这么多慈善事业?”约翰沉吟片刻,面带笑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20.
适合就好     
宋人笔记载有这样一则故事:在一座小城里,住着一个人,卖炊饼为生。他白天卖炊饼,到了晚上,就以吹笛自娱。因此,天天晚上,悠扬的笛声都能从他的屋里飘逸出来。他活得很自在,也很快乐,脸上常常笑逐颜开。他的邻居是个大商人,觉得他为人老实,就借给他一万串铜钱,叫他不要再卖炊饼了,要做大生意。从此,这个卖炊饼的人便每天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