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个小男孩儿,上学很顽皮,什么都喜欢和老师对着干,老师一气之下,罚他站堂,他竟对着老师点响了鞭炮。就这样,他不得不退学。那时也正读四年级。  相似文献   

2.
守自己的诺     
那时,我7岁,特别好奇。 6月吃荔枝的时候,我被一赖渴包的、圆圆的荔枝核迷住了。它滑溜溜地发着油光。这一定是又大又甜的荔枝种儿。我把它种在老屋旁,天天浇水,细加护理,30年以后它竟长得又高又大。可是,它年年结的果子都令我失望:味极酸,肉薄如蝉翼。劣种!我上当了,上了发着油光的核儿的当。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目光     
算起来,我参加高考已经是10年前的事了。然而一切都历历在目,恍如昨日。我家在农村,高中在县城念,高考的时候父母自然不在身边。那时,我常常羡慕县城的同学,每天早读下课,能吃到父母送来的营养早餐。晚自习下课晚,父母都来学校接,鞍前马后的,幸福得很。我们这些住校生呢,每天只能吃着玻璃罐子装的酸菜,想着远方的父母,生活和学习都靠自己打理。相比之下,甚是可怜。  相似文献   

4.
我依然记得与驰的那些美好的往昔,尽管我们已经形同陌路。 我是在一次舞会上与驰相识的。那时我还是一个青涩的男生,从农村里来,神情拘谨,视线孤单,所以对于这样喧嚣热闹的场合,略略有些不适。  相似文献   

5.
补锅匠     
正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农村,家家户户做饭菜、煮猪食都是用铁锅。铁锅是生铁铸造的,加上每天与锅铲碰撞,锅底会越来越薄,时间长了会有沙眼,有时炒菜做饭时都会向锅底渗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谁家铁锅或瓷盆有沙眼或者裂缝渗水了(那时都是使用瓷盆,时间长陶瓷掉了,铁皮生锈就会有沙眼),通常都是用面糊临时堵一下将就  相似文献   

6.
人生的厚度     
我最初工作的学校是一所中专,四五个班级,十几位教师。除了校长、主任外,我们这些老老少少的园丁们都挤在一间大办公室里。那时,我刚从学校毕业,其他几位都算是名师,在教育界个个算得上精英。  相似文献   

7.
疯长的杂草     
春日里,阳光一照,野草像疯了似地在长。“那怎么得了,会把油菜儿盖住呢。”我很担心。那时,油菜对于我家来说, 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如果油菜有个好收成,那么,一年的菜油就不用去买了,可以省下一大笔钱。  相似文献   

8.
从小学到高中,我最不喜欢数理化,那时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但命运偏偏捉弄于我,工作却是每天和阿拉伯数字打交道的银行,脑子始终都处在晕糊的状态,多次险些酿成错误。  相似文献   

9.
于佛教,我本无缘。然而,大千世界,我却选择了佛学研究这条充满荆棘的学术之路。作为一个总喜欢刨根问底儿的学者而言,也许谈不上信仰,但对于佛家的思辩方式、终极关怀、超然物外而又不离世间的人生哲学,乃至祥和庄严、清浅幽隐的审美观念,无时无处不怀着推崇,所以,我也只能说,“与佛借坐看江海浮日月”了。半个世纪前,我出生在河南省博爱县城──清化小镇上一个非常世俗化的家庭里。那时,尚无计划生育之说,无论穷富,都希望人丁兴旺。我的几个弟妹相继出生,相继夭亡,原本困窘的日子在病魔和医生的不断光顾下更是每下愈况了。…  相似文献   

10.
那天一大早,就被楼下小学的广播吵醒。今天是他们期末总结仪式——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总结仪式都是这个样子。我也是过来人,却记不起在期末总结仪式上校长究竟是讲些什么。因为那时,心早已飞到即将开始的假期中了,  相似文献   

11.
女儿小时候在老家县城里生活,只有假期里我才能接她来市里住一段时间。那时女儿特别喜欢逛大街、去商场、上公园。女儿回到老家时,总是会对小朋友们炫耀一番,说城市里如何如何美,比如说大商场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啦,那公园里的狮子老虎啦……这些都是女儿眼中最美的景象。那时女儿总是问:“我啥时候才能来这儿上学啊?”我知道女儿对城市充满了向往和憧憬。  相似文献   

12.
母老成仆     
正作为一个典型的农村妇人,母亲一生坎坷,共生育了六个子女。在她还不到五十岁时,我的父亲就因病辞世。那时,仿佛世间所有的悲凉都袭向了母亲单薄的身体。母亲凄凄哀哀了好几年。其间,做什么事都不上心,对什么人甚至是我们也漠不关心。我不止一次听到我妻及其妯娌埋怨之言。我也无法理解母亲的行为。二十多年一晃而过,如今,  相似文献   

13.
慈父恩师     
我的父亲是一名教师,小学的时候教过我。所以,他既是我的父亲,也是我的老师。在他教我之前,我的成绩很一般,那时的我特别淘,贪玩,不爱学习。可是等到父亲教我后,我的成绩便直线上蹿,他并没有特别的“关照”我,待我和别的学生一样。因为怕他,所以认真学,凡是他的课,我都不敢有小动作。虽然那时,我不愿意在父亲的班里,可是,现在回想起来,那实在是一件好事。如果父亲能一直教我,我肯定会顺利考上大学。  相似文献   

14.
慈父恩师     
我的父亲是一名教师,小学的时候教过我。所以,他既是我的父亲,也是我的老师。在他教我之前,我的成绩很一般,那时的我特别淘,贪玩,不爱学习。可是等到父亲教我后,我的成绩便直线上蹿,他并没有特别的“关照”我,待我和别的学生一样。因为怕他,所以认真学,凡是他的课,我都不敢有小动作。虽然那时,我不愿意在父亲的班里,可是,现在回想起来,那实在是一件好事。如果父亲能一直教我,我肯定会顺利考上大学。  相似文献   

15.
乐乐,妈妈昨天不该打你,直到现在,妈妈的心还在疼。妈妈是多么爱你,就像你爱妈妈一样。 你出生的那天,全家都乐坏了,你那时当然不知道,爸爸家三代都没有女孩。为了给你起个好听的乳名,妈妈和爸爸争论了十几天,好不容易才达成一致,给你起名叫欢欢,希望你每天都快快乐乐。  相似文献   

16.
那时爱美,十三四岁的年龄,总是盼着穿新衣。那年深秋,姨的一位同学在老街开了一家裁缝店,缠着姨一起去裁衣。看上一段翠绿的细条灯芯绒,拿它做了件及膝的风衣。穿上时,犹如一棵初春的小树。最美的,是袖口,钉了个三角状的纽襻儿,竟然绣着粉红的蝶花,抬手间,春意流转。  相似文献   

17.
母亲和鞋     
正鞋这个字的象形意义比较突出,左边是一个"革",右边两个"土"。革为皮质的材料,说明材料之昂贵,昂贵的东西用来造鞋,来包装人身上的主要零部件,更说明足之珍贵!再贵重的东西来裹足,它还得沾土,而且沾得还比较厉害,你看这个字右边是双土了,多么接地气儿,看起来鞋真是土命。祖母曾对我说,你妈来咱家时,给咱家的老老少少都做了一双鞋啊。那时我还年幼无知,仅感觉鞋和母亲有关,而且是隐隐约约,朦胧层面上的理解。现在  相似文献   

18.
正盖帘儿,是一种厨房用具。在北方,用高粱秆上抽穗儿的那一截缝制而成。盖帘儿,有叫"双箅儿",有叫"簰簰",也有叫"盖顶"的。我觉得"盖帘儿"这名儿好:盖,言其功用——盖锅,盖瓮,盖盔儿,盖盆儿,轻巧,又灵便;帘儿,言其形状——不论圆的还是方的,结构都如"帘儿"一般均匀精美,还比帘子多了紧致和硬挺。在告别了灶灰柴烟、蒲团风箱的现代厨房里,盖帘儿,算是  相似文献   

19.
正蒜臼是用来制作蒜泥之用,在北方,蒜臼可谓居家必备的生活器具。对蒜臼的记忆最早是在童年,农村生活困苦,没什么新鲜蔬菜可吃,田野里采摘来的灰灰菜、马齿苋、荠菜、婆婆丁,抖掉泥巴,清洗择干净,在热水里焯一焯,捞起后,用蒜臼砸好的蒜泥拌匀,便成了下饭的美味。或到逢年过节吃饺子时,用大蒜来提味,蒜臼才派上用场。在那时的农村,家家户户都少不了蒜臼子。蒜臼子,在我们老家,俗称"敲蒜窝",用来制作蒜泥之用,  相似文献   

20.
有一首外国歌曲唱道:“在那遥远的地方,幸福就住在那里……”这首歌曲是我年少的时候听到的,后来,其他的歌词我都忘记了,唯独记得这两句。那时,每次想起这两句歌词,我总是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幸福为什么一定要住在遥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