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景观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其独特之处就在于校园是育人场所,育人的意向性要求景观本身包容丰富的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因此,校园景观不但积淀着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也蕴含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美的校园环境不仅能使学生得到美的愉悦,而且还可从设计优美的景观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校园景观的生态质量和美学品位不但是校园文化价值的传达,也是校园师生共同的美学追求。以美的视角去看校园景观建设的合理或不合理之处,为建设好大学校园提供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2.
如果从王国维写《红楼梦》评论开始算起,那么中国人对西方美学的研究和介绍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但是,真正把西方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从它的历史发展、人物  相似文献   

3.
史蓉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192-192
川端文学离不开女性,男性往往只是映照女性的一面镜子。女性的美丽使他感动,也使他悲哀。同时,女性本身也是美丽与悲哀的结晶,因其美丽而悲哀,也因其柔弱而悲哀,又因其悲哀而更加美丽。女性成为川端表现“永恒的基本主题”的必由之路,成为他美学追求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西方音乐美学史从古希腊开始,古希腊音乐美学思想对欧洲以至世界音乐文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中世纪音乐美学家鲍埃修关于音乐道德属性的认知更是集纳了古希腊音乐美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智慧.鲍埃修强调音乐对于性格和道德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古代世界,医学和哲学问的关系非常密切.本文尝试从讨论古希腊理性医学的起源入手,对前苏格拉底时期至希腊化时期的古希腊医学和哲学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初步梳理.通过对古希腊哲学与医学关系演变的线索的勾勒,指出了解古希腊医学对于古希腊哲学学习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著名词曲家王立平先生潜心研读《红楼梦》原著,运用了今人所能理解的、只属于《红楼梦》的音乐语言,创作出《枉凝眉》、《葬花吟》、《红豆曲》等经典曲子,并被公认为最精彩的红楼主题音乐。至今,人们偶闻一两句仍能联想到那独特的意境,生出万般惆怅。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和谐价值观弘扬与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弘扬与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思想,追求人与人的和谐;弘扬与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厚德载物思想,追求人的自身的和谐;弘扬与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追求国泰民安、社会和谐。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只是一种理想目标追求,追求的只是一种片面和谐、局部和谐、静态和谐,那么,当代中国的和谐价值观则走向了现实价值追求,追求全面和谐、整体和谐、动态和谐。  相似文献   

8.
三十年来,朱立元教授在美学研究方面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首先专攻黑格尔美学;由研究西方古典美学逐步过渡到研究西方现当代美学,同时学习中国古典美学;在研究美学史和反思美学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实践存在论美学",建构起自己的美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漂泊     
一位漂泊的女孩,怀抱小提琴坐着休息,女孩忧郁迷茫的眼神,似乎在为前方的路而担忧,显得那么无助,同时也使人感觉到她的倔强和坚强,体会到她与命运抗争的决心。人物造型典雅端庄,色彩朴素,反映出画家的浪漫主义艺术理想。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形而上学的开端是巴门尼德的存在学说,经由苏格拉底、柏拉图理念论的发展,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中完成了形而上学的初步奠基。古希腊形而上学是一种研究"存在"的本体论体系,其理论原则是柏拉图的"世界二重化"。从奠基路径上看古希腊形而上学是通过概念逻辑的方式建立的一种对象性的形而上学,其基本思路是以理性认识的方式来把握万物的本质和真理。形而上学作为西方哲学的核心内容,从古希腊时期起就蕴含着理论与精神的一体性,力图彰显形而上学与人的本性的深层关联,以及其超越性的神学旨趣。  相似文献   

11.
陈赟 《学海》2005,(5):73-82
古希腊的政治是空间性的,它的公共性概念基于空间的敞开性,并为这种敞开性所规定,这种敞开性使得古希腊的公共性观念具有一种“脱境域”的特征,它指引个人从其在世境域中抽身而退,进入到一个共有之域,因而古希腊的公共性偏向于汉语的“共”。而在中国古典政治哲学中,政治不是空间性的,而是境域性的,由此形成的公共性概念以通达为特征,它表现为敞开性与幽暗性之间的相互通达,这种公共性应理解为不是以“共”为主,而是以“公”为中心。  相似文献   

12.
汪康 《中国宗教》2022,(5):64-65
西方诠释学(Hermeneutik)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中诸神的信使赫尔默斯(Hermes)。因而,在西方诠释学传统中包含着一个似乎不言自明的预设,即神拥有与人完全不同的另一套语言系统,二者无法直接互相理解,故需要翻译与解释,且由于神高于人,而“神的语言”直接体现神意,故其地位也高于尚需翻译工作的“人的语言”。  相似文献   

13.
许强  魏凤莲 《管子学刊》2011,(2):110-113,117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男女两性通过婚姻构建起来的。但是,无论是在古希腊还是在中国的先秦时代,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都是很低的,她们被当作传宗接代的工具,受到诸多礼教的束缚。对比这两个社会中,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我们发现,同先秦社会一样,古希腊社会实行的也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虽然那时东西方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中都有“妾”的存在,但是作为“妾”的“悲惨的妇女”所处的境遇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时期的哲学与医学是相通的,其相通之关系,可细化为职业身份相通、学科主旨相通、研究方法相通、关注领域相通、具体观点相通.以古希腊哲学之集大成者的亚里士多德哲学和作为古希腊医学之集大成者的盖伦医学为例,二者都具有目的论色彩,都属于一种经验主义的目的论;都用到了经验观察法与演绎推理法;与研究方法相关,都极其重视解剖学;二者在解释人的生理机制时提出了一致的看法,盖伦的三种灵气思想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三种灵魂学说.  相似文献   

15.
"形式"这一极为重要的美学关键词,伴随着西方哲学经历了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这些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为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康德。作为外来词,它与中文本来的"形"在哲学和语言学的意义上既有本质区别又有些许联系。  相似文献   

16.
Modern aesthetics in its early phase was “consciousness aesthetics” which upheld spirit but obviated body, hence offered demonstration for the priority of refined art as well as elite culture. In its later period, modern aesthetics converted into “somaesthetics” which, at the same time when it affirmed the identity of consciousness and body, laid particular stress on body, hence offered basis for the reasonableness of popular art as well as mass culture. Thus consciousness aesthetics and somaesthetics have their respective reasonableness and limitation. We should transcend the opposition between them, acknowledging the spirit aspect of aesthetics as well as the body aspect of it and affirming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spirit, so as to establish a modern aesthetics characterized by body-mind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17.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们是中国美学思想的奠基者。他们的思想,在几千年的历史上对中国乃至于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内外对老子和孔子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但是对他们的比较研究还有一定的空白。从道与仁,美与善,无为与仁政德治三个方面对老子美学思想和孔子美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了解他们的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完善人格和提高人文修养有着启发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曾小昌 《天风》1995,(7):22-22
“有愁苦,找阿穗去。”在莆田县沿海各乡镇,提起郑阿穗的名字,不少男女老少都知晓。她十几年如一日,在做好传道之外,尽己之长,自愿无偿地为信徒排忧解难。 郑阿穗有一个“传道世家”,丈夫、大儿子、小孙子都为主作工。1985年,她虽然家住莆田林前村,却乐意为店头堂、丙店点撒圣灵种子。许多受过挫折、有苦恼的信徒慕名寻找郑阿穗。  相似文献   

19.
易中天数女     
中国人大概没有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了,就连“学术超男”“学者明星”厦大博导易中天也不例外。他戏谑自己是“一等爸爸二等丈夫三等教授”。既然敢称一等爸爸,当然也就有一流的教育方法了。  相似文献   

20.
李素平 《中国道教》2006,(4):48-50,54
元严,据说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元好问的女儿。据《大德碑本遗山先生墓铭》①:(元好问)子男三人(略)。女五人,……次女严,女冠,诏为宫教,号浯溪真隐。……有关元严的情况,《元遗山集》中有《南冠录引》(卷三十七),《寄女严三首》(卷十一),《答大用万户书》(卷三十九)。尚可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