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校园幽默     
剪裁得体老师表扬了小莉的作文,说她这篇作文剪裁得体,要同学们好好学习。小强不服气地说道:“有什么稀奇,要不是他爸爸帮她,她也写不了这样好。”老师问:“她爸爸是做什么的?”“裁缝!”小强回答。  相似文献   

2.
##正##地理老师把一幅世界河流分布示意图挂在黑板上,问:"同学们,这幅示意图上的河流有什么特点呢?""都不是直线,而是弯弯的曲线。"同学们回答说。"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也就是说,河流为什么不走直路,而偏偏要走弯路呢?"老师继续问。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河流走弯路,拉长了  相似文献   

3.
一个学校进行考试,老师在监考时对学生说:“今天的考试,我们要求同学们‘包产到户’,不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位老师的话引起了同学们的会心一笑,知道老师说的是不允许相互提供方便,要自己答自己的卷子。但老师的话妙就妙在没有直言考场纪律,而是用两个农村...  相似文献   

4.
上个学期初,我班转来了一位新同学张伟。他是我多年前邻居张先生的小孩。张伟在许多人的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学生。记得他上小学的第一天放学时,他母亲问:“今天老师教什么?”他想了半天说:“脚板印。”母亲不解,便问一起回来的同班同学。同学言辞清晰地回答:“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旁人听到后,都朝他大笑。  相似文献   

5.
申亮是高中生.他学习一贯优秀,各科学习成绩在班里都名列前茅,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他考取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十拿九稳,同学们还给他起了个雅号“秀才”。帮助同学,助人为乐同样是申亮的“强项”,特别是班里学习有困难的同学都愿意找他帮忙.他毫无保留的给同学讲题、解题。为这经常放学回家很晚,从无怨言,还说:“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  相似文献   

6.
上个学期初,我班转来了一位新同学张伟。他是我多年前邻居张先生的小孩。张伟在许多人的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学生。记得他上小学的第一天放学时,他母亲问:“今天老师教什么?”他想了半天说:“脚板印。”母亲不解,便问一起回来的同班同学。同学言辞清晰地回答:“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  相似文献   

7.
一、创设情、趣,诱发习作热情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在教学习作2时,为了让学生知道要抓住自己的特点来介绍自己,我先和同学们来了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老师出示一段话,请学生根据这段话猜猜这是班里的哪位同学。学生顿时很兴奋,当许多学生猜出这个同学的名字时,我说:“你真棒!  相似文献   

8.
<正>在一次感恩父母主题的心理课上,我和同学们分享了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突然有位同学说:“他们才不爱我呢!”我循声望去,看到他严肃略带愠气的脸庞,我知道他不是故意捣乱。于是,我说:“你愿意和我们说说吗?”他有点拘谨地说:“我知道爸爸妈妈对我也很好,我要什么就给买什么,可是根本不顾及我的感受,尤其是我爸,每说一次话,  相似文献   

9.
师:同学们,《谬误学》又开始了。多年前,我高中的时候,班主任个子矮小,绰号“矮仔际”;而班中一位同学,身高六尺余,比他高出一尺,绰号“竹篙精”。一天,阮老师准备带全班旅行他的乡村石瀑.出发前他训活:“……屋后有一大潭清水,可以游泳.但千万要小心,水很深,有危险性!”同学问:“老师,水究竟有多深?”阮老师答:“高过头,可以溺死人广同学追问:“高过谁的头呢?老师的还是竹篙精的头呢?”全班大笑.几位顽皮的乘机放肆,大叫:“水很深,浸过竹篙精的头,淹死竹筒精广阮老师目瞪口呆,良久才能开口责各同学.现在我…  相似文献   

10.
开心一笑     
害怕牧师的小女儿在楼上睡觉,大哭。牧师上楼去问她:“你为什么哭?”“因为我害怕。”“不用怕,有上帝跟你在一起。“爸爸,那你来跟上帝在一起,我下楼去跟妈妈一起睡,好不好?”习惯有个老师上起课来非常无聊,所以一到他的课,同学们都会趴在书桌上睡觉。一天,期末考试刚刚结束,这位老师告诉学生说:“你们现在终于可以轻松地做你们想做的事情了,你们不是一上课就想睡觉吗,现在就小睡一下吧。”全班一阵欢呼,几分钟后,班上的热闹声渐渐降低,老师发现全班的学生竟呆坐着,教室里出奇的安静,于是她好奇地问:“你们今天怎么了…  相似文献   

11.
某高校请德国化学家展示他最近发明的某种挥发性液体。化学家用沙哑的嗓音向同学们说:“我最近研究出了一种强烈挥发性的液体,现在我要进行实验,看要用多长时间能从讲台挥发到全教室,凡闻到一点味道的,马上举手,我要计算时间。”说着,他打开了密封的瓶塞,让透明液体挥发。一会儿,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举起了手。  相似文献   

12.
人之根本     
80年代,我正在县中上学。教我们植物的老师有50来岁,微胖,稍有秃顶,笑咪咪的。每当他讲到植物的根时,总是把手拢起, 10个指头朝上,然后再缓缓上升, 嘴里还不断地念叨:“根吗,它太重要了……”闹得同学们在课下学他。老师说:“叶子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阳光是无私的,每  相似文献   

13.
一天,一个高二的男生来找我说“老师,我能和您谈谈吗?”我笑着接待了他。他开门见山地对我说:“老师,我是把你当作朋友,才把我心里的秘密告诉您——‘我恋爱’了。”他便深情的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黄燕 《大众心理学》2022,(10):12-13
<正>小杰第一次到心理咨询室时,我很难相信这是一个8岁的男孩。他显得比同龄人矮小,佝偻着背,缩着脖子,目光躲闪,不愿和我有眼神接触,像一只受惊的小猫。班主任告诉我,他是个怪孩子:上课时会莫名其妙地尖叫,当同学或老师试图安抚他,他会想尽办法冲出课室;他总是投诉同学欺负他、在背地里说他的坏话,可是经过老师调查,却发现事实和他说的有较大出入;当他不满意自己的考试成绩时,他会撕掉自己的卷子,或把考得比他好的同学的卷子丢掉。同学们很不喜欢他,个别调皮的男生还会当面叫他“神经病”。  相似文献   

15.
男孩富有同情心,又爱打抱不平。开学第一季,他便为一个女孩大打出手。 那是一个失去双手的女孩。向大家介绍情况时,提到那个女孩,老师特别叮嘱:“娟是个残疾人,大家以后一定要多多帮助她。”但等老师离开,同学们却将猎奇的眼光纷纷刺向了她。譬如:“你没有手,是怎么写字的呀?”“吃饭时,得有人喂饭,才行吗?”  相似文献   

16.
<正>4月的一个下午,一个一米八的高个大男孩来到了咨询室,他腼腆地四处张望,我正好在走廊浇花,赶紧邀请他到咨询室坐下,他紧张又局促地说:“老师,我好紧张,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我理解他一定是鼓足了勇气才来到咨询室的,主动询问道:“你是高三的吗?”“是啊,老师,这次没考好,心态有点崩了……”我问他:“你说的是一模考试吗?考了多少?”“394分,太差了……关键是海军招飞和民航招飞我身体素质都过了,但是文化课都受限,好可惜。”  相似文献   

17.
一、故作悬念 学生有很强烈的探求欲。老师先设制悬念,引导学生思考,然后不失时机地点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果,学生恍然大悟,得到松驰后的愉悦。一位新调来的年轻老师面对陌生的学生道:“同学们,我班新来一位成员,他姓李,系男性公民,希望大家以后多多关照。”学生懵了,相互张望。老师接着说:“告诉大家,他就是我。” 二、自我稚化 语文教师的教学投入成功与否,关键是看他能不能进入角色,不只是一个教师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做一个有代表性的“学生角色”。自我稚化就能让教师真正当“学生”。 一老师在教《游园不值》时,忽然一学生“砰”的一声  相似文献   

18.
有一回,西南联大中文系的一位老师向吴宓教授借了5元钱,说好一个星期以后还,但一个星期过去了,那位老师却没有把钱还给吴宓,于是,吴宓就亲自找上门去,要回了那5元钱..那位老师很不高兴,跟别人说:“吴宓真是个小气鬼,借他5元钱还好意思上¨来要!”有人把这话传给吴宓,吴宓说:“我不是为了5元钱,我是在帮助他提高道德修养!”还有一回,是在20世纪30年代,  相似文献   

19.
合掌以为花     
地儿 《佛教文化》2012,(6):100-101
那年暮春,去四川。老师教我大悲咒,问他结什么印,“莲花印!”他说。双手虚合,中间三个指尖慢慢分开,说:“看,像不像莲花?”  相似文献   

20.
池出生在湖北农村,是喝着碎米糊糊长大的。母亲对他说:“如果你长大了能够当老师,就天天有白米饭吃了。”为了吃饱饭,年幼的他早早就立下志向:我长大了要教书。后来,他考进了一所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