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节刚过,我们律师事务所就接了一个大案子。是国际知名的最大的IT公司之一的那么一个客户,委托我们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处理一个集商标、专利、侵权和诉讼的非常复杂的案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李嶷 《中国宗教》2013,(1):82-84
·往事·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他的母亲是日本天台宗徒,所以访华前叮嘱他一定要去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朝拜祖庭。田中角荣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了这个请求。当时正值"文革"期间,国清寺受到冲击。所以周总理婉转地拒绝说,国清寺正在整修,  相似文献   

3.
朋友从事销售工作,他有个习惯,就是在博客里记录自己每天的工作业绩和工作进展。他如此炫耀,不光激怒了同事,还得罪了客户。同事轻蔑地看他说,整个公司就你能干!客户忿忿地说,你把我们的隐私都泄露了!所以,朋友的工作业绩一直平平,没有大进展,他太在意这些小成绩了,却忽略了前进路上的大步幅。  相似文献   

4.
正1993年,美国PROGRESS灯具公司发明了一款适用于黑板照明的设备,他们就派出很多业务员向学校推销,可是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都以"完全不需要使用这种灯"为由给拒绝了。后来,一个名叫凯里的推销员想到了一个推销方法,他带着一根大约半米长的小竹棒来到了学校里,在向校长和老师们推销的时候,他两手各持竹棒的一端,然后用力一拗说:"老师  相似文献   

5.
冯凡 《思维与智慧》2010,(10):22-22
他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很幸运地进入一家大公司试用,三个月后,他顺利地通过了试用期。  相似文献   

6.
小宇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大公司实习,能留在这家公司上班是他最大的愿望,可是他却被安排到了公司文印室工作,整天不是做表格就是复印资料。没干一个星期,小宇就烦恼透顶。本想着名校毕业的大学生进公司能分在一个重要的岗位上,既可锻炼自己又能体现个人价值,可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7.
推理破奇案     
1940年11月16日,在纽约爱迪生公司大楼的一个窗沿上发现了一颗土炸弹,并附有署名F·P的纸条,上面写着:“爱迪生公司的骗子们,这是给你们的炸弹!”  相似文献   

8.
华特·迪士尼作为商人如此成功,人们通常很难相信他是从商业画家起步而最终成为完美的梦想家的。梦想不仅不是华特的绊脚石,反而是他创造力的源泉。但是华特深深知道,梦想就算五彩斑斓或者石破天惊,也需要从细节处一一落实。不管是在卡通制作还是乐园建设中,华特都拒绝以次充好、以劣质产品欺骗规众的行为。追求完美,成了华特及迪士尼公司的理念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美丽的沙加缅度,有一个叫瑞恩的男人,他在一家小电器公司当推销员,他的爱人多米莲在一家服装公司做流水线工人,显然他们在加州属于最底层的工人家庭。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他们终于拥有了爱情的结晶——女儿小莎丽。  相似文献   

10.
那年,他只15岁,父亲与人合伙开办不久的工厂不幸倒闭。为了重振家业,他便一个人出外闯荡天下。似乎上苍特别眷顾他,没几年,他就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于是与人合资开了一家肥皂公司。公司经营得还不错。不久,合资人去世,按照遗嘱,那份财产全部转让给了他。公司为独资企业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企业所得十分之  相似文献   

11.
我上大学时,憧憬着毕业以后干一番大事业。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进学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学校附近找一份兼职。大学4年,我都过着边学习边打工的生活。大学毕业时,我已经不满足于小场面,决心进一家大公司,借此在事业上迈出辉煌的第一步。经过一年多的奔波,我进了  相似文献   

12.
明是在一年里跳了三次槽后才进入这家美国著名公司的。在进公司前,他曾信誓旦旦一定做满两年,但刚过一星期,明就发现目前的公司也不过如此,故又犯了心神不宁的老毛病,工作敷衍了事,与同事也无法打成一片。  相似文献   

13.
尼克·柯考迪罗斯天生一双慧眼,善于发掘人才,二十年前开始从事“猎头”业,替大公司物色高级职员。多年以来,他从设于加州硅谷的公司引荐过大量精英给许多大公司。柯考迪罗斯也给他所推荐的人提供建议与忠告。果然,经他点拨,受推荐人的获录用率明显增高。柯考迪罗斯在他的著作《向猎头专家请教》中,详细讨论了有关求职的各项守则及技巧。以下是他的求职必成六原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免费午餐     
约翰送走客户后,便匆匆驱车离开公司,去到那个他精心经营了9年的免费午餐店。虽然那个小店只有一间店面,和他的公司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但在约翰心目中,却是他最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5.
第二张名片     
威廉是硅谷一家著名IT公司的业务经理。2002年年初,他受命去纽约的一家知名企业集团,找那里的董事长谈一笔150万美金的大业务。他在前台被客服小姐拦下了,客服小姐告诉他董事长正忙,无法召见,礼貌地把他领进会客厅。  相似文献   

16.
正拒绝是一门艺术,不要随便地拒绝,不要无情地拒绝,不要傲慢地拒绝;要能委婉地拒绝,要有笑容地拒绝,要有代替地拒绝,要有出路地拒绝。有一个意志消沉的年轻人,去向一位禅师请教从痛苦中解脱的方法。禅师说,你自己去悟一下,便会明白了。一天以后,禅师问他是否有所悟,他摇头,禅师便举起戒尺打了他一下。第二天,禅师又问,年轻人仍然不知,禅师又用戒尺打了他一下。第三天,他再次向禅师表示没有收获,当禅师举起戒尺打过  相似文献   

17.
在京城有一家非常有名的中外合资公司,前往求职的人如过江之鲫,但其用人条件极为苛刻,有幸被录用的比例很小。那年,从某名牌高校毕业的他,非常渴望进入该公司。于是,他给公司总经理寄去一封短笺。很快他就被录用了,原来打动该公司老总的不是他的学历,而是他那特别的求职条件──请求随便给他安排一份工作,无论多苦多累,他只拿做同样工作的其他员工五分之四的薪水,但保证工作做得比别人还要优秀。进入公司后,他果然干得很出色,公司主动提出给他满薪,他却始终坚持最初的承诺,比做同样工作的员工少拿五分之一的薪水。后来,因受…  相似文献   

18.
正在美国,有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身上全部的钱加起来也不够买一件像样的西服。但他仍全心全意地坚持着自己心中的梦想,那就是做演员、当电影明星。好莱坞当时有500家电影公司,他逐一数过,并且不止一遍。接着,他又根据自己认真划定的路线与排列好的名单顺序,带着自己写好的剧本前去一一拜访。但第一轮下来,500家电影公司没有一家愿意聘用他。面对百分之百无情的拒绝,这位年轻人没有灰心,从最后一家被拒绝的电影公司出来之后,他又从第一家  相似文献   

19.
正张一鸣在大学时做过一些独立网站和软件,有些申请到专利后就卖掉了。在他看来,毕业后去一个大公司里做模块改进一类的工作,实在"不太来劲儿"。毕业时很多人说我要赚到第一个100万,一定要通过创业赚大钱。而张一鸣对金钱的渴望没有特别强烈,他对做技术做产品更感兴趣。对于大学毕业找工作,张一鸣觉得:稳定不重要,户口不重要,公司规模和名气不重要,但一定要"来劲儿"。当时他只有一个感觉,要做有意思有挑战的事,和优秀的人一起做"来劲儿"的事。2005年,张一鸣从南开大学微电子和软件工程  相似文献   

20.
在一家知名的大公司里,营销部的主管被提升后,老板就让原来的主管从市场部的营销人员中,推荐一名适合做主管的人选。结果,老主管推荐了两名员工,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