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杜滨 《美与时代》2014,(7):93-93
楹联是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无论是楹联书法还是楹联文学,都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学,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宝贵的财产一部分,楹联书法必须要发展,而且要重点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寺庙多悬楹联.而在寺庙楹联中,佛教楹联数量最多,但是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当是那种深含禅理、禅味、禅趣的楹联,它们或寓理于景,或说法于堂,或劝人以善。  相似文献   

3.
巧对     
清人梁章钜,一生著述颇丰,酷爱楹联,曾先后集录《谧联从话》《楹联续话》《楹联剩话》和《巧对录》多卷。  相似文献   

4.
我国寺庙很多,道观也不少,而且大都悬有楹联。道教楹联按照不同的供奉场所和奉祀对象分类很细,内容风格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知人论世。道观中许多楹联亦庄亦谐,饱含哲理,寓意深刻,对人处世极有启迪。峨眉山灵官庙司命殿联云: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教自传入中国之初,就走上了中国化的过程。其中,清真寺的汉语楹联文学是非常具有典范性的中国化的伊斯兰教文学样式。清真寺楹联是以中国传统的文学样式,表达伊斯兰教的内涵。本文将清真寺楹联文学分为三种类型,并结合具体文本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清真寺楹联是一种以中国化民俗方式实现的文化融合。清真寺楹联的传承发展、布局搭配、联语用词等,成为伊斯兰中国化发展和阐扬中国伊斯兰文化的一种鲜明标志性载体。  相似文献   

7.
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而寺院楹联则以其鲜明的宗教色彩独树一帜。寺院楹联虽为小品,但其短小精炼,小中见大,寓意深刻,蕴味无穷。一幅好的楹联,胜过一篇长文。不少佛教楹联涉及了宗教与人生这个题目。宗教离不开人生。人类的一切文化结晶,说到底,都是在探讨人生。佛门讲功德,谈果报,便是在探讨人生。人们活在世上,人人都有个“人生”问题。这个最普通而又最长久的题目,人类已经探讨了几千年,并将永远探讨下去。峨嵋山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以其崇高的佛教地位,“秀甲天下”的绰约风姿,富丽堂皇的梵宇琳宫,吸引了历代无数高僧大德、文人仕宦,并留有大量诗文书画,仅楹联即有千余幅,其中不乏精品佳作,虽时过境迁,但内中所含丰富内容与深刻哲理是永远有生命力的,对追求“人生真谛”的人  相似文献   

8.
清真寺楹联是一种以中国化民俗方式实现的文化融合。清真寺楹联的传承发展、布局搭配、联语用词等,成为伊斯兰中国化发展和阐扬中国伊斯兰文化的一种鲜明标志性载体。  相似文献   

9.
张建波 《管子学刊》2011,(1):117-122
楹联可记录悠远历史、传承灿烂文化、寄托诗意情怀,阐明万物哲理。楹联文化是璀璨的华夏文化中一个雅俗共赏的文化品种,中国楹联文化洋洋大观,可从官场政治权谋的文化透视、经济行业盛衰的文化凸显、历史人物形象的文化折射、自然地理风貌的文化建构、事业爱情并重的文化品位、远大理想抱负的文化浸润、品格情操养成的文化熏陶、世事友情感悟的文化底蕴、游戏娱乐文字的文化图景、旷世绝联智慧的文化寻根十个方面管窥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瑰宝,从美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尚有不少的空间。仅从匾额、楹联这个角度,探讨了苏州园林的思想内涵和美学特征,从而认为,匾额、楹联在古典园林中不是点缀,而是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是园林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1.
<正>2010年12月18日至21日,翼彩五台山大型文化活动全国征联评审会在五台山五峰宾馆举行。历时3个月的征集,从30000多副楹联中初选出3000副,经过16名资深的古典文学专家、诗词专家、楹联专家、佛学专家为期3天的  相似文献   

12.
王松涛 《美与时代》2007,(4):99-101
康、乾二帝在位期间,几乎每年都来避暑山庄,在处理政务或游览之余赋诗填词,还书写了很多匾额和楹联.这些匾额和楹联有的描画景物,有的抒发情怀,有的寄托康、乾二帝的政治抱负.  相似文献   

13.
西山万寿宫是道教忠孝净明道的发祥地,道教文化底蕴深厚。千百年来,历代文人骚客流连忘返于此,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楹联。宫内各大殿的楹联意蕴酽郁、言简意赅而又绵绵远远,读来薄厚古今,耐人寻味,别有一番警醒之意。现摘录几副,浅抒己见,以飨十方好道之士。《财神殿》: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繁花似锦的楹联园地里,有许多话读书的妙联,不仅寓意深刻,而且颇为有趣。  相似文献   

15.
楹联是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学品种,而宫观楹联是道教文化长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语句精炼、内涵深刻,劝世扬善、耐人寻味,借景喻世、发人深省,融入生活、流传久远。道教宫观大都建于名山大川或风景闹市,它不仅是道教信徒过宗教生活的场所,同时也是广大游人观光览胜之...  相似文献   

16.
1988年11月30日,是广州教区连明德副主教晋铎六十周年钻石庆典及九十寿辰盛会。是日,石室礼堂布置得金碧辉煌,色彩缤纷,闪耀着光芒的彩花、彩带在灯光照射下,烁烁生辉。礼堂正面高悬着一个大“寿”字,左右两边一副祝寿的楹联,左边是:“明察秋毫堪赞羡”:右边是:“德高望重更应尊。”对联突出地概括了连副主教为教会服务的一生,发扬了基督信、望、爱三德,而备受尊重,以“晚霞金辉”为命名的祝寿会,就在这热烈的气氛中开始了。  相似文献   

17.
《佛教名胜楹联》:该书收录了佛教著名的寺院禅林、石窟等地的楹联佳作。该书在1997年首次出版后就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本次再版,又增补了大约40万字的内容,内容更加翔实全面,版面更加清新易读,装帧更为考究。五教基础知识丛书:《中国佛教基础知识》、《中国道教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8.
题写楹联是我国传统民俗之一。朱门红楼、名寺古刹、山水胜处,若得绝妙楹联映衬,定得画龙点睛、锦上添花之趣。《红楼梦》中,大观园竣工之初,即请雅好诗文的二老爷贾政题写匾额对联,贾政随即有“若大致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之评论。贾政之语可谓  相似文献   

19.
笔者到过北京、天津、甘肃、上海、陕西、河南、内蒙和河北省的许多大寺、名寺 ,但感觉哪里也没有象定州清真寺有那么多碑刻、匾额和楹联。定州清真寺原有 13幢碑 ,如果将其碑文联在一起可以说是一部缩写定州穆斯林的《春秋》。定州清真寺内遍布各个角落的匾额和楹联 ,对其内容加以分析 ,可以组成一部伊斯兰教教义、教礼、纲常、伦理、历史和哲学思想的小型教科书。本文试分析一下定州清真寺的匾额和楹联 ,以求国内阿林 (学者 )们的赐教。定州清真寺大门口东边原有一座汉白玉石牌坊 ,石牌坊中门上方嵌一长方形汉白玉条石 ,其朝东一面刻有雄…  相似文献   

20.
溥儒作为近现代书画界的奇才,早在民国时期就与张大千等著名书画家齐名。比较而言,溥儒的行书艺术成就最高,这在其行书楹联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溥儒行书楹联充分表现出了其深厚的帖学功底和魏晋神韵,不仅字字遒媚隽秀,笔墨空灵,更通过意境深远的对联内容,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表达了溥儒的美学追求和高超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