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壁生 《哲学研究》2022,(3):74-83+126
赵汀阳的《中国哲学的身份疑案》对当代中西方哲学研究进行了多方面的反思,并基于“第一哲学”的追求,对“中国哲学”的特征进行阐述。其中,赵汀阳对“经学传统”与“心学传统”的批评,事实上是对两种经典观的批评,指向的是当代的经典研究中的问题。对今天“做中国哲学”而言,经典意识与文明意识非常重要,经典意识意味着回到本源性问题,在这一意义上,经典的价值在于提供了基于现实生活经验进行哲学创造的资源。文明意识意味着,在文明立场中保持哲学面向本源问题的普遍主义品质。经典与汉语,构成中国文明的主要形式。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在现代汉语语境中“做哲学”,其表现形式事实上便是“做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2.
试图抛开"中国是否有哲学"的本根性追问与"中国哲学是否合法"的语境性设问,也暂时搁置"中国哲学如何建构"的宏大叙事理路,是因为我们必须回到我们依然"在场"的真实内心,必须面对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与问题",那就是"中国哲学意义维度为何"以及用何种方法使之恰切地呈现。当下的"中国哲学",有三种连续性的意义:一是奠基性的中国古代哲学(也许说"思想"更理想),其意义自在于经典文本与传统中,它的本真呈现应运用经典解释学方法;一是生成性的中国近代哲学,其意义他在于与西方哲学比较中,它的确当表达应运用哲学解释学方法;一是展示性的中国当代哲学,其意义自为于激越当下的生活世界中,它的理性提升应运用现象解释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经典”是前人已经做成的中国哲学,“做中国哲学”是今人力图做出中国哲学的新经典。作为本土话语体系建构的实践方式及其目标期待,经典是“经典解释”与“做中国哲学”的本土性之所在。首先,“格局”是“经典”的另一种表述,诗书是经典的文化载体,大道是经典的本真诉求,这是中国哲学共同体需要具备并强化的三种“经典”意识。其次,“做学问必选一典籍为基础而精熟之”,“复兴中华文化人人必读”九部书或者七部书,“决不读第二流以下的书”而是“必须读第一流著作”,这是国学大师对于三种“经典”意识的现身说法。最后,尽性地打开格局,尽力地读通诗书,尽心地传递大道,这是敦促我们将做中国哲学的三种“经典”意识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不论是中国传统智慧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关注人的发展问题。"君子"是中国传统哲学所强调的重要人格范式,几千年来,其在中华文化数千年演进的历史进程中,受到上至历代思想家、文人士大夫,下至社会各阶层普通百姓的广泛认同与推崇。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是所有人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本文将通过比较"君子观"与"人的全面发展观",分析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话的这一重要契合点以及其最新发展态势。本文以"立德树人"为研究出发点,在梳理中国古代经典对"君子观"的阐述之后,以清华大学的百年校训为个体案例分析材料,分析中国古人"君子观"中"德"与"正"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的发展视阈内的具体对视,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5.
陈赟 《哲学动态》2022,(10):37-40+127
<正>陈少明“做中国哲学”的哲学探究理念和实践,为在当代中国做哲学提供了一种道路、一种典范。他不仅对这条道路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而且以自己的哲学创作实践提供了具有类型学意义与激唤作用的案例。这一典范的要点在于肯定中国哲学作为地方性知识的同时又具有普遍意义,“中国”在此是一个“地方性”的限定,是人文之“风土性”(和辻哲郎语)显现,普遍性既是由内容——即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经验——提供,也与哲学本身就是一种普遍性的思想方式相关。  相似文献   

6.
张任之 《现代哲学》2022,(3):129-131
<正>陈少明教授在《做中国哲学:一些方法论的思考》~((1))一书中鲜明地提出了“做中国哲学”的口号。按其自陈,这个口号首先是对当前中国哲学研究界的一个反思和吁请,即一方面要有别于只述不作的哲学史论述,这种中国哲学史的论述源自近代以来在西方哲学影响下、以某种西方哲学的框架来重构中国古代思想;另一方面是要“做”出中国哲学自身的特色,这在根本上意味着中国特有的思想经验与思想品格在今天重新生发出其特别的意义,是为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7.
张岱年与中国哲学问题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问题史研究,探讨了一种有别于一般的中国哲学发展史研究的形式与方法,并以这样的形式与方法在现代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学术成果.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现实情况来看,张先生的中国哲学问题史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在对传统的中国哲学的考察中"深悟其精义",启发我们对于中国哲学内容的正确理解,同时,也能够给予我们多方面的方法启示,有助于我们从中国哲学问题的角度去关注、总结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拓展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路径与方法,促进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与建设.  相似文献   

8.
作为"做哲学"的一种尝试,杨国荣近年来提出的"事"哲学的实质内涵与"事"哲学的做法,对于如何做中国哲学具有启发意义。就"事"哲学的实质内涵而言,"做哲学"是做事之一种,而把哲学理解为做事,可以更恰当地把握中国的哲学传统。哲学家"做哲学"之事,以哲学做事,在遣词造句、辨名析理、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过程之中成就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做哲学"需要诉诸感受,其中一个重要面向是哲学话语的可感性。"事"字处在日常用语与哲学术语之间,既是活生生的现代汉语词,又是源远流长的古典词汇。挖掘这样一些字的深意,切磋之、琢磨之,进而实现中国传统术语的当代转换和日常语词的学理提升,让它们成为对当代生活世界具有解释力和感染力的说理词,彰显它们在思考哲学问题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与普遍意义,这对于如何做中国哲学来说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对于中国学界并非一个新问题,但近年来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方式发生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具体来说,学界逐渐摒弃了以文本互释来追溯和印证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的渊源关系的方式,转而直接运用"德国古典哲学把握问题来展开哲学思维的路径"对马克思哲学进行重新思考和阐释。这不仅对于马克思哲学研究具有深化和重构的作用,而且也推进了中国学人对于西方经典思想的理解和回应。尤为重要的是,这种哲学思维的触角还触及到现代性、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等诸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新的研究方式展开过程中,逐渐表现为两种相互对峙的趋向:其一,通过康德来阅读马克思;其二,通过黑格尔来阅读马克思。日本学者柄谷行人的《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中文版出版之后,这种对峙更趋鲜明。近期我们有幸邀请到正在清华大学访问的柄谷行人教授和国内一些代表性学者就相关问题展开了一场思想的交融和交锋。  相似文献   

10.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典哲学的汇通问题,以往的研究由于忽略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内在关联,或者只是过于简单地理解这一关联,因而存在着一些严重的缺失。本文力求从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出发,借助学界对于资本主义起源和中国历史上的"唐宋变革"等问题的最新阐释,在将中西现代性之发展置于大致平行时段的基础上,通过中西现代性和匹配于相应社会时代的哲学类型的双重平行比较,来理解中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典哲学汇通的可能性和可能的汇通方式。  相似文献   

11.
正叶秀山先生是我国西方哲学研究大家,也是一位哲学研究和行文写作独具风格的哲学家。他对西方古典哲学尤其是古希腊哲学造诣精深,其研究并不简单地停留于一般哲学史的理论知识和思想逻辑研究,也不只局限于古典哲学,而是涉及现代和后现代哲学及跨学科性的宗教、科学、艺术、中国哲学等领域,并能够"以史带论"乃至"以论带史",深刻地面向哲学问题本身而阐发其独到  相似文献   

12.
如何做哲学     
"做哲学"的方式在哲学发展过程中呈现多重形态。在实质的层面,哲学之思展开为对智慧的追求,后者体现为以人观之和以道观之的统一。以人观之意味着从人的现实存在境域和背景出发,以进入人的知行之域为研究和追问的对象;以道观之则意味着跨越知识的界限,贯通存在的不同方面,把握世界的整体,并追问人和世界中的本源性问题。在形式的层面,哲学之思作为以理论思维方式来把握世界的过程,又表现为"运用概念"的思维活动。哲学思想凝结在概念之中,新的哲学思想的形成也通过新概念的提出而实现。今天的哲学思考还需要回到存在本身。所谓回到存在本身,意味着既要扬弃囿于语言逻辑的分析哲学,又要扬弃囿于意识领域的现象学,进而回到具体的、现实的存在本身。哲学之思同时涉及理论与经验、知识与智慧的互动。  相似文献   

13.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进入21世纪后,面临着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困难性。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研究视域上作出一个大的转换,即从20世纪中国哲学视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20世纪中国哲学主潮之一,通过参与创造中国哲学的现代形态与现代传统,通过与20世纪中国哲学诸思潮的相激互融,通过转化成为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哲学内核,进入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成为了20世纪中国哲学的有机内容,并为广大中国人民所接受和认同。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取得了作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笔者的这些思考与探索,得到了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陶德麟教授的鼓励与支持。  相似文献   

14.
孙正聿教授的《哲学通论》是"一部专著性的教材",其专著性和教材性全都有赖于它在西方哲学史中有其根基;具体来说,《哲学通论》的哲学史底蕴主要来自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体现在:整本《哲学通论》在其最主要的几个问题节点上都借助于黑格尔哲学来建构自身的思路和结构,从而使这本专著性教材与黑格尔哲学形成了深刻的内在理论关联。《哲学通论》最具创意也最有特色的三个思路是:作为哲学思维方式的"反思思想"维度,作为哲学核心问题的"思想客观性"问题,以及作为哲学历史演进的"本体论中介化"进程。这三个思路都是以黑格尔哲学为基础,并在与黑格尔的深度对话中建构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5.
##正##技术哲学是人们对技术的哲学反思,是运用哲学的视角和方法研究技术所建立起来的一门学科。1984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年鉴》,在"研究状况和进展"栏目中首次刊出文献综述《技术哲学研究简况》,将技术哲学列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或领域。学术界通常认为,陈昌曙于1982年10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科学与技术的差异和统一》一文是中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的王夫之与戴震的哲学终结了宋明理学,开辟了中国哲学发展的新方向。王夫之、戴震哲学的巨大价值在中国近现代的学术发展中没有得到合理的绍述与发扬。吴根友等著《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一书第一次从哲学的角度对戴震和乾嘉学术做总结研究,其价值有四:一是系统总结分析了20世纪以来明清学术与思想研究的大体上的四种范式或曰四种路径;二是肯定以戴震为代表的乾嘉时代的哲学是以"道论"为其形上学;三是从古典人文知识增长的新视角重新认识、评价乾嘉时代历史考据学、语言哲学的思想史意义;四是阐明"实事求是"是乾嘉学术方法的"活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哲学中若干基本概念的起源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从周代到清代中期大约二千六百年间的哲学,可以叫作中国古典哲学。中国古典哲学在基本方向上是与世界别的国家的哲学一致的,都是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交互斗争交互影响为主耍内容;然而,在具体表现上,却不能不有其特殊的形式。中国古典哲学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范畴,白己的一套独特的基本概念。而且这些基本概念的意义,又是随时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假如想正确地了解中国古典哲学的内容,就必须先了解中国古典哲学中基本概念或主要范畴的意义。在中国古典哲学中,许多基本概念都是唯物主义者与唯心主义者共同使用的;但是唯物主义者与唯心主义者却对之有不同的理解,对之采取了不同的看法。这也是应该注意的。本文试图对于中国古典哲学的宇宙观中一些比较重要的基本概念的起源与演变,作一些简单概括的说明。  相似文献   

18.
在哲学发展的历史中,时常出现创造与阐释相互转换的规律性现象。回顾哲学研究的历程,似乎明显存在着"创造——阐释——创造"或"阐释——创造——阐释"的历史"变奏曲"。这种反复出现的变奏,在哲学研究主体的个体、群体和整体诸层次上不同程度地呈现出来。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也显示出阐释与创造的规律性变换,但目前在总体上处于"阐释多于创造"的状态,甚至隐含着"阐释驱逐创造"的机制。中国哲学当前发展中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乃至困境,呼唤中国哲学共同体认真考量哲学发展中阐释与创造的辩证关系,进而正确地予以对待和处理,以期形成阐释与创造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是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它具有以下鲜明特点:第一,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造中国,探索和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时代的中心问题;第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第三,立足中国实际,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话语;第四,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扩展到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着力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研究。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根本前提。这既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本质规定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今天,继承和发扬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以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必须正确认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的重要意义;其次,必须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恢复和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再次,必须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的联盟,并由此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从最初对西方身体转向的应激反应,到开始关注中国古代哲学的身体维度,再到多角度、宽领域深入开掘中国传统哲学的身体特质,作为中国哲学研究的新视野,中国哲学的身体性研究展现出了非凡的活力.关于这一研究的新进展,海峡两岸"中国哲学研究的身体维度"会议从三个方面,即"身体与伦理"、"体感与体知"、"身体与语文"作了细致的探讨,不仅深化了中国哲学的身体性研究,也推进了海峡两岸学者在这一领域的学术交流,中国哲学的身体性研究已成为建设当代文化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