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恰当把握《资本论》的辩证方法的前提是恰当把握马克思"辩证法"概念的基本内涵。如果把马克思对辩证法的著名界定"对于肯定事物的否定的理解"中的"理解"概念把握为对变化中的事物所处的具体情况也即现实性前提进行判断的话,马克思的"辩证法"指对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性的否定性的揭示。而这一揭示的展开过程,就是《资本论》的"辩证方法",这种方法是不断从被给定的政治经济学抽象观念深入具体的历史性境遇、并揭示其界限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21世纪资本论》提出用全球累进资本税这一工具来解决资本主义长期悬而未决的分配正义问题,本文基于资本逻辑推动现代性发育这一视角,梳理资本成长和扩张的世界历史进程,对资本的本性、权力等进行哲学追问,探讨这一工具短时间内不能实施的缘由、中国如何应对公平问题及其未来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一1962年第4期《哲学研究》,发表了吴傅启同志的《由抽象上升为具体是辩证的认识方法》。这个标题的提法,是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问题是该文开头的这句话:“这种逻辑的认识方法,就是由抽象上升为具体的辩证的认识方法,也就是马克思应用于《资本论》中的基本的逻辑方法,”于  相似文献   

4.
21世纪资本范畴的内涵是什么?如何揭示全球资本逻辑的扩张与全球经济正义冲突的深层原因?对此问题的反思,引发出更为深刻的问题域:如何把握当代生存世界金融化的本质,如何全面而又深入地解读资本与中国现代性发育的哲学原理?本文指出,21世纪的资本运动给了当下中国新的觉醒,资本如何从经济理性上升到政治理性,这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深层寓意,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到马克思的《资本论》再到21世纪中国版的"人民财富论",其间包含着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制度创新和人的自由解放的实践预设。  相似文献   

5.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形成之重要环节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立场即以"现实的历史"为对象。由此,彰显了《资本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关系:《资本论》通过对资本的批判,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现实的历史",而且揭示了融资本主义历史于一体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因此,《资本论》不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简单运用,而是对作为"新世界观"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真正建构。  相似文献   

6.
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并不是表面的认识对象的不同和区分,而是认识方式的不同和区分,也即一种从客体性逻辑到主体性逻辑的认识逻辑的根本转换和认识主体的时代凸显。在此基础上,《资本论》的认识论革命,必须在认识论转向而不是认识论断裂的意义上才能理解:它既不同于古典政治经济学非批判的抽象实在论,也不同于古典哲学非批判的抽象辩证法,而是将二者有机结合的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法——抽象力。正是借助于抽象力,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资本论》才能既超越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直观抽象,又超越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抽象,深入把握和具体分析作为商品交换关系背后所掩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独特认识对象。唯此,《资本论》才能对作为政治经济学轴心的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做出科学的说明,才能揭开笼罩商品世界的一切魔法妖术和全部神秘性,最终破解抽象之谜,使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获得其完全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长安 《哲学研究》2022,(8):26-36+128
马克思在1858年1月14日致恩格斯的书信中提出了写辩证法的哲学夙愿。列宁以来,对这一夙愿背景的研究,经历了从《资本论》到兼及《大纲》,再到首重《大纲》的过程。这其中,学界对《危机笔记》的研究是不充分的。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论证《危机笔记》是马克思辩证法夙愿的直接中介:《危机笔记》剪报的材料性质与此信所说的“材料加工的方法”吻合;体现马克思危机认识的标题目录的形成与此信的时间吻合;《危机笔记》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的运用,其辩证方法与《大纲》《资本论》相呼应;《危机笔记》结构与《逻辑学》对应,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计划层面补充了列宁以来的相关研究。这对于完整理解“《资本论》的逻辑”形成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吴猛 《哲学研究》2021,(2):18-29+126
阿尔都塞对《资本论》的认识论建构呈现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认识论变革的基本形式,事实上展现了《资本论》中的意义论维度,但由于他借助斯宾诺莎哲学理解马克思的文本,从而使得他最终未能成功把握这一变革的基本旨趣。马克思关于经济学研究的"两条道路"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认识论变革的切入点。这一认识论变革的实质是马克思以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方式实现了对于历史性现实运动本身的把握,这体现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范畴与其历史性给出方式之间建立起内在联系,并以这种内在联系为根据,从给定的政治经济学范畴出发,通过对这些范畴之形式规定的现实运动前提进行不断追问,揭示上述历史性给出方式本身,并呈现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感性个体进行整体性塑形的"社会"形式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9.
论文对古代典籍所载"易象"一名作了新的解读。认为所谓"易象",仅是当时《周易》的另一种称谓而已,它并不神秘;"易象"与今本《象传》没有直接联系,尚无渊源,《象传》"演德","易象""尊礼尚施",至汉代仍保存有以古礼诠释《周易》的传统;古代《周易》原有《象经》,或以《卦下易经》当之,惜已不传;但在清人的《易》著中,至今仍可见其传承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
综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其经济发展的背后都有一种强大的人文力在作为支撑,这个力就是道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道德作为经济发展的内驱力和精神支撑的作用日益彰显.  相似文献   

11.
《侈靡》是《管子》中一篇重要文章,以难懂著称。本文从《管子》全书出发,探讨《侈靡》真意,并对全篇作一综合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进化唯物主义”,是我们对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唯物主义主要表现形态的一种概括。近读袁伟时、黎红雷《“进化唯物主义”献疑》一文(见《哲学研究》1986年第2期,以下简称《献疑》),感到还有商榷的必要,现再将我的观点作如下说明,敬请广大读者和袁、黎二位同志指正。  相似文献   

13.
对于我国萧齐时期刘勰所著《文心雕龙》一书之所谓“道”,解放以来发表过意见的人,火部分认为是儒家之道,但也有少数人认为是道家之道或佛家之道。笔者认为《文心雕龙》之“道”的内涵是“以佛统儒,佛儒合一”。本文试就此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思想深受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的"劳动"理论批判地改造了康德的"二律背反"思想。康德只是揭露认识论领域的矛盾,而马克思则颠倒了对二律背反的运用:这种颠倒是从形而上学的、理论视阈到社会现实的、实践视域的颠倒。具体而言,康德通过"二律背反"思想的"批判性"揭露了认识论中理性一旦超越了经验的界限之后所产生的矛盾,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则通过"劳动"的"二律背反"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产阶级与工人之间深刻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周易》起源于“占月术”—兼论《易》的文化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易》起源于“占月术”—兼论《易》的文化背景张文《周易》,或单称《易》,传为上古卜筮书,其基本特征是八卦。关于它的起源问题,学界历来争论不休。本文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八卦的起源及作《易》的文化背景问题提些新的看法。不妥之处,乞教于方家。一、周易解...  相似文献   

16.
《资本论》研究需要从单纯基于资本逻辑的方法论(资本作为支配一切的绝对权力)转向引入技术逻辑的方法论(技术与资本共同作用支撑生产方式革命)。马克思指出,仅靠资本逻辑难以引发工场内部的生产方式革命。因此,只有理解和把握工业革命以来的技术及其科学化形态,以及技术与资本共同作用引发生产方式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机制,才能真正把握资本、资本逻辑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才能深化《资本论》哲学思想的研究,并在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方面获得更多发现。  相似文献   

17.
欧阳英 《哲学研究》2023,(10):30-37+128
“更多地强调《资本论》的唯物主义基础”,是马克思留下的重要课题。《资本论》中重点论述的工人活劳动,实质上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中的“人的感性的活动”。马克思以工人活劳动为立论基石,将《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建立在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的基础上,为《资本论》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基础。马克思透彻分析了工人活劳动与价值创造的内在联系,为《资本论》奠定了科学的价值论基础。马克思揭示出工人活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个被掩盖的事实,科学地说明了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为工人运动由自发走向自觉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为《资本论》的历史地位奠定了牢固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反对把《存在与时间》解读为生存哲学,但人们的这种所谓误读事出有因:该书提供了生活现象学作为一般存在论的基础与出发点。一般存在论几经尝试,以失败告终。他实际呈现给我们的就是生活现象学,而存在论只停留为理论雄心。该书有意规避了爱与友情这一人生现象学上的重要环节,为他后续思想,比如反映在《黑皮本》中的纳粹问题的政治失误,开了方便之门。这警示后人,哲学家勿妄以自己的基础理论直接参政。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对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从根本上进行了重新认识。这是由于这一方法本身的任务改变了:这一方法是作为现实地研究具体的客体来运用,而不是作为从根本上“决定思维”的体系的笼统轮廓来运用了。作为认识的基础性因素的经验,可以在这样了解的思维任务的前后联系中加以考察。譬如,在思维的现有内容同经验方面相反的例子发生冲突的条件下,就必须从逻辑-方法论上分析行为的各种“狡计”的观点而言,情况就是这样。实现这类克服理论思维与经验知识的矛盾的“狡计”是《资本论》中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所独具的特点(这正是“实事求是”地研究现实存在的客体的一种方法)。如果说黑格尔的辩证逻辑是一种思辨思维的逻辑,那么,体  相似文献   

20.
《国蓄》篇在《管子·轻重》诸篇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一是从文体形式而言,与《轻重》其他篇章用桓公、管仲对话体裁不同,《国蓄》通篇是论说财经管理的论文;二是《国蓄》所论用轻重术管理政府财政经济的学说,与《轻重》其他篇章声息相通,成为“轻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