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是从其哲学体系出发,提出了"反思判断力",并认为它是人从个别出发,寻找普遍性的能力。康德认为,反思判断力能有效地沟通认识与道德两大领域。由此可见,康德美学的更高目的是指向道德的。而人的道德素质是需要专门培养的,这并不是美育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实现对人的情怀的培养,必须通过哲学的力量来完成教育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伦理学与美学、审美与德性之间的联系在康德哲学中是显而易见的。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充分提示了这种联系。这种联系使第三批判在体系里起着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之间联结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康德批判时期的"三大批判"基本奠定了其哲学思想的框架,其中的《判断力批判》则奠定了其美学思想体系。《判断力批判》几乎成为康德的美学全貌,而在康德前批判时期所作的《论优美感和崇高感》被学界普遍忽视。我们可以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对比分析,从"四同"和"三异"中发掘《论优美感和崇高感》的意义和价值,以此对其作出价值重估。  相似文献   

4.
卢春红 《哲学研究》2015,(2):67-76,128
本文综合了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中有关"反思"概念的不同论述,主要分析了康德反思概念的三个不同层面内涵,即反思概念与主体的关联,先验意义上的反思以及反思性的判断力,由此显示出康德反思概念的独特之处:其运思时的由感而思的特性。这一特性,不仅让康德的反思概念与黑格尔的反思概念有了不同的指向,还显示出其对当代西方哲学的意义。这同时也意味着,当反思概念与判断力相关联,与感性的角度相关联,从而通过自身进入主体之时,它也是通过自身走出了主体,进入生活世界之中。由此,反思概念就指向了对自身的消解。  相似文献   

5.
使形而上学走上正确的道路,是康德念念在兹追求的目标,但休谟的怀疑和康德自己的理性批判已使康德无法继续采用建构性的方法,而只能采用范导性的方法.康德借助反思的判断力,在对审美判断力的批判中确立了主观合目的性这个先天原则,通过"类比"作为客观合目的性运用于有机物和整个自然,再通过最终目的和终极目的的概念引导出人的文化和道德...  相似文献   

6.
张政文 《哲学动态》2007,(10):60-64
康德被公认为现代社会基本理念和现代性的主要缔造者。正是如此,康德受到自黑格尔至当代后现代思想家德里达、福柯等人的反思性批判。在当前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对抗的场景中,对康德的理解如何才能够更具时代的合理性,本文运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视域来解读康德审美理论,就重建康德审美理论的当代理解做一探讨。一生活世界视域中的审美判断审美判断是康德审美理论的基本概念。在康德理论体系中,第一批判讨论的是人类认识能力,第二批判讨论的是人类实践能力,而第三批判即《判断力批判》则不仅要协调人类诸认识能力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考察认识…  相似文献   

7.
司强 《现代哲学》2017,(4):24-29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康德哲学中的"自在之物"不再仅仅是解决近代哲学中的认识论难题或者重构形而上学的努力,而且是物化现象的理论表达。在卢卡奇看来,《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可视为对"自在之物"问题的不同解答,并且为后康德哲学解决物化问题开辟了道路。以"自在之物"概念为核心,卢卡奇在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之间架起了桥梁,为理解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开辟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阿伦特认为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包含着"他未写出的政治哲学",因为康德真正的政治哲学是基于他对判断而不是意志这种人类能力的考察。阿伦特在康德的鉴赏判断中发现了判断的这种自主性能力,即在缺乏概念和规则同时又不放弃某种普遍有效性的情况下来判断特殊物的能力。判断不仅是在与共通感同源的共同世界中发生的,而且与"站在其他人的立场上来看问题"这种扩展的思想方式联系在一起,判断的必然性是一种通过想象力而成为可能的示范性的有效性。阿伦特对《判断力批判》的重构旨在表明,反思性判断力不仅是一种区分美与丑的能力,而且也是一种区分对与错的能力。我们必须像判断美的对象那样来判断对与错,因此,反思性判断力成为了政治判断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9.
"审美理念"是康德美学著作《判断力批判》中的重要概念,它关涉到艺术创作与欣赏的重要问题,也是理解康德美学主要命题的关节点。但对"审美理念"的理解,除了从康德对这个概念的直接规定入手外,还应辨明"理性理念"、"美的理想"、典型等概念与"审美理念"的关系,以此廓清它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谈到审美判断力在鉴赏中的重要性,其实审美判断力也贯穿在油画写生阶段,而且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油画风景写生中反思审美判断力的重要性,并对写生审美判断力的培养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1.
康德伦理美学的主体思想程惠莲把伦理学与美学联系起来并在善与美的结合中突出人的主体性思想,是康德伦理美学的显著特征,也是康德主体性批判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康德在他的主要美学著作《判断力批判》中对此作了具体阐明。奠定在理性二元对峙基础上的康德美学大厦...  相似文献   

12.
牟宗三通过对道德理性三义的确立与对儒家的"当下呈现"即是康德所谓智的直觉之肯定,建立了道德的形上学。他进而认为康德只证成了道德理性之第一义,而未能证成其第二义,亦未能透显出第三义,衡定康德只有道德的神学而无道德的形上学。通过对康德理路的分析可以发现,康德建立的道德的神学在《判断力批判》中亦有道德的证明,而非只有《实践理性批判》之单纯分解地形式地建立,与儒家以良知为本体建立道德的形上学的思路有不谋而合之处。  相似文献   

13.
康德认为几何学与物理学的普遍性本身是确定无疑的,因此需要证明的只是它如何可能的问题。而审美却不然,康德曾对它的普遍性抱怀疑态度,所以他认为首先要解决这种普遍性是否存在的问题。鉴于此,康德打破了他在前两个批判中量先质后的分析顺序,首先从审美的无功利性质出发来证明  相似文献   

14.
《判断力批判》正式出版的导言不仅比第一版导言简短,而且在内容上也有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正式出版的导言对自然的合目的性原则进行了演绎;第二,在正式出版的导言中,康德指出,判断力通过自然合目的性的先天原则让我们认识到至善的可能性,从而联结知性的立法和理性的立法,完成从自然到自由的过渡。这些变化表明,康德重写《判断力批判》的导言是因为正式出版的导言更清楚地展现了《判断力批判》在批判哲学中所处的特殊位置,即虽然它并不给自然的形而上学和自由的形而上学立法,但是它实现了内心能力作为一个系统统一性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的认识活动中,规定性判断力起着把具体实例和直观"归摄"于普遍规则的作用。虽然康德对判断力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讨论,提出图型论和判断力的疑难,但仍留有一些困难。透过胡塞尔发生现象学的类型学说,分析表明知觉或直观对象的构造活动在"归摄"中起着基础作用。图型既可以作为"归摄"的中介,又通过想像力引导直观对象的构造综合。而类型通过类型化统觉和类型预期参与直观对象的构造和"归摄",可以视为对康德判断力学说的补充和改进。  相似文献   

16.
在透过当代自由主义的局促的理论视野去理解和解释康德的政治哲学,而自称康德主义者又成为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家的风尚的时代,重温阿伦特从《判断力批判》的“审美判断力批判”去挖掘和重建康德的未成文政治哲学的工作,无疑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本文在重新梳理康德的成文政治哲学的基础上,分别从历史概念、政治概念、判断概念、契约概念、公共空间概念的角度全面地分析了阿伦特的解释理路,探讨了阿伦特的政治哲学与康德的政治哲学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指明了阿伦特的诠释范式的潜能和限制;阐述了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和交往行动理论对阿伦特政…  相似文献   

17.
<正>特殊性与普遍性、偶然性与必然性是近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从笛卡尔的"我思"开始,经过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到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时,近代哲学有关特殊性与普遍性、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讨论似乎已臻成熟。然而,细读现代西方左翼政治哲学之作,特别是巴特勒、拉克劳与齐泽克的《偶然性、霸权与普遍性》一书,笔者发现,关于上述范畴的讨论尚有待进一步深化。而在这方面,现代西方政治左翼学者的有关思考给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鉴此,本文拟从拉克劳与齐泽  相似文献   

18.
作为政治思想家,阿伦特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批判也是深刻的,然而这一方面却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阿伦特的批判包括三个层面:首先,就道德主体而言,以复数的"人们"批判理性存在者;其次,就道德主体的理性与意志关系而言,以判断的综合作用来批判将两者直接勾连的处理方式;最后,就道德判断力的性质而言,以基于共通感的反思性来批判基于道德法则的规定性。阿伦特这一批判代表着一种新的路向,对之后的思想家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19.
康德伦理学被视为义务论的典范,因而许多研究主要围绕其"义务"(Pflicht)概念展开,探讨自律的意义和道德法则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康德著作中不乏关于"目的"(Zweck)的论述,甚至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建构了一个体系完备的目的体系,这对于深入理解义务和幸福、自律与自由之间的关系而言尤为关键。本文尝试对康德关于目的概念的定义和目的论体系的建构做出考察,进而分析康德道德哲学的目的之维,从而分析目的何以沟通自然与自由的问题,并阐释将作为道德存在的人视为创造的终极目的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学术界对康德思想的讨论中,"公共性"问题却被忽略.而这恰恰是把握康德政治哲学特质的关键所在.在康德看来,任何政治判断都应该是一次"启蒙".而启蒙必须以公共性为中介.正是由于理性的公共使用,政治判断才有可能成为批判的、辩论的共识,进而才能获得深厚的民情民意基础.基于这种认识,康德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公共性"并赋予其新的意涵,从而凸显了"公共性"的理论价值及其在康德思想体系中的转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