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母亲的佛缘     
缘于母亲的信佛 ,我们兄弟姐妹从小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出生在五十年代 ,生长在六七十年代 ,当时农村极度贫困 ,温饱尚难解决 ,更无文化生活可言 ,因此 ,母亲所有的佛事活动 ,便成为家庭一道热闹的景观 ,也成为我们生活中最大的兴奋点。母亲与佛的结缘 ,最初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外婆的影响 ,二是生活的艰辛。外婆是最初的老师。母亲是长女 ,善良的外婆除了对他进行“三从四德”儒家思想教育外 ,更处处用佛教行因报果的观念影响她。外婆也是佛教徒 ,小时候母亲常常向我们谈起外婆。有时她也谈起我那早逝的祖母 ,但在母亲的心里 ,外婆…  相似文献   

2.
外婆的家在穷乡僻壤的小山村。大二那年暑假,我陪同母亲去看望外婆。见到我,外婆便问长问短,说及城里与乡下的两重世界,她那苍老的脸上流露出对外界的陌生和无可企及的神色。末了,凄婉地说姨婆头戴金耳环,身穿新衣服,过着神仙样的日子,沟  相似文献   

3.
外婆又来了,迈着细碎的步子,背着蓝格子的小包袱,银白色的头发,照例梳得一丝不乱.时隔一年,外婆又住到了母亲给她准备好的卧室里,一张小床,干净的被褥,新鲜的水果。午饭是韭菜馅的水饺,外婆吃了一碗后,拿出那些花花绿绿的药瓶,喝药。然后,她闲坐在胡同里,邻居们打招呼说:“来啦?多住些日子!”外婆就笑:“来了,多住些日子。”  相似文献   

4.
李爱莲 《天风》2015,(4):54
"不好意思,我身上的钱不够,可不可以给我零钱坐公交车?"这天,我带着两个女儿和母亲一起出门,在等公交车的时候,有个陌生女子走上前来开口询问,母亲便掏出几枚零钱递给对方。表达爱心各有其法"外婆,您怎么知道她真的没钱?说不定她是骗您的,为什么您还要给她呢?"小女儿加加在旁问道。母亲微笑着说:"因为我也曾遇过需要别人伸出援手的时  相似文献   

5.
外婆过世多年了,可和我聊天时,母亲常会说起外婆,说起外婆常说的几句话。 “家有黄金堆百斗,不如送儿上学堂。”外婆常常这样说。我的母亲,生于上个世纪40年代初。在那样一个时代,在偏僻的苏北乡村,不要说女孩子,就连男孩子,能够上学的也不多。  相似文献   

6.
一枚假金戒     
母亲60岁生日,我和丈夫及女儿回到老家为她祝寿。次日,大家忙着做饭,女儿无事,便拿着外婆的钥匙四处搜寻着玩。打开一个抽屉,从中拿出一个木匣子,翻开,里面有一个小盒子,再翻开,女儿突然惊叫起来:“外婆,你有这么漂亮的戒指,怎么不戴在手上?”我闻讯从厨房跑出来想看个  相似文献   

7.
邸尚登 《天风》2006,(12):45
裘亚冠长老7岁时丧父,下面有两个弟弟,母亲任教会传道。外婆是一位爱主很深的老太太。她长在基督徒家庭,深受上代之熏陶,虽家境清贫,促使她从幼小就能自理生活与学习,12岁即住读求学,品学兼优。年轻时求学在景海幼儿师范,并参加青年女子立志布道团,为基督使命,传道作证,引人归主,同得福音的好处。  相似文献   

8.
七岁时单独去邻县的外婆家,我家距外婆所在的村子有10公里,途中要经过三座大山、五条岔道、四道桥梁,十来个村子,母亲自然有些放心不下。离家前,她总是一遍遍叮嘱我何处进山、何处拐弯、何处上坡下坡,她说:“记住了这一些东西,你才记得回家的路。”  相似文献   

9.
外婆有部《金刚经》,是一种石版繁体的经书。这经书如同她的命,谁也不敢去摸一摸,碰一碰。其实全家压根就没有谁想去动一动它,只是外婆将书看得如此重罢了。全家跟随父亲的调动,从湖南到贵州,一路上外婆把《金刚经》捂在心口上,颠颠簸簸又是汽车又是火车,从不曾掉以轻心。外婆的珍宝唯独我可以随意动一动,例如她那几块光洋,就唯独我见过,还有她的一些金银首饰及玛瑙之类,也只有我开过眼界。即使是那本在她看来比命还贵重的《金刚经》,我也可以翻翻。外婆若看见我翻经书,脸上即刻露出少有的笑容:“翻一翻也好,那是要长功德的。”倘若家里其他人动。  相似文献   

10.
刘凌维 《天风》2022,(10):37-38
福音种子 在信仰上对我影响最早的是我的外婆,我从小跟外婆生活在一起,她虽然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家庭主妇,但对信仰却非常虔诚,即使在十年动乱期间她也不肯放弃信仰.在上世纪80年代初,教会渐渐开始恢复后,外婆更是不辞辛苦地服侍弟兄姐妹:探访生病的人,扶持软弱的人,安慰伤心的人……外婆平时也很关爱亲友、邻里,热心向他们传讲上帝的福音.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位母亲,由于要上班,将3岁的女儿丢给离家不远的外婆照看,但她很不放心,每天都要去看两趟。这日早晨去看孩子时,女儿打了两三个喷嚏。上班时,她一直在思考这件事:“宝宝会不会是感冒了?会不会发热?或者是患了其他什么病?”她越想越担心,于是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煞有介事地请了假,并急急忙忙地跑到外婆家。结果,她看见孩子正在那儿活蹦活跳地玩呢!  相似文献   

12.
外婆的庵堂     
<正> 一恍外婆已经去世二十五年了,她走之前身体一直很健康,饮食起居都是自理,因为她一直是素食,都习惯于自己动手,尽管那时她已是81岁高龄。她走的时候也很安然,如同睡觉一般,实为无疾而逝。外婆是个出家人,三十多岁就出家的。她为什么出家,或者说她出家因缘是什么,我至今也不十分明白。外婆独自住在一座庵堂里,这庵堂座落在一座山上的山凹处,离最近的村子也有二三里地。庵堂是一座观世音的庵,庵  相似文献   

13.
幸福的阶梯     
正母亲在世时,喜欢在那月光下的晚风里给我们讲过去的事情。那时,学校不及现在这样多。她念书处,距家十多里,其间还要越过一条河,所幸河水不是很深,她拉着大孩子们的衣襟也能趟过去。但风雪天可就遭罪了,冰水如刀锋般刺骨。路途遥远,午餐需要随身带,那是用仅有的霉麸糠蒸成的干饭团……外公外婆都是目不识丁的穷苦人,他们共生养了六个孩子。  相似文献   

14.
正一、信主上世纪90年代初,外婆千里迢迢从山东老家来到东北,在我家住了几个月。那时,外婆已是七十五岁的老人,她整天唱着、笑着,乐观与通达使她容光焕发,又大又圆的眼睛仍然清澈明亮,布满皱纹的脸上白里透红。她每天唱着我听不太懂却很动听的圣歌,唱一会,就为她的儿孙祈祷、祝福一会。一个大字  相似文献   

15.
繁星满天     
她生在中国最北端的城市——黑龙江漠河的北极村,出生的那天正好是正月十五,所以她还有一个乳名迎灯。父亲迟泽凤是小镇上的小学校长,因为非常喜欢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而曹植又名曹子建,因此给她取名迟子建。北极村,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每年有多半的时间白雪飘飘。村子里只有百余户人家,她家住的那条街上包括她在内只有3个小孩。她的童年记忆都和外婆的故事有关。每天晚上外婆就讲鬼故事,还有民间的传说,经常会把她吓得毛骨悚然或是听得悠然  相似文献   

16.
正我的两个舅舅反目成仇好多年了。尽管母亲反复做他们的工作,但他们依旧谁也不理谁,在一条街上住着,形同陌路,甚至连孩子们都不往来。事情的起因是因为外婆的一箱子画。外婆是大地主家的小姐,陪嫁过来一箱子画,虽然历经"文  相似文献   

17.
伤逝     
前不久在长途电话里,得知九十八高龄的外婆故世的消息。由于外婆视力不佳,加上长久不良于行,已卧床数年。每次我回故居访探外婆,意识越来越趋模糊不清的她,仍一次次地向我重申长期卧床、动弹不得,自己为什么活这么久的无奈与苦痛。  相似文献   

18.
不变的角色     
正那一年春天,曾与她相依为命的母亲因病离开了她。那时医院外母亲喜爱的榆叶梅开得比往年都好,病床上的母亲却一天天日渐枯萎。榆叶梅开得正艳的一个晚上,她母亲走完了她在世间的最后一程。尽管几个月前医生已经告诉她母亲的病情,但她还幻想现代医学可以创造奇迹,母亲可以好起来。父亲去世后,母亲凭一  相似文献   

19.
风吹麦浪     
房园 《天风》2014,(5):52-53
又一次骑单车路过这片麦田,闻着熟悉的泥土馨香,暖暖的风如绸缎般俏皮地拂过耳根,远处夕阳温暖的余晖透过绿油油的麦浪层层叠叠扑面而来,一如我的回忆。记忆里外婆总是在周日的早上,用她的红色小三轮车载着我去教会。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更年长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蹒跚而行。外婆总是很热心,把老姊妹扶到她的小车上,而我就跳下来在后边帮她推着。尽管那时的我力气很小,  相似文献   

20.
正母亲在沙发上睡觉了,眉头紧锁。我从没有如此仔细地打量过母亲。母亲一定是在默默地承受着身体的病痛,或许,只有在睡梦中,她才能真切地流露出疾病之苦,平时,她总是云淡风轻,丝毫看不出她身上的病痛对她的摧残,她总让我觉得她很好,让我安心。可母亲的隐忍,却造成了我心安理得的忽略,忽略了母亲的感受,忽略了对母亲的关心。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