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查湾旅游,恰逢天空飘雨,我紧赶慢赶向前方的一户人家走,快至山腰处,一户少数民族的木楼映入我的眼帘。木楼依山而建.楼前淙淙山泉温柔地流过,楼上,一个男人正倚着楼栏慵懒地小憩,他的身后,挂着锄头、镰刀和斗笠,身后的窗口里,有他的女人,在做女红,还有他的两个孩子,在瓦罐边用茅草斗蛐蛐。  相似文献   

2.
当花看     
正那条胡同里都是两层楼,密密挨挨的,住了很多人家。多是外地人,有的拖家带口,挤在狭小的房子里。他乡讨生活,阔绰不阔绰,不需要那么讲究了。只要有一个温暖的住处,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最简单,也最容易幸福。一楼人家的门都是向外开的,他们的生活,喜怒哀乐,过往的路人都看在眼里。有一户人家很有意思,在门口放了一张旧桌子,桌子上总摆些有趣的植物。比  相似文献   

3.
八四年九月二十九日下午两点,重庆市人民正为庆祝国庆而忙碌。这时,从市中区五金交电化工公司门市部里匆匆忙忙地走出一个年轻人.他双手紧抱着微微隆起的腹部,神色慌张地往实验剧场方向疾走。突然,从这人怀里,掉出一叠钞票,落在人行道上。他猛地一怔,却不俯身去拾,只顾往前走。这一切,被市中区五金交电化工公司业务科长敖鹤龄看在眼里,他立即警觉起来,高喊一声:“站住!”那人一听,不但不停下来,反而加快了脚步。敖鹤龄断定此人不是好人,飞步追了上去。那人更加慌乱,边跑边从怀里抓出大叠人民币,撒向空中,企图引起混乱,趁机逃走。可是,没有一个人为金钱所  相似文献   

4.
见过一些选样的人:他们面前好象总是有什么东西堵着、挡着,有人成功了,他觉得自己不行;有人失败了,他觉得这人太无能;有人高升了,他觉得这人一定用了什么手腕;有人受到一点欣赏,他又觉得这人其实没什么了不起…… 这种人其实是在不停地和别人较劲,而这种较  相似文献   

5.
《淮南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齐国有个人在集市上看到人家的金子,毫无顾忌地拿了就走,被捉去见官。审案子的官员见这人瞅着不呆不傻的,却竟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盗金,多少有点奇怪,便喝问其缘由。这家伙的回答倒也老实:“吾不见人,徒见金耳。”怪不得,原来他满眼里只剩下闪光诱人的金子,看不见人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直觉     
已是6年前的事情了,那一天,是冬季里一个寻常日子,美国费城,一户人家,却无端起火,瞬间即冲天,正所谓水火无情,浓烟滚涌着,嗜血鬼一样的火舌贪婪地舔噬着屋檐下的一切,满耳皆是烈焰下不堪忍受的木料发出的噼啪声。  相似文献   

7.
心态的力量     
女儿向父亲抱怨,事事都很艰难。她不知如何应付生活,好像一个问题刚解决,新的问题又会出现,她有些厌倦。父亲是一位厨师,把她带进厨房。他先往三口锅里倒入一些水,然后,放在旺火上。不久,水开了。他往第一口锅里放一些  相似文献   

8.
正爷爷的遗像就挂在上屋的中堂上,放大了的黑白照片,镶在玻璃相框内。爷爷正襟危坐,身穿黑色的手工缝制的棉袄棉裤,右手里拿着一杆长长的铜杆烟袋,烟袋杆上系着一个黑色的牛皮烟包。爷爷目视前方。就在他稍显拘谨的表情里,岁月的犁耙早已耕种下一道道沧桑。就在相框的正前方,放置着一杆长长的铜杆烟袋,和遗像上爷爷手里的一模一样。记忆里,我常常害怕爷爷手里的烟袋。十岁那年,村里有户人家地  相似文献   

9.
我为女友小丽介绍了一个对象——小张。这天,在我家里,他俩见面。我来了个开场白之后,便撤到外屋去了。约摸过了半个小时,就见小张低着头走了出来,他告诉我要赶回部队去开会,便走了。我忙进到里屋问小丽:“你看小张这人怎么样?”小丽说“人还不错。”“那你怎么也不起身送送人家?”我说。“还送啥,才坐了半个小时,就急着要走,准是他没相中我呗!”我发现桌上有张纸条,便问:“这是什么呀?”“哦,他说,他晚饭后一般都在宿舍里,他宿舍旁边就有个电话,他说着说着,就在纸上写了起来。”“这写的是电话号码呀!”“是吗?”我又问:“你刚才是不是没怎么说话呀?”  相似文献   

10.
正郝武德·凯礼是一个穷学生,为了付学费,他挨家挨户地推销货品。肚子很饿,可口袋里只剩下一点小钱。他在大街上犹豫徘徊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敲响了一户人家的门,准备讨点饭吃。然而当一位女孩子打开门时,他却失去了勇气。他不好意思讨饭,改口说要一杯水喝,女孩给他端出一大杯鲜奶来。他喝下后问道"我应付您多少钱?"女孩的答复却是:"你不欠我一分钱。母亲告诉我,不要为善事要求回报。"  相似文献   

11.
为人处世,立身行事,都应以适度为本,无论做什么事,一过火,便会适得其反。能明白这一点,既是一种做人的自觉,也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不明白这一点的人,总爱要小聪明,总认为要价高一些,会捡一点小便宜。正因为一些人爱耍小聪明,结果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例如,有一个钉锅的,到一个村子后,有许多人家的锅都想钉一下。他一见生意很多,便起了贪心。给第一个人的小锅上,钉了许多钯子。人家问他是多少钱。他说:“一个钯子一块钱。”他数了数,一共十二个钯子,便说“共十二块钱”。主人一听,脸上笑容顿失,以为自己没有听清楚,又问:…  相似文献   

12.
正每年,朱自清给新生上的第一堂课都很特别。他一只手端着的盘子里放着空茶杯,茶杯顶部放着教科书;另一只手拎着一小桶水。朱自清走进教室,把盘子和水桶放在讲台上,向学生们鞠躬。然后,他转过身,在黑板上板书一段苍劲有力的字:学艺,学艺,学而有艺,艺在盘底,盘底茶具,茶具乃器,有器乃容,  相似文献   

13.
诗意的风景     
正圆圆的红柿子,老青泛黄的叶子,灰褐的枝枝丫丫,构成一幅最温暖也最有诗意的画。这样的风景亦是最家常的,出去走一走,总是能碰到不少。几百米长的小胡同里散步,密密地住着很多人家。红彤彤的柿子高高稳稳立在枝头,越过人家的院墙,越过青砖灰瓦,远远就映入眼帘。那份喜气洋洋的劲头仿佛热情好客的人,即使冷风  相似文献   

14.
顶效经济开发区绿化村座落在一条长达10多里的山谷里。阳春三月,满谷如霞似彩的桃花,随着山势的跌宕起伏而在谷中蜿蜒,与散落在山谷中的座座农舍,构成了一幅秀美的彩墨画,将十里山谷点缀得如诗如画,绿化村由此获得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桃花谷”!居住在“桃花谷”里的478户人家,目前已有300多户人家建起了钢筋混凝土平房,有250户人家安装了程控电话,200多个村民用上了手机,建起了390个卫星地面电视接收站,450户人家购买了电视机,有冰箱150多台、各种车辆350多部。2004年,全村1700多群众实现人均纯收入3600元;2005年,  相似文献   

15.
做有趣的人     
正记得很小的时候,隔壁大院里住着一个单身汉,每天靠拉板车给人家送煤为生,生活很是艰辛,每次见到他,脸上身上黑不溜秋,可他却总是乐呵呵、无忧无虑的样子。我们喜欢他,源于他有很多故事,看到他回来,小伙伴们都往那边院子跑,缠着他,要求他讲故事给我们听,他一边洗脸、擦身体、做饭,一边  相似文献   

16.
槐花,麦饭     
正一个人,活在花事里。一群人,蜂拥而至,草木,不得安静。我喜欢,一个人,顺着山路,去听听风,去看看草木。探看一些花,是否活得安然。我所居住的陕北,除了苹果花是大规模生产外,其他的花,都是小门小户地过日子。这好像在一个名曰春花的村子里,突然有几户人家,是异姓人,姓桃,姓杏,或姓梨。或许,还有一种花,开在路上。是槐花。一个人,顺着光阴,去看一眼原生态的槐花。花,很野。树,也很野。在他乡,走着。听见陕北的婆姨,讨论槐花麦饭,只一句槐  相似文献   

17.
无争树     
正他来的时候一无所有,现在也一无所求。围龙屋东、西两边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里面有厅堂、天井、水井,从前住有10多户人家。哑叔十多年前因家乡水灾流浪到这个地方时,围龙屋已经空了。家家户户都在旁边盖起了新的房子,围龙屋只放柴草、杂物。村里人可怜哑叔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就叫他随便在围龙屋挑个房间住下。这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饿不了。哑叔对村里的人无限感激,从此便在村子里住下了。  相似文献   

18.
据传从前,有个才华横溢,温文尔雅,相貌堂堂的书生叫灵石。正值豆寇年华,年方22岁。他平时颇爱学习,博览群书,刻苦用功,又十分孝敬父母,深得乡亲们的赞赏。有一年隆冬,他翻山越岭,徒步到舅舅家去拜寿,寿宴后又急急忙忙赶回家。由于天已慢慢黑了下来,加之心急如火,就迷失了方向。他穿过荒山野径,来到一户人家门前,见窗户灯光透亮,便上前问路。这户人家住着个教书先生。因到镇上办事尚未归家,只留下19岁的独生女儿丽丽姑娘在家。她刚绣完了一对花枕,在灯下读书。忽听门外有人叩门,姑娘就从门缝往外一看,原来是个陌生男…  相似文献   

19.
一、豆腐巷西施,结过婚的老处女我住的这个街里,有条小巷,巷子里七十为户人家,竟有四五十户卖豆腐豆花,所以便叫豆腐巷了。豆腐巷里有个女人,这女  相似文献   

20.
中专毕业后,斌和他的一位好朋友到南方去找工作。斌找来找去,最后找到一个在街头发小广告的工作。开始干这种事,斌也挺难为情的。有时候硬往人家手里塞,人家却做出不屑的表情,硬是挡住不要。有的人就是勉强接到了手里,一转身,就把那些印刷得花花绿绿的纸片扔掉了。不过他还是硬着头皮,坚持干着这种让不少人瞧不起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