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等待两分种     
实习的时候,是在山区县城的一所中学。那一天,讲的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主讲的是这所中学最富经验也是最受敬仰的一位老教师。果然,台上老师谈吐自如,台下学生应答如流,灵活自如的引导、点题、穿插,再加上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的严谨而又浑然一体,我们不禁惊叹老教师的功底。接下来,是随意的提问。被点到的学生一个个灵透、聪明,老师稍一点拨,理想的答案便顺口而出。当他又点到一个学生的名字的时候,一个胖胖的学生站了起来,脸红红的却不说话。当时屋子里静极了,分明都能听到每个人的呼吸。我们几个坐在后排的听…  相似文献   

2.
令人心痛的少年日记 这是一个14岁少年日记里记录的每一天的校园生活,读来令人心痛。 “今天我在学校自认为表现很好,可是又被黑打了一顿。他们先把我关在教室里,然后一个个走了进来,我拼命地喊拼命地叫,生怕他们打我。果然他们举着扫帚就来打我,我拼命反抗,结果没用。我哭了。我认为自己不好,被打了也不敢告诉老师。”  相似文献   

3.
董存义 《天风》1994,(1):20-21
王士英老弟兄,在他们家是第三代信徒。他上小学时在功课上是班里的拔尖学生,又是班长。当老师知道他是信耶稣的,有意识地让他去参加一个祭偶像活动。他知道这种活动是神所憎恶的,坚决不去。老师恼火了,打了他手板,并威胁说:如果坚持不去,那就每天打一通手板。年幼的王士英,宁可每天挨手板,也不愿污染他那颗纯洁爱主的心。真的,老师每天打他几个手板,打到第六天,他的手已肿得老厚老厚的了。  相似文献   

4.
在聋校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存在着这样一种普遍现象,上课了,教师在讲授时,聋生认真听讲,课堂气氛活跃。可只要老师一提问就没人举手发言,一个个低着头默不作声。就是老师指名接受能力强的聋生回答,他们回答的时候也只是随便地打几个手语应付一下,内容不完整,意思有缺漏,语速断续,显得很勉强,有时老师只好自问自答。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的语文课上,老师念错了一个字,大多数同学明知有错,却许久没人敢提出异议。突然有一天,有个孩子勇敢地举手指出老师的错误,而老师却无法接受被学生批评的事实,他振振有词地批评这个孩子不尊重老师。可较真的孩子又拿出字典当场念出字的正确发音,老师脸一沉,吼了一声“捣乱!”  相似文献   

6.
[来询者基本情况] 张某,男,20岁,东营市某中学学生。该生从小学习很好,经常考第一。但“从小就非常不老实,在小学时,曾将胳膊摔断,而且也经常和别人打架,几乎天天被人找上门。人家领着孩子找上门,我父亲就十分生气,就打我,这样我几乎天天挨打,但我仍旧不改。我从小谁都不服,十分胆大。”“到了初中,学习仍然很好,可仍恶习不改,还经常和老师闹别扭。有一次,我又和校长打了一架,他不让我上学了。后来,父亲向校长赔礼道歉,几经周折,我勉强又上学了。”此生考上高中以后,毛病依然未改。刚入高中一个周,便伙同其他两人,与高年级同学打架,被学校严肃处理,受到严重警告处分。可是,不久他又伙同他人,把另一个同学打成重伤,使其住院两月之久,赔了不少医药费,并被学校开除。由于多  相似文献   

7.
攻守     
正老陈学生时代,喜欢踢球。工作、结婚以后,运动场上,却再也看不到他矫健的身影。机缘巧合,市里组织羽毛球比赛,单位里竟然挑不出几个会打羽毛球的人。老陈被赶鸭子上架,报了名。眼看比赛临近,老陈买了一副球拍,和妻子在小区的广场上 "临阵磨枪"。毕竟身上有运动细胞,打了两天,妻子已远不是他的对手。信心满满地去参加比赛,结果被打得丢盔弃甲。这次比赛  相似文献   

8.
大发明家艾迪生一生发明了电灯、电唱机等一千多件东西,为全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幸福.可是,他在一生中却遭遇到许多不幸.他只上了三个月学就被老师赶出了学校.他在火车上卖报之余,就做化学实验,一次引起火车着火,被列车员狠狠打了几个耳光,他的耳朵被打聋了.许多大科学家都有类似的遭遇.这就向人们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如何才能准确地识别人才呢?这个问题解决不好,许多有创造才干的人可能被压抑、夭折,这对我们发现、选拔、培养和使用人才都是十分不利的,必将给四化大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如何准确地识别和选拔人才,这是每个老师、家长和领导干部都应很好解决的大问题.心理学家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创立了能力测验与评价的方法,有助于我们比较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人的创造力.但是,只有正确地编制和使用好创造力测验,才能达到目的.本文就如何编制创造性思维能力测验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汪老师:您好!我是初一学生,每当我看到初二、初三学生那样紧张、那样疲劳,我就会心里恐惧,怕自己没有勇气去竞争,怕自己经不起挫折被淘汰;我在小学时是中队长,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上重点中学后同学们个个学习成绩都比我好,我的学习成绩总是排在倒数第几名,我发现同学都很看不起我,当老师念学习成绩排行榜时,有的同学用眼角的余光瞥我,我心里好恐慌。尤其是我不是班干部,再也得不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夸奖了,这令我十分沮丧。以前我站在人前讲话自然流利,老师同学们都说我口才很好,我在全校演讲比赛中还得过第一名,而现在课堂上,老师一让回答问题,我就会脸红心跳、语无伦次,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有时我很恨自己的无能,又不知怎样改变这种状况,我感到很苦闷,老师,您说我是不是有了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10.
从教近二十年以来,一届届的学生从我眼前毕业,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有一种感受想要诉说已久,那就是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和习作水平一届比一届低,班里真正能把文章写好的只有几个平时爱看书,学习态度相当认真的同学。为什么教材没有变,教学方法没有变,学生的质量却逐年下降呢?究其根源,由于时代的影响,随着网络视频手机以及各种现代化媒体的不断普及,导致现在的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沉迷于漫画等,孩子们满足于一种肤浅文化的侵蚀,能够钟情于书本的学生少之又少,文字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断在下降,尤其是长篇大论的文字。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深知,阅读和写作之间一衣带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穆斯林》1995,(S1):28-29
怎样当好一名阿訇──老校友陈广元阿訇在校庆大会上的讲话奉普慈特慈的安拉之名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我们的母校自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不平凡的四十个年头,这四十年,它把一批又一批的人才送上不同的工作岗位,有的当阿訇,有的当教授,有的搞翻译工作,有的...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爱     
在小学校的一间教室里,有几名学生。一个学生天真地问老师:“老师,什么是爱?“老师觉得这个孩子提出的问题十分有意思,值得好好回答。当时正是课间休息的时候,于是老师要求学生到校园里去玩儿,并在重返教室时带回一样他们喜爱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怎样当好一名阿訇──老校友陈广元阿訇在校庆大会上的讲话奉普慈特慈的安拉之名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我们的母校自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不平凡的四十个年头,这四十年,它把一批又一批的人才送上不同的工作岗位,有的当阿訇,有的当教授,有的搞翻译工作,有的...  相似文献   

14.
葛藟 《天风》2018,(10)
正据《新京报》报道,四川德阳的安医生跟丈夫去游泳馆游泳,被13岁的男孩肢体冒犯。她很生气,要求男孩道歉。男孩拒绝道歉并做鬼脸、向她吐口水,安医生的丈夫一怒之下教训了男孩。孩子父母得知后,在更衣室打了安医生,经过警察调解,安医生丈夫向他们道了歉。但之后男孩家属又到医院闹事,要求医院开除安医生。同时,男孩家属联合媒体将安医生及其丈夫曝光,一则"疑妻子被撞,男人竟游泳池里打小孩"的新闻和视频开始在网络上迅速发酵。8月25日,事发五天后,安医生不堪舆论压力,吞药自杀。小小冲突酿成惨剧,谁之过?  相似文献   

15.
正一则消息引起我的注意。一位学生填报的报考学校志愿,被某位招生的老师修改了。事先这位考生曾委托这位老师替他填报志愿,并把网上填报的密码等资料告诉了这位老师。后来考生更改了自己的志愿,老师知道后又将其改回原填的学校。考生报了  相似文献   

16.
很清楚地记得初三那年,我因为一件很小的事跟后座的同学争吵,情绪激动时,他动手打了我,而我面对他高大的身材,当时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抱头挨打。第二天,我和几个好友把他痛揍了一顿。当时,我没考虑到后果会怎样,只想出了那口怨气就会浑身舒畅,如果老师知道了,大不了会要我写个检讨。事情却并非我想象的那么轻松,校长知道了这件事,并且知道平时的我,在学校就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学生:经常逃课,与同学顶撞,成绩也只能算中等。再加上这次的事件,校长就认定了我是一个坏学生,毫不迟疑的要开除我,说是要“杀一儆百”。父母亲到学…  相似文献   

17.
预警生命     
韩愈 《天风》2013,(1):48-48
女儿才1岁7个月,从出生到现在几乎每个月都要去打疫苗。头几个月去医生那里的时候,女儿根本不知道打疫苗是怎么一回事,因为她太小了。但是在疫苗诊室,我妻子仍然不厌其烦地告诉女儿:诺诺,医生给我们诺诺打疫苗,只疼一下,一会儿就好了。最开始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在这突如其来的幸福面前,我慌张地抬起头,惊讶地望看老师,像是在问,这是真的吗?我从小就口吃,上小学一年级时,老师伸出四个手指问我是几,结果我将“四个“发成了“地个“,惹得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一阵哄笑。上学后,成绩又一直跟不上,强烈的自卑感让我产生了厌学情绪,发展到后来,连校门都不想再进了。最后在母亲的督促下,我只得勉勉强强地去了学校,  相似文献   

19.
正温州小伙儿林国敬最近火得很,这个当年被家长、老师认定为"朽木不可雕"的"学渣"、初中毕业之后就当了剃头匠的坏孩子,在几年的时间里创造了"朽木可雕"的人生传奇,实现了从剃头匠到博士生的华丽逆袭。林国敬,1984年11月出生在温州瑞安湖岭镇林源村,是家中的老大。小时候的他顽劣调皮,打架逃学是家常便饭,在家长眼里是个坏小孩,在老师眼里是个坏学生,他自己索性也破罐子破摔,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相似文献   

20.
纪卓是在班主任老师的陪同下来到心理咨询中心的。据班主任老师介绍,纪卓近期对班级里一位同学李某特别恐惧,上课时只要看到李某(因李某个头矮坐在前排),便紧张恐惶,注意力分散,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班主任老师虽耐心开导却毫无效果,于是便一起到咨询中心寻求帮助。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两个月前纪卓与同学李某因小事发生口角,盛怒之下李某将纪卓的鼻子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