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风》2020,(11)
正牧者在神的救恩之中,扮演什么角色呢?当弟兄姊妹说:"牧师,我是你的粉丝!"或说:"牧师,是你牧养了我。"我们是否会因此沾沾自喜?是否会忘乎所以?或者,我们每天尽心服侍,却仍然有弟兄姊妹批评、指责时,我们是否因此而失去服侍的动力,从而怀疑自己的蒙召?保罗一方面被哥林多教会尊为四派之一,另一方面却被哥林多教会其他派别质疑与否定,然而他并不因此改变自己服侍的初衷,  相似文献   

2.
不轻易发怒     
单渭祥 《天风》2004,(6):4-6
经文:箴19:11 最近有肢体问:"人的忿怒要成全你的荣美"(诗76:10)与"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雅1:20)是否矛盾?如果发怒能"成全神的荣美"那不是要鼓励大家多多发怒? 这问题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我们可以列举大量经文来证明神要我们"不轻易发怒"!除了刚才三处经文外,圣经又说:"愚妄人怒气全发,智慧人忍气含怒。"(箴29:11)"当止住怒气、离弃忿怒;不要心怀不平、以致作恶。"(诗37:8)以及"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  相似文献   

3.
新年的祝愿     
陈桂照 《天风》2005,(2):52-53
在新年开始,总是喜欢说一些祝愿的话,或者得到一些祝福。这是人们心理的普遍要求。因为在面对新的一个起点,或者是新的一段路程,有许多未知。 亲爱的兄弟啊,我愿你凡事兴盛,身体健壮,正如同你的灵魂兴盛一样(约叁2)!其实,在人们的祝愿中,应该理解为那是一个提醒。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当人说你年轻,那就是告诉你已经老了。"当人说祝你健康,那正说明了你对健康的需求。祝你万事如意或者是平安的,那也正是说明了你对通达以及平安的需求。在约翰的祝愿中,我们同样也看到了这一点。在作者约翰的  相似文献   

4.
正本书出自"未读·探索家"系列,书中汇集了你经常想到却找不到答案的问题,比如:蠢人是否都长着一张傻瓜脸?为什么我们要躲起来上厕所?……让人在笑声中认识科学。——编者因人长相就对人有偏见是不对的。但话说回来,有些人头一眼看去就是蠢人样,然后,再看第二眼,他们真的是,蠢人。当然,我说的"蠢",不是指智商。问题的真正含义是:人的相貌与他的性格是否有关联?为了开始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纳粹头目这里开始。到互联网上寻找一下他们的嘴脸吧。鲁道夫·赫斯和艾尔曼·格林带着棱角的嘴脸直接  相似文献   

5.
当人面对困境或厄运(如死亡、疾病、贫困)的时候,塞涅卡似乎是在劝人们想开点,通过理性让自己能够接受一切不好的安排,并且认为这就是灵魂理性化的过程。那么,这是否仅仅把坏的遭遇或境遇合理化了呢?哲学真的是一种治疗么?或者只不过是我们为自己提供的一种安慰剂?本文基于对塞涅卡理论的粗略分析,认为塞涅卡的理论中既包括"合理化",又包括"理性化"。对于普通人而言,"合理化"是他们克服情感与欲望的手段,是他们达到"理性化"的过程;对于智慧之人而言,他们不会因为自己面对什么样的环境而改变自己的信念,他们能够凭借自身理性而寻求到幸福。  相似文献   

6.
郭文文 《天风》2007,(24):45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4:23不晓得现在的你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也不晓得现在的你对所有生活的环境是否满意?你是否想过要换个环境生活或是希望自己的生活环境有所改变呢?你是否也常常在想:如果换个好的生活环境,才会生活得好呢?是否认为只  相似文献   

7.
土语     
一有一位作者请我给他起笔名,他姓田,我说,就叫"田土"吧,世界上的人、动物与植物,谁能离得开土呢?人们每天离不开的除了阳光、空气、水之外,就是土了。每天,我们的每一步都得踩在土上,每一个脚印都要留在土上。即使坐在车里,车也要行在路上,路也要铺在土上;即使走在桥上,桥墩也得立在土上;即使住在高楼,其根基也离不开土;即使飞上天空,也得从土地上起飞,最终也要落在土上……谁的脚能一直踩在半空,谁能揪着自己的头发永不沾地?你伟大,是因你站在土  相似文献   

8.
简单,深邃?你更喜欢哪一个状态?如果少年,还青葱懵懂,一定选择深邃——最好连自己都永远不懂自己。一定要看外文书,知道尼采、康定斯基、萨特……知道那些与自己隔着灵魂与皮肤的东西。用外在来装饰内心。而经过风雨种种和光阴浸染,你所选择的,必是简单扼要。一杯茶,一个人,一轮明月。如钱钟书,再大的官员请他去吃饭,他说:"抱歉,我没时间。"他是在尊重时间,不虚度任何一分一秒。  相似文献   

9.
有一回,耶稣在教导门徒免除一切贪心的时候,设了这样一个譬喻说:“有一个财主,田产丰盛,自己心里思想说:‘我的出产没有地方收藏,怎么办呢?’又说:‘我要这么办:要把我的仓房拆了,另盖更大的,在那里好收藏我一切的粮食和财物,然后要对我的灵魂说:灵魂哪,你有许多财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10,(8):38-38
<正>《雅各书》5章16节说:"所以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我们需不需要向神认罪悔改之后再向人认我们的罪呢?人是否会像神一样,全然赦免我们曾经的罪呢?这个问题,不是用"是"或"不是"所能简单回答的。  相似文献   

11.
景健美 《天风》2022,(9):6-8
经文:诗27:7-8 你说:"你们当寻求我的面."那时我心向你说:"耶和华啊,你的面我正要寻求."(诗27:8) 圣经里"神的面"代表神自己,"你们当寻求我的面"是神对每一个人发出的邀请.最近,因为疫情防控,一些地方的弟兄姊妹无法去教会敬拜神,我们还可以寻到神的面吗?回答是肯定的.让我们从两个角度来思考这个主题:神在哪?让我们寻求他的面;如何寻?让我们得见他的面.  相似文献   

12.
上主向梅瑟显现说:"现在以色列人的哀号已达于我前,我也亲自看见埃及人加于他们的欺压。所以你来,我要派你到法郎那里,率领我的百姓以色列出离埃及,梅瑟对天主说:‘我是谁,竟敢去见法郎,率领以色列出离埃及?"(出3:9—11)上主回答说":我必与你同在;几时你将我的百姓由埃及领出来,你们要在这山上崇拜天主,你要以此做为我派你的凭据。"在这里可以让我们看出,梅瑟再三推辞不肯去,因为他知道存在三方面的困难。第一,他看自己已经八十岁了。他在咏90:10说":我们的寿  相似文献   

13.
将心比心     
正你是不是也喜欢晒照片?可是为什么你又讨厌别人自恋晒照片?我们常常不喜欢背后话,可是又忍不住背后说他人。生活里常常有这样的悖论,自己烦的,往往也是自己常常犯的。那些有修养的人,不是他有多完美,而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懂得自己所不要的,就不要强求别人要;懂得自己做不到的,就不要嘲笑别人做不到。某人领工资时发现少了一块钱,他勃然大怒,责问会计。会计淡淡地说:"上个月我多发了你一块钱,你恼火了吗?"太自  相似文献   

14.
在《路加福音》中,主耶稣教导那些跟随他的人说:"你们哪一个要盖一座楼,不先坐下算计花费,能盖成不能呢?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见的人都笑话他,说:'这个人开了工,却不能完工.'"(路14:28-30)耶稣以盖楼的比喻告诉我们,那些愿意建造自己生命的人,必须付上一定的代价;若工程半途而废,就难免会遭到别人的讥笑.  相似文献   

15.
杨联涛 《天风》2003,(5):18-18
上帝特别赐福给人,使人可以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不同的想法。每天,我们都要说许多的话,但是,我们是否仔细想过:在这些话中,有多少是非说不可的?有多少是可说可不说的?又有多少完全是不必说的?在我们说的这些话当中,有多少是使人得到造就?又有多少使人因此而跌倒?  相似文献   

16.
说合宜的话     
《天风》2020,(11)
正圣经说:"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箴25:11)苹果美,金苹果更美,金苹果放在银网子里更是美上加美!常言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一个人做人成功或失败,从言谈中可见端倪;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必须以言语作为彼此沟通的桥梁。身为基督徒的你我,懂得在言语上谨慎吗?懂得勒住自己的舌头吗?究竟哪些话不该说?而哪些话又得多说?  相似文献   

17.
在文化间性研究中,我们与其要了解他者文化,毋宁说要革新我们自己的文化观念,并面临建立新的概念语汇的需要,使我们能够表达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回避普遍性方法的跨文化研究环境中,我们必须提出并思考一个问题:对于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们来说,分享经验首先是美学经验可能吗?是否有普遍形式的美的经验?是由于超个体意识呢,还是由于我们的大脑结构,我们才有可能分享经验?我们经验中的普遍性问题是无法避免的吗?  相似文献   

18.
沈德溶 《天风》2006,(24):20
经文:太5:27年轻时候,读这节圣经,觉得很容易懂,叫人分清是非,感到要照这节圣经去做,也并不难。几十年来,在社会中活了大半辈子,越来越感到主的话十分可贵,也感到要真正照主的话去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难就难在一个“说”字上。因为主的话不是只要自己分清是非就行了,而是还要“说出来”,对“是”要说“是”,对“不是”要说“不是”,这就很不简单了。试问:你在一个社会地位比你高的人面前,假如他对一件事说了个“是”或“不是”,而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他的看法却是不对的,这时你怎么办?背着自己的良心,跟着他说,还是明哲保身,不出声呢,是“王顾左右而言他?”还是坦然无惧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是”就说“是”,“不  相似文献   

19.
正1小鲜,小而鲜也!江南人对"小"对"鲜"的理解,尤有一番风味,不论是寻常百姓,还是巨商富贾。小鲜如小鲫鱼、"白闪鬼",自己动手,足食无忧。一是钓,到河里钓。一支钓鱼竿,白米饭粒作诱饵,半天时辰就会有十来条。也有性急如邻家阿钢弟:冒泡了没有?上鱼了没有?咬钩了没有?又是喊,又是挪。庆叔说:你在岸上钓鱼,鱼在水里钓你。能不能钓上鱼,还得看人是否耐得住寂寞,鱼是否耐得住诱惑。  相似文献   

20.
从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这就是一个人瞬间的一生,这中间的时光或短或长,就是生命的过程。我们信奉伊斯兰,我们生命的始终,就是认主独一,同时孝敬父母也是遵从主命。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中说:“你的主曾下令说:你们应当只崇拜他,应当孝敬父母。如果他们中的一人或者两人在你堂上达到老迈,那末,你不要对他俩说:‘呸!’不要喝斥他俩,你应当对他俩说有礼貌的话。你应当毕恭毕敬地服侍他俩,你应当说:‘我的主啊!求你怜悯他俩,就象我年幼时他俩养育我那样’”(17∶23-24)。这节启示在要求人们崇拜真主之后,立即提到孝敬父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