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金镛先生是金陵神学院历史上的第一位中国籍教员,在金陵神学院工作超过10年,主要从事教学和文字两方面的工作。在教学方面,陈先生主要教授"讲道法"和"中国的宗教观"两类课程;文字方面最为突出的贡献莫过于创办并主编《神学志》(后更名为《金陵神学志》)。本文主要简述陈金镛先生神学教育的背景,与金陵神学院的关系,创办并主编《神学志》的基本情形,并进而探讨了金陵神学院早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出版消息     
《天风》1998,(4)
贾玉铭牧师是中国教会史上一位著名神学家,曾先后担任金陵神学院教师、华北神学院副院长、金陵女子神学院院长,并创办中国基督教灵修学院。贾牧师重视教会文字出版工作,留下许多宝贵著作。《圣经要义》为其重要著作之一,已由贾牧师的家  相似文献   

3.
陈逸鲁 《天风》2018,(7):42-43
《箴言》2章10节说:"智慧必入你心,你的灵要以知识为美。"陈泽民老院长十八岁那年,神的智慧入了他的灵,他受感动,决志奉献身心,为主所用。二十岁那年,他进入沪江大学学习,1941年毕业并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入金陵神学院读研究生;1950年调入金陵神学院任教;1952年金陵协和神学院成立.  相似文献   

4.
院校动态     
活石 《天风》2018,(11):60-60
<正>金陵协和神学院于2018年9月17日,举办"新生学习经验交流分享会"。分享会构建了一个新生与老师、新生与学长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让新生从老师和学长的经验中找到更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同学们确立学习方向和目标。安徽神学院、山东神学院在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九岁华诞之际,于2018年9月27日晚,举行"庆国庆·迎新生"联欢晚会。浙江神学院于2018年10月12日,在学院  相似文献   

5.
《天风》2014,(8):50-51
<正>1.金陵协和神学院于2014年6月28日,举行2014届毕业崇拜暨毕业典礼及学位授予仪式,75位神学生本科毕业,其中62位获得神学学士学位;16位神学生研究科毕业并获得神学硕士学位。金陵协和神学院院长高峰牧师接受毕业生代表向母校献礼。2.燕京神学院于2014年7月5日,举行2014届毕业礼拜暨毕业典礼,37位神学生本科毕业,其中11位获得神学学士学位。燕京神学院院长高英牧师为获得学位的神学生移动学位帽缨。3.华东神学院于2014年6月26日,举行2014届毕业感恩礼拜暨毕业典礼,35位神学生毕业。华东神学院院长谢炳国牧师颁发毕业证书。  相似文献   

6.
1986年我在金陵神学院图书馆借到王神荫主教所著《圣经典考》(香港1955年出版)一书,大喜之余即埋头誊录,后闻该书香港已再版才作罢。不久果获此书。王主教见此再版书很欣慰,便拿去仔细校阅。我深叹此书何不在大陆再版?王主教笑日:尚有许多新的资料将来可另成新书。  相似文献   

7.
圆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同样也落在中国基督教徒的肩上。作为教牧同工,我们理应走在信徒的前列,带领信徒在理念上不断更新和提高,团结一致更好地发挥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一、加强培训,保障正常宗教活动的开展。慈溪市基督教两会重视培训工作,除配备三位专职老师外,还请了金陵神学院、浙江神学院等地的老师,以及市民宗局的领导开展专题讲座,通过培训,使义工在德、智、体、灵、群等  相似文献   

8.
《天风》2019,(6)
<正>《金陵神学志》2019年第一期刊载了金陵协和神学院常务副院长陈逸鲁牧师的文章《基督教中国化与金陵协和神学院》,文中称:丁光训、陈泽民和汪维藩可称为"金陵三杰"。这不是要否定其他老师的贡献,而是因为这三位牧者在国内外学界是被广泛认可和推崇的神学家,他们的思想有一定的深度,值得发掘和总结,将其用来启发、推进基督教中国化。他们的思想是基督教中国化的代表,也是构成我院"金陵学风"的主要代表人。  相似文献   

9.
《天风》2011,(9):33-33
金陵协和神学院常务副院长陈逸鲁博士于2011年7月18日至23日,应邀率团赴新加坡三一神学院出席神学教育研讨会。成员有副院长王艾明博士及林曼红博士、苏喜乐老师和刘卫老师。研讨会由金陵协和神学院与新加坡三一神学院联合举办,旨在交流两校神学教育与研究的经验,探索在全球化时代的亚洲处境下神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展望两校间未来可能开展交流与合作的领域和课题。  相似文献   

10.
事有凑巧,今年初我夫妇庆祝金婚后,从纽约神学教育中心收到3月30日出版的金陵协和神学院庆祝金禧的《金陵神学生论文选》一本16开80页的《金陵神学志》增刊,容纳着13篇的论文,读后有很大的感想藉此抒发。感谢上帝让金陵神学院在这50年的风雨中,历尽艰困而开出了一条又新又活的道路;不但在硬体上有宏美的校舍,良好的设备和优秀的师资,也从这些论文可窥知其产品的精良;这些论文的内容不但建基于圣经和教会传统,也适应时代和国情,并能在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之张力中,在摸索着一条可资融合的方向,进而建设中国的神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正前言基督教传入南京始于1860年,1910年金陵神学院成立,成为南京基督教历史的亮点。此后成立的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15年),使南京基督教重视教育成为一个重点。相比于其他宗教,基督教在南京的历史比较短。但基督教中国化在南京却显得特别突出,关键在于有金陵协和神学院及其院长丁光训主教。一、"协和"彰显中国文化的"包容"精神。金陵神学院最初由美国长老会设立,后来卫理公会等其他宗派加入,但没有用"协和"二字。本来,由长老会联合其他宗派设立的  相似文献   

12.
院校动态     
《天风》2018,(10):61-61
福建神学院、浙江神学院、中南神学院和四川神学院于2018年9月3日,金陵协和神学院于9月5日分别举行开学迎新礼,喜迎2019届新生入学。  相似文献   

13.
敬告读者     
亲爱的读者:您好!首先,谢谢您一直关注着《金陵神学志》的成长。在上帝恩手的带领下,《金陵神学志》已经出版了69期。自2003年以后,《金陵神学志》改为免费赠送,每一本《金陵神学志》的印刷成本费和邮寄费共  相似文献   

14.
会议·活动     
《天风》2012,(7):59-59
全面基督教中青年代表人士培训班在成都举行全国基督教中青年代表人士培训班于2012年5月29日至6月6日,在成都举行。来自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督教两会和金陵协和神学院、燕京神学院的62位中青年同工参加了学习。  相似文献   

15.
金陵神学院自1911年创校以来,已历百年,虽因战乱和社会动荡,多次停办,但是,在历代"金陵人"的共同努力下,借着基督教几大宗派间的合作,神学院得以生存和发展。1952年,以金陵神学院为班底,联合华东十多所神学院校,组建了金陵协和神学院。时至今日,这所神学院仍然在中国教会人才培养和神学思想建设领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作为拟撰写的院史系列文章之一,通过笔者所掌握的史料,对金陵神学院的创建背景、理念及过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梳理。  相似文献   

16.
信爱 《天风》1996,(12):36-36
看到近期《天风》有关搞好教会自养的文章,激励着我说话。 我们县教会地处山区,是周围最贫困的一个县。但虽然贫穷,为兴旺福音、传好福音、建好教会,从1986年到1993年也先后选送了四位乐意奉献的青年赴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上海华东神学院和本省的神学院深造。  相似文献   

17.
严锡禹 《天风》2016,(9):26-27
汪维藩老师在《中国神学及其文化渊源》一书中,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刚健自强、生生不已的思想引入中国神学,提出了“生生神学”的主张.在论证这一观点时,汪老师引用了蒙古人的长生天信仰,并给出了自己的解释.长生天“就其静态来说,是一位‘永存的上帝’ (An Everlasting God);就其动态来说,是一位‘永远创生的上帝’ (An Ever-generating God)”(汪维藩,《中国神学及其文化渊源》,金陵协和神学院,1997年6月版,第15页).  相似文献   

18.
(六十七)代求 在"金陵"网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陈逸鲁、顾约瑟两位同工在杭州看望了.金陵"已退休的毕詠琴老师.毕老师已经年过百岁了(2010年11月),但仍十分健康,心灵充满喜乐,这令我十分高兴.  相似文献   

19.
季剑虹 《天风》2002,(4):26-28
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是中国教会团结广大基督徒联合走爱国爱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道路的圣经依据,是全体教牧同工事奉的目标和方向。“在金陵成长”让我们看到一位金陵人在金陵的成长过程,见证金陵的发展。“在主日礼拜的事奉”谈谈如何管理主日礼拜:“权利、义务与遵纪守法”阐明了公民在享受信仰自由的同时。应该履行遵纪守法的义务:教会书坊介绍一位仆人的信仰之路。华东神学院参加上海市学生联合会感触颇深。愿意在继承、开拓、创新中发展。本版编辑:王荣伟  相似文献   

20.
图片新闻     
《天风》2008,(7):F0002-F0002
金陵协和神学院、安徽神学院、陕西圣经学校、江西圣经学校、四川神学院、上海市基督教两会及神学院校分别在2008年3月6日、7日举行世界妇女公祷日,为圭亚那教会及世界和平、社会和谐祷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