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小学儿童集体观念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目的培养儿童集体主义精神,是“五爱”公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小学阶段,加强集体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儿童主动地为集体做好事,执行集体委托的任务;培养儿童关心集体。树立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教育儿童维护集体利益,不做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在儿童道德发展研究文献中,有关探讨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方面的研究,都未涉及儿童关于为集体与为个人的动机的道德判断问题。我们这个研究,就是试图查明小学儿童集体意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考察他们在执行集体委托、关心集体荣誉和维护集体利益几方面集体  相似文献   

2.
一、科技道德教育的课程结构科技道德属于职业道德,而一般的职业道德教育包括职业道德责任、道德情感、道德规范,职业纪律、行为和习惯内容。从理工科大学生的内在品德修养动机和社会外部要求来讲,科技道德教育的结构以“三专题复合式结构”为最佳,即第一专题“科学与道德”,重点讲科技道德责任,培养事业心、责任感等道德情感。第二专题“科技道德规范”,讲道德要求和道德认识。第三专题“科技道德品质修养”,是道德原则的实践,旨在促进道德行为的完美和良好习惯的养成。这样就构成了科技道德教育中各有重点而又有联系的三大块,并使第三专题的内容以正反馈的方式反送到第一专题,通过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而产生的社会效果,又会进一步促进科技道德责任感的深化。于是形成闭环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3.
最近党中央领导同志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要使我国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其中特别指出,“有道德”包括了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这就给理论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不仅要研究职业道德,而且要研究如何向全体人民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任务。本文拟对其中某些问题谈一些个人不成熟的看法,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4.
共产主义道德的最基本内容是集体主义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社会主义各行各业道德规范的共同要求,公安司法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当然也离不开这样一个总的要求。但是,作为一种职业道德的核心,只有这个共性,没有个性,使人难以与其他职业道德相区别。也就是说,公安司法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的核心,既不同于一般社会道德,也不同于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及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拿这些道德来要求公安司法工作者,反映不出公安司法工作者的职业特点,反映不出公安司法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质的规定性,职业道德也是如此。任何职业道德都有它的本质特征和最基本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是“真实”;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是“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的“武德”范畴,涵盖着一切与“武道”相关的道德现象和道德问题。广义的武德,包括属于领域型道德现象的军事道德(亦即古代所谓“武备之德”),属于组织行为型道德现象的军队道德(亦即古代所谓“武旅之德”),属于个体行为型道德现象的军人道德(亦即古代所谓“武夫之德”)。狭义的武德特指军队道德,因为军事道德的领域是通过军队的道德实践所开创的,军人道德是军队道德在军人个体行为中的具体表现,军队道德则是贯通于军事道德和军人道德的中介和枢纽。中国古代的武德理论形成于先秦时期,其主要思想  相似文献   

6.
政治道德是政治行为的规范,是从政者的职业道德。毛泽东曾深刻地论述过无产阶级政治道德的根本原则、活动方针、道德作风和理想人格等问题,形成了丰富的毛泽东政治道德思想。“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毛泽东)党和毛泽东把全心全意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取最大利益作为一切政治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相似文献   

7.
一所在世界上名气很大的军校,不仅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军事人才,也培养出无数商界的精英。在这所学校里有一个久远的传统,就是学生遇到军官问话时,只能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比如,军官派你去完成一项任务,但由于种种原因,你没有能按时完成,当军官问你为什么时,如果你为自己辩解,说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导致自己没能按时完成任务,那就错了,你只能说:“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因为军官看重的是结果,他根本…  相似文献   

8.
立德育苗     
所谓师德就是每位普通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要把塑造人,培养人,教育人作为自己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切向钱看” 的错误倾向。有些人把“一切向钱看”的出现,归 咎于经济体制改革。有些人还认为,实行按劳分配 就必然产生“一切向钱看”的现象。这些认识涉及 到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经济改革和共产主义道德 教育是否是矛盾冲突的?社会主义经济原则和共产 主义道德原则能否统一?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正 确地解决这个问题,对搞好经济改革和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建设,对正确地开展反对精神污染的斗争, 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生产  相似文献   

10.
王正平的《人民教师的道德修养》一书,于一九八六年六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它是近年来教师道德研究的一项可喜成果。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在我们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我国有人民教师上千万,他们肩负着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光荣使命。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增强从事教育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对于提倡尊师重教,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乃至四化大业的成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师德及一切职业道德 ,并不是存在于做人之外的另一种道德 ,而是通过职业行为表现出的道德人格。构成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是两部分 ,即做人的基本素养与履职的特殊素养。前者为职业道德的基础 ,后者也是职业道德不可缺少的成分。仅有前者 ,不能称之为职业道德 ;仅有后者 ,职业道德也立不起来。职业道德教育应兼顾此二者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曾经指出:“美感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欲念、感觉、冲动和情绪修养成本身就是理性的。”(《美学》第1卷,第78页)高尔基更加明确地说,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这都表明,美学或具体地说美感教育负有崇高的道德责任,它与伦理学是紧密相联的。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国家伦理与个体道德的统一,把“八荣八耻”的荣辱观转化成每一个体自觉的道德认知与情感体验,是荣辱观教育的关键。荣辱观教育有其辩证性内涵,在教育目标上,它是培养“道德人”与“能力人”的统一;在教育内容上,它是一元价值内容与多元实践方式的统一;在教育原则上,它是道德理性设计与道德情感供给的统一;在教育方法上,它是荣辱价值引导与主体生活体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进行共产主义理想、纪律教育,其目的就是要使全社会的人树立建设共产主义的责任感,并自觉地为实现这一社会制度而奋斗不懈,也就是要求人们去履行共产主义的道德义务。营口市教育学院副院长曲啸同志,是履行共产主义道德义务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是职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反映行业与行业之间、行业与社会之间、行业内部从业人员之间、从业人员与社会之间的最本质、最重要、最普遍的道德关系的概念。职业道德范畴虽然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些概念的使用还在借助于一般道德范畴,如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在用“善”、“恶”、“义务”“良心”等概念来评价职业行为、职业道德生活的优  相似文献   

16.
在医风上,我们是有优良传统的。如:待患者如亲人,“一切为了伤病员”,不以医权谋取私利,以及医院内的“敬、静、净”之风,等等。但是,这些优良的传统习惯,由于十年内乱,“狠批”所谓“黑修养”,把人们的思想批乱了,把优良传统习惯动摇了。由此造成一些人的道德责任心减弱,“脸难瞧,话难听,病难看”的现象增多,吃请受礼等不正之风抬头,“脏、乱、差”的问题加重,等等。改变这种劣习歪风,恢复发扬优良的传统习惯,这就是实现医风根本好转的任务和要求,这也是实现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实现医风的根本好转,我们天津市卫生系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姜迎春 《学海》2005,2(3):9-14
能否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理论特色及其实践意义,直接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正确判断。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理论特色首先表现在,它以实现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作为其根本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另一个理论特色是它与近代“劝善的”伦理观相反,“劝善的”伦理观把个人意志放在首位,它主张意识不受生活的决定,“自由选择”不受社会条件的决定;而马克思主义则把社会关系放在首位,这是道德理论的根本性变革,因为有了这一规定性,道德理论才可能具有彻底性。在当代,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批判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道德观念和道德理论,同时,运用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制度、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辩护,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基本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8.
许多人一直把“进化”概念理解成是与质变正相对立的概念,这是不正确的。我认为,“进化”并不是和革命相对立和渐变、量变相等同的一个概念。列宁在《哲学笔记》一书中是这样讲的:“如果一切都发展着,那末一切就都相互转化,因为发展显然不是简单的、普遍的和永恒的生长、增多(或减少)等等。——既然如此,那就首先必须更确切地理解进化,把它看做一切事物的产生和消灭、互相转化。”很清楚,列宁要求人们一定要正确理解进化,  相似文献   

19.
儒家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道德体系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儒家伦理思想作为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主干,一直深深地、普遍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选择,对中华民族的道德追求、行为方式和人格塑造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儒家“仁爱”的道德原则及其道德规范体系,以及关于职业道德、家庭道德和社会公德的思想和要求,都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我们应当坚持批判继承其原则和方法,摒弃其消极因素,吸取、弘扬其积极因素,这对于当今中国道德体系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论法官的角色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官的角色伦理研究是一个有别于法官职业道德研究的理论视角。法官是一个角色丛 ,包括了官员和司法者二重基本角色 ,所以 ,法官的角色伦理不只是对其作为一个职业者的规范 ,而是二重角色规范的综合体 ,它反映了社会对法官的综合道德评价。作为“官”的角色 ,它被赋予的特殊道德要求是公仆意识、廉洁和公正 ;作为司法者 ,其特殊的职业伦理是刚毅、谨慎和勤勉。法官角色伦理建设是以理性人与经验人的统一为人性假设前提的 ,其基本思路是立足于制度道德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适度进行奖惩。总之 ,一个有别于法官职业道德的理论视角 ,对于法官的道德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