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意象与思维     
一、关于意象的争论意象和概念都是重要的认知成分。在哲学、心理学的历史上,对意象与思维的关系问题,历来有意象主义与概念主义(或称命题主义)之争。在西方,亚里士多德、洛克、霍布士、穆勒等都把思维看作是从知觉经验所衍生出来的相互联系的心理意象的系列。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心灵没有意象就永远不能思考”。在意象主义看来,意象是感觉的副本,是思维的基础。他们强调,意象是构成思想的基本符号,其它的符号只是导出和衍生的,以语词为中介的思维仅当它能转化为相关的意象时才是有意义的。因为意象较语词更接近现  相似文献   

2.
前言在知觉辨别中,视觉和触觉的作用已有过不少研究,在J.Gibson 的一项研究中,发现一周岁左右的婴儿就已具有触觉通道和视觉通道相互传递信息的能力。但对这二者的相互作用问题,仍有不同看法。R.P.Kelvin 的研究表明,通过单一感觉道(如“视—视”或“触—触”)对物体大小的辨别与交叉感觉道(如“视—触”或“触—视”)进行辨别的结果没有什么差别。但在我们以前的一项研究中,发现由视觉识记的图形,通过触觉再认,要比由视觉再认的成绩为差;而由触觉识记的图形,通过视觉再认则比触觉再认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视知觉组织及其神经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锋  韩世辉  朱滢 《心理科学》2003,26(2):312-314
物理世界通过光信号在我们的视网膜上反映为亮度和颜色的色块集合 ,但是大脑知觉到的却是排列有序的由分离的物体组成的视觉世界 ,其中各种不同的物体占据不同的位置 ,存在相互作用或相对运动。在知觉加工过程中 ,视觉系统必须首先把视觉输入组织成不同的部分以形成视觉加工的基本单元[1,2 ] ,心理学家把这一加工过程称为视知觉组织。视知觉组织是大脑进行图像识别、注意分配及记忆存储等高级加工过程的基础。因此 ,理解视知觉组织的认知和神经机制成为研究大脑认知功能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介绍视知觉组织的基本问题和规律 ,特别是新近关于…  相似文献   

4.
视觉注意的认知和神经生物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觉注意在视觉信息加工和视知觉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脑成象技术和神经生理研究的进展,注意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还具有可见的神经网络和可测量的认知和生理效应。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在视皮层中发现了与被注意事件相关的神经发放的选择性增强和40周同步振荡,为解决视觉”特征组装”并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研究“视觉意识”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注意研究涉及的范围很广,本文仅就近年来视觉注意研究的新发现和相关的认知和神经生物学模型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韩凯  林仲贤 《心理学报》1983,16(3):88-94
本实验探讨了3—6岁学前儿童的视、触大小知觉的发展规律及视、触不同感觉道在大小知觉中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无论哪一个年龄组的儿童均以“视—视”条件的大小知觉结果最优,其次是“触—触”条件的结果,而“视—触”及“触—视”的结果均较差。本文结果否定了认为交叉感觉道(“视—触”、“触—视”)对大小知觉的辨别与单一感觉道(“视—视”,“触—触”)没有差异的看法。实验结果还表明了,学前儿童的视、触大小知觉有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单一感觉道(视—视”,“触—触”)的大小知觉的准确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交叉(不同)感觉道(“视—触”,“触—视”)的大小知觉的准确性在5岁阶段为高峰期,6岁后便开始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
人们对于地表斜坡的知觉是非常不准确的,通常表现为对坡度估计过高。但是,研究发现,在以行为的方式对坡度进行模拟时,所模拟的坡度值却与实际坡度基本一致。这种面对同一视觉线索出现的视知觉与行为不一致的现象即为坡度知觉中的“知觉-行为分离”。本文回顾了影响坡度知觉的各种因素,涉及视觉线索、认知判断、感觉通道、生理状态以及报告方式等方面的研究,并对坡度知觉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视知觉在心理学中具体是指从眼球接收器官到视觉刺激后,一路传导到大脑接收和辨识的过程,它包含视觉接收和视觉认知两大视知觉部分。从探讨中小学年龄段学生视知觉结构原理入手,阐述在美术教育理念不断发展丰富的当今社会,如何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及视知觉理论原理,在现代美术教学中找到一些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美术教学对学生整体的发展起到有意义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两面思维又称“两面神思维”,是美国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教授A·卢森堡在向有创造性成就的人物作了大量的调查和分析之后提出来的。“两面神”为罗马的门神,有两副面孔,能同时兼顾两个相反的视向。所谓两面思维,是指同时积极地构想出两个并存的、同时起作用的相反的方面、思想或方法,使其综合为一个完整的思想或方法。在经营中巧妙地使用两面思维,可以使你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在图形的创意过程中,图形创意的思维方式尤其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图形信息传达的有效性。图形创意的思维方式有很多类型可以以视知觉为主导的图形创意思维方式展开。从主体视距的变化,多视点的观测,主客体空间观测位置的变化,打破眼睛生理结构的视觉再认识,以及光线的变化带来的新视觉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这些以视知觉为主导的图形创意思维的创作方式和它们所具有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融景知觉现象是指观察者任意时刻虽然只能观察到部分刺激模式,却能基于部分刺激模式形成完整知觉。完成融景知觉的关键在于需要将时间序列上的信息进行整合。根据视知觉与视觉工作记忆动态交互模型,完成信息整合需视觉工作记忆的参与。然而以往研究均关注融景现象的知觉加工特性,尚未涉及视觉工作记忆在该现象中的作用机制。笔者采用双任务范式,要求被试完成规则或不规则刺激模式的融景知觉,同时操纵工作记忆负荷,以考察记忆负荷对融景知觉的影响。结果发现,高记忆负荷显著降低不规则刺激的融景知觉绩效(实验一);且该效应并非由记忆负荷对融景刺激维持阶段的影响所致(实验二)。上述结果说明,至少对不规则图形的融景知觉需要视觉工作记忆参与。  相似文献   

11.
韵律是平面构成最重要的形式美法则之一。它是以视觉流动的时间性来实现的。平面构成作品中,应具有视觉中心、次中心……和呼应点,它们的视觉张力不同。视知觉在这些具有不同视觉张力的视点中的流动便产生了视知觉上的韵律感。  相似文献   

12.
陈霖提出视知觉的拓扑结构的理论假没以来,在群集、内容结构优势效应、质地辨认、似动等视知觉领域发现了支持这个假没的证据。然而,这些证据都仅仅是说明人的视觉系统可能敏感于拓扑性质而不能说明人的视觉系统究竟是如何检测拓扑性质的。为了进一步探索“如何检测”这个复杂问题,本文打算从左右半脑、视杆视锥系统和简单视觉系统跟拓扑性质检测的关系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讨论,以便于给进一步的实验提供可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人类对生物运动具有较强的视觉敏感性,即使在视觉线索有限的情况下,仍能提取其中的社会性信息。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当前生物运动视知觉实验研究涉及的各类社会性信息,并归纳分析社会认知缺陷与生物运动视知觉加工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促进对生物运动视知觉加工心理机制问题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视觉短时记忆与视知觉的信息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知觉整合和跨眼跳的信息整合一样,视觉短时记忆与视知觉的信息整合也是人们加工并保持整体性场景知觉的重要前提条件。近年来研究者们使用空白单元格定位任务进行了一些研究,试图寻求视觉短时记忆与视知觉信息整合的实验证据并探讨其整合机制。该文对已有的相关实验范式、实验证据和整合机制进行了介绍并加以分析,并指出未来研究可以在行为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眼动和脑成像的数据寻求汇聚性证据  相似文献   

15.
戚加上 《美与时代》2013,(6):127-128
针对中职学生学习效能低下问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了视觉思维训练,对专业美术基础课作了一些探索并收到了显著效果,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所谓视觉思维,指源于视知觉的一种思维形式,是人们在观看物象时能够结合点、线、面、形、色、体等视觉语言基本要素,理性地运用形式美法则对事物的形态特征、构造关系、类型属性、实用功能等进行探究的一种思维活动。它是人们在认识事物过程中主动寻求、全面判断、深入感悟能力的综合体现。视觉思维训练可与其它学科结合,丰富其它学科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能;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格式塔和容限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霖 《心理学报》1984,17(3):32-39
本文讨论了视知觉的组织的本质。整体性的知觉的许多事实表明,视觉系统的一个基本和一般的功能象是对大范围拓扑性质的抽提。运用“容限空间”的数学结构,可以描述在一个离散集合上的大范围性质。因此决定知觉的组织规律性,如象相邻性和相似性这样的格式塔的规律,可以由大范围的拓扑(容限)性质来给与数学的描述。格式塔的本质正是这种大范围容限性质的抽提。  相似文献   

17.
有关视觉和触觉在长度判別中的相互作用问题,我们看到的材料很少。特别是4—6岁儿童在视觉和触觉的相互作用下。对长度判别的研究材料,我们就没有看到过。我们接触到的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仅限于韩凯、林仲贤(1981)对学前儿童视、触大小知觉的研究,他们认为学前儿童及成人,对物体大小的判别,同一通道(如视—视或触—触)比不同通道(如视—触或触—视)的辨别正确率高。还有张增慧和曹日昌(1964)的一项研究,他们的结果指出,由视觉识记,通过触觉再认,远比通过视觉再认的成绩差,而由触觉识记,通过视觉再认,远比通过触觉再认的成绩差。另外,王甦在《两种触觉长度知觉方式的比较》研究中《两种方式:①用食指沿物体表面从一端摸到另一  相似文献   

18.
创造力或创造性思维,象智力一样,是人类一种高度综合的能力。由于它广泛存在于人类全部活动之中,至今尚没有一个能概括出真正实质、特点、公认而满意的定义。许多研究者是用“倒转法”即从古今众多创造性的业绩成果(又多偏重于科学及艺术成果)中概括出特性、因素、和方法,以对创造力或创造性思维加深认识理解,并指导培养工作。本文式图直接用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原型进行分析、认识,进一步摸索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问题在实践中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更重要的要独创地解决问题,人们在活动中,要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都离不开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独创性是一个比较高级的思维的智力品质。过去对思维的创造性的研究仅仅局限于以少数杰出的发明家和艺术家为研究对象。但是在近一、二十年来,研究者们认为:创造性或独创性是一种连续的而不是全有全无的品质。人人(包括儿童)都有创造性或独创性,都能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目前,在国外研  相似文献   

20.
表象是不是除命题表征之外的一种独立的表征问题一直是心理学上争论不休的话题。争论的焦点主要在视觉表象与视知觉的关系上,有些研究发现视觉表象能够激活视觉系统,甚至能够激活较早的视觉皮质(如V1区),而且视知觉的选择性障碍也会导致相应的视觉表象障碍,但另外的研究却没有发现视觉表象能够激活较早的视觉皮质,而且发现视觉表象与视知觉存在双重分离。文章最后讨论了视觉表象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