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生物医学取向下的抑郁症研究多着重探究具体的致病基因和神经病理机制,致力于对抑郁症的直接致病原因进行解释和干预。关于抑郁症起源的理论医学研究则以基于实证结果的理论推导为基本方式,力图从终极意义上探讨抑郁症的历史原因。这些理论视角基本可归为三类:进化适应视角认为抑郁症起源于应对进化压力的适应机制,主要体现为社会性适应假说和个体性适应假说;功能失调视角认为抑郁症起源于正常心境和情绪功能的失调,主要体现为错配解释和基因分布解释;社会文化视角则认为抑郁症起源于社会文化的建构,主要体现为社会文化建构观点和知识发展观点。三种理论观点下的抑郁症在内涵和本质上存在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的不同倾向,如何发展出更具综合性的解释框架还有待理论整合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克  赵媚  林文娟 《心理科学进展》2016,24(12):1882-1888
应激可以对个体的生理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甚至导致抑郁症, 但病因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应激导致的表观遗传修饰变化影响抑郁症的发生。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 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应激引起的HPA轴、单胺类递质、BDNF三个方面的表观遗传修饰的变化, 在抑郁症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目前表观遗传机制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3.
腐败作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不同领域学者针对腐败行为产生原因与对策进行探讨。普遍认为制度、权力、文化等因素是腐败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个别研究涉及到腐败主体的内在心理。进化心理学从进化和适应的视角对人类行为发生及心理内在特征具有终极解释度。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进化心理学的独特视角,从个体生命史历程(如童年创伤、贫穷经历等)去揭示腐败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解释心理起源的新理论范式——进化心理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化心理学旨在通过进化的心理机制来解释人类行为的适应性,是解释人类心理起源和本质的一种新兴理论范式。该文首先简要分析了进化心理学的诞生背景;其次介绍了该理论的研究内容,其中重点阐述了进化的心理机制的适应性和领域特异性;然后评述了该理论对认知科学、发展心理学和消费者行为学的积极影响;最后对该理论的局限性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小结。  相似文献   

5.
国外关于进化心理学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波 《心理学探新》2004,24(1):16-19
进化心理学是近年在西方心理学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目前仍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和系统的理论。其基本主张是:过去是理解心理机制的关键;功能分析是理解心理机制的主要途径;心理机制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演化形成的模块性是心理机制整体组织的特性;人的行为是心理机制和环境互动作用的结果。进化心理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了各种各样的争议,赞成者认为:①心理学会成为更多的达尔文主义的理论建构;②进化心理学将使心理学走向统一;③进化心理学向传统社会科学提出了挑战。反对者认为:①进化心理学是一种不成熟的科学;②进化心理学是一种貌似科学的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6.
由于疾病所具有的社会意义,抑郁症患者或声称抑郁症患者可能会以抑郁症为策略,同时以自己的身体为媒介逃避某些社会性事务,进而实现自我空间的构建和改善。然而,尽管这种策略使得个体获得了一定暂时性收益,但由于个体之间利用策略能力的不平等、抑郁症社会发生机制其背后的社会分层不平等,以及暂时的收益有可能使个体放弃对空间构建手段的改善和追求,这种以抑郁症为策略的空间构建方式将最终维持甚至加剧社会空间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7.
病菌和传染病构成的选择压力导致动物进化出了身体免疫以及行为免疫反应。而人类的大脑进化促使他们发展出了最为复杂的行为免疫系统。很早开始, 我们就依赖自身的各种行为免疫反应抵抗病菌。当这些疾病抵御机制跟群体生活协同进化之后, 我们的很多社会行为和态度都具有了减少疾病感染的功能, 它们包括对外群体成员的偏见、歧视, 以及对内群体成员的从众、服从。而更高层次的文化差异比如集体主义-个人主义, 至少部分原因是要管理与疾病感染有关的风险。本篇综述讨论了与抵御病菌威胁有关的社会行为、态度和其他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8.
进化心理学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用适应的观点来解释人类的心理机制及其行为方式。本文通过阐明进化心理学的产生背景,重点论述了进化心理学的思维方式及其与心理学主要学科分支的联系,并指出了进化心理学对当代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细胞因子和抑郁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心理神经免疫学领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神经和免疫之间存在双向交流通路,免疫系统可能在一些心理精神障碍中具有重要作用。“抑郁症的细胞因子假说”认为细胞因子作为神经调质,可能在抑郁症的病因和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个假说得到了很多证据的支持。而在动物身上应用前炎性细胞因子也能够引起与人类抑郁症行为症状非常类似的“病态行为”。研究认为外周细胞因子通过信号传导进入脑内与中枢产生的细胞因子共同作用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5-羟色胺系统,从而导致抑郁症。细胞因子的中枢效应可以解释很多抑郁症状,“抑郁症的细胞因子假说”为探讨抑郁症状的机制和治疗抑郁症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进化心理学家推测,自我认知是一组沿着不同进化历程发展起来的认知加工能力。史前人类的早期,自我面孔识别依赖于延展我的加工。由于我们对自我认知、自我意识的神经机制还知之不多,而它们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复杂性又极其重要。自我面孔作为个体最显著的自我标识,可以作为延展我、私密我、概念我加工的独特刺激,对于揭示自我认知加工的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