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药物的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由于中医学医药不分的特点,这些药性描述都已渗透进了与中医学理论相一致的自然哲学特点。从哲学视角剖析了药性理论发生根源及认识特点,有助于理性地对待中药药性理论,合理地进行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  相似文献   

2.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思维的规定和规律的科学,中国古代文化虽未能孕育出系统的逻辑学体系,但逻辑的思维已经渗透到古人思想的方方面面.中药药性理论作为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维结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逻辑内涵,对其深入解析将有利于理解中医中药理论的逻辑特点.  相似文献   

3.
SARS属中医"瘟疫"范畴.中药是以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之阴阳偏盛或偏衰,所以无论治疗还是预防用药,均应遵循中医学的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的辨证思想;并针对高危人群提出医护人员应当固护精气、老人注重补肾的预防用药思路.我们认为,清热解毒法为治疫常法,而非防疫常法,预防SARS应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基本理论体系核心包括医学理论和古代朴素哲学思想,医哲不分造成的循环封闭体系阻碍了中医学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吸收;在保持中医学基本特点的前提下,弱化古代哲学的影响,重建以人生命活动为根本、全面开放的学科体系,有利于中医学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没有古代的中国哲学,就没有现有形态的中医学理论.中国哲学发展的终结,决定了传统中医学理论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中医学理论与中国哲学的交融决定了她的自然哲学属性.发展中医学理论的关键是将其从自然哲学框架中解放出来,建立自己的概念体系.中医学存在和发展的多元化应当得到尊重.杨振宁先生对待中医学的观点应当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基本理论体系核心包括医学理论和古代朴素哲学思想,医哲不分造成的循环封闭体系阻碍了中医学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吸收;在保持中医学基本特点的前提下,弱化古代哲学的影响,重建以人生命活动为根本、全面开放的学科体系,有利于中医学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是从奠立到演进都依托于传统文化并与时谐进.传统文化是蕴发中医学的土壤,中医学的理论及其发展和中国哲学、民族的思维方式及价值判定等共生共进.中医学以社会生产实践为基础知识和创发资源,<易经>的天运智慧使临床经验提升为理论.中医学理论只有靠传统文化才能准确解读.中医学在近代曾数历劫波,历程表明,缺失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的难关,在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之时中医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8.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也是中医临证的关键,因此,准确辨证,合理施治,成为中医保证疗效的核心,传统中医学理论为我们临床辨证提供了四诊合参等原则,如何进一步把握辨证的准确性,也是摆在每一位中医工作者面前的问题.笔者认为,多途径多角度辨证,能够提高临床决策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下面笔者结合临证中消化系统常见的胃凉证辨证,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在宏观地审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对中医学理论的发生、发展和演变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从而使人们深刻地领司中: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中医学理论的真正温床。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帮助我们开拓新视角,扩展中医学理论和历史研究的宽幅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丰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研究,体现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深厚底蕴;为开发出一门交叉性学科奠定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宏观地审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对中医学理论的发生、发展和演变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从而使人们深刻地领悟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中医学理论的真正温床。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帮助我们开拓新视角,扩展中医学理论和历史研究的宽幅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丰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研究,体现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深厚底蕴;为开发出一门交叉性学科奠定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