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焦虑症状的识别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6个方面探讨对焦虑症状的识别与处理:焦虑有关的理论研究、焦虑的症状特征、焦虑症状分类及其意义、焦虑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焦虑的评定与诊断、焦虑的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焦虑患者在综合医院很常见,需要临床各科医生提高识别率,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罪犯焦虑抑郁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罪犯存在抑郁症状的比例达74.5%以上,患焦虑症的比例为30.5%.引起青少年罪犯抑郁的因素有自罪、精神性焦虑、胃肠道症状、体重下降、迟滞与疑病;引起焦虑的因素有躯体性障碍、焦虑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3.
健康焦虑是一种由轻到重的连续性的症状谱,它的极端形式被称之为疑病症.关于健康焦虑的流行病学数据很少,发病的机制和原因也不清楚,但大多数的研究证实健康焦虑与焦虑障碍有相同的认知过程.疑病症的临床表现为疾病观念、躯体症状、歪曲信念和行为,健康焦虑只是在程度上轻于疑病症,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在健康焦虑的治疗中最受关注的应属正念认知疗法,它在很多方面都优于传统的认知行为疗法,当然其他治疗方法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健康焦虑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因此社会将面临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4.
1 概念二次焦虑的概念是指对原发的焦虑反应及与此反应有相对固定联系的症状产生的 ,并使之维持和加强的焦虑。如 ,惊恐发作患者对自己惊恐发作的焦虑 ,社交恐怖症患者对自己因为焦虑而出现的脸、红口吃等症状的焦虑 ,强迫症患者对自己那些与焦虑相连的强迫症状的焦虑 ,疑病症患者对自己因焦虑、专注而有的症状的焦虑 ,甚至身心疾病患者对自己被焦虑反应加强的症状的焦虑 ,这些焦虑都是由原发的焦虑反应和症状引起的 ,又产生或加强这些反应和症状的继发性焦虑。2 作用2 1 理解某些焦虑症状螺旋上升和迁延持续的原因。正常焦虑随刺激的消…  相似文献   

5.
王子豪  杨海波 《心理科学》2023,(4):999-1007
采用网络分析探讨不同性别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风险群体的成瘾症状间联系及其与抑郁、焦虑症状间的关系。916名大学生完成了游戏成瘾量表与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结果发现: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风险群体的成瘾与焦虑、抑郁得分显著正相关;其成瘾核心症状为显著性,但存在性别差异,男性为情绪调节,女性为显著性;在三者的共病网络中,无论男女,核心症状均为恐慌;网络游戏成瘾与焦虑、抑郁的症状间存在着密切关联,共病症状网络结构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
对200名不同调节定向的大学生进行为期6个月的追踪调查以探索长期自我调节失败与抑郁和焦虑症状及两者共存的关系。结果发现:(1)促进定向组在抑郁、焦虑以及自我调节失败得分上低于预防定向组;(2)控制基线期抑郁和焦虑症状,促进和预防定向系统的自我调节失败均可正向预测3个月后抑郁–焦虑症状共存;(3)抑郁症状的维持和发展与促进目标失败有关,焦虑症状的维持和发展与预防目标失败有关;(4)基线期抑郁不仅通过促进目标失败程度来维持和发展,还通过促进和预防目标失败程度来正向预测继发的焦虑;基线期焦虑不仅通过预防目标失败程度来维持和发展,还能正向预测继发的抑郁。  相似文献   

7.
采用UCLA孤独量表和18项简明症状问卷(BSI-18)对487名老年住院患者的孤独、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老年住院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孤独感、抑郁和焦虑情绪,男性患者的躯体症状、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重于女性患者。高学历患者躯体症状、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轻于低学历患者,有配偶患者孤独感低于无配偶的老年患者。(2)老年住院患者的孤独感与躯体症状、抑郁、焦虑呈正相关,且焦虑和抑郁能显著预测老年住院患者的孤独感。  相似文献   

8.
调查中国林县PD患者非运动症状发生状况.对中国林县PD患者和对照人群进行痴呆诊断、运动功能损害评估及其他非运动症状,包括便秘、抑郁、焦虑、睡眠评估.PD患者MMSE平均分为19 (15.00~22.50)分,正常对照人群MMSE平均分21(17.25~24.00)分.两组人群时间定向和MMSE总分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患者抑郁自评分数平均为(39.43士7.95)分,正常对照人群平均分数为(33.34±9.36)分,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PD患者焦虑患病率(43.3%),与对照人群间差异不显著.38.81%PD患者便秘,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D患者常见非运动症状,以认知功能损害、抑郁、焦虑、便秘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9.
以Kerns依恋安全性量表、Spence儿童焦虑量表为研究工具,对2所普通小学的472名三年级学生进行为期1年的追踪,考察儿童中期亲子依恋和焦虑症状的发展变化,以及亲子依恋与焦虑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儿童中期的亲子依恋和焦虑症状在1年内较为稳定,分离焦虑、社交恐惧、恐慌障碍和强迫冲动障碍表现出一定的发展变化。(2)亲子依恋与焦虑症状呈显著负相关,依恋越安全,儿童的焦虑水平越低。(3)交叉滞后分析显示,亲子依恋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儿童焦虑;母子依恋只具有同时性的影响,父子依恋既有同时性也有继时性的影响。(4)安全型父子依恋能够有效缓解不安全母子依恋的消极影响,安全型母子依恋对不安全父子依恋的补偿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在校大学生依恋关系在强迫运动与进食障碍症状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研究一和研究二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对466名男大学生和334名女大学生的依恋焦虑、依恋回避水平、强迫运动和进食障碍临床症状进行考察,通过分层回归检验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在强迫运动与进食障碍症状间的中介效应,并用Bootstrap法对中介效应进行验证。结果:在男女大学生中强迫运动可显著预测进食障碍症状; 在男生当中,依恋的两个维度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在强迫运动与进食障碍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显著; 在女生当中,仅依恋焦虑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强迫运动是进食障碍症状的重要风险因子,可通过依恋关系的中介作用影响进食障碍症状,依恋关系对强迫运动与进食障碍症状之间关系的中介效应具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