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豹  邵嘉莹  胡岑楼  黄赛 《心理学报》2015,47(9):1089-1100
本研究采用双任务范式, 通过定向遗忘任务操纵工作记忆表征状态, 分别在目标无关和目标相关条件下考察工作记忆激活与抑制状态对视觉搜索早期注意引导效应的影响。实验1与实验2发现当工作记忆表征只可能与视觉搜索分心物匹配时(目标无关条件), 处于激活状态的工作记忆表征会引导视觉注意偏向到与之匹配的分心物, 表现出注意引导效应, 而处于抑制状态的工作记忆表征则没有观察到注意引导效应。实验3与实验4发现, 当工作记忆表征有可能与视觉搜索目标匹配时(目标相关条件), 处于激活状态的工作记忆表征能捕获注意, 而处于抑制状态的工作记忆表征只有与视觉搜索目标匹配时, 才表现出对该搜索目标反应的延迟。这些研究的结果表明(1)处于激活状态的工作记忆表征能有效地引导注意偏向到与之匹配的搜索目标或分心物, 并且这种注意引导效应并未受到抑制动机的影响而被消除或反转; (2)处于抑制状态的工作记忆表征能将抑制状态传递到视觉搜索阶段, 并延迟对与之匹配的搜索目标的反应。  相似文献   

2.
移情的测量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移情,是一个人对他人情绪情感的共鸣反应,是一个人(观察者)在观察到另一个人(被观察者)处于一种情绪状态下时,产生与被观察者相同的情绪体验。这种共鸣反应的能力依赖于一个人能否认知推理他人的情感状态;同时,唤起的共鸣反应又会为观察者提供内部信息,从而加强由认识推理得到的情感的含义。一般认为移情使人更容易意识到另一个人的需要,通过满足这个人的需要以平息自己的情绪,所以能促使亲社会行为发生。从60年代末国外对移情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不同研究由于采用不同的移情测量指标,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因此有必要总结一下移情的测量指标。  相似文献   

3.
采用社会学习迁移范式,通过三个实验来揭示联合任务中反应手的不同状态对观察学习的影响。实验1首先考察自然状态下联合Simon任务中观察学习的存在;实验2探讨视野范围之内的反应手状态改变(双手运动能力受限)对观察学习的影响;实验3则进一步探讨视野范围之外的反应手状态改变对观察学习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联合任务中,观察者仅观察行动者的动作及其结果,即可获得与实际练习相类似的学习效果;观察者反应手不同状态改变因导致身体的潜在运动能力受限而影响观察学习的产生,说明个体身体形式的改变会对其认知过程产生影响,上述结果为具身认知理论在动作模仿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4.
王爱娟  汪玲 《心理科学进展》2009,17(6):1257-1263
目标感染是动机领域新近出现的一个概念(Aarts等,2004),所谓目标感染指的是个体可以自动的从他人行为信息中推测其目标并无意识的追求这一目标。目标感染在激活对象、复杂程度等方面不同于单纯的行为模仿,在行为性质、意识水平等方面又区别于观察学习。目标状态可及性、目标情感效价等因素会影响目标感染现象的发生。已有研究中通常采用目标相关词汇、社会信息两种方式进行目标的激活。作为对有意识目标追求的补充,目标感染的研究促进了我们对个体行为的理解。未来研究尚可就观察者特征、目标熟悉程度、被观察者数量等因素对目标感染的影响开展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109名吊车工人进行了红橙黄绿蓝紫黑白等八种颜色的深度知觉阈限的测定.结果发现:在白色背景条件下,绿蓝两色为最佳深度色,最易辨别深度差异;黑紫红三色为二级深度色;橙黄两色为三级深度色;白色为四级深度色.易于深度辨别的颜色.,平均阈值小,分布较集中;不易深度辨别的颜色,平均阈值大,分布较分散.建议吊车设计部门,在吊钩臂部位的黄色背景上,涂上黑色条子.使吊车的吊钧本身具有颜色对比,少受作业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注视知觉既包括识别他人对周围环境的注视位置, 也包括对他人是否在注视自己(即直视)的感知。诸多研究表明, 注视知觉过程受来自目光发出者与感知者多种因素的影响。从眼神沟通中不同角色角度出发, 将这些影响因素分为注视者因素和观察者因素。具体而言, 注视者因素主要探讨了眼部及头部物理特征及面孔情绪与吸引力对注视知觉的影响。而观察者因素则探讨了个体的心理或精神障碍、个体当前状态特征及观察者的性别、种族及文化差异对注视知觉的影响。未来研究可以从创新实验设计与任务出发, 探讨注视者刺激的实验材料与观察者特征的临床应用及跨文化差异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采用偏好判断和真伪判断任务,通过两个实验探讨微表情作为启动刺激时是否会影响观察者的偏好判断和真伪判断.结果发现:负性微表情(愤怒微表情和悲伤微表情)既影响观察者的偏好判断,也影响观察者的真伪判断,而正性微表情(高兴微表情)仅影响观察者的偏好判断,而不影响观察者的真伪判断;在三种微表情作为启动刺激的条件下,阈上呈现比阈下呈现产生更强的启动效应;仅在愤怒微表情条件下,女性比男性观察者表现出更强的偏好判断,而在其他条件下,均未出现性别差异.由此可见,微表情的启动效应既有与情绪启动效应的相似之处,也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8.
基于调节定向理论搭建了着装风格(正式vs.休闲)影响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模型框架。在观察者视角下,他人正式着装(vs.休闲着装)时,消费者通过关注收益、积极情绪体验、抱负目标状态表征这三个动机特征维度表现出促进型反应;通过关注威胁、消极情绪体验、警戒行为策略这三个动机特征维度表现出预防型反应。在穿着者视角下,消费者自身正式着装(vs.休闲着装)时,通过理想自我导向、抱负目标状态表征及积极情绪体验这三个动机特征维度表现出促进型反应;通过责任自我导向、道德需求、消极结果关注这三个动机特征维度表现出预防型反应。上述过程中自我建构、卷入度,自我监控及环境规范通过影响调节定向的特征状态发挥调节作用。未来研究应继续关注特质性和情境性调节定向对消费者着装反应的交互影响,用调节定向理论阐释其他着装类型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着装风格导致消费者促进定向还是预防定向的调节变量,以及着装风格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其他后效。  相似文献   

9.
几种色光呈现条件下人眼红、绿光感受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阈值法探讨了人眼在红、橙、绿、蓝4种色光适应条件下红、绿光感受性的变化及机制。结果表明:当背景及目标均为稳光时,在不同的背景光条件下,人眼554nm(绿)及656nm(红)光感受性的变化显示了明显的感觉颉抗性效应,且不受色觉适应的影响;如果所呈现的背景光是稳态光,目标先是闪烁光,除辨别是现在554nm背景光上的656nm(红)目标,在其余条件下,均未发现颜色感觉颉抗效应;如果背景光是闪烁光,目标光为稳态光时,在不同的背景光条件下,人眼对554nm(绿)及656nm(红)波长的辨别结果有感觉颉抗效应存在,并且辨别感受性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探测任务和辨别任务,分别考察了不同线索与目标呈现时间间隔(SOA)条件下出现的基于颜色的重复劣势效应(repetition disadvantage,RD)。研究结果发现:探测任务下和辨别任务下出现基于颜色的RD效应分别倾向于解释为重复知盲现象和基于颜色的IOR效应。关于不同的任务类型对基于颜色的RD效应的影响,可以用特征个体化理论解释。实验3采用Go/No go任务,通过进一步地分析提出任务类型背后,被试对目标刺激的语义加工水平才是影响基于颜色RD效应抑制本质的关键因素。关于该因素对基于颜色重复劣势效应的影响,可以用评价窗口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