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功能性胃肠病(FGIDs)是一组常见的消化科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繁多,与遗传和心理社会因素具有一定的关系,胃肠动力、内脏感觉、脑肠肽等在FGIDs发病中的作用已得到肯定,近年来关于炎症和肠道茵群在FGIDs中作用的研究较多,对FGIDs病因机制的阐明将使其诊断和治疗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是一类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近几年其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以往认为FGIDs主要是由胃肠道动力障碍所引起,但近几年随着人们对这类疾病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发现其与内脏感觉、炎症、肠神经系统(ENS)甚至中枢神经系统(CNS)调节功能等因素有关。因此,明确FGID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成为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心房颤动的病因、发病机制有了更新的认识。后者从起搏点兴奋性增高,折返机制,发展到对心肌袖、电重构的认识;以及肺静脉、迷走神经在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作用,遗传物质异质性及基因突变等。同样,心房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心房颤动的病因、发病机制有了更新的认识.后者从起搏点兴奋性增高,折返机制,发展到对心肌袖、电重构的认识;以及肺静脉、迷走神经在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作用,遗传物质异质性及基因突变等.同样,心房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及治疗手段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无任何一种学说可单独解释AD的病因,因而导致AD的治疗手段多样性,但无任何一种手段可完全有效治疗AD。探讨了AD的多种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通过其研究的复杂性说明认识事物过程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相似文献   

6.
小檗碱是从黄连等植物中提取出的含异喹啉类化合物的一种传统中药,作为抗炎、抑菌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其发病机制经历了脂质渗入学说、炎症反应学说、损伤应答学说等多学说演变过程。近年来研究显示,小檗碱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本文从调节血脂、抗炎、抗氧化应激、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抗血栓等方面,对小檗碱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加以综述,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癌,又称宫体癌,为女性生殖道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子宫内膜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我们要科学认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努力地限定有限的危险因素,以达到预防该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以靶向化疗为代表的靶向抗癌治疗已有数十年历史,但其实际结果远未达到预期,对其进行方法学上的哲学审视已经不容回避。靶向抗癌治疗以局部的分子或信号通路为靶点,存在着对致癌病因作用与靶点功能之间辩证关系认识不清,对癌细胞、肿瘤微环境和癌症患者等各个层次的整体性、基于整体的自稳性及自稳机制重视不够,以及对潜在靶点数量的相对无限性认识不足等问题。因此基于分析-还原思维背景的靶向治疗应该融入整体思维,并导归整合医学。  相似文献   

9.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以瘙痒和湿疹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其治疗在临床上仍然是一个挑战。大多数患者可通过避免激发因素、基础皮肤护理和外用抗炎药得到较好的疗效,少部分患者皮损广泛且对常规治疗抵抗,需要系统药物治疗。由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的病变及发病年龄变异很大,在治疗上应遵循按照疾病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的阶梯治疗方案的原则。在选择系统治疗时,在考虑其治疗收益的同时应考虑其安全性和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炎症性肠病是一类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涉及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目前的治疗包括传统治疗和新兴的生物治疗,本文主要就益生菌与炎症性肠病作一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障碍,其病理生理学机制极其复杂,建立能够确切模拟精神分裂症的动物模型对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研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意在介绍产前母体免疫刺激(聚肌胞苷酸聚肌苷酸-聚胞苷酸,poly-I:C)诱导子代出现精神分裂症样的神经发育动物模型,以及该模型对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研究、生物学机制及其治疗和药物研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用“元衡论”的思路对痤疮病因及治疗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痤疮是一种着有复杂发病机制的疾病,在现代医学中对于它的病因及治疗仍有许多不同的观点。运用传统中医的阴阳平衡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组织结构理论、微生态学理论和生物物理学的超循环理论,通过建立一个单元平衡模型,简称"元衡论",以它来解释痤疮的发病机制及指导治疗方案。运用这一思路能够更好地分析病因并有助于治疗。  相似文献   

13.
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细胞内全部蛋白质的组成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蛋白质组学研究不但能揭示病因不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并为提供新的诊断技术、治疗方法和药物靶点等有积极的作用。因高血压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人们希望用分子生物学揭示其神秘的面纱,因此蛋白质组学与高血压的研究,成为高血压模型动物及其临床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动物模型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高血压疾病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痤疮是一种着有复杂发病机制的疾病,在现代医学中对于它的病因及治疗仍有许多不同的观点.运用传统中医的阴阳平衡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组织结构理论、微生态学理论和生物物理学的超循环理论,通过建立一个单元平衡模型,简称"元衡论",以它来解释痤疮的发病机制及指导治疗方案.运用这一思路能够更好地分析病因并有助于治疗.  相似文献   

15.
本文借鉴以往综合治疗难治性疾病的成功经验,运用系统科学的综合集成方法,提炼出“皮肤病三阶层多靶点综合治疗策略”,即治疗层次分为病因阶层、病机阶层及症状阶层,多靶点综合集成是多个作用机理不同的药物进行有机综合。本文列举了各阶层多靶点综合集成治疗皮肤病的成功案例,论证了该策略的指导作用。同时提出应该根据某一种难治性皮肤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等的研究新进展,定期更新治疗方案,以便与时俱进,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障碍,其病理生理学机制极其复杂,建立能够确切模拟精神分裂症的动物模型对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研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意在介绍产前母体免疫刺激(聚肌胞苷酸聚肌苷酸-聚胞苷酸,Poly I:C)诱导子代出现精神分裂症样的神经发育动物模型,以及该模型对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研究、生物学机制及其治疗和药物研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损伤与抗损伤是机体对病因作出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正确地认识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仅有助于现代医学阐明疾病的发生机制,而且有利于传统医学提高辩证施治的效果.本文旨在探讨癌症致病因素与机体相互作用的抗损伤反应中的辩证关系,可望逐步提高医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唯物辩证法和方法论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8.
酒精性肝损伤已成为继病毒性肝炎后的主要肝损伤病因,因此酒精性肝病的防治已经成为重要的医疗课题。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及治疗等有其独特的特点,用哲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可有助于对该病的认识和研究,指导我们从总体考虑,更为合理、有效地防治酒精性肝损害。  相似文献   

19.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近来研究显示肠道细菌参与IBD的发生.本文针对肠道菌群与IBD发病的相关性,以及肠道细菌移植在肠道疾病及代谢性疾病中的应用,探讨肠道细菌移植治疗IBD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临床上老年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人格、记忆力和社交活动以及认知能力的异常,渐渐为患者和医学工作者所重视,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运用哲学的基本原理,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和辩证思维方法,有助于正确分析POCD的相关病因及其发病机制,从而更好定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