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要不是为了孩子,我早跟他(她)离婚了”“我不离婚是因为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等类似的话,但是不离婚就一定对孩子好吗?离婚似乎是解决父母冲突的一种很高效的方法,但部分家长不愿意让孩子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中,于是选择勉强维系婚姻关系。那么当孩子生活在看似完整但高冲突的父母关系中时,对他们来说,究竟是爱还是害?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配偶排斥对女性离婚意愿的影响,以及愤怒情绪和婚姻满意度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对543名已婚女性施测了社会排斥体验量表、特质愤怒问卷、婚姻满意度问卷以及离婚意愿问卷。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配偶排斥显著正向预测女性的离婚意愿,愤怒情绪和婚姻满意度分别在二者之间起中介作用,同时配偶排斥还顺序地先通过导致愤怒情绪增加,再使得婚姻满意度降低这一链式路径对女性的离婚意愿产生影响。未来可以通过减少配偶排斥以及减弱愤怒情绪和提升婚姻满意度的途径来增加婚姻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第三者”问题 首先,对“第三者”这一概念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一种意见认为,凡与已婚夫妇一方谈情说爱,或进而发生性行为的人,都是“第三者”。另一种意见认为,凡与已婚夫妇的一方有通奸关系或无通奸行为而有暖昧关系,并导致对方离婚,造成某家庭破裂的,才是”第三者”。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当事人与配偶的一方,必须有通奸行为,又有达到与其结合为明确的目标,才认定为第三者,除此之外,一概不能称作为第三者。究竟何谓“第三者”尚无一个较为统一的定论。  相似文献   

4.
夫妻离婚不仅会给彼此带来心理和感情上的创伤,更会给孩子造成极其严重的心理创伤,导致他们变得消极,不振作。本就此问题谈论了离异后单亲家庭中孩子可能的心理变化,而后又对如何维护和保护他们的心理健康,使他们茁壮成长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有关婚姻关系中归因的研究一般基于两个假设,一是稳定性假设,即夫妻对配偶行为的归因是其稳定的归因风格的体现。二是因果关系假设,即归因在婚姻关系的发展中起着因果作用。传统的研究一般是在这两个假设基础上进行的。但最近的研究发现,婚姻关系中夫妻的归因并非是稳定特质的反映而是随着婚姻状态的变化而改变的。这对稳定性假设提出了挑战。本还讨论了神经过敏症和离婚与归因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单亲家庭是指一些只有一位母亲或一位父亲所带领的家庭,其成因主要是离婚、分居、配偶一方死亡或出走.其次就是未婚妈妈或未婚爸爸独立养活儿女.今年来随着父母离异或其他因素,单亲孩子成了一种现象,教育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这群孩子,要么由母亲或者父亲单方面照顾,要么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为照顾,有的甚至寄放在亲戚、朋友家中,如何让这样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一直研究的问题.下面就笔者班上一个单亲孩子的案例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做法.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有些夫妻结婚后相亲相爱、白头偕老,有的夫妇结婚不久便分道扬镳;更有人结婚离婚、离婚结婚,始终找不到合适的伴侣?最近,美国家庭婚姻问题专家弗雷克夫利教授,对离婚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后认为:离婚与人的性格有关,有8种性格的人离婚率较高。其一,过度浪漫型:这种性格的人对婚姻生活充满了罗曼蒂克的幻想。他们认为,爱情应该多姿多彩,热情必须经久不衰,婚后生活要永远像恋爱时那样弥漫着梦幻般的激情。一旦现实生活无法实现梦幻般的婚姻时,双方便会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老年人心理社会状况的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老年人在人口组成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老年人的问题业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如何使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安度晚年,是老年学及老年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据报导,在美国65岁以上的老人中15%有程度不同的精神障碍。许多精神疾病的产生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国外关于生活事件的研究指出,紧张性生活事件如配偶死亡,离婚及意外事故等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引  相似文献   

9.
黄幸平 《天风》2014,(4):14-15
对于离婚者,我们当把握妤恩典与真理的原则。固然需要鼓励他们看清自己在离婚中当负的责任,找到自己需要调整、需要归正的地方,但更多的乃足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接纳与体凉。  相似文献   

10.
由于父母离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打破了他们的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平衡,因而也容易带来他们行为上的偏差。离异单亲家庭由于家庭环境的突变,性别角色缺失,社会偏见的压力及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其子女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陈丰盛 《天风》2014,(10):28-28
在离婚率逐渐攀升的现今,婚姻危机与离婚现象不容忽视.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婚姻关系的影响已经式微,人们对婚姻家庭原则的持守变得困难.以下六种因素,使离婚不再成为一道禁令,而是一种选择.1.宗教信条和规范已放松,人们在婚姻危机中,有了选择离婚的可能性.2.反对离婚的外在压力及社会对离婚的污名化已减轻;同时,人们对离婚的接受度也提高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离婚不离家现象不再仅是电视小品或文学作品中的情节,而是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经常见到的事情。如《城市晚报》“离婚不离家”中的例(1):“王女士和她的丈夫,他们平静地吃了‘离婚饭’,照了“离婚照’,也让周围的朋友同事知道了他们离婚的实情。王女士与丈夫便分室而居,象朋友一样相敬如宾地生活在一起……”。例(2):“老曲在单位上放风说他已离婚了,但人们却没看出他有任何离了婚的迹象。他们决定离婚后暂不离家,表面上还维持家庭生活的原样,让孩子适应一段时间,再从长计议”。例(3):“市歌舞团青年舞蹈演员小A与丈夫离了婚,但从此以后,每当她丈夫从海南回来,就象没离婚时一样住在她家里,和没有发生任何事情的家庭别无二样”。这种离了婚不离家的现象引起人们的各种议论:有的说,离  相似文献   

13.
人际关系情境下神经症病人的责备倾向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个人化设计系统地探讨了不同人际关系情境下神经症病人责备倾向的特点.结果表明,神经症病人在与同事关系中较多责备同事而较少责备自己;而在与配偶关系中则较多责备自己较少责备配偶;同时,神经症病人责备倾向存在较大个体差异,不同情境下责备倾向也存在较大不一致。文中讨论了这一责备特点对人际关系和适应的影响,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假设。  相似文献   

14.
关于父母离婚对儿童的影响的许多研究结果都认为,父母离婚可能导致儿童的适应不良,对儿童的学业、社会性及身心健康均有消极影响,这种影响具有长期效应,尤其对男孩的影响较大。为了帮助儿童较好的适应父母离婚,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有必要探查影响儿童适应的有关因素。美国心理学家J.Guidubaldi 等人组织全国学校心理学学会的成员进行了一项全国性追踪研究,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他们根据人口比例选取341个离婚家庭的儿童和359个完整家庭的儿童,采取了多重因素和多重资料的研究方法,既有标准化测量,又有对离婚适应的特殊测量,包括结构性的会谈、自我报告量表、评价量表等。  相似文献   

15.
离婚会给夫妻双方,尤其是女方带来很大的心理创伤。有些人在离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终日以泪洗面,沮丧之情难以言表,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据有关的研究资料表明,离婚给女人造成的心理问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孤独:虽然由于离婚而解决了眼前婚姻生活中产生的矛盾冲突,可能获得一种暂时的安定感。但是,过去形成的家庭人际关系一旦崩溃,对女人总要产生凄凉、孤独的感觉。据对离婚者的心理调查表明,尽管离婚夫妻中,5对有4对在提出离婚申诉前  相似文献   

16.
爱情与道德     
恋爱、婚姻问题是人生大事,能否处理好将直接关系着你一生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因此必须慎重对待。 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也就是说在选择配偶时把什么条件放在第一位。当然,选择配偶不是选拔干部,对方的外貌、身高、文化、家庭情况等都需要考虑,但是我认为在这些条件基本可以的情况下,首先必须考虑的是双方有没有共同的理想。《红楼梦》中的宝玉和宝钗虽有金玉良缘之说并结为夫妻,但宝钗追求的是功名利禄,而宝玉则把功名利禄视为粪土。因此,他们虽然结为夫妻,但宝玉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妇女的地位极其低下。在婚姻方面,女子更是毫无权利。既不能在婚前自由选择“如意郎君”,更不能在婚后提出离婚。在古代,离婚称为“休妻”或“出妻”,这是男子在婚姻方面所享有的一种特权。 但是,为了维持封建宗法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相对稳定,在剥夺妇女离婚权的同时,也不准男子滥用“休妻”的特权,因此,我国古代对于离婚,有所谓“七出”和“三不去”的限制。 所谓“七出”,又称“七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第一所离婚学校中国第一所离婚学校在南京成立。该市想离婚的男女,都被法院劝进这所学校就读。毕业生无论是否离异,都对母校赞不绝口。这种事成为市民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首先,学校从少年犯管教所请来几名少年犯,在离婚学校讲述他们来自破碎家庭,十几岁就成了少...  相似文献   

19.
郑晓明  余宇  刘鑫 《心理学报》2022,54(6):646-664
本文关注配偶情绪智力对员工工作投入的跨领域的人际间影响。基于努力-恢复模型视角和情绪智力文献, 本文提出高情绪智力的配偶能够通过提升员工生活幸福感, 从而促进员工工作投入。此外, 通过整合社会性别角色理论, 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员工性别的调节作用。通过两个子研究, 本文发现:配偶情绪智力与员工生活幸福感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 员工生活幸福感与员工工作投入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 员工生活幸福感中介了配偶情绪智力对员工工作投入的影响; 并且, 员工性别调节了配偶情绪智力和员工生活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即当员工为男性时, 配偶情绪智力对该员工生活幸福感的正向影响更强; 此外, 员工性别还调节了员工生活幸福感在配偶情绪智力和员工工作投入之间起到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首次提出和检验了配偶情绪智力对员工工作投入的跨领域的人际间积极影响, 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中,当患者隐私权与配偶知情权出现交集时,二者容易发生冲突,主要表现为患者婚前不洁性史或孕产史、婚前孕育问题、婚外情等隐私与配偶知情权的冲突。利益冲突、权利认识不一致以及权利边界模糊是导致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中患者隐私权与配偶知情权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协调二者的冲突,应遵循利益衡量原则与权利位阶原则;优先配置患者隐私权同时兼顾配偶知情权,不断完善相关立法以及提高患者及其配偶的医疗认识与权利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