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晋士族妇女的风貌 黄佩芳 浙江学刊6一个罕见的女性世界——兼及《金瓶梅》的道德 与美学思考 吕红 未定稿16“爱”的代价——格鲁吉亚卖淫研究(苏) 加比阿尼·马努伊尔斯基 现代外国哲学科 学文摘12浅议当前家庭伦理建设 李烨 理论导刊6社会现代化中的婚姻家庭问题 潘允康 广州研究7  相似文献   

2.
家庭伦理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家庭伦理思想的重要概念。建构家庭伦理共同体,是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过程和基本要求。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家庭伦理共同体经历了“等级式”到“契约式”的关系变迁、“单一化”到“多元化”的结构变迁、“严格化”到“自由化”的功能变迁,在家庭经济、婚姻和文化等领域呈现出一系列伦理问题。建构新时代中国家庭伦理共同体,需坚持以伦理自觉树立正确家庭伦理观,以伦理自信培育优良家庭伦理文化,以伦理自强健全现代家庭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现代乡村家庭伦理建设不仅关系家庭和谐和个体幸福,更是关乎整个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调查显示:乡村家庭伦理状况总体良好;乡村婚恋伦理多元并存;乡村亲子伦理失衡;乡村家庭道德教育实践乏力;乡村性伦理开放宽容和乡村生育伦理新旧交织。影响当代乡村家庭伦理的主要原因是乡村家庭财富重心和话语权转移;社会道德调控力量弱化;部分村民自身道德素质低下等。加强乡村婚姻家庭伦理制度化建设,推行"德治"以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加强教育培训以提升村民道德自律能力是改善乡村家庭伦理的基本建议。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 9月 15日 ,由中国人民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和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中韩日家庭伦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召开。这是中韩日三国学者在家庭伦理领域的又一次交流与合作 ,会议就经济全球化对东亚传统家庭伦理道德观的挑战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在会议上 ,韩国鲜文大学校长李京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陈瑛研究员、日本世界和平青年联合会会长稻森一郎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龚群教授分别做了主题发言。会议主要就父母子女间伦理、夫妻间伦理、同性恋问题、青少年性问题、未来家庭伦…  相似文献   

5.
家庭伦理三题散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家庭是一个社会的细胞 ,也是一个伦理的实体。家庭作为“社会的胎盘”,其伦理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加强对家庭暴力的伦理矫治 ,正确地认识和理性地对待“第三者”问题 ,是社会主义家庭伦理文明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社会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伦理制度化将是一种社会伦理上升到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地位的必然选择,它是建构和维护新型伦理关系的重要手段。当前传统乡村家庭伦理的运行制度体系和组织体系已经开始解体,伦理的权威地位遭受挑战,家庭伦理面临失守危险,而现实又亟须确立新的家庭伦理规则。伦理制度化就成为当前重塑乡村家庭伦理的必由之路。当代乡村家庭伦理制度化的主要实施途径是制定符合现代家庭伦理精神的婚姻家庭制度,完善乡村家庭伦理规范的制度体系,培育乡村自治组织团体。  相似文献   

7.
论传统家训文化与我国家庭道德建设陈延斌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传统政治、伦理特别强调修、齐、治、平的统一,把“齐家”与“修身”、“治国”、“平天下”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因而以教家立范、“整齐门内,提撕子孙”(颜之...  相似文献   

8.
家庭伦理的人类学研究——解读恩格斯的家庭伦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视域解读恩格斯的家庭研究;从伦理与道德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角度,解析恩格斯的家庭伦理思想。文章按照唯物史观和文化人类学分析方法,阐述了原始社会文明开端的伦理和道德、家庭伦理关系的演变、家庭伦理关系的调节、家庭伦理的制度化过程、个体婚制和个人性爱的道德意义,以及婚姻的离异和人类婚姻的前景等方面的思想。文章力求阐发恩格斯关于家庭伦理的独到见解,探索从原始人到文明人家庭伦理演进的过程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9.
“学习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研讨会”综述张景荣天津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所于10月22日召开“学习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研讨会”。邀请天津市部分专家学者与会。会上同志们认真学习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就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  相似文献   

10.
“儒学与家庭伦理”研究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的“儒学与家庭伦理”研讨会,于2001年12月22日—12月23日在北京昌平召开,赵健民、杨波、汝信、朱伯 、孔繁、牟钟鉴、刘示范、张树骅、沈冰稚,以及来自北京、山东、江苏、河南等地的5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畅谈了各自对于儒学与家庭伦理一系列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伦理学研究》2007,(1):106-108
和谐社会与道德建设改造和提升小农伦理———再读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陈瑛(2·01)……………………………………………差异与和谐社会建…………构易小明刘仁贵(2·06)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效性刍…议邓建国彭柏林(2·11)中国社区道德状况分析及对…………策吴来苏(2·15)教育变革语境中未成年人道德观念的错位与德育革新李海萍(2·73)……………………………………………风险社会与责任伦……………………理潘斌(3·15)慈善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伦理思…考陈勇(3·34)论弱势群体的道德底…………………线胡宜安(3·38)略论现…  相似文献   

12.
器官移植的伦理危机———对文化“可容性”的研究安娜·玛丽·穆兰著乔亚译“只要一种说法能够减轻人们因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离开人世而产生的痛苦,或者给予他们以任何形式的永生的希望,他们无不准备虔诚地相信,不管这种说法是何等荒唐。”———诺贝特·埃利亚斯[1...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来,穆斯林教法各门类中涉及婚姻、家庭、遗产继承问题的有关内容显得尤为重要,称之为“穆斯林家庭法”,或“私人身份法”。下面采取高度概括和浓缩的方法,讨论近代穆斯林家庭法对穆斯林日常生活的实际影响。 一、穆斯林家庭法的重要地位 家庭是社会组织最小的单位,稳定、和睦的婚姻家庭生活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之一。伊斯兰教的家庭法以真主启示为基础,《古兰经》中涉及婚姻家庭关系方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讨和交流老子及道学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学术动态,加强中外学者间的沟通与合作,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河南省政协共同主办,周口市人民政府、鹿邑县人民政府承办的“自然·和谐·发展———弘扬老子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1月10日至11日在河南周口鹿邑召开。来自美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德国、韩国和中国内地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130多位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出席了此次会议。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近百篇,与会学者围绕“自然·和谐·发展———弘扬老子文化”这一主题,分别从“老子《道德经》及…  相似文献   

15.
1995年3月6-8日,由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和德国汉诺威哲学研究所联合召开了“中德经济秩序理论与伦理学”学术研讨会。与会德方代表6人,中方代表18人。研讨会围绕以下五方面进行:伦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时期的作用;建立有序经济市场的策略和问题;市场经济中的法规建设及其实施;作为文化伦理现象的市场经济;东西方哲学与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涉及到经济、法律、社会、文化、哲学和伦理等领域和学科。其中尤以伦理在现代社会中的定位,如何把中国新兴的市场经济逐步纳入法制轨道,文化与哲学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作用等问题引起与会者关注…  相似文献   

16.
张玉霞 《管子学刊》2009,(3):110-114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伦理精神一直贯穿在中国的各种文化形式当中,所以,以家庭的悲欢离合来寄寓国家和民族的盛衰兴亡与历史变迁的家庭伦理影视剧,其道德伦理、宗法伦理与政治功利相糅合的叙事主题,与文艺创作者潜意识中接受儒家文化伦理精神的影响密不可分。新时期以来,家庭伦理题材影视剧受到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共同青睐,呈现出日益繁盛的景象。编导们通过展现普通平民的生活形态,揭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道德冲突和文化冲突,挖掘普通人身上所蕴涵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和生活观念,既展现了他们身上所闪现的人性光辉,也表达了对传统伦理道德观及传统文化的维护,是对失落了传统文化精神家园现实危机的想象性救赎,是对现实文化怀旧心理的“视野融合”。  相似文献   

17.
家庭系统理论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系统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情绪活动与交往行为的理论,它是由美国著名心理治疗专家默里·波文(Murray Bowen)教授提出并由他和助手米切尔·E·科尔(Michael E·Kerr)完善的,在解释人的情绪活动上,家庭系统理论独树一帜地将整个家庭看作一个情绪单位来考察,将人看作相互关联的结构中的要素,而不是自主的精神实体。  相似文献   

18.
美国社会学家沙里尔·霍克为寻找“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对于孩子和父母有没有坏处”这一问题的答案,对201位独生子女的父母和105名独生子女,作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认为只  相似文献   

19.
家庭传承家庭伦理精神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家庭道德记忆。家庭道德记忆是家庭兴旺发达的伦理基础。一个家庭不是依靠物质财富或权势实现兴旺发达的,而是主要依靠家庭道德记忆兴旺发达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庭道德记忆。这不仅指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风,而且指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庭道德文化传统。家庭道德文化传统既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无论一种家庭道德文化传统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它都是基于家庭道德记忆建构的。  相似文献   

20.
第五届两岸伦理学术研讨会以"社会公平正义与伦理"为主题,就"中、西伦理思想中的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与环境伦理"、"社会公平正义与政治伦理"、"社会公平正义与企业伦理"及中西方传统伦理、生命伦理、家庭伦理、校园道德文化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