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00年前的今天,安士伟大阿訇出生在河北省保定市一个回族家庭。那个时候,中华民族正陷入内忧外患的深重苦难之中,国家的山河破碎与个人的家庭贫寒令他痛彻心扉。为国分忧和追求和平的信念与理想深深根植于他的心灵之中,他为之努力和奋斗了一生。纵观安士伟大阿訇不平凡的人生,是爱国爱教的一生,是默默奉献的一生,是敢于担当的一生。  相似文献   

2.
纵观中国回族发展史,十九世纪后半叶,堪称是一个具有阿訇身份的杰出回族人物集中涌现的时代。比如对回族现代文化产生过引领作用的“四大阿訇”哈德成、王静斋、达浦生、马松亭,就不约而同相继出生并成长于这一历史时期。谈到这一点,另一位完全可以并列其间的回族人物就是大阿訇马良骏(1867-1957)。他恰好也是出生并成长于这一历史时期,而且与“四大阿訇”一样,他一跨进二十世纪的门坎,很快就在教界和学界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3.
王静斋大阿訇是中国回族著名的翻译家、著作家。不断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爱国爱教,永葆革命的青春是他求知的重要内容;刻苦读书,洁身自好,品端学粹,以学养德是他求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命不息,求知不止是王静斋大阿訇一生的真实写照,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品格。  相似文献   

4.
为了缅怀我国伊斯兰教当代著名学者哈德成阿訇诞辰100周年、归真45周年,云南省个旧市沙甸村的穆斯林于1月26日至28日,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并为其茔墓立碑。哈德成阿訇是我国回族的当代四大著名阿訇之一,曾在上海清真寺任教长,1925年  相似文献   

5.
白莉 《学海》2002,(4):143-146
达浦生是我国 2 0世纪著名回族教育家 ,大阿訇 ,一生致力于中国回族教育。六合广益小学是达浦生回族教育生涯的开端 ,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回民学校之一。其建制为辛亥革命以后新式回民教育的蓬勃兴起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现代回族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今年斋月是新疆著名阿訇马正忠哈吉归真10周年,阿訇生前曾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伊协常委、新疆伊协副会长、新疆经学院副院长、昌吉州政协副主席、昌吉州伊协会长、昌吉陕西大寺教长。他一生为国为教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是一位爱国爱教、学识渊博、德高望重、深受各族穆斯林尊敬和爱戴的阿訇,是继马良骏大阿訇之后新疆回族穆斯林中的第二个重要的代表人物。在他老人家归真10周年之际,特撰此文,以表深切缅怀之情。我是在1984年调到自治区伊协工作时认识了马正忠阿訇。当时,自治区伊协正举办第二期阿訇进修班,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相似文献   

7.
自辛亥革命以来,我国内地回族穆斯林中出现了四位享有声望的大阿訇,他们在艰难的环境中虔诚地孜孜于伊斯兰教的阐扬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兴办,他们的活动饱含着时代的气息,他们的业绩又各具特色。本文要介绍的是四大阿訇之一的达浦生大阿訇。  相似文献   

8.
马松亭大阿訇是中国现代伊斯兰教史上著名的四大阿訇之一,也是著名的回族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有关这方面的史料事迹,以前不少前辈都作过叙述介绍。今天,展现在读者面前的马松亭阿訇,是做为现代回族和伊斯兰教著名出版物——《月华》创始人之一,终身代社长兼总务,并一度担任主编的回族新闻,出版发行工作者的一个历史侧面,和他为《月华》的生存、发展、奋斗二十个春秋的事迹,这或许对加深对马松亭阿訇人格、学识和为民族宗教奋斗精神的了解有益。一、《月华》创始人之一《月华》于1929年秋由马福祥(云亭)先生首先倡议兴办,这是大家公认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当我接到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纪念庞士谦阿訇百年诞辰的通知后,就情不自禁地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和深切的缅怀中,同时也想起了许多活跃与驰骋在20世纪社会历史舞台上的回族穆斯林学者。比起一些与庞阿訇年龄不相上下、经历同样丰富而享有高寿的老前辈来,我总觉得,庞老尽管也经历了清朝末期、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等重要历史阶段,但他离开尘世确实太早了,才56岁,还不到花甲之年。如果从他20岁开始担任阿訇算起,到归真,也不过30几年。他短暂的一生,平平淡淡,朴朴实实,其实也轰轰烈烈,无论为人、治学、社会贡献,都…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代伊斯兰教史上四大著名阿訇之一,杰出的伊斯兰经学教育家马松亭老人家复命归真的哀讯传来,京城伊斯兰教界和穆斯林沉浸在悲痛之中。我曾在马松老身边学习和工作过的一段时间,此时此刻更是浮想联翩。令人敬佩的马松老一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他以自己的言行模范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他以自己在海内外穆斯林同胞中的威望关心祖国统一大业;他还不顾九十高龄,以极大的热忱,关心和拥  相似文献   

11.
笔者应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的邀请进行客座研究项目的访问学习期间,在该大学的图书馆里搜索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穆斯林地区收集的历史资料时,发现了两张十分珍贵的王静斋大阿訇的照片。王静斋(1879-1949)是著名大阿訇,与达浦生、哈德成和马松亭一起被并称为近代中国四大名阿訇。王静斋阿訇出身于经师之家,早年饱受经学熏陶,又先后师从李长贵、马玉麟、于勉斋、金连荣、刘绪魁、李德明、海思福等京津地区的名阿訇学经。他26岁时于勉斋阿訇为其挂幛穿衣。毕业后,王静斋阿訇一生曾在河北、北京、辽宁、黑龙江、天津、山东和台湾的台北等地担任阿訇,还…  相似文献   

12.
提起马文俊阿訇,生活在回族山乡泾源的人都不陌生。是他,率先带领穆斯林群众开展“以寺养寺”,减轻了群众的负担,又是他,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关心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了当地回族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13.
通过书法艺术这条纽带,有幸结识了德惠县政协常委,德惠县清真寺阿訇,“经字画” (阿拉伯文)书法家唐树林。初识颇为他的胸怀儒雅所倾倒;及后,又深感他淡于名利,虚怀若谷,对阿拉伯文书法艺术有精湛的见解和杰出成就。唐树林阿訇,民国十年(1921)出生于吉林省九台市蜂蜜营的一个回族贫民家庭,自幼聪颖好学,酷爱写、画。八岁时入寺念  相似文献   

14.
沉痛哀悼石崑阿訇归真马善义中国伊协委员、北京市伊协第一副会长、北京牛街礼拜寺阿訇达乌德·石宾哈吉,于1993年10月21日归真了。噩耗传来,我们无不感到深切的惋惜和莫大的悲恸。宾阿訇一生为人正直,真主给予他智慧和力量,他凭借渊博的学识和宗教上的高深造...  相似文献   

15.
辛勤耕耘四十载品学兼优栋梁材记陈广元大阿訇马文北京东四清真寺现任阿訇陈广元,于1932年8月生于河北省文安县大围河村一个回族贫苦家庭,父亲早亡靠母亲抚养,家庭生活十分贫困,为了糊口,他12岁时便离家乡到东北沈阳做杂工,后来经当地回民介绍到沈阳清真南大...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保定北市区政府、辖区回族群众以实际行动打造“和谐社会”,向西部贫困地区的群众伸出援助之手,敬献爱心。清真北寺阿訇马金生,系甘肃籍人,他的家乡是政府重点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是达浦生大阿訇逝世50周年。我和大家一样,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达浦生大阿訇爱国爱教、追求进步的一生。达浦生大阿訇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满腔热忱参与抗日活动,积极进行抗日外交宣传活动,发表阿文《告世界回教同胞书》,揭露日寇罪行,号召各国穆斯林支持中国人民抗日。他还筹建了浙江路回教难民所、蒲柏路(今太仓路)回教难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博爱县西关村是一个回族聚居村。全村1350户,6196人,其中回族5805人。该村有男寺、女寺各一座。人们说西关村是个“玻璃坡儿”,站起来不动就会滑倒!意为在西关村当阿訇难。穆民们说:“坊大人多教务乱,阿訇忙得团团转”,尽管一天忙到晚,亦很难满足各家之需。然而,现任教长庞兆明阿訇,却在“玻璃坡”坚持了近二十年。  相似文献   

19.
苦难的童年哈吉萨利哈·安士伟大阿訇(1919-1998),回族,1919年4月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一个虔诚的回族穆斯林家庭,其父是为人老实厚道,信仰虔诚的乡老。安士伟9岁时父亲把他送到清真寺小经学学习阿拉伯文和宗教教义。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寇侵入保定,父亲因护送安士伟的堂嫂  相似文献   

20.
庞士谦生平     
穆罕默德·特瓦杜尔·谢赫·庞士谦,字益吾,回族,伊斯兰教学者、回族教育家。1900年生于河南省孟县桑坡村。四岁时由父亲送进清真寺念经,并在私塾学习汉文。青年时代曾先后到河南洛阳、许昌、沁阳,山西晋城,甘肃张家川等地从虎延璋、马自成等著名阿訇学习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经典,逐步走上研究伊斯兰教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