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执行功能子成分与学业成就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执行功能三个子成分(抑制功能、转换功能和信息刷新功能)与学业成就的关系。方法:采用认知任务对85名大学生的执行功能子成分进行测量,并进行执行功能子成分的Stroop效应、转换任务效应及信息刷新任务效应对学业成就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抑制子功能的Stroop效应及信息刷新子功能的任务效应对学业成就具有负向预测作用,两者共同解释学业成就变异的15.1%。其中,抑制子功能的Stroop效应预测作用最大,可解释学业成就变异的8.5%。结论:执行功能抑制子功能的Stroop效应及信息刷新子功能的任务效应可作为学业成就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探讨中央执行系统与时距加工过程的关系,考察三种中央执行子功能(转换,抑制,刷新)对预期式长、短时距估计(两种标准时距:2s,5s)的作用模式。结果发现刷新功能对长、短时距估计任务都产生影响;抑制功能只作用于长时距估计;转换功能不参与单独的预期式时距估计过程。结果表明,三种执行子功能对预期式短时距加工和长时距加工的作用不同,支持时距加工的差异机制假设。  相似文献   

3.
采用注意焦点、任务转换、强制刷新三种任务范式分别测量了60岁以上老年人和20岁左右年轻人的注意焦点功能、内容调控功能、任务管理功能.分析三种工作记忆中央执行功能的年龄差异.结果发现:1.注意焦点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年龄差异;任务转换和强制刷新成绩在青年和老年被试之间差异显著.2.注意焦点成绩与任务转换成绩.强制刷新成绩之间无显著相关,任务转换成绩与强制刷新成绩呈现中度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工作记忆的执行功能是一个包括多种相对独立子成分的系统,不同执行功能老化轨迹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4.
方小平  何华 《心理科学》2012,35(1):129-134
本研究采用数字STROOP、局部-整体图形转换和色点位置刷新三种研究范式检测了40名攻击性初中生的抑制控制、任务转换和信息刷新三种执行功能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攻击性初中生的抑制控制能力、任务转换能力和信息刷新能力均差于非攻击性初中生。外部攻击型初中生的抑制控制能力、任务转换能力和信息刷新能力均差于非攻击性初中生。而关系攻击型初中生与非攻击性初中生和外部攻击型初中生在执行功能的三种成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其执行功能水平可能介于非攻击性初中生和外部攻击初中生之间。  相似文献   

5.
王婷  王丹  张积家  崔健爱 《心理学报》2017,(11):1392-1403
在中国云南的景颇族中,相当多的家庭是由不同支系的人组成的,家庭成员交际时存在着"各说各话"的现象。"各说各话"对讲话者的执行功能有无影响?采用抑制控制、注意转换和记忆刷新任务测量各说各话和非各说各话的景颇族大学生的抑制能力、转换能力和刷新能力。结果表明,各说各话与非各说各话的景颇族大学生在色词干扰和数字转换中差异显著,各说各话者的Stroop效应量小,停止信号的反应时短。各说各话与非各说各话的景颇族大学生在数字转换和图形转换中差异显著,各说各话者反应快,转换代价小。各说各话与非各说各话的景颇族大学生在活动记忆刷新与色点位置刷新任务中差异不显著。这表明,各说各话者比非各说各话者在抑制能力与转换能力上具有优势。语言经验对执行功能的影响具有功能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执行功能是否影响顿悟问题解决,顿悟问题解决中的表征重组阶段是否涉及执行功能仍存在争议。基于此,通过2个研究探讨执行功能对顿悟问题解决的影响。研究1初步探讨执行功能与个体顿悟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个体的执行功能与其顿悟问题解决成绩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刷新功能可以显著预测顿悟成绩;研究2使用汉字字谜任务,通过行为与ERPs技术探讨执行功能对言语顿悟问题解决的影响,其中研究2a,行为实验发现高工作记忆刷新能力的个体反应时显著小于低工作记忆刷新能力的个体,说明执行功能中工作记忆刷新亚成分影响顿悟问题解决。研究2b脑电结果发现,"顿悟"条件较之"无顿悟"条件诱发了一个更强的早期成分P2和N2,以及中晚期P3。P2可能主要反映人脑对思维僵局的早期觉察,受到执行功能高低的影响。280~500 ms内,中晚期P3则主要体现以新旧思路交替为特征的僵局打破过程,不受执行功能高低的影响,结果表明汉字字谜顿悟问题的表征重组阶段并未受到执行功能的影响,更倾向认为该阶段为一个突进的过程。综合2个研究说明,执行功能影响顿悟问题解决,其主要作用于顿悟问题解决过程的问题空间搜索阶段,而表征重组阶段是一个突进式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选取256名三~六年级儿童, 采用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考察了语音记忆和中央执行功能在不同年级儿童的解码和语言理解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在低年级阶段, 语音记忆和刷新对解码存在显著预测作用, 转换和刷新对语言理解存在显著预测作用; 在高年级阶段, 只有刷新对解码保持着稳定的预测作用。这表明, 语音记忆和中央执行功能对儿童的解码和语言理解存在不同的影响, 并且这种影响会随着年级的增长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何华  李凌云  刘电芝 《心理科学》2008,31(2):353-355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小学五年级儿童的执行功能进行测试和训练,探究小学五年级学生注意转换能力、记忆刷新能力和抑制优势反应能力三种执行功能的特点.研究表明小学五年级儿童执行功能中的这三种能力是相互独立的,且具有不平衡性和可发展性特点.结果表明 ,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注意转换能力明显低于大学生,同时也比成人平均水平低;记忆刷新能力优于成人平均水平;而抑制优势反应能力已基本达到成人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9.
儿童执行功能对数学能力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数点数广度任务(C-span)、Stroop任务、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WCST)测查儿童的执行功能,用《小学儿童数学能力测查量表》(一年级)、《韦克斯勒儿童智力测量》分别测查儿童的数学能力和智力,对64名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执行功能(抑制、转换、刷新)和数学能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数学能力与执行功能任务测量都有显著相关,抑制、转换和刷新都分别对数学能力存在显著回归效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执行功能及其对儿童数学能力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抑制控制、转换和刷新都能对数学能力产生直接影响,但抑制控制还通过转换和刷新对数学能力产生间接影响。说明儿童数学能力的认知差异,主要在于抑制控制能力的差异,而抑制控制的差异又导致转换和刷新能力表现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6~11岁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萍  李红 《心理学探新》2007,27(3):38-43
以168名6~11岁儿童为被试,使用9种执行功能任务研究了儿童三种执行功能成分的发展,三种执行功能是,抑制(Inhibition)、转换(Shifting)和刷新(Updating),结果发现:整个儿童阶段,三种执行功能一直表现出随年龄递增而增长的趋势;不同的执行功能表现出不同的发展速率,其中抑制控制大约在6~7岁表现出一个快速的增长期,记忆刷新从7岁到10岁一直呈线性增长,转换表现出两个快速增长期,第一个快速增长则发生在7~8岁之间,第二个快速增长则发生在9-10岁之间,三种执行功能的发展趋势到大约10岁后趋于平缓,10岁和11岁儿童的表现没有显著性差异;所有执行功能任务测量中没有发现性别主效应,年龄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执行功能可分离性及与年龄关系的潜变量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陈天勇  李德明 《心理学报》2005,37(2):210-217
应用潜变量分析研究抑制优势反应、记忆刷新和注意转换三种执行功能的可分离性,以及与年龄的关系。被试为18~85岁的健康成年人142名,完成九项执行功能任务。结果显示:本研究设计的九项执行功能任务有较好的信度;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九项任务与对应执行功能间的因子负荷较高(汇聚性效度好),而不同执行功能间的相关较低(鉴别性效度好);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种执行功能及其与年龄关系的潜变量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执行系统不是单一的认知结构,可以分离为若干相对独立的执行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挫折情境下自我肯定对执行功能的影响,创设挫折和非挫折情境,采用价值观自我肯定干预,通过Stroop范式和2-back范式分别测量抑制控制和工作记忆的刷新能力。结果发现,挫折情境下的Stroop任务和2-back任务反应时均高于非挫折情境;挫折情境下自我肯定组在Stroop任务和2-back任务上的反应时均显著低于非自我肯定组,而非挫折情境下两组的反应时没有显著性差异;Stroop效应量在情境与肯定条件上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结果表明挫折降低了执行功能的任务表现,自我肯定干预能够改善挫折情境下执行功能相关的任务成绩,促进了个体对工作记忆任务的刷新能力和Stroop任务的认知表现,但对抑制控制能力的改善没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内隐序列学习与一般认知的关系一直处于争议之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内隐序列学习与工作记忆(尤其是中央执行功能)存在显著关联。基于此,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来探测两者的相关及机制。实验1从行为与脑电两个角度探讨经典位置序列学习与中央执行功能的相关,发现经典位置序列学习的内隐习得量与中央执行功能的抑制、刷新功能的强度呈负相关,与转换功能没有显著相关,脑电结果也支持了这一结论。实验2在内隐序列学习中加入认知冲突来增加中央执行功能的负荷。结果发现在高抑制功能负荷任务条件下,内隐习得量与抑制功能强度的相关性发生了反转,进一步证明内隐序列学习与中央执行功能的抑制子成分在脑功能上的关系:不同条件下呈现竞争、协作等不同状态。  相似文献   

14.
心理理论的发展对个体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通过元分析的方法,表明执行功能能够有效预测个体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r=0.37,p0.001),且具有跨文化和跨人群的稳定性;同时,在个体的毕生发展中,执行功能均与心理理论存在显著相关,证明了执行功能的表达说;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Q1=411.75,p10.001,df1=90;Q2=219.49,p20.001,df2=50),心理理论的发展会受到执行功能不同成分的影响:0~3岁时抑制控制起关键作用;3~12岁时,心理理论受到抑制控制和灵活转换的共同影响;青春期阶段,灵活转换的作用明显;而到了成年期,抑制控制与灵活转换均会对心理理论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执行功能与数量加工: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回顾了执行功能与数量加工之间的复杂关系。其中,执行功能的4个子系统——抑制、转换、刷新和双任务协调对数量加工的影响各不相同:抑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数量加工时的自动激活程度;转换功能则主要依赖注意来进行调节;刷新与数量加工关系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而双任务协调与数量加工之间的联系存在争论。文章最后分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趋势的展望,认为未来执行功能与数量加工的研究将突破相关研究的局限,通过更精巧的设计和大量特殊被试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6.
祝孝亮  赵鑫 《心理学报》2023,(5):696-710
选取812名三~六年级的儿童,采用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考察了各执行功能成分在不同年级儿童三种数学能力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在低年级阶段,工作记忆广度是数学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最重要的预测因素;在高年级阶段,工作记忆广度对三种数学能力的预测作用下降,而工作记忆刷新和认知灵活性对数学能力的预测作用提升。这表明,各执行功能成分对不同数学能力的预测作用存在差异,并将随儿童年级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张豹  邵嘉莹  胡岑楼  黄赛 《心理学报》2015,47(9):1089-1100
本研究采用双任务范式, 通过定向遗忘任务操纵工作记忆表征状态, 分别在目标无关和目标相关条件下考察工作记忆激活与抑制状态对视觉搜索早期注意引导效应的影响。实验1与实验2发现当工作记忆表征只可能与视觉搜索分心物匹配时(目标无关条件), 处于激活状态的工作记忆表征会引导视觉注意偏向到与之匹配的分心物, 表现出注意引导效应, 而处于抑制状态的工作记忆表征则没有观察到注意引导效应。实验3与实验4发现, 当工作记忆表征有可能与视觉搜索目标匹配时(目标相关条件), 处于激活状态的工作记忆表征能捕获注意, 而处于抑制状态的工作记忆表征只有与视觉搜索目标匹配时, 才表现出对该搜索目标反应的延迟。这些研究的结果表明(1)处于激活状态的工作记忆表征能有效地引导注意偏向到与之匹配的搜索目标或分心物, 并且这种注意引导效应并未受到抑制动机的影响而被消除或反转; (2)处于抑制状态的工作记忆表征能将抑制状态传递到视觉搜索阶段, 并延迟对与之匹配的搜索目标的反应。  相似文献   

18.
工作记忆中央执行功能的特异性和可分离性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采用3种中央执行功能,对中央执行功能的特异性和可分离性进行研究。选取青年和老年被试各31名。每位被试都要参加3种中央执行功能2个难度水平的任务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结果发现:记忆刷新的年龄效应不能完全由液态智力的年龄差异来解释;虽然同种执行功能内不同难度任务的年龄效应类似,但不同执行功能的年龄效应不同,从大到小依次为记忆刷新、随机生成和选择性注意;控制液态智力的影响后,同种执行功能内不同难度任务间的相关仍然显著,而不同中央执行功能之间的相关不显著;另外,本实验条件下选择性注意与液态智力相关不显著,且不存在年老化现象。研究结果表明中央执行功能相对于液态智力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并且可以进一步分离为一些相互独立的子功能。  相似文献   

19.
宣宾  刘振会  张爱青  孙晓凯 《心理学报》2011,43(9):993-1001
注意焦点转换是工作记忆中一项重要的执行功能。前人的研究提示视空间画板可能参与言语工作记忆中的注意转换。通过聋生和发音抑制方式探索语音回路子系统受损或受阻后, 视空间画板子系统完成注意转换任务的反应模式。采用“三计数”任务, 实验一比较了极重度耳聋学生和健听学生在工作记忆中的注意焦点转换效应。结果表明聋生与健听被试在不同记忆子项中转换的反应时间均长于不转换时间。但与健听被试相比, 聋生完成注意转换任务的正确率降低, 在转换和不转换之间的反应时差别减小, 且转换方向对反应时无影响, 转换方向和转换距离表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下行转换时近转换快于远转换, 上行转换时近转换慢于远转换。实验二比较了发音抑制和无抑制条件下的注意转换效应, 发音抑制组在注意焦点转换中表现出与聋生组既类似又存在区别的反应模式。这些结果提示工作记忆的中枢执行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当语音回路功能受阻后, 注意转换仍能借助视空间画板子系统得以完成。与暂时性抑制相比, 语音回路功能长期受损后表现出一定的功能代偿。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说明学龄儿童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关系,研究采用失言理解、威斯康星卡片分类和汉诺塔任务分别考察了90名7—9岁儿童的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结果表明,失言理解与抑制-转换能力相关显著(r=0.34,P〈0.01),但是与计划能力相关不显著(r=0.06,P〉0.05)。在控制年龄后,失言理解与抑制-转换能力的相关仍然显著(r=0.29,P〈0.05)。研究结果说明,学龄儿童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相关模式与学龄前儿童完全一致,提示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相关关系从学龄前延续到了学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