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为金融学研究的崛起与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炜  孔克勤 《心理科学》2004,27(4):997-999
行为金融理论充分考虑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对市场的作用,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依据.以现实中人们的决策心理为出发点,讨论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对市场的影响.本文回顾了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卡恩曼提出的预期理论,同时阐述了行为金融学家们指出的投资者中常见的几种认知偏差。  相似文献   

2.
行为金融学与心理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由于理性经济人假设与实际的偏差,经典现代金融学遇到了一些被称为“未解之谜”的现实问题。行为金融学是从人们的实际决策行为出发来研究和解释金融市场的相关问题。因此,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就成为行为金融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基础。与投资者信念、偏好以及决策相关的情感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行为金融学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金融学与心理学两个领域的密切合作将推动行为金融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弗雷格之谜及信念之谜看心灵内容与语义内容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讨论了直接指称理论家们对弗雷格之谜及信念之谜的解答,他们解答的主要策略是坚持一个专名的描述型的心灵内容与这个专名的语义内容无关。我用具体的例子以及相关的几个论证争辩说他们的这种策略是有缺陷的,心灵内容与语义内容之间复杂的关系不应被过分简单化。  相似文献   

4.
对于李约瑟提出的“为什么近代科学不在中国文明中间产生,而只在欧洲发达起来”,众多学者试图做出解答。目前对于李约瑟之谜的研究主要基于技术、人口资源、经济地理等十三个角度。这些不同角度解释均有其自身的逻辑自洽性,但是如果放在一个更长的历史时间段击考察,会发现有些解释并不是十分完美,十分充分。下面就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相关研究做一个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5.
继西蒙、泽尔腾和卡尼曼之后,芝加哥大学Booth商学院教授塞勒成为第四位基于有限理性开展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在理论上,他接受和发展了有限理性观,提出和发展了心理账户理论;在基础研究上,他揭示和发现了心理账户具有禀赋效应、自我控制不足及公平偏好等独特属性;在实践应用上,他用相关的理论和发现说明和分析股票和基金市场的一些现象,将实证研究结果广泛应用于商业、公共事务管理、政策制定,提出了帮助人们绕开陷阱的"助推"方法。塞勒的研究形成了"理论-研究-应用"三位一体的逻辑体系。他不仅是行为经济学的奠基人,更是国家政策的谏言者之一。  相似文献   

6.
《学海》2019,(2)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目前主流的董事会治理研究主要基于代理理论,通常强调正式的激励和控制机制,未能深刻揭示董事会有效性的内在机理,董事会的实践与作用预期仍存在较大差距,董事会似乎仍是一个待解之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董事会治理无效的原因,提出从董事会当责角度研究董事会的必要性及破解董事会之谜的可能性,讨论了董事会当责的由来、概念、内涵与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创造董事会当责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证券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与个性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研究采用综合性行为金融学手段,探索证券投资者的一般行为特征、心理特征以及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本实验首先采用访谈法对专业人士进行访谈,了解投资者的基本心理结构、一般的行为方式以及对证券市场的信息进行加工、决策的主要因素。在访谈基础上编制调查问卷,在全国7个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武汉、成都、西安和沈阳)对1063名投资者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心理学角度对中国证券投资者的行为与心理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股市还是一个政策市,投资者对所投资对象的了解程度越高,掌握的投资知识越多,以及具备较高的独立性和自我效能,盈利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安全事故的大部分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影响矿山安全问题的心理因素主要是通过人的不安全行为机制发生作用;通过对已有矿山安全生产的心理因素的研究,得出矿山安全问题的心理因素的研究理论基础主要有事故致因理论、安全心理学原理和胜任力特征模型等;影响矿山安全问题的心理因素可以分为个体心理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两方面;矿山安全问题的心理因素的预防应着力于从入职前的员工选拔配置,在职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心理干预,以及企业安全文化的塑造。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投资者从众行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剑清 《心理科学》2007,30(2):431-433
由于广大投资者的行为决策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而深入分析从众行为对于投资决策的影响.对于推动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以及促使投资者形成理性投资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发现:我国投资者从众行为的特征差异可以从信息权威性、关系亲密性、环境一致性、团组压力性、知识充分性、情绪稳定性、专注耐心性、信息敏感性这八个因素进行分析;投资者可分为“从众追风型”、“环境适应型”以及“独立稳定型”三类。  相似文献   

10.
“信念之谜”及其意向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里普克把"信念之谜"当作"真正"的问题提出来,但除了坚持名称的因果理论和批判描述理论,他并没有提供该谜题的正面解决方案."信念之谜"所涉及的,不仅是名称在信念语境中的意义表现问题,更是本质地关涉到信念的哲学性质.塞尔把信念看作最基本的意向状态,其关于意向状态的对象和内容的区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信念之谜"的实质和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不同类型的语句在产生信念之谜的可能性上存在差异,这可以支持分析语句或分析命题存在这一论点。为达到这个理论目的所采用的论证策略是这样的:第一步,根据所定义的主观翻译原则与客观翻译原则,考虑各种不同的实义词,从日常对象到人工物语词,到像单身汉这样的语词,含有所有这些语词的语句都有产生信念之谜的可能性。然后,考虑按通常的标准被认为是综合的或分析的语句,发现仅仅从分析语句还不能构造克里普克的信念之谜。第二步,论证在分析与综合区分不存在与不同语句产生信念之谜之可能性上的本质差异不存在之间有一种类似蕴涵的关系。因为已经证明分析语句与综合语句在产生信念之谜的可能性上有实质差异,故可以推出分析性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2.
《学海》2015,(6):66-71
与经典资产定价理论的假设前提不同,现实世界的投资者往往面临着融资约束,而融资约束将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和预期收益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延续这一思路,运用Fama-Mac Beth回归方法,检验我国股市特质波动率的存在性以及对未来收益的可预测性,并尝试从融资约束下的投资者行为角度来解释特质波动率之谜。本文还对"融资融券"开通前后的市场数据进行了对比。实证结果表明:代表异质信念的换手率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高换手率会导致未来的预期收益率降低,这一现象同时存在于融资融券开通前后的样本区间。放开卖空限制后,异质信念的回归系数仍然显著,说明在部分放开卖空限制的条件下,投资者异质信念对特质波动率之谜仍有一定的解释力。以保证金比率二维分组的结果表明,融资约束对特质波动率之谜也有一定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3.
李纾  谢晓非 《应用心理学》2007,13(2):99-107
著名心理学家W ard Edwards对行为决策的学科形成与理论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文章简要介绍了Edwards的生平,以主观期望效用模型和贝叶斯决策为核心回顾了Edwards的决策理论、主要成就及其对行为决策研究的学术贡献。文章并从行为决策领域的研究、科普、应用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总结了中国行为决策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Edwards的学术思想对中国行为决策研究的主要影响。文章展望了行为决策研究的前景,并呼吁更多的中国心理学工作者投身于行为决策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杨枫 《学海》2012,(2):212-216
分析师是资本市场中的信息中介,他们的研究报告会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国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有大量学者致力于分析师行为的研究,其中分析师预测偏差是颇为引人注目的话题。我们首先归纳了国外学者提出的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现象,随后从分析师的经济动机(传统金融学)和认知能力(行为金融学)两大角度总结阐述导致分析师预测偏差的可能原因。最后简要概括了中国学者当前相关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奚珣 《心理科学》2007,30(6):1439-1441
本文从管理认知角度,介绍渗透在管理理论中的认知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加工、管理认知方法和领导能力对组织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管理认知中的注意、归因、决策、学习、动机等进行探讨,其中对被称为是组织行为的"认知革命"的管理认知研究方法,如面试、业绩评估、信息编码、决策、期望和培训以及领导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关于儿童心理洞察力发展的研究开始于80年代初期,心理学家将个体认识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系统性知识结构统称为个体的“心态理论”(theoryofmind)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包含着人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如思想、信念、愿望、意图、情感等,各因素间里逻辑性联系,该模式为人的行为提供一种因果性解释机制。“心态理论”模式的发展对儿童社会认知、适应性行为以及元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该研究涉及许多具体方面,本文主要提及下述几方面的研究:儿童早期对情绪的理解、儿童早期对伪误言行的理解以及儿童孤独症的表现等。大部分研究发现,3—4岁是儿童早期心理洞察力发展的重要年龄。  相似文献   

17.
美国投资心理学理论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美国投资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西方的许多经济学家在研究投资活动过程中发现,微观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许多数学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现实中的投资活动,开始加强对个体在投资决策中的心理研究,在Amos Tversky、Daniel Kahneman、Richard Thaler、Robert J.Shiller等一大批经济学家和投资心理学家的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此,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投资心理学家Kahneman荣获2002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文章介绍了西方投资心理学的几个重要理论,即过度反应理论(overreaction theory)、视野理论(prospect theory)、后悔理论(regret theory)及对投资者的过度自信理论(overconfidence theory)。  相似文献   

18.
颞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TMD病因比较复杂,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主要为心理因素、牙合因素等。但是目前对于心理因素在TMD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方面,很多学者尚持有异议。运用系统论中的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系统涨落理论、综合性原则和最佳化原则等阐明如何才能获得对心理因素在TMD中的作用的全面认识,并指出重视心理因素在TMD中的作用也是顺应医学模式转变,体现人文关怀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2017年Richard H. Thaler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其重要的研究贡献之一是催生并发展了心理账户理论。心理账户理论被广泛用于解释经济管理中的行为异象。文章以消费决策、金融管理决策两大领域的应用研究为外在逻辑, 以心理账户的设立、运算和关闭过程的特点为内在逻辑, 重点探讨了消费决策中的“标签效应”、“预算效应”、“价格幻觉”、“解耦效应”和“效用偏差”; 金融管理决策中的“粘蝇纸效应”、“薪酬感知之谜”、“税收-投资之谜”、“会计信息披露之谜”和“处置效应”十大行为异象。文章进一步提出未来可能的两个研究方向, 一是通过眼动技术和认知神经科学方法揭示心理账户影响行为决策的内在过程及神经机制; 二是将心理账户理论应用于“以小拨大”的行为助推, 助力政府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决策。  相似文献   

20.
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家庭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燕燕  桑标 《心理科学》2003,26(6):1108-1109
儿童心理理论 (theoryofmind ,TOM)的研究已经成为近 2 0年来发展心理学的最重要研究领域。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 ,并据此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因果性预测和解释的能力。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儿童心理理论起始的年龄以及不同任务带来的结果差异等问题的探讨上。近来发展心理学者把研究的注意转移到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差异以及导致差异产生的影响因素上。一般认为 ,儿童在 4岁时就获得了心理理论能力 ,即 4岁儿童就可以根据一个人的愿望、信念等来理解他人的行为。但在研究中 ,研究者也发现同一年龄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