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该研究探讨了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关系,并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自控力的中介效应和不良同伴交往对该效应的调节效应。对1263名青少年采用问卷调查,研究工具包括关系网络问卷、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量表、同伴群体特征问卷、青少年冒险行为问卷。结果表明:(1)自控力在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冒险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即亲子关系通过自控力间接影响青少年的冒险行为。(2)亲子关系通过自控力的间接效应受到不良同伴交往的调节,交往较多的不良同伴使低自控力青少年的冒险行为增多。因此,自控力在亲子关系与冒险行为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且该效应受到不良同伴交往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同伴地位影响青少年冒险行为的作用机制及条件,采用青少年冒险行为问卷、同伴提名问卷、自我控制能力问卷、同伴群体特征问卷对山东省日照市1288名初高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同伴地位负向预测青少年冒险行为,该预测作用是通过交往不良同伴的中介作用实现的;(2)交往不良同伴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预测受到个体自我控制能力的调节。对于高自我控制能力青少年,其冒险行为与交往不良同伴无关,但低自我控制能力青少年会因交往不良同伴而参与更多冒险行为。结果提示培养良好的自我素质,塑造良好的同伴环境对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父母网络监管对于减少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效果往往不尽相同,本研究对4105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考察了不良同伴交往在父母网络监管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影响中的中介作用,以及父母网络监管对青少年不良同伴交往的影响路径是否受亲子关系的调节。结果发现:(1)直接效应显示父母网络监管能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不良同伴交往在父母网络监管对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中起“遮掩效应”;(2)亲子关系显著调节父母网络监管对不良同伴交往的影响;(3)整体模型检验发现,父母网络监管、亲子关系、不良同伴交往和网络游戏成瘾形成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相似文献   

4.
父母监控和不良同伴交往是影响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同时这种影响又离不开其所处邻里环境的共同作用。本研究通过对2个区县7所学校47个班2188名初一学生及其家长的问卷调查,探讨了邻里环境指标、父母监控和不良同伴交往影响青少年问题行为的路径。结果发现:(1)邻里犯罪能够直接预测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同时,邻里犯罪、邻里凝聚与混乱还能够通过父母监控和不良同伴交往为中介,进而影响青少年问题行为;(2)在纳入邻里环境影响条件下,父母监控与不良同伴交往对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随着父母监控的提高,不良同伴交往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减小;(3)对于男孩而言,邻里犯罪对问题行为、父母监控对问题行为、不良同伴交往对问题行为的预测作用大于女孩。  相似文献   

5.
采用青少年攻击行为量表、青少年攻击信念量表、亲子关系量表和儿童感知父母冲突量表对506名青少年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父母冲突对青少年攻击信念和攻击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青少年攻击信念在父母冲突与攻击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3)青少年攻击信念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中介效应的后半段路径)受到亲子关系的调节,即父母冲突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法对92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家庭功能与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关系以及自我控制能力、不良同伴交往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家庭功能、自我控制能力、不良同伴交往和冒险行为两两之间相关显著;(2)自我控制能力在家庭功能与青少年冒险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3)自我控制能力和不良同伴交往在家庭功能和青少年冒险行为之间构成序列中介,家庭功能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家庭功能——自我控制能力——不良同伴交往——冒险行为这一路径实现。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家庭、同伴和个体自身因素影响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7.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山西、河南两省的2823名中小学生为被试,使用问卷法考察父母冲突与儿童青少年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及机制。结果表明:(1)父母冲突、亲子关系、自尊均与抑郁呈显著相关;(2)父母冲突可以正向预测抑郁,亲子关系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父母冲突影响抑郁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成立,其中自尊在前半段和后半段路径中均起调节作用,但作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青少年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其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采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亲子沟通问卷、同伴关系量表、师生关系量表对475名来自湖南、甘肃地区的初高中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1)亲子、同伴、师生关系均能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2)同伴关系在亲子关系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亲子关系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作用路径受到了师生关系的调节;(4)师生关系调节了亲子关系通过同伴关系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过程的前半路经。可见,师生关系在亲子关系预测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具备重要的调节功能,未来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可聚焦于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以及发挥亲子、同伴、师生关系的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法对1406名初一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不良同伴交往在父母婚姻冲突与初中生攻击行为关系间的中介效应,以及冲动性对这一中介过程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和父母受教育水平之后,婚姻冲突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攻击行为;(2)不良同伴交往在婚姻冲突与攻击行为关系间起着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3)冲动性对中介路径"婚姻冲突→不良同伴交往→攻击行为"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法对1406名初中生进行调查,考察了同伴侵害在父母体罚与青少年焦虑抑郁关系间的中介效应,以及亲子关系对这一中介过程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家庭月收入和父母受教育水平后,父母体罚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焦虑抑郁;(2)同伴侵害在父母体罚与焦虑抑郁关系间起着显著的完全中介作用;(3)亲子关系对中介路径"父母体罚→同伴侵害→焦虑抑郁"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家庭功能影响青少年消极冒险行为的作用机制及条件,采用青少年冒险行为问卷、家庭功能问卷、自尊问卷、同伴群体特征问卷对山东省日照市940名初高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家庭功能不良不仅可直接预测青少年更多的消极冒险行为,而且也可通过使青少年交往更多不良同伴进而使其冒险行为进一步增多;(2)不良同伴交往对青少年消极冒险行为的预测受到个体自尊的调节。低自尊个体更容易受到不良同伴交往的影响而发生更多的消极冒险行为,表现出两风险因素的叠加效应。研究结果提示,家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家庭功能不良可使青少年适应不良,塑造良好的同伴环境、培养良好的自我素质或可降低这一风险。  相似文献   

12.
以往研究探讨了父母控制与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PIU)的关系,但它们在父母控制的操作定义、独特效应检验、函数形式分析等方面不够完善,且较少对中介机制进行探讨。本研究考察了不同形式的父母控制(行为控制 vs. 心理控制)与青少年PIU的直接联系,以及越轨同伴交往在其中的中介效应。选取703名初中生作为被试,匿名填写人口学问卷、父母控制问卷、越轨同伴交往问卷和青少年PIU量表。回归分析表明:(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后,父母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对青少年PIU分别具有线性的抑制效应和促进效应;(2)父母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对越轨同伴交往分别具有线性的抑制和促进效应,进而作用于青少年PIU。因此,父母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与青少年PIU具有密切的联系,且越轨同伴交往在其中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3.
Although a growing body of research documents the nega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school connectedness and adolescent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PIU),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mediating mechanism (i.e., how school connectedness relates to PIU?) and moderating mechanism (i.e., when the protection is most potent?) underlying this relation.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whether deviant peer affiliation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connectedness and PIU, and whether this mediating process was moderated by adolescent self-control. A total of 2,758 Chinese adolescents (46 % male; mean age?=?13.53 years, SD?=?1.06) from 10 middle schools completed anonymous questionnaires regarding school connectedness, deviant peer affiliation, self-control, and PIU. After controlling for gender, age,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parental attachment, it was found that the nega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school connectedness and adolescent PIU was partially mediated by deviant peer affiliation. Moreover, this indirect link was stronger for adolescents with low self-control than for those with high self-control. These findings underscore the importance of integrating the social control theory and organism-environment interaction model to understand how and when school connectedness impacts adolescent PIU.  相似文献   

14.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是青少年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以往研究表明,安全的亲子依恋对亲社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但亲子依恋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及作用条件还有待深入探讨。本研究在发展系统理论及依恋理论指导下,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心理资本在亲子依恋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不良同伴交往对上述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采用亲子依恋问卷、心理资本问卷、不良同伴交往问卷以及亲社会行为问卷对737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1)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和社会经济地位后,亲子依恋对亲社会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心理资本在亲子依恋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3)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进一步表明,不良同伴交往调节了"亲子依恋→心理资本→亲社会行为"的前半段,即当初中生的不良同伴交往偏多时,亲子依恋对心理资本的促进作用减弱。本研究的发现表明,安全的依恋关系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心理资本,进而促进亲社会行为。但是,较高的不良同伴交往会阻碍亲子依恋积极作用的发挥。本研究验证了家庭系统、同伴系统和个人系统对亲社会行为的联合作用,对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运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368名男性未成年犯的调查,分析了交往不良同伴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以及道德推脱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交往不良同伴与男性未成年犯的道德推脱存在显著正相关(γ=0.29, p<0.001),与攻击行为也存在显著正相关 (γ=0.32, p<0.001),同时,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 (γ=0.45, p<0.001);(2)交往不良同伴会对男性未成年犯的攻击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γ=0.34, p<0.001),道德推脱也会对攻击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γ=0.44, p<0.001),同时,道德推脱在交往不良同伴影响攻击行为的过程中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631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攻击行为的关系,同时探讨越轨同伴交往的中介作用,以及该作用是否受自我控制的调节。结果发现:(1)消极父母教养方式对越轨同伴交往、攻击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越轨同伴交往在消极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攻击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我控制可以调节越轨同伴交往对初中生攻击行为的作用,对于低自我控制个体,越轨同伴交往起部分中介作用;对于高自我控制个体,越轨同伴交往的中介效应不显著,消极父母教养方式对攻击行为仅有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