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晓明  谢佳 《心理学报》2012,44(12):1641-1650
本研究旨在探讨偶然情绪对延迟选择的影响及影响机制。本研究包括两个实验, 在被试进行决策前, 分别采用图片和短片诱发其与当前决策任务无关的偶然情绪, 然后要求被试完成选择任务, 并从决策结果和决策过程两个角度考察偶然情绪对延迟选择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结果发现, 当可选项中不存在1个优势选项时, 与正性情绪相比, 个体在负性情绪下会更倾向于延迟选择, 而个体对决策信息的加工深度在偶然情绪对延迟选择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这可能是因为相比于正性情绪, 个体在负性情绪下会采用更深入的加工策略, 增加了决策难度, 进而提高了个体的延迟选择倾向。  相似文献   

2.
从过程追踪视角出发,运用信息板技术通过3个实验探讨调节模式对延迟选择的影响及信息加工方式(加工时间、加工深度、加工模式)与决策角色在其中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调节模式影响个体的延迟选择,评估比运动模式者更倾向于延迟选择;(2)加工时间在调节模式与延迟选择间起中介作用;(3)决策角色分别调节了调节模式与加工时间、延迟选择的关系,即为自我决策时,评估模式比运动模式者的加工时间更长、更倾向于延迟选择,而为他人决策时二者的偏好无显著差异;(4)决策角色调节了加工时间在调节模式与延迟选择中的中介作用,表现为有调节的中介,即为自我决策时,评估模式比运动模式者的加工时间更长致使其更倾向延迟选择,而为他人决策时加工时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理解不同调节模式个体的延迟选择偏好及机制及如何根据不同调节模式消费者的差异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均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3.
刘凡  郑鸽  赵玉芳 《心理科学》2018,(4):890-896
摘 要 采用实验法探讨权力对压力应对行为的影响以及认知评估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实验一通过回忆法操纵权力,测量被试在压力情境下的认知评估和行为倾向。结果发现,权力水平影响压力下的生理反应,高权力者产生挑战,低权力者产生威胁;认知评估在权力和压力应对行为倾向间起中介作用。实验二进一步探究了权力对压力应对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认知评估中介权力和压力应对行为倾向,且不同权力水平者的压力应对行为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首次探讨高中生选科的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结果发现:(1)当科目难度与兴趣存在冲突时,个体倾向于为自己选择低难度低兴趣科目,而为他人选择高难度高兴趣科目;(2)自我-他人决策差异存在程度效应:为近的社会距离他人(朋友)选科时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缩小;(3)预期内疚在高中生选科的自我-他人决策差异中起中介作用:相较于为自己选科,为陌生人选择低难度低兴趣科目诱发更高的预期内疚,从而降低其为陌生人选择低难度低兴趣科目的偏好。这些发现拓展了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的研究范畴,对家长、学校和教育咨询公司的选科指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采用经典跨期选择任务范式,以个体的金钱喜好差异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和行为实验考察金钱崇拜对个体跨期决策偏好的影响。结果发现:(1)个体的金钱崇拜水平与其跨期折扣倾向显著负相关;(2)无论跨期决策任务的难易和兑现时间的长短,高金钱崇拜者更倾向于选择较大的延迟奖赏,而低金钱崇拜者更倾向于选择较小的即时奖赏;(3)高、低金钱崇拜者的跨期决策反应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二者的反应时都明显地受到任务难度的影响,即在容易条件下的反应速度显著快些。结果表明,个体的金钱崇拜水平在跨期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致使高金钱崇拜者更愿意等待延迟大奖赏的到来。  相似文献   

6.
陈欢  毕圣  庞隽 《心理学报》2016,48(12):1589-1599
作者考察了权力感知对消费者怀旧偏好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通过3个实验, 作者发现低权力者比高权力者更加偏好怀旧产品或怀旧品牌, 而寻找生活意义的动机在该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具体而言, 权力的缺失导致个体认为自己的生活缺乏意义, 进而激发出寻找生活意义的动机。由于怀旧可以通过回忆有意义的事件和提供社会支持两条途径来帮助个体重拾生活意义, 因此低权力的消费者倾向于进行怀旧消费。这一研究发现进一步丰富了现有的权力和怀旧文献, 并对怀旧营销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已有研究发现高权力感会使个体更耐心,更偏好延迟的大奖励。本研究假设高权力感导致耐心也会体现在时间知觉上,并且时间知觉是高权力导致耐心的心理机制。研究通过考察权力感对时间知觉与跨期决策的影响,以及时间知觉的中介作用对此假设进行了检验。实验1通过回忆法启动权力感,检验权力感对时间知觉的影响;实验2采用角色扮演法启动权力感,考察权力感对跨期决策的影响,并检验时间知觉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相比低权力感,高权力感个体感觉时间过得更快,进而使个体在跨期决策中更偏好延迟的大奖励,权力感并不直接影响跨期决策。研究揭示了权力感对时间知觉的影响,为权力感影响耐心行为的解释提供了时间知觉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林让  杨宜苗 《心理学报》2021,53(12):1348-1360
矛盾态度不仅影响信息搜索、态度形成和决策行为, 而且影响决策后自我评价。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基于不确定性的中介作用、决策困难水平和结果效价的双调节作用的矛盾态度与决策后自我评价关系模型, 3个实验通过设计冲突情境对矛盾态度进行操纵, 冲突情境包括选择一所大学和就业企业, 运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发现矛盾态度对决策后自我评价存在积极影响, 矛盾态度通过不确定性影响决策后自我评价的中介过程受到决策困难水平和结果效价的调节。矛盾态度和决策困难水平对不确定性产生影响, 不确定性和结果效价对决策后自我评价产生影响, 由于不确定性的分离效应, 使矛盾态度和决策困难水平对决策后自我评价产生相互冲突的双重作用结果。当获得负面结果时, 相较于低决策困难水平, 高决策困难水平的个体, 矛盾态度通过不确定性对决策后自我评价产生积极影响; 当获得正面结果时, 相较于高决策困难水平, 低决策困难水平的个体, 矛盾态度通过不确定性对决策后自我评价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基于评估倾向理论, 通过3项实验考察了特定负性情绪(愤怒)对延迟折扣的影响, 并探究确定感和控制感评估倾向在这一关系中的作用。实验1考察愤怒情绪对延迟折扣的影响, 结果发现, 愤怒组被试的延迟满足倾向显著强于恐惧组和控制组。实验2采用实验因果链设计考察确定感和控制感评估倾向在愤怒情绪影响个体延迟折扣中的作用, 结果发现, 愤怒情绪可以有效增强个体的确定感和控制感(实验2a), 同时确定感和控制感能够增强个体的延迟满足倾向(实验2b)。实验3采用中介测量设计考察确定感和控制感评估倾向在愤怒情绪影响个体延迟折扣中的作用, 结果发现, 确定感和控制感评估倾向在愤怒情绪影响个体延迟折扣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 当个体进行跨期决策时, 体验到与确定感和控制感有关的偶然愤怒情绪会增强其延迟满足倾向。本研究对探究特定负性情绪对个体延迟折扣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以最后报价谈判问题为实验材料,考察决策权力及其选择对大学生合作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决策权力对大学生的合作行为有显著影响。拥有分配权的大学生倾向于采取竞争策略,拥有否决权和要求权的大学生都倾向于采取合作策略;2)决策权力的选择对大学生的合作行为有显著影响。在可以选择决策权力的情况下,大学生倾向于选择能够使自己获得更大收益的权力。  相似文献   

11.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xplore whether emotional dominance can also account for choice deferral. This research manipulated emotional dominance through the difference in attractiveness among current alternatives in Experiment 1 and the readability of fonts for describing current options in Experiment 2,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dominance in choice deferral.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increasingly submissive decision environments were related to more choice of deferral options. Mediation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dominance could mediate the effects of experimental manipulations on choice deferral, and that the actual choice of a deferral op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more increase in dominance of retrospective emo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ominan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oice deferral and that choosing to defer can minimize the explicit confrontation of being out of control.  相似文献   

12.
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查了不确定性容忍度及相关变量对延迟选择的影响,其中实验1采用2(不确定性容忍度:高/低)×2(概率水平:高/中)被试间实验设计;研究2将实验任务设定在有延迟风险情景下中等概率水平,采用单因素(不确定性容忍度:高/低)被试间实验设计.实验1结果表明:不确定性容忍度与概率水平存在交互作用:中等概率时,低容忍度个体比高容忍度个体更偏好延迟选择,高概率时,两者的延迟选择无显著差异,都偏好于选择决策.实验2结果表明:在有延迟风险中等概率时,高、低容忍度个体的决策偏好无显著差异,都偏好选择决策.结论:不确定性容忍度对延迟选择存在影响且受概率水平和延迟风险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王怀勇  陈翠萍 《心理科学》2021,(5):1057-1063
当前,选择超载领域研究的焦点已从验证其是否存在,转向至其何时存在,即边界条件的探讨。本研究基于调节模式理论,分别以决策后悔和延迟选择作为选择超载的指标,开展两个实验探查选择超载存在的调节模式条件及所涉及的内在机制。实验1以决策后悔作指标,运用量表测试法操纵调节模式,初步探讨调节模式对选择超载的影响,结果发现调节模式调节了选项集与决策后悔的关系,即对评估模式的个体来说,面对大选项集比小选项集时体验到更强的后悔情绪,出现了选择超载,而对运动模式的个体而言,两种条件下的决策后悔无显著差异;实验2以延迟选择作指标,通过任务启动法操纵调节模式,进一步探讨调节模式对选择超载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发现调节模式调节了选项集与延迟选择的关系,即对评估模式的个体来说,面对大选项集比小选项集时更倾向于延迟选择,出现了选择超载,而对运动模式的个体而言,两种条件下的延迟选择偏好无显著差异,进一步有中介的调节模型分析表明选择难度可以部分解释这种效应。总之,通过采用不同方法操纵调节模式,选取不同的选择超载指标,数据结果都一致支持:评估模式的个体比运动模式的个体更容易出现选择超载,选择难度在其中发挥着一定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探讨网络购物中选择集大小对决策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以及目标确定性和产品类型对该关系的调节作用。采用2(大选择集vs.小选择集)×2(目标明确vs.目标不明确)×2(体验型产品vs.搜索型产品)的组间设计,发现大选择集组选择满意度、自信心更高,但延迟选择更多,出现态度-行为分离。目标不明确时,大选择集组延迟选择更多。  相似文献   

15.
决策中的延迟选择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明  傅小兰 《心理科学》2006,29(1):127-129
延迟选择(choice deferral)指个体在应该作出选择的时候却决定不作选择,包括推迟选择(如选择延迟选项)或拒绝在可选项中选择一个选项。本文首先探讨了影响延迟选择行为的认知因素和情绪因素;随后讨论了当在决策情景中引入延迟选项时,延迟选项对决策者随后情绪体验和决策行为的影响;最后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黄敏学  王薇 《心理学报》2019,51(5):612-624
既有文献对消费者延迟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 主要集中于决策复杂度、决策者特质或情绪, 少有对决策场景进行深入探讨。互联网购物时代, PC端与手机端已成为重要的消费场景。针对手机端是否会加快消费者决策过程的问题目前也存在不一致的结论。本文引入决策双系统理论, 力图解释以往看似冲突的结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模式, 不仅会受到决策任务(产品价格)的影响, 还会受到决策场景(购买终端)影响。当场景与决策任务使消费者启动的思维模式相一致时, 会提升决策流畅度, 降低延迟选择。本文发现, 移动端(PC端)与低(高)价格产品更容易激发相容的经验性(理性)思维, 降低延迟选择倾向。反之, 则会同时启动两种相左的决策思维, 增加延迟选择倾向。本文从场景启动与价格启动视角, 将以往消费者单一的决策思维模式, 拓展到多因素启动的思维模式相容性问题; 同时本文通过探究延迟选择问题, 对价格策略与场景化营销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7.
The present research provides evidence for a sequential mitigation effect, which is the phenomenon that participation in a prior impulsive choice task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decision maker’s likelihood of choosing impulsively in a subsequent task. The results of five experiments: (a)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Sequential Mitigation Effect using different study materials and contexts (Experiments 1–3), (b) show that prior impulsive (as opposed to non-impulsive) choice is required for the effect to occur (Experiment 4), and (c) find that the decision maker’s chronic sensitivity to positive and negative outcomes moderates the effect (Experiment 5).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notion that desire for impulsive options functions as a limited motivational resource, and being consumed in the first task, is experienced to a lesser extent in the second task. The sequential mitigation effect may be characterized as a motivational contextual influence on decision making, complementing existing research showing that cognitive context effects influence sequential choices.  相似文献   

18.
Decision makers are often unable to choose between the options that they are offered. In these settings they typically defer their decision, that is, delay the decision to a later point in time or avoid the decision altogether. In this paper, we outline eight behavioral findings regarding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choice deferral that cognitive theories of decision making should be able to capture. We show that these findings can be accounted for by a deferral-based time limit applied to existing sequential sampling models of preferential choice. Our approach to modeling deferral as a time limit in a sequential sampling model also makes a number of novel predictions regard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hoice probabilities, deferral probabilities, and decision times, and we confirm these predictions in an experiment. Choice deferral is a key feature of everyday decision making, and our paper illustrates how established theoretical approaches can be used to understand the cognitive underpinnings of this important behavioral phenomenon.  相似文献   

19.
现实中的环境决策,往往要在多个由"金钱-环境"复合而成的结果间做选择。人们如何对异质复合结果进行评估与选择,是决策研究面临的新课题。本研究着重考察个体金钱取向和环境取向的相对强度对复合收益风险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采用自陈量表(实验1)或内隐联想测验(实验2)来测量价值取向,还是采用混词造句任务(实验3)来启动价值取向,均发现价值取向相对强度对复合风险决策有显著影响。(1)相比于金钱取向占优的个体,环境取向占优的个体在进行复合风险决策时更偏好环境风险较小的复合选项;(2)在复合选项等价匹配任务中,环境取向占优的个体会赋予复合选项中的环境收益以更高权重,倾向于用更多的金钱收益来弥补环境收益的风险折扣;(3)在复合收益风险概率匹配任务中,环境取向占优的个体更倾向于为获取倍增的环境收益而承担更大的复合收益风险。作为对复合结果风险决策的首次探索,本研究初步回答了不同价值取向的个体在金钱-环境复合风险决策中更倾向于规避什么风险、拿什么冒险以及为什么冒险等问题,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复合决策研究打下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