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字形信息在汉语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小学二年级是儿童阅读流畅性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对注视点右侧字词的预加工及所获得的预视效应是影响流畅阅读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考察了字形信息在二年级学生预加工中的作用。实验1采用副中央凹启动范式发现,在词汇识别任务中,二年级学生在100ms副中央凹启动时间下,表现出字形预视效应。实验2采用边界范式发现,在句子默读任务中,二年级学生能够获取副中央凹处的字形信息。结果表明,二年级学生在阅读中能够使用副中央凹处的字形信息,促进随后中央凹处的词汇加工。  相似文献   

2.
闫国利  刘敏  孟珠  张莉  李赛男 《心理科学》2019,(5):1113-1119
字形信息在汉语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小学二年级是儿童阅读流畅性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对注视点右侧字词的预加工及所获得的预视效应是影响流畅阅读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考察了字形信息在二年级学生预加工中的作用。实验1采用副中央凹启动范式发现,在词汇识别任务中,二年级学生在100ms副中央凹启动时间下,表现出字形预视效应。实验2采用边界范式发现,在句子默读任务中,二年级学生能够获取副中央凹处的字形信息。结果表明,二年级学生在阅读中能够使用副中央凹处的字形信息,促进随后中央凹处的词汇加工。  相似文献   

3.
不同年级学生阅读知觉广度及预视效益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小学五年级学生和大学生为被试, 采用眼动技术, 从阅读知觉广度和副中央凹预视效益相结合的角度考察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一次注视获得信息的情况。实验一采用呈现随眼动变化技术探讨了不同年级学生一次注视获取信息的范围, 即阅读知觉广度。实验二采用边界范式进一步考察不同年级学生在知觉广度范围内, 副中央凹预视获取信息的类型。研究发现, 大学生读者知觉广度范围较大, 能够在副中央凹预视中获取字形和语音的信息, 而小学生读者的知觉广度范围较小, 在副中央凹预视中仅能获取字形的信息。上述结果表明, 不同年级学生在注视时, 获取信息的范围及在副中央凹预视时获取信息的类型上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高晓雷  李晓伟  孙敏  白学军  高蕾 《心理学报》2020,52(10):1143-1155
在不同语言文字系统中, 对于眼动控制的本质及其发生机制, 尤其是阅读过程中注意资源的分配是序列分布还是平行分布的问题, 目前仍然存在着争论和分歧。藏语是拼音文字, 但它同时又具有汉语的特点, 独具语言特色。因此, 通过对藏语阅读过程中中央凹词频对副中央凹预视效应影响这一问题的探讨, 可以在一种已有研究未曾涉及的文字系统中进一步推动上述争议的解决。本研究采用眼动记录法, 设计了两个实验。实验1操纵了中央凹词频(高频、低频), 考察藏语阅读中中央凹词的词频效应及词频延迟效应, 结果发现, 藏语阅读中存在词频效应及词频延迟效应。实验2同时操纵中央凹词频和副中央凹预视词类型, 借助边界范式, 考察藏语阅读中副中央凹预视效应及中央凹词频对副中央凹预视效应的影响, 结果发现, 藏语阅读中存在副中央凹预视效应, 且与低频中央凹词相比, 高频中央凹词对副中央凹预视效应的促进作用更大。两个实验结果表明:(1)藏语阅读中存在显著的词频效应, 且表现在词汇加工的整个过程; (2)藏语阅读中存在显著的词频延迟效应, 并贯穿于词汇加工的整个过程; (3)藏语阅读中存在显著的副中央凹预视效应, 读者能通过副中央凹预视提取到语音和字形信息。藏语阅读中中央凹词频影响副中央凹预视效应的大小, 且词频只在词汇加工的早期对形的预视信息的提取产生影响, 即在形似预视条件下高频词的预视效应更大; (4)本研究发现的词频延迟效应及副中央凹预视效应, 支持了E-Z读者模型中有关副中央凹序列加工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汉语阅读中预视效益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眼动仪为记录工具,以32名老年人为被试,采用边界范式考察被试从视觉的副中央凹处获取信息的类型.结果发现,老年人只能从副中央凹预视中获得汉字的字形信息,而不能获得汉字的语音信息.这表明:老年人在预视中只能提取字形信息以加速汉字识别,而语音信息没有发挥作用.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何老年人阅读效率低于年轻人.  相似文献   

6.
在阅读中, 读者既能加工当前注视的中央凹视觉区的信息, 也能从副中央凹视觉区提取信息并利用该信息预先加工下文词汇, 称为预加工或预视。它是熟练阅读的一个关键环节。对副中央凹信息的预加工涉及预视的空间范围和预视程度(即预视量和预视类型)。在拼音文字阅读的研究中, 关于预视范围与预视程度如何受中央凹加工负荷和副中央凹预加工负荷的调节存在争议, 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拼音文字词长变异大, 在考察预视程度时难以克服预视范围的干扰。而中文词长变化小, 能有效分离预视范围与预视程度。利用中文优势, 采用眼动技术来考察:(1)副中央凹预加工负荷如何影响预视范围, (2)中央凹加工负荷如何影响预视范围与预视程度, (3)阅读能力与阅读效率如何调节预视范围与预视程度, 结果将有助于解决副中央凹预视研究中的理论争论, 为预测阅读能力与衡量阅读效率提供更多有效的眼动行为指标。  相似文献   

7.
副中央凹预视效应指当读者正注视某个词(即位于中央凹的词n)时, 可以获得词n右侧词(即位于副中央凹词n+1或词n+2)的部分信息。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能否从副中央凹预视到信息, 会直接影响他们的阅读效率。因此, 探讨阅读过程中的副中央凹预视效应产生的条件、影响因素及机制, 成为阅读心理学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本文系统总结了中外文阅读过程中副中央凹预视效应的研究进展, 包括副中央凹预视效应的研究范式, 中外文阅读过程中副中央凹预视的信息类型、不同类型信息预视加工的时间进程, 以及空间上获得预视信息的范围。最后提出中文阅读过程中副中央凹预视研究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敏  李琳  向慧雯  隋雪  Ralph Radach 《心理学报》2017,(11):1357-1369
以往研究大多考察默读中是否存在副中央凹预视效应及存在何种类型的预视效应,很少有研究探讨出声阅读中的副中央凹预视效应以及阅读中预视信息提取的时间进程。本研究采用边界范式,通过两个眼动实验考察默读和出声阅读中的副中央凹预视效应及预视信息提取的时间进程。实验1发现在默读和出声阅读中都存在副中央凹预视效应,但是默读中副中央凹预视效应更大。实验2发现出声阅读中在注视中央凹词汇的早期不能提取副中央凹处信息。两个实验的结果表明默读和出声阅读条件下的副中央凹加工是不同的,需要用不同的眼动模型解释。  相似文献   

9.
采用边界范式,以60名小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小学生不同词语类型的预视效应。结果表明:(1)五年级学生表现出更高的阅读效率;(2)预视类型的主效应显著,出现明显的预视效应;(3)不同词语类型的预视效应差异不显著;(4)未出现副中央凹-中央凹效应。研究结果支持阅读眼动的序列加工模型。  相似文献   

10.
闫国利  陶佳雨  孟珠  姜琨 《心理科学》2019,(4):997-1003
聋人听觉受损后,在低水平的视觉认知任务中,表现出副中央凹注意增强效应。这种增强效应是否也会发生在高水平的汉语认知加工任务中?本研究采用边界范式,探究副中央凹注意增强效应对聋人读者合体字N+1预视效益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技能聋人读者,可以获得合体字N+1语音和语义预视效益。研究表明,副中央凹注意增强促进了高技能聋人读者N+1预视信息的获得。  相似文献   

11.
张文嘉  李楠  关少伟  王穗苹 《心理学报》2014,46(9):1261-1270
书面语言阅读过程中, 关于读者能否提取预视词汇的语义信息, 以往的研究仍有争议。鉴于边界技术在研究该问题时具有无法严格控制预视词呈现时间等一些局限性, 近年来有研究者利用ERPs技术结合伴侧RSVP范式对拼音语言中的语义预视效应进行研究。本研究首次将这一方法应用到中文句子阅读中, 并对实验材料进行了更严格的控制, 保证关键屏(目标名词位于右侧副中央凹处)内容在实验条件间完全相同, 避免以往类似研究中关键词自身属性信息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ERPs数据分析发现, 在关键屏呈现后, 语义违背相比合理条件诱发了更大的N400成分, 而关键后屏(目标名词位于中央凹处)呈现后, 两种条件间的N400成分无显著差异。该结果支持中文句子阅读中预视词汇语义信息可以得到提取, 并参与随后的语义整合过程。  相似文献   

12.
Phonological and orthographic information has been shown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arafoveal processing in skilled adult reading in English.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similar parafoveal effects can be found in children using the boundary eye tracking method. Children and adults read sentences in German with embedded target nouns which were presented in original, pseudohomophone (PsH), transposed-letter (TL), lower-case and control conditions to assess phonological and orthographic preview effects. We found evidence of PsH preview benefit effects for children. We also found TL preview benefit effects for adults, while children only showed these effects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developmental view that reading initially depends on phonological processes and that orthographic processe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相似文献   

13.
词跳读促使了阅读高效地进行。被跳读的词主要根据前文语境和副中央凹预视提前得到加工。分析跳读的影响因素可知,相比于语境因素(特别是预测性)和副中央凹词汇因素(如词频),副中央凹词的视觉词长信息对跳读的影响最大。跳读密切联系当前眼动控制的两大内容,理想的阅读眼动控制模型需区别语境不同信息(即预测性、语义合理性和句法合理性)对跳读的作用。未来可扩展中文跳读的研究,解决中文跳读单元问题及相关争论。  相似文献   

14.
During reading,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word to the right of fixation in the parafovea is typically acquired prior to that word being fixated. Although some degree parafoveal processing is uncontroversial, its precise nature and extent are unclear. For example, can it advance up to the level of semantic processing? Additionally, can it extend across more than two spatially adjacent words? Affirmative answers to either of these questions would seemingly be problematic for serial-attention models of eye-movement control in reading, which maintain that attention is allocated to only one word at a time (see Reichle, 2011). However,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simulation results using one such model, E-Z Reader (Reichle, Pollatsek, Fisher, & Rayner, 1998), to examine the two preceding question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e existence of both semantic preview and N+2 preview effects, indicating that they are not incompatible with serial-attention models. We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models of eye-movement control in reading and provide a new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conceptualizing parafoveal processing during reading and its influence on eye movement behaviour.  相似文献   

15.
This experiment employed the boundary paradigm during sentence reading to explore the nature of early phonological coding in reading. Fixation durations were shorter when the parafoveal preview was the correct word than when it was a spelling control pseudoword. In contras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orrect word and pseudohomophone preview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honological codes are assembled before word fixation and are used for lexical access. Moreover, there was evidence that orthographic codes influence the activation of word meaning. We found that fixation durations were shorter for orthographically similar parafoveal previews, and this orthographic priming effect is limited to pseudohomophones. Thus, it seems that both the orthographic and the phonological similarities of the parafoveal preview to the target play a part in the facilitative effects of the preview.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句子为阅读材料,变化句子中一个单字词形成语义连贯与语义违背两种实验条件,通过两个眼动实验探讨中文句子阅读中预视效应的产生是否受语义信息的影响。实验一运用自然阅读范式,考察当语义连贯与违背两类信息被读者直接注视时,读者眼动模式的变化。结果发现,在语义连贯与违背两种条件下,读者的眼动模式在目标位置立即产生差异,违背条件下首次注视时间更长,说明中文句子理解中语义加工可以进行得十分即时。实验二运用边界技术,使实验一的语义连贯与违背两类关键字只呈现在预视位置上,当读者的注视点越过边界时,两类预视字均变为另一个与句子意义连贯的目标字。结果发现,语义违背预视条件下,读者对预视位置将进行更长时间的加工。上述结果表明,中文句子阅读过程中,语义信息可以对预视效应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