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85名小学2~6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分层回归探讨小学高、低年龄阶段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视觉注意广度的发展变化,并以同年龄正常阅读者作为对照组;同时在不同年龄阶段探究视觉注意广度对阅读流畅性发展的预测作用。结果显示:(1)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存在视觉注意广度缺陷,并呈现出在小学高年龄阶段更严重的趋势;(2)在阅读障碍儿童中,视觉注意广度对汉语流畅阅读的显著预测作用随发展增强;而对于正常阅读者,视觉注意广度仅显著预测低年龄段学生的句子朗读流畅阅读能力。以上结果表明视觉注意广度与汉语流畅阅读能力关系密切,今后汉语阅读障碍的相关干预研究可以尝试从视觉注意广度训练方面切入。  相似文献   

2.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核心缺陷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视觉加工缺陷可能是导致阅读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视觉拥挤效应与阅读障碍密切相关。本文将回顾视觉拥挤效应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拼音文字和汉语阅读障碍者视觉拥挤效应的相关研究,提出汉语阅读障碍视觉拥挤效应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以便更好地了解汉语阅读障碍与视觉拥挤效应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核心缺陷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视觉加工缺陷可能是导致阅读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视觉拥挤效应与阅读障碍密切相关。本文将回顾视觉拥挤效应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拼音文字和汉语阅读障碍者视觉拥挤效应的相关研究,提出汉语阅读障碍视觉拥挤效应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以便更好地了解汉语阅读障碍与视觉拥挤效应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文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总结了作者有关中文发展性阅读障碍的部分研究成果,探讨了阅读困难儿童词汇加工的特征及其本质,讨论了中文阅读技能与其他认知加工,特别是基本视知觉的关系.文章指出阅读障碍儿童由于词汇识别水平低,他们在汉字识别过程中表现出比同年龄的控制组更大的规则性效应,在语义通达过程中,对语音的依赖较大.阅读障碍儿童不仅在汉字的命名速度上慢于控制组儿童,数字的语音通达速度也慢于控制组儿童.文章还总结了汉字阅读与视知觉的关系,发现视觉加工对字形相似性判断有较大的解释作用.  相似文献   

5.
鉴于阅读起始于基础视觉加工阶段,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阅读障碍者的视觉空间注意加工能力。视觉空间注意是指个体对视觉刺激的空间位置的注意, 可通过线索提示、视觉搜索和视觉注意广度等视觉任务来考察。大量国内外研究发现, 发展性阅读障碍者在视觉空间注意任务下表现出行为和神经活动方面的异常。其中的神经机制问题不仅反映在与视觉空间注意有关的顶叶区域激活异常, 还存在于脑区间功能连接异常(如顶叶区域与字形加工区的功能连接)。未来研究还需利用横断和追踪研究探讨阅读障碍与视觉空间注意能力发展关系的内在机制, 以及探究语言特性对阅读障碍者视觉空间注意缺陷的可能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一种在获得阅读技能方面的特殊困难,其致病原因一直是该领域的核心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视觉大细胞-背侧通路功能与阅读技能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视觉大细胞-背侧通路缺陷可能是导致阅读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研究发现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同样存在视觉大细胞-背侧通路缺陷。本文将回顾近些年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视觉大细胞-背侧通路功能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以某城市小学三至五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筛选出发展性阅读障碍和同年龄对照组两组儿童,采用不同视角的刺激探测任务初步探查了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不同视野注意能力及特点。研究使用圆点、数字和汉字三种刺激类型并设置了3°,12°,17°三种视角条件。结果发现,在数字和汉字条件下,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对刺激探测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同年龄对照组儿童,说明在加工复杂刺激时,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可能存在知觉加工迟缓的缺陷。但是,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并没有表现出扩散的视觉空间注意模式,即更多地注意外侧视野的信息。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空间注意模式与正常儿童相似,表现为随着视角的增加,正确率降低,反应时延长。  相似文献   

8.
摘要:旨在考察正字法信息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图表阅读中的作用,利用眼动仪记录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组儿童与年龄匹配阅读正常组儿童图表阅读过程中的眼动数据。实验1控制了图表复杂度和问题难度,结果发现,复杂问题的正确率、总阅读时间、凝视时间、总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的组间差异显著;实验2用图像替代图表中的正字法信息,结果表明,将柱状图的x轴和图例以图像形式表示(消除柱状图中的正字法信息)时,阅读障碍组与阅读正常组阅读成绩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正字法信息阻碍了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图表阅读。  相似文献   

9.
李杰  杨悦  赵婧 《心理学报》2021,53(8):821-836
通过分别以高频汉字(实验1)和图形非言语材料(实验2)为刺激的两个联合视觉注意任务, 并采用基于Budensen视觉注意理论的参数估计方法, 系统地探查小学三~六年级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同时性加工技能缺陷的内在机制。以43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46名生理年龄匹配典型发展儿童为被试, 每类被试均被分为小学中年级组(三、四年级)和高年级组(五、六年级)。两个实验均发现不同年级组的阅读障碍儿童在知觉加工速度参数上显著小于控制组儿童。在空间注意分布权重参数上, 实验1的结果显示, 不同于控制组儿童向左侧化发展的注意分布模式, 两个年级组的阅读障碍儿童均表现为无偏的注意分布; 而实验2未发现显著组别差异。且这两种同时性加工子技能分别与不同水平的汉语阅读技能密切相关。结果表明,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在同时加工多个视觉刺激时存在持续的知觉加工速度缓慢的问题, 在同时加工言语类刺激时还表现出异常的空间注意分布模式。本研究有助于从基础认知层面揭示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缺陷机理, 为进一步设计相关的提高阅读效率的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由于汉语文本没有词间空格之类的视觉词切分线索,读者在阅读中对词的划分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本研究采用线下词切分任务,通过比较二至四年级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简称DD)和生理年龄匹配儿童(简称CA)在阅读中的词边界划分特点,考察DD儿童是否具有线下词切分缺陷。结果发现,两组儿童的总体词切分认同率无显著差异。进一步将词性纳入分析时,结果显示:除连词外,DD组和CA组儿童对其他九种常见词性的词切分认同率也无显著差异,且在三个年级中保持高度一致。上述结果表明DD儿童的离线词划分能力并无明显缺陷。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两部分实验探讨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中央执行系统的容量差异和这种差异的性质。通过比较匹配生理年龄的不同阅读水平儿童在自定步速和固定步速的复杂阅读广度测验中的成绩,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两种阅读广度测验中都表现出中央执行系统容量的缺陷,这种缺陷既不能用加工效率理论,也不能用资源分配理论来解释,而符合一般容量假设。因此,本研究支持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存在实时加工和存储信息的一般容量缺陷。  相似文献   

12.
    
In the search for mechanisms that contribute to dyslexia, the term “attention” has been invoked to explain performance in a variety of tasks, creating confusion since all tasks do, indeed, demand “attention.” Many studies lack an experimental manipulation of attention that would be necessary to determine its influence on task performance. Nonetheless, an emerging view is that children with dyslexia have an impairment in the exogenous (automatic/reflexive) orienting of spatial attention. Here we investigated the link between exogenous attention and reading ability by presenting exogenous spatial cues in the multi-letter processing task—a task relevant for reading. The task was gamified and administered online to a large sample of children (N = 187) between 6 and 17 years. Children with dyslexia performed worse overall at rapidly recognizing and reporting strings of letters. However, we found no evidence for a difference in the utilization of exogenous spatial cues, resolving two decades of ambiguity in the field. Previous studies that claimed otherwise may have failed to distinguish attention effects from overall task performance or found spurious group differences in small samples.  相似文献   

13.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缺陷本质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近些年, 有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假设——噪音抑制缺陷假设, 并得到了许多研究证据的支持。这种缺陷在视觉和听觉通道中均存在, 说明阅读障碍具有多感觉/一般性噪音抑制缺陷。但也有研究者指出知觉噪音抑制本质上反映了注意的功能, 因而这种缺陷可能是由注意缺陷导致的。目前还缺乏直接证据支持汉语阅读障碍存在噪音抑制缺陷。最后本文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比较重复学习新词时个体眼动模式的变化, 探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及改善途径。实验1以发展性阅读障碍、生理年龄和阅读能力匹配儿童为被试, 采用重复学习新词的范式, 探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结果发现, 与匹配组相比,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新词的首次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上需要更多的语境才出现显著下降, 且在总注视时间上表现出更缓慢的下降。表明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慢于正常儿童。实验2以词间空格和正常无空格两种文本呈现方式, 仍采用重复学习新词范式, 探讨词间空格是否能促进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结果发现, 在词间空格条件下,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可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表明作为视觉词切分线索的词间空格, 可促进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本研究结果为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新词习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与生理年龄匹配儿童比较新词重复学习中眼跳定位模式变化的异同, 探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新词学习中的眼跳定位是否存在缺陷。以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生理年龄匹配儿童为被试, 采用重复学习新词范式, 结果发现:(1)与生理年龄匹配组相比,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跳入新词的眼跳距离较短、首次注视落点位置更靠近词首; (2)生理年龄匹配组儿童利用学习次数调节新词眼跳定位模式的能力高于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 即随着新词学习次数的增加, 生理年龄匹配组儿童跳入和跳出新词的眼跳距离随之增长, 首次注视落点位置更靠近词中心; 相比之下,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仅在跳出新词的眼跳距离上有所增长, 但增加幅度也显著小于生理年龄匹配组。结果表明,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新词学习中的眼跳定位, 及利用学习次数对眼跳定位的调节上均表现出一定缺陷。  相似文献   

16.
    
Dissociations between reading and spelling problems are likely to be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underlying cognitive deficits, and with different deficits in orthographic learning.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se differences, the current study examined orthographic learning using a printed-word learning paradigm. Children (4th grade) with isolated reading, isolated spelling and combined reading and spelling problems were compared to children with age appropriate reading and spelling skills on their performance during learning novel words and symbols (non-verbal control condition), and during immediate and delayed reading and spelling recall tasks. No group differences occurred in the non-verbal control condition. In the verbal condition, initial learning was intact in all groups, but differences occurred during recall tasks. Children with reading fluency deficits showed slower reading times, while children with spelling deficits were less accurate, both in reading and spelling recall. Children with isolated spelling problems showed no difficulties in immediate spelling recall, but had problems in remembering the spellings 2 hours later.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different orthographic learning deficits underlie reading fluency and spelling problems: Children with isolated reading fluency deficits have no difficulties in building-up orthographic representations, but access to these representations is slowed down while children with isolated spelling deficits have problems in storing precise orthographic representations in long-term memo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